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4类补镁食物保护心脏防痴呆

人体内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镁的参与,如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维持钠钾离子的正常分布,激活肌肉神经,促进骨骼生长,调节胃肠道功能等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指出镁在保护心脏、调节胰岛素、促进骨骼健康、降低痴呆风险以及对抗癌症等多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镁
【千问解读】
镁是人体所必须的矿物质之一,主要存在于成人的牙齿、骨骼、肌肉组织以及肝脏当中。
人体内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镁的参与,如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维持钠钾离子的正常分布,激活肌肉神经,促进骨骼生长,调节胃肠道功能等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指出镁在保护心脏、调节胰岛素、促进骨骼健康、降低痴呆风险以及对抗癌症等多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镁元素对身体的5大作用
1、保护心脏
《美国营养学会志》上发表过一项由哈佛大学等多个机构联合进行的研究,研究称摄入充足的镁元素对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有好处。
相较于镁摄入量仅有每日269mg的受试者,每日摄入量达到457mg的受试者冠心病风险下降了18~27%。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与镁可调节细胞内外的钾离子传递、减少钙离子在心脏细胞内外的异常流动以及调节血小板功能/平滑肌收缩等机制相关。
2、调节胰岛素
有研究发现,增加镁摄入量可让女性糖尿病发生风险下降10%,超重女性的风险可下降20%。
镁缺乏会导致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容易引起高胰岛素血症、糖代谢紊乱,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3、促进骨骼健康
骨科健康需要镁和钙相互配合,其中镁具有强化骨骼、维持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单单只补钙的话,会让骨骼坚硬且脆弱,补钙的同时补镁才可以提高骨头的韧性,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4、预防痴呆
《欧洲营养学》上发表过一项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的研究,研究称日常饮食内摄入更多镁元素对延缓大脑衰老,预防痴呆有帮助。
相较于每日摄入为350mg的受试者,每日摄入>550mg的受试者在55岁时大脑年龄约年轻了1岁,与更好的认知功能和更低的痴呆症风险相关。
5、对抗癌症
2022年1月,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体内的T细胞只有在富镁环境下才能有效消除异常/受感染的细胞,让免疫系统可以有效运作,对癌症治疗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身体缺“镁”时会发出这些信号
镁是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矿物质,对于细胞内稳态、器官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体内的镁元素主要是通过膳食、肠道吸收、肾脏排泄以及骨骼储存等来对镁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行调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消化机能、肠道吸收率会逐渐下降导致镁摄入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内的镁元素含量会下降,且粪便内的镁排出量会增加,容易导致老年人缺镁。
另外,老年人吃太多钠盐,钙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爱喝咖啡爱饮酒等生活习惯,以及长期服用利尿剂等药物都有可能会导致镁缺乏。
1、偏头痛:
身体的能量代谢需要多种酶的协同合同,当体内镁元素不足时会导致能量产生不足,细胞兴奋性会因此而增加,容易诱发偏头痛发生。
2、入睡困难:
镁是色氨酸转换成血清素、褪黑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物质,一旦体内缺镁会让褪黑素的产生出现障碍。
而褪黑素缺乏会影响入睡时间,还可能诱发一些其他的健康问题出现。
3、心律不正常:
镁具有调节多种心脏离子通道的作用,缺镁会让体内的外向电流增加,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4、抑郁:
有研究发现,缺镁的人更容易出现乏力倦怠、情绪消极化、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镁具有抑制神经应激性的作用。
