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夏季最滋补的水果这样吃下去效果堪比人参

立夏后,夏通于心,心气渐强,心属火,心火旺盛,易使心火上炎,人容易心神不宁、睡不安稳。
而且随着气温升高,暑热出汗,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出汗太多,也会伤心、耗血,导致睡不好、多梦、心烦意乱等问题。
再加上现代人操心劳力的
【千问解读】
才刚刚进入夏季,有些身体差的人就已经感到神疲力乏、津液不足了,这可不是因为天热人变懒,中医认为,这可能是心血不足了。
立夏后,夏通于心,心气渐强,心属火,心火旺盛,易使心火上炎,人容易心神不宁、睡不安稳。
而且随着气温升高,暑热出汗,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出汗太多,也会伤心、耗血,导致睡不好、多梦、心烦意乱等问题。
再加上现代人操心劳力的事情很多,所谓“思虑过度,暗耗心血”,大家日复一日周旋于工作家庭之间,熬夜、晚睡等行为,也无不在耗散心血。
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心血亏虚的问题,久而久之,还会影响的到脾的健康。
一、夏季有一种养心果
心血亏虚的人,会神志不宁,因为心藏神,心血亏了,神藏不住了,睡眠会受到影响,出现失眠的问题。
而晚上睡不着,心血又消耗了,白天还会无精打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自然很“贴心”地为我们送来一个补养的好果子——桂圆。
我国的桂圆,根据品种和生长环境不同,从3月开始陆续成熟,并于盛夏时节大量上市,由于补养效果好,民间自古就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认为它的功用可以与人参相媲美。
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它:味甘,气香,性平。
液浓而润,为心脾要药。
能滋生心血,兼能保合心气,能滋补脾血,兼能强健脾胃,夏季吃桂圆,可以起到益气养血、养心安神、补脾健胃等功效。
二、3类人可多吃桂圆
1、面色不好的人
如果一个人面色蜡黄、头发干枯、指甲焦脆、精神萎靡、容易疲劳,可以常吃桂圆以益气养血。
2、思虑过重/健忘的人
经常思虑太过,容易出现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可以通过食用桂圆来缓解,比如,有些记性差些的老人家,时不时拍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把这个事忘了!”再或者一些年轻力壮者,在某段时间操劳过度,也会发现自己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到了夜晚则是思绪纷乱,睡得不安稳,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心血亏虚所致。
3、追求美貌的人
中医认为,想要养出好气色,一定要从气血双补入手,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桂圆补脾健胃和加强脾胃功能的作用较强,能帮助脾胃产生更充足的气血,对于气血不足所致的脸色苍白、皮肤干燥、指甲易裂等问题,有较好的改善。
三、桂圆怎么吃
桂圆的吃法很多,一般可以生吃、蒸煮和泡茶,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
1、直接吃
鲜桂圆:
可作为水果直接吃,但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
干桂圆:
取干桂圆一枚,在嘴里去核取肉,然后细细嚼成膏,和口中津液一起咽下,像这样一共吃九枚,分别在凌晨5点左右、上午、下午、临睡前各吃一次,每天吃四次,连吃一个月。
《冯氏锦囊秘录》中载此法是“取坎填离之法,劳症者,勤行一月,无不愈者,方士秘之。
”
2、入膳吃
桂圆红枣莲子汤:
材料:桂圆8颗、红枣10颗、莲子20颗、银耳3朵、红糖15克、清水1升。
做法:银耳泡发,去除黄根,莲子泡发。
将桂圆肉、红枣、莲子、银耳用清水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倒入1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继续炖煮20分钟。
煮好后,趁热加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心脾、治脾虚泄泻、虚肿,补气血,安神,治失眠、健忘、惊悸的功效。
代参膏:
做法:取桂圆肉30克,白糖3克,共置碗中,放笼中蒸之。
功效:补益气血,可与人参、黄芪相媲美,故被称为“代参膏”,适合于老幼和体质虚弱者。
蒸桂圆: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的推崇吃法:“愚治心虚怔忡,恒俾单购龙眼肉斤许,饭甑蒸熟,徐徐服之,皆大有功,是能补心之明征。
”
这个吃法是:把桂圆肉蒸熟,随之当点心,没事的时候就吃一点。
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看到补益的效果了。
温馨提示:因为桂圆性温,桂圆肉甘甜助火,若大量食用,容易引起上火,为避免这个问题,吃桂圆时不妨来杯菊花茶;孕妇吃桂圆有讲究,绝不可多食;而胃热有痰有火之人,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之人,中满呕吐及气膈郁结之人不宜食用桂圆。
