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这7类药物或增加跌倒的风险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6-11 点击数:
简介:对于特殊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即使是轻微的跌倒也是危险的,严重者如髋部骨折和头部创伤等甚至能危及生命。

近日发表在《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安全》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99~2017年这19年间,在美国65岁以上人群所开的处方中,可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比例从57%攀升至94%。

同一时期,老人因跌倒造

【千问解读】

对于特殊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即使是轻微的跌倒也是危险的,严重者如髋部骨折和头部创伤等甚至能危及生命。

近日发表在《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安全》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99~2017年这19年间,在美国65岁以上人群所开的处方中,可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比例从57%攀升至94%。

同一时期,老人因跌倒造成的死亡率增加了1倍以上。

从美国老年人填写的超过78亿张处方来看,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7类:

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这7类药物或增加跌倒的风险

1.抗抑郁症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

这类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头晕,以及镇静、嗜睡、视力模糊等,这些不良反应易导致患者跌倒。

2.抗高血压药,如氯沙坦、特拉唑嗪。

降压时人体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有时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产生嗜睡、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

3.阿片类强效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

这类药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并增加前庭器官的敏感性,导致眩晕、恶心、呕吐,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继而出现昏沉、步态不稳。

4.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安定)、硝西泮、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

这类药会抑制中枢系统,可产生嗜睡、头昏,乏力、共济失调(人体平衡失去控制,表现为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等不良反应。

5.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瑞格列奈、胰岛素制剂。

患者服药后若出现低血糖,就会不同程度影响意识、精神、视觉、身体平衡等。

6.抗过敏药,如异丙嗪、酮替芬、氯苯那敏(又称扑尔敏,包括含此成分的感冒药)。

这类药会导致患者嗜睡、镇静、乏力,增加跌倒风险。

7.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

患者服用后需要频繁上厕所,如果机体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和电解质,会出现嗜睡、乏力、头晕、站立行走不稳而跌倒。

如果老人正在服用上述“致跌”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服用此类药物1小时内,患者应慢起慢坐,当患者从卧位、坐位突然转向立位时,可能会出现眩晕、轻度头痛甚至晕厥等症状,此时患者应继续躺下,再站立前稍坐片刻,以防症状再度发生。

2.注意服药方式,如特拉唑嗪建议睡前服用。

3.服用降糖药物后,要按时进餐,且应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出现低血糖可立即食用。

4.长期服用利尿剂的老人,最好下午4点前服用药物,以避免夜间尿频,且应定期去医院检测电解质。

5.建议初次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12小时内或剂量增加时不宜驾驶车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6.一定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要擅自加量,尽量单一用药,避免多种药物联用,若确需联用,应严格遵循医嘱酌情减量。

北京2025年中招志愿,统招大幅缩减,校额到校大幅增加

2025年是北京实施新中考第一年,2025年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510分,那么今年中招志愿会毕竟难吗?一起和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来看看吧!2025年,作为北京新中考实施的开局之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年,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被设定为510分。

那么,面对这一新的评分标准,今年的中招志愿填报究竟会有怎样的难度呢?让我们与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一同深入探讨。

推荐阅读:2025年北京中考体育现场考试常见问答2025年是北京实施新中考第一年,近日,网传部分优质高中的中招计划,和我之前预测趋势基本一致,统招计划大范围缩减,指标分配的校额到校计划全面增加。

由于北京新中考,中招计划发生结构性大调整,以往录取分数不具备参考性,录取位次可用性在下降,意味2025年中招志愿填报是史上最难的。

2025年,北京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510分,相比2024年减少了160分;2025年,北京中招计划面临结构性大调整。

从部分优质高中的计划来分析,这是全面的:统招计划大范围缩减,指标分配的校额到校计划全面增加,直升计划全面增加。

2025年北京第一七一中学高中招生计划数330人。

其中集团内直升60人,本区校额到校100人(分配范围扩大到全部初中校),普通班140人,特长生总计招生30人包括艺术,科技,体育(其中朝阳区招生5人,与去年持平。

相比2024年,统招缩减81人,校额到校增加36人,直升计划增加20人。

2025年,北京市第五中学计划招生330人,其中集团直升60人、校额到校77人、市统筹23人、统招140人、特长生30人。

学校设有多种班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具体班型为:领航班、实验班和普通班。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将综合评估遴选优秀学生组建博雅班(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合作项目)。

