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考、高考首考、校考,艺考生们轮轴转

【千问解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日前,各大艺术类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相关信息,确定校考时间: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招收本科生1650名,校考初试时间为1月10日至1月11日;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招收669名本科学生,校考初试时间为1月9日至1月12日……
新年伊始,浙江的高三艺考生们并不轻松。
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他们经历了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考艺术类专业省统考,马上又要迎来高考首考,等首考过后,艺考生们还将继续投入专业备考之中。
省统考后高考首考前
集中精力学习文化课
在浙江,艺术类考生除参加文化科目考试外,还须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有省统考、校考和省际联考几种类型。
2024年11月30日,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考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开考。
在此之前,大部分艺考生都集中精力练专业。

杭州二中东河校区传媒艺术特色班学生一起复习备考。
学校供图
小潼是杭州二中东河校区传媒艺术特色班高三学生,学的是播音主持。
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后先练声,练完声后开始背诵选考科目内容。
“统考结束后,准备首考的时间十分紧张,我选择从三门选考科目的大框架入手。
”在所有艺考科目中,播音主持类的高考成绩占比最高,达到80%。
目前,小潼先通过整理框架、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各类科目的知识框架整理出来,再根据框架填充知识。
小潼的班主任傅海婷告诉记者,随着高考首考将近,目前班上的孩子主攻选考科目,“语文、数学课暂停,原本的课程时间用来给孩子们背诵知识点,下午则是安排大量答疑。
面对不同复习进度的学生,老师们都个别辅导。
”
杭州第十四中学康桥校区音乐舞蹈特色班高三学生小郭透露,自己从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开始,一直在练习艺考专业课,“省统考结束到高考首考之间,只有三周多时间,我现在把重点全部放在文化课上。
”
钱塘高级中学美术特色班学生小宸说,他在省统考之前集训了5个月左右,“现在做题,手感有点生疏了。
统考后进行了模考,我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期,这段时间压力比较大。
”为此,他主动去请教了任课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先快速把主要知识点梳理一遍,再重点突破遗忘得比较严重的部分,做练习、刷题。
”小宸希望,自己的选考科目能冲到90分以上,这样的话就能适当放开几门科目,为后面的校考、高考减轻压力。
制订清晰的学习计划
专业练习不敢放松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备考节奏紧锣密鼓,但很多艺考生头脑非常清醒。
面对升学,他们有清晰的目标,也制订了相应的计划,并为此而努力。
小潼会在晚自习下课回家后再花上半个小时看看时事新闻,进行一些拓展训练,这不仅对历史、政治等文化课考试有帮助,也可以用来练习播音主持考试中的即兴评述。
她的目标很明确,想考浙江传媒学院的配音专业,这意味着首考结束后,小潼还要努力拿到浙传的校考合格证。
她心里默默规划着自己接下来的学习节奏,“按照往年的分数线判断,我的文化课成绩要考到550分左右才比较保险,拿到合格证后,我要集中精力把数学和英语成绩提上来。
”
小郭虽然从小学舞蹈,但他对表演特别感兴趣,在高中时期转学表演,想考上海戏剧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校考初试从1月9日开始,和高考首考时间十分接近,所以白天学文化课后,晚上他还要进行专业训练。
“声乐、台词、形体、表演,每一项都不能落下。
”浙江音乐学院戏剧影视表演方向初试是朗诵和声乐,小郭这几天的练习重点都在这上面。
白天复习文化课,小郭每天晚上仍然会练习专业课 受访者供图
浙江省艺术统考成绩会在1月10日前公布,学美术的小宸想先看看省统考成绩,再决定是否参加校考,“如果理想的话,用省统考和高考成绩,我可以报考一些综合类大学的设计专业。
”
小宸的同班同学小周要在准备首考的同时准备校考,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都是她的目标院校。
“首考之前,我拿出80%的精力准备文化课,工作日在学校学文化课,周末补专业课。
等到首考结束,1月9日开始,我要去集训15天,到时候会把80%的精力放在专业课上。
”