5、眼皮跳:
镁具有调节肌肉运动的作用,当体内缺镁时会让多个部位的肌肉发生痉挛、抽搐,较为典型的症状就是眼皮跳。
6、皮肤问题:
镁可减少体内炎症的发生,当体内缺镁时会导致痤疮、湿疹以及牛皮癣等皮肤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7、疲劳感:
镁是身体能量产生的必要元素,当镁元素不足时很容易感觉疲劳、乏力。
三、多吃4种食物有助于补充“镁”元素
1、绿叶蔬菜
如苋菜、三七尖、菠菜、芹菜叶等,其中100g苋菜的镁含量可达到119mg、三七尖可达到169mg。
2、谷类
如麸皮、荞麦、小麦胚粉、大麦等,其中100g麸皮的镁元素高达382mg、荞麦可达到258mg。
3、坚果种子类
如腰果、松子、榛子、葵花籽等,其中100g腰果的镁元素高达595mg、榛子可达到502mg。
4、干豆类及其制品
如黑豆、黄豆、芸豆、鹰嘴豆等,其中100g黑豆的镁元素可达到243mg、鹰嘴豆可达到210mg。
温馨提示:体内镁元素含量不足的人不要盲目补充镁补充剂,应优先进行食补。
在食补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由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补充,镁对于健康来说十分重要,一旦缺乏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表现,日常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而不是盲目自行服用补剂。
宋朝严禁杀牛,为什么梁山好汉还经常吃牛肉
这农民又心痛,又气愤。
就急火火地赶到衙门击鼓告状,请求县太爷为他追查捉拿割牛舌的人。
包拯沉思良久,觉得这个案件毫无线索,根本无从查起,便对那个告状的农民说:“牛舌既然被割了,你就把牛杀了卖肉吧。
”那农民心有不甘,还要说些什么,却被包拯打断,摆手让他离开。
那农民回家以后,果真把牛杀掉。
就在那农民杀牛的两天以后,天长县衙门外又有人击鼓告状,那人状告某某私自宰杀耕牛。
只见包拯把脸一沉,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好歹毒的刁民,割了人家的牛舌头,反倒来告人家私宰耕牛,真是胆大包天!”那家伙一听,顿时大惊失色,随后便便浑身瘫软地趴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老老实实的供认了割人牛舌的罪行。
原来包拯早就料到,农民杀牛卖肉之后,割牛舌的人定会乘机诬陷。
牛没了舌头之后,没有办法吃东西,也活不了多长时间。
杀牛卖肉是唯一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方法。
为什么割了人家牛的舌头,还去告人家杀牛呢?那是因为当时杀牛是违法的。
《宋刑统》规定:“故杀官私马牛者,请决脊杖二十,随处配役一年放。
杀自己马牛及故杀官私驼骡驴者,并决脊杖十七”。
时下诏规定:“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
”的时候,每一头耕牛官府都是需要登记造册的。
要是牛病死老死,也要上报官府,经过检验批准才可以宰杀! 不仅仅是宋朝,西周时就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规定。
我国古代政府给予耕牛的格外维护,在,杀牛是要偿命的,即便你是牛的主人。
“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
在私杀耕牛判徒刑一年,“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故杀者徒一年半。
” 因为牛不但是农耕时代耕地的主要畜力,牛皮牛筋和牛角还都是战略物资。
所以历朝历代管控严格。
经政府批准宰杀的病牛和老牛,每杀一头要缴纳牛皮、牛筋、牛角,这些都是用来制作武器的战略物资。
《传》里,好汉们经常会喊“来二斤牛肉,一壶水酒。
”是施耐庵不懂宋朝的律法吗?非也。
《》成书于元末明初,法律规定,私自杀牛要杖责一百。
按照的法律,屠宰耕牛也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
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由此可见,施耐庵对于历代朝廷不准私自宰杀耕牛的法律不至于不了解。
那么他为什么让好汉们经常吃牛肉呢? 不准私自宰杀耕牛,不代表没有牛肉卖。
前面不是说了嘛,在经过政府批准后,老牛和病牛还是可以宰杀卖肉的。
另外,在那个遍地盗贼、处处黑店的时代,一定存在着偷牛卖肉给不良酒店的产业链。
现在也有不少饭店提供一些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给食客享用,而且屡禁不止,跟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可见那时候市场上还是有牛肉供应的,只不过价格十分昂贵而已。
而梁山好汉里面可没有什么良民,打家劫舍的他们又不差钱,吃牛肉也就不稀奇了。
随机文章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光绪皇帝原来这么叛逆!慈禧许给他的妻子竟然终身都不碰乌兹别克斯坦地狱之门,1000度的地狱门户燃烧54年法国阵风战斗机简介,可携带核弹攻击海陆空(单架2.42亿美元)死亡天使萨麦尔,真正的撒旦曾统领百万天使(比路西法更早背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诸葛瑾常吃败仗,为什么孙权还要重用他呢?
