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鱼专用鱼食配方(红箭鱼吃什么食物长得快)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7-20 点击数:

红箭鱼专用鱼食配方(红箭鱼吃什么食物长得快)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东北特产红箭鱼,剑尾鱼适应性强,易饲养,能在短时内忍受5摄氏度的低温。

剑尾鱼对水质要求不严,能在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水中正常生活、繁殖,适宜水温为20-25摄氏度。

别名:剑尾鱼

英文名:Swordtail

学名:Xiphophorus helleri

原产地/分布:北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后传入非洲、斯里兰卡

成鱼体长:10.0 - 12.0 cm

性格:温和

适宜温度:21.0 - 28.0 ℃

酸碱度:PH 7.0 - 8.0

硬度(dGH): 12.0 - 18.0°N

活动水层:顶层

繁殖方式:卵胎生

食性:

吃各种薄片食品和活食,间以一些藻类食品

习性:

体似纺锤形。

体强壮,易饲养,无论是弱酸性水或弱碱水都能适应。

抗寒力较强。

在20度的水温中生长良好,适宜饲养水温24~26度,其受惊后喜跳跃,弹跳力很强,为安全起见,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加一盖板。

剑尾鱼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温为20-25℃,弱酸性、中性或微碱性水中,都能生长和繁殖,最适生长水温24℃,也能耐16-18℃的低温。

杂食性,各种饵料都摄食。

剑尾鱼虽然备“剑”,但并不好战,恰恰相反,它们性格温和、善良,从不欺侮弱者或不同种者。

易和别的热带鱼混养。

繁殖:

成年鱼一般7个月左右就可进行繁殖。

雄鱼体细长,尾鳍形成棒状的生殖器,尖端有剑状的交接器;雌鱼体短而肥,臀鳍扇形。

营群居生活,繁殖水温20~28度时,数尾雄鱼追逐雌鱼,雌鱼卵在体内受精。

临产前的雌鱼肛门处呈明显黑色胎斑,可将待产雌鱼捞入繁殖缸中,繁殖方法与孔雀鱼相似。

因其体型较大,一般每隔30~50天产仔一次,个体大的雌鱼每胎可产仔鱼200余尾,刚出生的仔鱼躲在水草丛的叶片上。

仔鱼生长到3个月时,雄鱼尾鳍下缘的剑尾开始发育。

剑尾鱼的饲养要求

剑尾鱼适应性强,易饲养,能在短时内忍受5摄氏度的低温。

剑尾鱼对水质要求不严,能在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水中正常生活、繁殖,适宜水温为20-25摄氏度。

饲养剑尾鱼的水要有充足的溶解氧,使其能在中下层水域活动。

如果水中溶解氧少,它们便会浮在水面游动,严重缺氧时,有的雄鱼会跃出水面。

剑尾鱼食性杂、食量大,不伤害其它鱼,可以混养。

剑尾鱼饲养水温不宜过高,长时间高温可使其寿命缩短。

剑尾鱼由于其雄鱼体形奇特,深受人们喜爱,是水族箱中不可缺少的热带鱼品种。

剑尾鱼的寿命约3-5年,当发现鱼背鳍微微隆起时,即表明鱼体已进入衰老阶段。

剑尾鱼的雌雄鉴别

剑尾鱼的雌雄一般不难鉴别,雄鱼体较细长,体色鲜艳,尾鳍下方有剑,各鳍的末端均较尖,最明显的是臀鳍已转化为性交接器。

雌鱼体比雄鱼体肥大,体色逊于雄鱼,各鳍末端较圆钝,尾鳍下方无剑,无伸出的交接器,泄殖孔较明显。

雌剑尾鱼“性转”是怎么回事

所谓雌鱼“性转”,是指一部分生过仔鱼的雌鱼逐渐雄性化:体形变得细长,尾鳍下方长出剑状突起物,臀鳍转化为棒状性交接器,开始追逐雌鱼,与其受精,繁殖后代。

但仅仅是雌鱼性转雄鱼,没有发现雄性转雌性。

对此问题,最近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剑尾鱼不能进行性逆转,它们的雌雄自然比例始终为1:2到1:1.5。

虽然剑尾鱼的仔鱼长到3个月时,雌雄的生殖器官开始发育,但要到7-8月龄时,性器官才能发育成熟,稳定下来。

对于这一问题,可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

剑尾鱼的繁殖

剑尾鱼属卵胎生鱼类。

剑尾鱼繁殖力很强,6-8月龄进入性成熟期,雄鱼开始追逐雌鱼,以交接器与雌鱼,完成体内受精。

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孵化成仔鱼排除体外。

剑尾鱼容易繁殖,无须特殊管理。

繁殖时要选5厘米以上的种鱼,雌雄比例以1:1或2:1 为宜,缸底多铺一些叶柔软的水草,喂足活饵。

雌鱼怀胎后腹部开始膨大并出现深色胎斑,此时应将雄鱼捞出。

每胎初产仔鱼20-30尾,以后多达200余尾。

仔鱼出生3个月内,水温不可有太大变动,最好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

饲水温度在20-28摄氏度时,剑尾鱼每隔5-8周产仔一次,适宜繁殖的水质硬度为6-9度。

pH7-7.2。

幼鱼出生依赖腹下营养囊摄取营养,待其完全消化完毕后。

可喂养蛋黄碎片,或用纱布包住蛋黄碎片,在水中摇晃,切不可多下。

( 注意剑尾鱼非护仔型的鱼种,生出鱼仔后必须捞出成年鱼(雌与雄),不然会捕食自己的幼仔。

其他: 自然界中的原始种体色呈浅蓝绿色。

雄鱼尾鳍下缘延伸出一针状鳍条俗称剑尾。

雌鱼无剑尾,剑尾鱼是水族箱中不可缺少的品种。

通过人工育种,其体色更加丰富,有红、白、蓝色等。

其代表鱼有红剑、青剑、白剑、黑鳍红剑、黑鳍白剑、鸳鸯剑等。

剑尾鱼的体长10~12厘米,尾鳍的下叶很长,仿佛是一把长剑,长度有时可达体长的两倍,是较容易饲养的热带淡水鱼品种。

剑尾鱼的生理发育有性逆转现象,完成性转化的鱼具有雄性的习性和功能,繁殖方法与孔雀鱼相似。

别名剑鱼、青剑。

成鱼体长可达10厘米,通体橄榄色,鳞片边缘褐色,两侧中部有一条深红色条纹,从鳃后直至尾部,条纹上下有浅蓝色镶边。

雄鱼尾鳍下端延长似剑,其长度超过体长,剑尾绿色或橙色,边缘黑色,背鳍上有红斑。

雌鱼色泽较雄鱼逊色,无剑尾。

剑尾鱼在水温20—25℃,弱酸性、中性或微碱性水中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最适生长水温为22—24℃,杂食性,性格温和,易和别的热带鱼混养。

剑尾鱼6~8月龄性成熟,每隔4~5周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20~30尾,适宜繁殖的水质为pH7—7.2,硬度6~9度。

剑尾鱼与月光鱼杂交,经过人工不断选优培育,可得到红剑、黄剑、鸳鸯剑等不同花色品种,尾鳍有单剑,也有双剑(尾鳍上下端都延长)。

杂交后的品种,如红剑,生长快,体格强壮,易饲养,又更具有观赏价值。

文章转载于网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