相比2024年,总计划增加了5人,变化不大。

但直升计划增加了20人,校额到校增加了36人,统招减少了51人。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统一招生普通班100人,项目班25人,文科实验班25人;西城校额到校招生260 人。

相比2024年,统招减少了82人,校额到校增加了141人。

北京第三十五中学2025年统招普通班和实验班196人,校额到校计划260人。

相比2024年,统招减少了104人,校额到校增加了154人。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统招69人,校额到校计划260人。

相比2024年,统招减少了129人,校额到校增加158人。

2025年北京中招政策明确,北京将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

这是北京中招计划实施校额到校计划以来重大变化,即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投放的不再是一般初中校,即所有学校都有校额到校计划,包括优质初中校。

2024年,北京共有316所普通高中在中招统一招生投放计划总数是58328人。

统招计划占据总计划70%左右。

2024年107所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18497人,投放校额到校计划优质高中增加了8所,校额到校总计划相比2023年增加了1834人。

意味并没有完成50%投放到一般初中校的任务。

按照2024年政策,直升计划在提前批次录取,本校和集团直升录取根据学校直升计划,依据已在区教委备案的本校和集团直升拟录取名单直接进行录取。

北京市教委明确扩大集团直升招生规模。

意味2025年直升计划会超过2024年。

因此,2025年统一招生计划会大范围缩减,减少统一招生占比,逐步淡化中考中招。

从公布2025年中招计划的部分优质高中来分析,统招计划缩减接近甚至超过了50%,校额到校计划缩减甚至超过了50%。

部分优质高中中招计划面临结构性大调整不是个别区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局性的,意味2025年中招志愿填报是历年来最难的一年,因为中考总分已经不具备参考性,录取位次受统招计划大幅调整,可参考的可用性下降。

即2025年,所有参加统招普通高中的录取位次均会大幅上涨。

温馨提示:自主选拔在线建立【北京中考升学交流群】,群内有各区重点初高中试题、中考签约、点招等北京中考政策分析,还有以大学为目标的初高中升学规划指导,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加入。

扫码加群

频繁挖鼻孔或增加患病风险 为何忍不住挖鼻孔

很多人都有挖鼻孔的习惯,但这个行为本来对我们的处于良好的状态是没有一点好处的,有医生表示,频繁挖鼻孔或增加患病风险,那么,为何忍不住挖鼻孔?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频繁挖鼻孔或增加患病风险医生介绍,反复用手来抠鼻腔这个位置,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鼻毛脱落,这就减少了保护作用,另外还可能会影响鼻子黏膜的完整性,导致一些细菌会进入黏膜下。

鼻腔局部血供本来是非常丰富的,也有很多的腺体,一旦发生感染之后,就会导致一些继发的感染。

鼻子局部的血管比较特殊,,没有静脉瓣,一旦这个位置发生了感染,细菌很容易就逆流到颅内了,不建议自己去挤压,就是怕这种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每个喜欢挖鼻孔的人迟早会面临一些负面结果,比如免疫功能下降等。

人体非常离奇,各个部位都有防御系统,可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疾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这些屏障被破坏了,鼻腔也不例外。

鼻腔内的薄层粘膜,再加上这些鼻毛的生长,可以过滤和保护鼻腔。

在反复挖掘鼻孔的过程中,黏膜会受到损伤。

此外,人们手上携带的许多细菌可能会进入鼻腔,从而破坏防御系统。

这就会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进而更容易患上疾病。

鼻毛自身有一定自洁能力,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

①频繁挖鼻子不仅会造成鼻出血,局部还可能会形成小的血管瘤;②反复挖鼻子拔鼻毛,会造成慢性的鼻前庭炎,拔掉鼻毛反而把第一道防线破坏;③反复挖鼻孔会使鼻子更易干更易出血。

为何忍不住挖鼻孔专家表示,挖鼻孔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以及满足情绪。

不过,从长远来看,频繁挖鼻孔对鼻腔的处于良好的状态并没有益处。

真相挺复杂,因为不光有疾病的真相,可能也有一些心理上、习惯上的真相。

有的人可能因为天气干燥或者鼻子分泌物多,或者有一些炎症导致局部的干痂比较多,抠了之后好像获得了一时缓解,频繁抠了之后,可能也有一些心理上的依赖。

但是频繁抠鼻孔,从长远来看对鼻腔的处于良好的状态并没有益处,而且通过抠鼻子这种方式缓解精神上的紧张,也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加入收藏
               

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这7类药物或增加跌倒的风险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