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孙吴的关系。
诸葛瑾在东吴功绩不多,为何能够一生受到孙权的器重,官运亨通? 诸葛瑾是东吴名臣。
他的长处是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德行服人,至于治国理政、统兵作战,就不是诸葛瑾的强项了。
事实表明,诸葛瑾指挥打仗的水平确实很差,他戎马一生,参加过多次战役,有时甚至担任统帅,但几乎没有打过胜仗。
然而,就凭着如此令人看了直犯尴尬癌的战绩,诸葛瑾在东吴却是官运亨通,历任孙权讨虏将军府长史、中司马,绥南将军、南郡太守,左将军,最后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地位仅次于大司马吕范和上大将军,是东吴政权中的核心人物。
为什么呢?是孙权眼瞎吗?当然不是,孙权一向有识人之明,他之所以重用诸葛瑾,不仅仅是看KPI指标,而是有着更深层面的考虑。
诸葛瑾的战绩令人尴尬 诸葛瑾早期主要在孙权的幕府中任职,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袭取荆州后,诸葛瑾出任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从此离开孙权幕府,担任的大将。
此后一段时间,诸葛瑾参与了几次重大战役,主要有: 南郡、江陵之战 黄武元年九月,魏军大举南进,亲至宛城督战,遣、、、围攻南郡、江陵。
江陵守将时为,孙权派诸葛瑾、前往救援朱然。
《·诸葛瑾传》注引《吴录》记载了诸葛瑾在此战中的表现:“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权以此望之。
” 诸葛瑾是个慢性子,他位居援军统帅,率领着“大兵为之救援”,本应积极进攻魏军以解朱然之围。
但他每天开会商议,制定作战计划,进行沙盘推演,就是没有认真出兵和魏军交战过。
以至于“兵久不解”,连孙权也很有意见。
此时再任由诸葛瑾拖下去只怕要出大问题。
于是潘璋出手,趁春季水涨,用着火的竹筏顺江而下烧坏魏军的浮桥,迫使曹真退兵。
朱然在江陵城内也沉着应战,坚守城池,围攻江陵的夏侯尚眼看师久无功,也只好退兵。
此战中诸葛瑾完全束手无策,进退失据,虽然最后有“全师保境”之功,但那主要是朱然和潘璋的功劳,诸葛瑾不过是捡了个便宜。
江夏、 黄武五年五月,曹丕去世,即位。
八月,孙权趁大丧,亲自领兵进攻江夏,同时命诸葛瑾、张霸等进攻襄阳。
魏抚军大将军先败孙权,后败诸葛瑾,并斩张霸。
孙权本打算赚点便宜,没想到被司马懿打得惨败。
诸葛瑾这次可没那么走运了,不但被司马懿打败,而且还赔上了部将张霸的性命。
第四次合肥之战 嘉禾三年五月,为配合蜀汉北伐,孙权起兵攻魏,三路北进,陆逊、诸葛瑾等攻襄阳,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阴,孙权自率大众围合肥新城,史称“第四次合肥之战”。
亲御龙舟东征,未至寿春,孙权退还,孙韶、张承也退军。
三路大军中两路已退,只剩下陆逊和诸葛瑾这一支孤军,他们将如何应对呢?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了二人的表现。
孙权退兵后,陆逊派去和孙权联络的亲信韩扁也被魏军俘获,诸葛瑾写信给陆逊建议跟着大部队尽快退兵,否则到了枯水季节就不好走了。
陆逊担心再次泄密,得书不答,而是催人种菜种豆,又和诸将下棋射箭,摆出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样子。
诸葛瑾急了,亲自赶到陆逊的大营,陆逊这才告诉诸葛瑾,如果急着撤退,魏军一定会紧跟追击,那样说不定会变成大溃败,所以要先稳定将士之心。
陆逊还把自己的计划告知诸葛瑾,由陆逊率陆战主力佯攻襄阳城,这样魏军就会把兵力集中到城内。
而诸葛瑾则指挥水军准备船只,就绪后和陆逊一起登船出发。
诸葛瑾依计行事,魏军果然害怕陆逊真的来攻城,悉数集结到襄阳城内,来不及追击,陆逊和诸葛瑾顺利返回东吴。
这一战对于东吴来说是失败了,问题只是在于吴军能不能安全地撤退。
这个问题不是诸葛瑾能够解决的,他只是急吼吼地想着快点跑,最终还是陆逊深谋远虑,有计划有秩序地撤退,否则在魏军追击之下,急着回家的吴军很有可能四散奔逃,变成溃退。
全靠有陆逊,才让诸葛瑾避免了一次溃败,保住了一点面子。
樊城、柤中之战 赤乌四年四月,趁即位不久,政局未稳,吴军再次兵分三路攻魏,卫将军全琮攻芍陂,车骑将军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柤中。