小周目标很明确,想考摄影摄制类专业。
在紧张备考之余,她也有自己的小期待,“我想等校考结束后去听一场演唱会或参加一次音乐节,再投入到高考备战中。
”
半夜饿醒了躲在被窝哭
学生的坚持感动了老师
和文化生相比,高三艺考生们面对的压力更多重、备考时间更紧张,与此同时,学校和老师也在全力以赴,帮助孩子们冲刺首考,缓解压力。
在杭州二中东河校区传媒艺术特色班高三班主任傅海婷看来,班上的孩子们都有热爱、有冲劲。
作为老师,她很自豪,但也为他们的坚持而心疼,“有一位学生学的是服装表演,每天都要控制饮食,让自己瘦下去,她偷偷和我说,半夜饿醒了躲在被窝里哭,我听了真的很心疼。
”
因此,学校不仅在文化课、专业课上给学生进行辅导,也会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举办了包括解压游戏、心理讲座等活动。
“希望每个方向的学生都能坚持自己的热爱,取得他们期望中的成绩。
”傅海婷说。
美术生小彤说,自己的选考科目历史相对薄弱,成绩起伏不定,“因为没有选考地理,历史卷中的地图题对我来说很难,于是我主动去找了历史老师,她推荐我重点关注历史图册,建议我下课时常翻,熟悉地图。
”
针对历史卷中评析、小论文等固定题型,小彤通常会找老师面批,“因为之前集训练专业,很多题型的解法我都落下了,历史老师就会细致地帮我提炼格式、方法,鼓励我在这些固定题型中拿到最高分。
”
杭州市钱塘高级中学美术特色班班主任张益君告诉记者,针对班上的学生,各科老师都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
作为班主任,她会在自习课上指导、督促学生复习进度的规划及落实,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复习知识的输入,更要进行复盘和量化,可视化复习进度,“夯实基础,回归教材,让他们有底气,有信心。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时候“高考”有多难?明朝考生也要狂刷题海
作为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命题,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火力点。
随着阅卷结果的公布,每年都会有一些满分和零分之作出现,就像古代放榜一般,那些锦绣文章让人争相传诵,下劣之作让人。
这种以文取士、以策衡才的方式,充分说明我们华夏古国的文脉根基还在。
古代科举考试,离我们渐行渐远。
对科举制的口诛笔伐,可谓吾耳熟焉,但未必能详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举及考试命题这个话题。
绘画中描绘的殿试情景。
考场号房,考生答题。
考个秀才不容易 其实科举才起步 没取得生员(俗称秀才)资格的读书人叫童生,童生年龄无大小。
要成为秀才,得通过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3级考试。
县试一般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分为四五场考试。
黎明入场,当天交卷。
被录取者,可参加府试,由知府主持,一般在四月,及格者可参加院试。
院试是童试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由各省学政(相当于今省教育厅厅长)主持。
学政到各府州进行考试,分为3场,合格者称秀才。
各省学政在任期3年内对所属秀才进行两次考试:岁试和科试。
秀才经过科试,名列一二等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秀才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优待。
每年有廪膳支取,勉强供家庭生计,还可免除徭役。
在社会地位上,秀才是读书识礼之人,受到普遍尊敬。
小民不可以与秀才,只能惟秀才之容止是观,惟秀才之言语是听。
在明朝,即使是宰相,也不敢坐受秀才一揖,更不敢以便服见秀才。
秀才见上官,俱用名揭,长揖而已。
秀才与知县交际,用治下门生名贴,称老师为尊,分宾抗礼。
在我的老家,旧时称秀才为邑爷,以示尊敬。
尽管我家祖上曾有几位进士和循吏,但后来在我们的村落,仅清末出了个秀才,当地人称李家邑爷。
邑爷家数代苦读,到邑爷这代,终于博得一袭青衿。
看来,在旧时考个秀才真不容易。
秀才虽然有些待遇,但生活还是贫寒的,并不一定能跻身缙绅之列。
如果科举不顺,秀才们只能另谋出路,一般去当塾师、充幕僚、行医、当讼师、看风水、下海经商等。
当然,中举、中进士,是秀才们艳羡的最佳出路。
童试考棚。
晚明常熟的老秀才许伯彦,高才强记,贫穷落魄,好说大话,乡里呼他为狂生。
有一次去南京参加乡试,给家中寄信说:“一到京中,饭量大长,早晨三碗,日中三碗,晚间三碗。
如此吃饭,精神安得不足?如此精神,文章安得不佳?如此文章,今科安得不中?篱笆为我拔去,墙门为我刷黑,士刚、士柔打点作公子可也!”文笔如此,看到的人都为之笑倒。
与他同乡有交往,在集中记载:里中许老秀才,好即事即席为诗,杯盘梨枣,坐客赵李,胪列八句中。
看来,许老秀才的诗才还是蛮敏捷的。
虽说许老秀才没中举,但他的儿子却在天 2 年(1622)考中进士,还做了京官学士,最终实现了他的愿望。
明朝李绍文《云间杂识》载:有个秀才吴平坡,平生有三大愿:一愿芜湖抽分,二愿买杨千户房屋,三愿买某娼为妾。
弘治18年(1505),他果然考中进士,三愿俱遂。
