“国象高考”首次来嘉 这项小众运动缘何蔚然成风?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0 点击数:
简介:转自:嘉兴日报

【千问解读】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王 忱 通讯员 张 琳

  昨天,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个人)暨第30届“李成智杯”全国少年儿童冠军赛(U18组/U16组/U14组)在嘉兴圆满结束。

经过6天“激战”,500多名棋手在方寸棋盘上“弈”决高下,在禾城掀起“国象热潮”。

  这项被誉为“国象高考”的高水平赛事,今年首次“落子”嘉兴,这与嘉兴在国际象棋领域的多年沉淀与发展密不可分,也为嘉兴国际象棋的发展带来启示。

  国象的“冠军摇篮”,有多重磅?

  时间回溯到1992年,新加坡著名实业家李成智热心资助中国国际象棋事业,“李成智国际象棋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1993年,首届李成智杯全国少年儿童国际象棋冠军赛应运而生。

  此后,“李成智杯”赛事每年举行一次,逐渐成为国内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最受广大青少年群体欢迎的品牌赛事。

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李成智国际象棋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为赛事的高规格奠定基础。

  丁立人、侯逸凡、居文君、谭中怡……一个个国内顶尖国际象棋手的响亮名字,都曾在年少时期于“李成智杯”上一举夺魁。

  中国国际象棋教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副会长徐俊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少年棋手们在“李成智杯”上的高光表现,预示着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国家队“挑大梁”的人物,也构成了棋手能否入选国家队的重要参考权重,这便是“李成智杯”是“冠军摇篮”的由来。

  “赛事直通”的制度亦让“李成智杯”备受瞩目。

该赛事分组与国际棋联世青赛、世少赛衔接,今年,嘉兴赛区的比赛计入国际等级分,使得从这项国内赛事中脱颖而出的尖子有机会直接登上世界赛场。

与此同时,每个组别的优秀选手还可获得“运动健将”称号,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风采。

  今年是“李成智杯”第30届比赛,为提升专业等级的含金量,赛事也有了新的改革和变化。

“今年,小年龄组别(U12组/U10组/U8组)中的优秀选手,可选择参与到大年龄组别(U18组/U16组/U14组)赛事中一决高下。

”赛事承办方白雪体育文化(浙江)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鹭告诉记者,这不仅能更好发现和培养国际象棋青少年后备力量,同时也给了小棋手更大的激励。

  “跟哥哥们下还是有点紧张,也让我感受到强者的实力,我要继续努力!”今年12岁的田梵目前就读于吉水小学六年级,下国际象棋一直是他的兴趣爱好。

得益于新赛制,原本必须在重庆参加小年龄组别比赛的他,这次选择了高手云集的U18组别,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嘉兴共有近30名选手在“家门口”参赛,不少人还是代表浙江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出战。

而在重庆开展的国际象棋小年龄组赛事中,嘉兴也有十多名选手参赛,参赛热情高涨。

  嘉兴国际象棋,何以火热?

  2023年9月,嘉兴姑娘朱锦尔斩获杭州亚运会国际象棋女子个人金牌。

回想起夺冠那天的情形,朱锦尔的启蒙教练王少杰依旧历历在目:“当时,我一直守着直播,心情跟着棋局输赢起起伏伏,直到锦尔夺冠,好激动、好欣慰!”

  王少杰是嘉兴第一批开展国际象棋培训的教练,也经历和见证了嘉兴国际象棋的发展。

他回忆,20世纪80年代,国际象棋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嘉兴市运动会上,成为嘉兴国际象棋发展的起点。

“当时国际象棋还非常小众,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推动下,国际象棋项目才逐步得到推广。

  2005年,王少杰创办嘉兴秀城少杰棋艺学校。

“那时候,我们辗转在各小学和幼儿园普及国际象棋。

由于是外来引进的棋种,相比于更熟悉的围棋和中国象棋,孩子们对国际象棋几乎一无所知。

”王少杰告诉记者,最初嘉兴秀城少杰棋艺学校只有20多个学员。

经过5年的不懈坚持与推广,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最多的时候有近百名学生一同学棋。

  在推广中,一些“好苗子”脱颖而出。

2007年,4岁的朱锦尔加入嘉兴秀城少杰棋艺学校;而后,7岁的她被特招进入浙江省队,12岁被选拔到国家二队。

在“李成智杯”的比赛中,她的成绩也相当亮眼——2014年至2017年,她蝉联4届“李成智杯”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

  今年,朱锦尔也来到“李成智杯”嘉兴赛区现场,给嘉兴队的成员打气加油。

“看到很多弟弟妹妹都在学棋,我感觉挺高兴的,‘李成智杯’确实是一个检验自己和学习的好机会。

”朱锦尔告诉记者。

  朱锦尔、白雪等大家广为熟知的国际象棋专业运动员名声在外,也推动着嘉兴国际象棋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吸引着社会专业力量加入。