冬季进补 多喝五种滋补保养粥
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此时正是机体进补的好时机。
在寒冷的天气中,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强壮身体,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五款保养粥:1、甜浆粥大米50克洗净与新鲜豆浆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许,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大豆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润泽肌肤的功效,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并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润肤的作用外,对体虚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2、番薯粥取番薯100克洗净切小块,与粳米150克及适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番薯是人们常食之佳蔬。
《纲目拾遗》载,番薯可“补中、和血、肥五脏”。
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面部肌肤,使人容光焕发。
本粥便据其健脾胃,和气血之功,来达到润肤悦色之效果。
3、燕麦粥蒸麦50克同适量水煮成粥。
可供早晚餐食用。
燕麦又叫油麦、裸燕麦,,性味甘平,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其补虚健脾营养价值很高。
常食此粥,对保持皮肤弹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显着效果。
4、脊肉粥取脊肉50克洗净切小块,用少许油炒后与粳米50克、适量水同煮成粥,加食盐少许调味,早晚空腹食用。
《随息成饮食谱》载,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洭羸。
猪脊肉的特点是色白面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等多种具有美容作用的营养成分。
本粥除体虚面色不悦之人食外,平素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人常喝此粥,有防皱除皱的作用。
5、胡桃粥取胡桃5个取仁略捣,同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红糖少许拌匀,早晚空腹食用。
宋代《海上名方》中录:本粥通过补骨益肺健脾而使气血充盛,润燥生津,肌肤润泽,形体健美,乌须黑发。
故常食此粥不仅有润肤之功,且有排石之能,但大便溏薄者不宜。
冬季缺水上火该怎么处理?吃点凉拌牛肉
但是吃太多热烫的食物很容易造成体内缺水上火,所以冬季就算天气寒冷,也应该适当吃一些凉食,这样更有益于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今天要介绍一道适合冬天进食的凉拌菜,凉拌牛肉。
凉拌牛肉原材料:牛腱1000g,盐1.5小勺,花椒一大勺,八角3个,香叶一片,葱一段,姜一块,,干辣椒5个,胡椒粒10粒,桂皮一小块。
做法:1.牛腱买回来冲洗一下,稍微晾一下水分,用盐和花椒粒揉搓20分钟左右;放无水无油的盆里腌制至少2天,腌好取出放架子上晾一下去水。
2.锅内放冷水,下腌好的牛腱,煮开后继续煮5分钟,捞出用热水冲一下,把锅内的水倒掉。
3.牛肉继续入锅加大量热水,把剩余的调料放入调料包也入锅。
4.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至牛肉用筷子能轻易扎透为止。
5.牛肉捞出放架子上晾,至少半天以后再切来吃。
6.生抽:香油:醋:盐=1:1:1:0.5的比例兑好调味汁,加少许小辣椒碎调匀。
7.牛肉切片,摆盘,撒少许葱丝,倒入调味汁即可上桌。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
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
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有人认为,当牛肉开始腐烂时的味道最为鲜美。
本来这是极为荒唐的说法。
虽然在屠宰后的内熟成时期比其他肉类久,但却因为到店铺陈设之前,已经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块肉则以一周为限。
同时为了防止氧化而变质,应置于冰箱保存。
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应少食为妙,否则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和脂肪的积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