此秀才三愿,可谓低俗。
但大多秀才期望这龙门一跃,能改变生活境况和社会地位,无疑是现实的。
秀才仅仅具备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通往庙堂之上、实现兼济天下理想的艰难之路,还要经过乡试、会试、殿(廷)试3关,一般3年才一次。
乡试、会试的竞争之激烈,远远超过现今的高考。
明朝秀才中举的比例多为30:1比一,中举率约为3.3%。
举人中进士的比例,多为20:1,录取率约为5%。
可见金榜题名之难了。
各省乡试和次年春礼部会试的考题,由主考官拟定,殿试有时由亲自出题。
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像众所周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是南京乡试第一的解元。
礼部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一般情况,会试合格者殿试都能成为进士,只是排名先后有差异。
殿试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由此产生。
所谓“”,就是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专业:用光影为孩子铺就"高光之路"
这个专业就像炒菜时的火候把控,虽然不直接掌勺,但直接决定菜品的色香味。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影视行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而照明技术人才缺口高达40%,毕业生起薪普遍在8000-12000元/月,远超普通艺术类专业。
二、专业认知:光影世界的"魔术师"如果把影视作品比作一场盛宴,照明师就是掌控全场氛围的灯光师。
他们不仅要懂物理光学,还要有艺术审美,既要让演员的脸部轮廓立体,又要用光影渲染情绪。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就像咱们给孩子拍生日照时,会特意调整台灯角度避免阴影,专业照明师就是把这种技巧放大到影视工业级别。
三、行业前景:政策东风+技术红利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4K/8K超高清技术应用,这直接带动影视照明需求激增。
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增影视拍摄基地27个,灯光技术岗位需求同比增长65%。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专业的就业不局限于影视行业,舞台演出、电竞直播、主题乐园等领域都需要照明人才。
四、适合学生画像1.学科优势:物理成绩中等以上(涉及电路光学),对色彩敏感2.性格特质:动手能力强,既有理工科的严谨,又有艺术生的创意3.职业期待:向往影视行业但不想台前竞争,追求技术型稳定发展五、报考指南【院校推荐】第一梯队: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第二梯队: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第三梯队:开设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地方院校【课程重点】核心课:光学原理、数字调光技术、影视灯光设计加分项:学习UE5虚拟制片技术,掌握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专业对比】与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比:更侧重技术实现而非艺术创作与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相比:应用场景更聚焦影视工业化需求六、风险提示这个专业需要做好"三耐"准备:耐得住剧组高强度工作(可能连续熬夜),耐得住技术快速迭代(每年更新设备),耐得住初期从助理做起的职业路径。
但坚持5年以上的从业者,普遍能成长为灯光指导或技术总监,收入可达30-50万元/年。
结语:如果您家孩子喜欢用光影讲故事,愿意做幕后英雄,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专业绝对是一个"钱"景光明的好选择。
就像圆梦老师常说的:选专业既要看风口,更要找对适合自己的赛道!附各大学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圆梦小编整理了吉林高考公布的2024年数据,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专业历史类最低分的大学是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物理类最低分的大学是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学校名称科目批次2024分数2024平均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86294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