据《三国志·齐王纪》注引干宝《晋纪》载,樊城被围后,司马懿督军南征,认为南方湿热,不宜久留,于是积极备战。
“乃令诸军休息洗沐,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
然等闻之,乃夜遁。
追至三州口,大杀获。
”司马懿能够“大杀获”,也就意味着吴军损失惨重。
这次朱然也救不了诸葛瑾,诸葛瑾又吃了一回败仗。
诸葛瑾官运亨通,越做越大 诸葛瑾参加的四次大战役,无一取胜,有两次是勉强安全撤退,还有两次则是不折不扣的败仗。
按理说,以这样的战绩,不被追责治罪就很不错了,但诸葛瑾却不一样,他不但安然无恙,而且还屡屡升迁,直至进入东吴军队的最高层,担任大将军、左都护。
当时大司马吕范已死,东吴军队中只有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的地位与诸葛瑾相当。
在重武轻文的东吴政权里,诸葛瑾可以说是除了孙权之外排名的人物。
孙权为什么重用诸葛瑾?是因为孙权不知道诸葛瑾打仗很差火吗? 不,恰恰相反,有迹象表明,孙权对诸葛瑾的军事水平非常了解。
自从江陵之战后,孙权就已经知道诸葛瑾不是打仗的料,所以在后来的几次战役中,孙权不再让诸葛瑾单独担任统帅之职,而是安排陆逊、朱然等名将和他共同行动,目的是让诸葛瑾有打胜仗的机会,即使在战败情况下,也能全身而退,保住名声。
诸葛瑾为什么得到孙权的特别青睐?孙权为什么处心积虑要扶诸葛瑾上位,为他打怪升级加经验值创造机会?综合起来分析,孙权考虑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诸葛瑾是“淮泗集团”的标杆人物 东吴集团的文官武将来源很杂。
是吴郡富春县人,但出身孤寒之家,在江东没有多少社会基础,孙坚以武职起家,转战南北,收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例如、、、等。
孙坚死后,在淮南依附,在这一时期,孙策又网罗了一批出身淮水、泗水流域地区的人士,例如、张纮、、吕范、诸葛瑾、、等等。
这批人出身于淮泗地区,因此被称为“淮泗集团”。
孙策渡江略地江东,依靠的就是淮泗集团的力量。
孙策死后,辅佐年幼的孙权立足江东继续创业的,仍然是淮泗集团。
此后孙吴政权逐渐吸纳江东本土士人进入统治阶层,但始终仍以淮泗集团为根本。
孙权临死前指定的三名辅佐孙亮的顾命大臣,、滕胤、,全部都是淮泗集团人士。
可见,在孙吴统治者眼里,江东并不完全可靠,淮泗集团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但是,淮泗集团有个弱点,这些人虽然大多出身地方豪族,但门第都不高。
张昭虽然号称名士,但主要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彭城并非名门望族。
在当时的社会观念里,没有名门望族参与的政治集团,难免会被人瞧不起,也缺乏吸引力。
在淮泗集团中,只有诸葛瑾出身的琅琊诸门第较高,是西汉名臣诸葛丰之后,可以算得上是名门望族。
诸葛瑾的叔父诸葛玄一出仕就是二千石级的豫章太守,这是只有名门望族子弟才能享有的特殊政治待遇。
由此也可看到琅琊在时人眼中的崇高地位。
诸葛瑾是孙权所依赖的淮泗集团中唯一的名门望族、高第世家子弟,是个标杆性的人物,孙权不断扶持诸葛瑾上位,目的不外乎是提升孙吴政治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吸引更多的士大夫,将更多的人才纳入麾下。
诸葛瑾为人谨慎 《三国志·诸葛瑾传》称赞诸葛瑾“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
“德度”是指社会道德规范,“规检”是严格遵守的意思,这是说诸葛瑾做事小心严谨,严格遵守道德。
《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评价诸葛瑾:“瑾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
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其笃慎皆如此。
”诸葛瑾妻子死后不再续娶,与爱妾所生的子女,都不养大(意思是杀死或丢弃)。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似乎,但当时的人觉得这恰恰是诸葛瑾为人谨小慎微、坚守伦理道德的表现。
《三国志·诸葛瑾传》还载,诸葛瑾对孙权有所进谏,都是以温和委婉的方式进行,使孙权容易接受。