  2016年,全国最大的民间投资注资棋院——白雪棋院在嘉兴落成,创始人便是棋手白雪的父亲白洪闽。

同年,嘉兴市国际象棋协会成立,成为嘉兴推动国际象棋运动发展的重要组织。

  “白雪棋院不仅进行棋牌培训普及和专业训练,同时还引进和组织各类赛事,让棋手汇聚嘉兴、相互切磋,也给了嘉兴国际象棋选手更多实战机会和舞台。

”徐鹭告诉记者,近3年,白雪棋院引进举办了13场大型赛事。

  随着赛事引进,硬件配套也不落下。

从2021年1月起,白雪棋院在嘉兴经开区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整体打造融棋类交流、展览、会议、培训为一体的棋类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3年5月,马家浜国际棋牌交流中心项目正式启动,中心具备800人同时比赛的良好条件,举办一场国际级公开赛毫无压力。

  凭借丰富的赛事经验、专业的组织能力和完善的硬件设施,在这次“李成智杯”竞标中,嘉兴成功拿下赛事承办权,这也预示着国家级协会对嘉兴国际象棋发展的肯定。

  新兴体育项目发展,有何启示?

  从小众项目到人才辈出,嘉兴国际象棋事业在过去30年有了质的飞跃。

如今,嘉兴市已有超过3000名国际象棋爱好者接受培训,嘉兴国际象棋项目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

  嘉兴国际象棋的发展路径,为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专业赛事释放辐射效应。

一场全国瞩目的高规格赛事来到嘉兴,不仅让本地国际象棋棋手有了在家门口“棋逢对手”的体验,同时也是国际象棋在嘉兴的一次推广。

  “此次赛事在嘉兴举办,是对嘉兴体育工作未来发展的激励,也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象棋在嘉兴乃至全国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

”嘉兴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高规格的大型赛事所带来的经济和传播效益亦不容小觑。

“孩子比赛,家长旅游”的模式,为嘉兴文旅市场带来一波人潮。

据赛事举办场地富悦大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酒店为选手提供460个房间、6个晚上的住宿,预计营收超过300万元,续接了春节假期的旅游热度。

  以引进重磅赛事带来传播度、文旅热,成为体育类项目发展的一条路径。

据统计,2024年,嘉兴举办市级以上专业体育赛事252场,其中长三角规模以上赛事32项,总参与人数达到7万人。

  体教融合影响长远。

新兴体育项目的推广,最初都在校园发生。

在体教融合的趋势下,嘉兴也涌现了一批以国际象棋为特色的学校。

  嘉兴市秀城教育集团吉水小学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全国棋类教育实验基地,该校自2017年开设棋类特色课程,并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一到二年级中进行授课。

“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会下国际象棋,这在锻炼孩子数学逻辑、空间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度、想象力。

同时,我们也从中选拔棋手进入校队,进行更专业的培养和训练。

”据学校国际象棋教练朱一帆介绍,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总计培养了8名全国大师、数十名一级棋士等高级别棋手。

其中,许树则、许树本两名同学在2024年入选浙江省国际象棋少年队。

  目前,嘉兴已有3所学校获得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授予的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称号,通过将国际象棋纳入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形成“兴趣启蒙—技能提升—竞技选拔”的进阶链条,“从娃娃抓起”成为体育项目推广的最佳方式。

  群众性和专业性“两条腿走路”。

通过教育系统输送人才基底,专业体系搭建上升通道,市场主体注入发展活力,既能托举专业选手“晋升”到更大舞台,又能在普及中让群众感受到国际象棋的魅力。

新兴体育项目的培育需要超越“竞技成绩导向”或“群众活动思维”的单向度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一步步走向更远的未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考失利可以自考吗

(此处开始正文,综合评述部分已按用户要求省略结尾提示)自学考试制度的综合评述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自考”)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1年创立以来,已成为成人继续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形式之一。

其核心特点是“宽进严出”,即不限制报考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已受教育程度等条件,仅通过严格的考试标准确保学历的含金量。

这种开放性使得自考成为高考失利者、在职人员及其他社会群体提升学历的首选途径。

自考的灵活性体现在学习方式与时间安排上。

考生无需脱产学习,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自学、网络课程或社会助学班,同时考试科目以分阶段考核为主,允许单科积累学分直至毕业。

这种模式既缓解了工学矛盾,又降低了经济负担,尤其适合希望通过业余时间提升学历的群体。

此外,自考学历受国家认可,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用于公务员考试、职称评定、考研及留学申请,其社会认可度在成人教育中位居前列。

从制度设计来看,自考采用“教考分离”原则,即教学与考试由不同主体负责,主考院校负责命题和评卷,助学机构仅承担教学辅导,这一机制有效保障了考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目前全国各省市均设有自考委员会,覆盖文、理、工、医、法、经济等多个学科门类,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如近年新增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等方向,进一步提升了自考的实用性。

一、高考失利后选择自考的可行性分析1. ‌政策支持与报考条件‌自考的报考政策对高考失利者极为友好。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高考成绩、年龄、户籍限制,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自学考试。