正是诸葛瑾这种小心翼翼的做事风格,让孙权觉得这个人非常靠谱,因此放心重用。
诸葛瑾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孙权其人很有才干,但他和父兄一样都是暴脾气,经常迁怒于人。
这就需要有个高情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来替他协调、缓和与下级的关系。
这个高情商的人,就是诸葛瑾。
据载,、虞翻、步骘、殷模等人都曾因孙权的一时之怒险些要被重罚,都是诸葛瑾巧妙设法,地化解孙权的情绪,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风波。
诸葛瑾与孙氏宗室也有密切交往,常受孙权委托处理涉及宗室的事情。
比如孙权堂兄弟孙皎,“与诸葛瑾至厚”。
孙皎曾与发生争执,孙权致书训诫,说“今故烦重宣吾意”,也就是让诸葛瑾去处理孙皎与甘宁的纠纷。
孙权侄子孙松也结交诸葛瑾。
孙松去世时诸葛亮特别致信诸葛瑾表示悼念。
这说明诸葛瑾曾介绍孙松给诸葛亮认识,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孙权是多疑的人,诸葛瑾能够结交宗室而不引起孙权的猜忌,还能受命协调敏感的宗室关系,可见诸葛瑾情商很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多疑的孙权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
诸葛瑾是孙权倾吐真心话的对象 古代帝王处于孤寡之位,内心往往极为寂寞,难得有可以倾吐真心的对象。
而诸葛瑾由于情商高,说话办事小心稳妥,正好可以成为孙权推心置腹倾吐真心话的对象。
陆逊在曹丕死后曾上表孙权,称曹睿治国有方,不宜轻易对魏用兵,孙权把陆逊的上表拿给诸葛瑾看,批评了陆逊的看法。
当时诸葛瑾和陆逊分别为左右都护,地位相当,孙权可以当着诸葛瑾的面批评陆逊,却从来没有当着陆逊的面批评诸葛瑾,可见在孙权的内心,对诸葛瑾的信任远胜于陆逊。
诸葛瑾在对蜀外交中起特殊作用 诸葛瑾与诸葛亮时同胞兄弟,这一层关系,使诸葛瑾在对蜀汉的外交中居于特殊的地位。
事实上诸葛瑾也曾多次充当使者与蜀汉交涉,特别是在吴蜀关系紧张的时期,诸葛瑾代表东吴去索取荆州、在起兵伐吴时劝说刘备退兵,都是的差使。
诸葛瑾硬是把这些任务一肩挑起,确实很有担当,这也是他能够得到孙权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被内定为未来辅政人选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自幼聪慧过人,引起了孙权的注意。
“权甚异之,欲试以事”。
这是指孙权有意培养诸葛恪,让他在各种岗位上锻炼,增长见识和才干,以便在孙权死后可以辅佐新。
诸葛恪不负厚望,先是平定了丹阳郡的山越,又屯驻柴桑以防备司马懿南侵,屡立功勋,历任骑都尉、左辅都尉、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威北将军,陆逊死后,诸葛恪代陆逊任大将军,驻武昌,领荆州事,负责长江上游防务。
诸葛恪做事刚愎自用,孙权对此有些意见,但诸葛恪总的表现基本令孙权满意。
孙权临终之际,急召诸葛恪入宫,命诸葛恪辅相幼主。
诸葛恪之所以会被孙权委以重任,除了他本人足智多谋之外,还在于他是诸葛瑾的儿子,是孙权最为信赖的淮泗集团的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因此早就被孙权内定为诸葛瑾和陆逊的接班人,并且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培养。
另一方面,诸葛恪作为未来接班人的特殊地位,也提升了诸葛瑾的地位。
孙权把诸葛瑾安排好了,当然有利于让诸葛恪更加死心塌地效忠于东吴。
可惜的是,诸葛恪的性格与父亲诸葛瑾完全不同。
也许是诸葛瑾平时小心谨慎过了头,反而引起诸葛恪的抵触和反感。
诸葛恪下定决心不像父亲那样只做低调的,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了强势的个性和独断专行的作风,最终因连年用兵失败,失去人心,被孙峻谋杀。
诸葛恪被诛之后,其弟弟诸葛融自杀,儿子诸葛竦、诸葛建先后被杀,琅琊诸葛氏中诸葛瑾这一支遂不复存在。
这也是东吴淮泗集团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