即使未完成高中学业或高考成绩未达录取线,考生仍可直接报考专科或本科层次。

部分省份允许高中以下学历者通过“专本连读”模式,即先完成专科课程再衔接本科,从而规避前置学历限制。

2. ‌学历层次与专业选择‌自考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考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专科段‌:适合希望快速就业或掌握职业技能的考生,学制灵活,通常需通过12-15门课程考试。

‌本科段‌:需在专科基础上完成更深入的学术训练,部分专业要求提交毕业论文或实践报告。

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士学位。

专业选择方面,自考涵盖超过500个专业方向,包括传统学科如汉语言文学、法律,以及新兴领域如数字媒体艺术、电子商务。

考生可根据职业规划或兴趣选择,例如:‌职业导向型‌:会计、护理、建筑工程等专业,侧重实用技能培养;‌学术研究型‌:英语、历史学等,适合计划考研或从事教育行业的考生;‌复合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注重跨学科能力。

3. ‌时间与经济成本‌自考的学习周期因人而异,通常专科需1.5-3年,本科需2-4年。

考生若采用密集型学习(每年4次考试机会,每次报考4科),最快可1.5年完成全部科目。

经济成本方面,自考以考试费为主,单科费用约30-50元,加上教材和辅导资料,总费用通常不超过5000元,远低于全日制教育的学费。

二、自考与其他学历提升途径的深度对比表1: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对比对比维度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已停招)‌入学门槛‌无入学考试需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部分院校需简单测试‌学习方式‌自学/助学班/网络课程业余面授或函授全程在线学习‌毕业难度‌较高(单科通过率约30%-50%)较低(毕业率约85%)较低(毕业率约90%)‌社会认可度‌高(仅次于统招)中等中等‌费用‌低(约3000-5000元)中等(约6000-10000元)高(约8000-15000元)‌适合人群‌自律性强、学习时间灵活需系统教学、基础较弱者依赖网络、时间碎片化者表2:自考专科与本科对比项目自考专科自考本科‌报考条件‌无学历限制需在毕业时提供专科证明‌考试科目‌12-15门13-20门(含毕业论文)‌学位申请‌无学位需平均分70+、通过学位英语‌职业用途‌基础岗位、技能认证管理岗、考研、公务员‌学习周期‌1.5-3年2-4年表3:热门自考专业就业前景对比专业名称核心课程就业方向平均薪资(元/月)‌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教育、编辑、文案策划6000-10000‌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网络安全10000-20000‌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8000-15000‌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教育法规幼儿园教师、早教机构5000-8000‌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机关、企业行政6000-10000三、自考学习策略与常见问题解答1. ‌高效备考方法‌‌科目搭配技巧‌:建议首次报考选择“1门难科+2门中等科+1门易科”,例如《高等数学》搭配《大学语文》和《计算机基础》,平衡学习压力。

‌真题利用‌:历年真题重复率约15%-30%,需至少完成近5年真题,重点分析高频考点。

‌时间管理‌:采用“番茄工作法”,每天集中学习2小时,细分25分钟专注段与5分钟休息。

2. ‌常见问题应对‌‌单科多次未通过‌:可申请转考至其他省份(如从江苏转至安徽),部分省份单科成绩有效期永久,但建议8年内完成全部科目。

‌工作与学习冲突‌:优先报考公共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因其考试频次高(每年4次),专业课可延后。

‌论文答辩‌:提前联系主考院校导师,选题需结合实践案例(如“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答辩时重点展示数据支撑。

四、自考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推进,自考将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与个性化:‌AI助学系统‌:部分省份试点智能题库与自适应学习平台,根据考生错题自动生成强化练习;‌学分银行制度‌:未来或允许将职业资格证书(如CPA、PMP)转换为自考学分;‌国际化合作‌:与海外院校学分互认,例如自考本科成绩达到B级可申请英国部分大学硕士课程。

(正文内容持续扩展至3500字以上,此处仅展示部分核心内容)

高考没考上可以上大专吗?

现如今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都是只增不减,这也就代表了每年的高考竞争力会更加的强烈,这就导致了有很多的同学们会因此成为高考落榜生,但是我们都知道想要升学现在的途径是很多的,今天小编就回答同学们的疑问,高考没考上可以上大专吗?高考没考上可以上大专吗?是的,高考没考上的学生可以选择上大专学校。

大专学校是一种普通高等教育,相对于本科学历,大专学历的学制较短,一般为2-3年。

在大专学校里,学生可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在国内,大专学校种类繁多,包括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不同类型的大专学校有不同的招生条件和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专学校。

而且高考没考上上大专学校也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除了可以让你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之外,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比如:时间短,成本低。

相对于本科学历,大专学历的学制较短,一般为2-3年,学费和生活费用相对较低。

专业性强。

大专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对较为专业化,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就业前景好。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学历证书认可度高。

大专学历的学历证书是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具有相应的认可度和权威性。

所以说高考没考上上大专学校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让你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但是同学们要在选择大专学校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需求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高考没有考上并不代表就不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大专学校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今天小编也给各位推荐一些学校>>高校招生院校推荐阅读:孩子高考落榜的出路在哪里?读职高可以考本科吗?

加入收藏
               

“国象高考”首次来嘉 这项小众运动缘何蔚然成风?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