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灭绝动物?可能不是个好主意

【千问解读】
慵懒阳光下,一只「大狗」正好奇地打量着镜头,一切看起来岁月静好。
不过,当它张开嘴巴,就有什么不对劲了——它嘴巴张开的幅度之大,甚至能让人联想到鳄鱼或《超级马里奥》里的食人花。
没错,它其实不是什么「大狗」,而是一只袋狼(_Thylacinus cynocephalus_)。
作为最具传奇性的已灭绝动物之一,袋狼有着已知哺乳动物之中最大的口裂角度,以及一个与真实身份很不搭的名字:我们叫它「袋狼」,而英文里常称呼它为「塔斯马尼亚虎」( Tasmanian Tiger),但它既不是狼也不是虎,而是袋鼠和考拉的同类,灭绝前曾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

灰狼(左)与袋狼(右)的骨架非常相似。
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真要说的话,袋狼和狼最后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 1.6 亿年前双嵴龙与华阳龙们横行的侏罗纪时代,亲缘关系甚至比人和鲸的关系还要疏远得多。
袋狼与狼的相似性,不过是「趋同进化」的巧合结果。
上面这段视频录制于 1933 年的博马里斯动物园(Beaumaris Zoo),而在 3 年后的 9 月 7 日,最后一只已知的袋狼正式宣告死亡,据推测此后可能有一小群袋狼在野外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但如今可以确定的是,这一物种已经告别了历史舞台。
可能是因为神情抑郁,这张照片的主角常常被误认为是最后一只圈养袋狼,但实际上照片拍摄于 1928 年,而这只袋狼在次日就因病死亡。
图片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袋狼灭绝 85 年后的 2021 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和声音档案馆(NFSA)委托法国团队对当年拍摄的视频修复上色,将近 200 个小时的工作后,这段彩色视频才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一窥这种曾大受世界各地动物园欢迎的知名动物的鲜活模样。
灭绝:人类时代的常态
袋狼灭绝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不过毫无疑问,来自澳洲野犬的竞争压力和人类的捕猎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由于威胁到了当地牧羊人的利益,公司、政府和个人一度纷纷奖励猎杀袋狼的行为,在某段时间内,猎杀一只袋狼能换来半英镑到 1 英镑的奖励(1900 年 1 英镑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 78 英镑)。
直到 1936 年,政府才意识到问题,推出了正式的保护法案——但袋狼也正是在这一年宣告灭绝。
被渔网缠住的加湾鼠海豚,由于渔业活动的伤害,其个体数量仅剩 10 只左右。
袋狼当然不是在人类影响下灭绝的第一个物种:在它之前,渡渡鸟、旅鸽、极乐鹦鹉、塔斯马尼亚鸸鹋和无数被人类祖先吃光的史前动物都已经告别历史,甚至连塔斯马尼亚土著人都在袋狼灭绝前 70 年就被赶尽杀绝;而在它之后,白鳍豚、北白犀、华南虎、隐鹮、平塔岛象龟和加湾鼠海豚们正排着队拿着灭绝的号码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展,物种灭绝的状况还在继续恶化。
比如,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里,知名自然纪录片制片人大卫·爱登堡爵士指出,全球昆虫数目在短短 30 年间已经减少了 1/4,德国失去了 75% 的飞虫,波多黎各近 90% 生活在树冠里的昆虫和蜘蛛都已经消失。
全球物种面临着较高的灭绝风险。
图片来自:IPBES
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全球评估报告》,今天全球物种灭绝速度比过去一千万年的平均速度高出至少几十倍至数百倍,并且仍在加速。
自 1500 年以来,在人类行为驱使下已有至少 680 种脊椎动物灭绝,且目前正面临着灭绝威胁的物种平均比例达到总数的 25%,体型大、生长缓慢、生境特化的物种(如大猩猩、鲨鱼、热带硬木树种和大型猫科动物)尤其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少数外来入侵物种正在以强大的生命力挤占地方特有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许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群落组成开始变得相似(均质化),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变得像城市绿化带一样单调。
我们有可能复活灭绝动物吗?
时至今日,每年依然有 200~2000 个物种走向灭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
人类当然有办法减缓这一趋势,比如停止破坏动植物栖息地、预防引进侵略物种、治理污染等;但很明显,我们对此不太上心。
说到底,消失的物种离我们的生活太过遥远,而每时每刻都有很多其他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
「灭绝动物」这个词,与其说会唤起我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不如说更容易让人联想起飞奔的猛犸象和霸王龙,毕竟前者拍出来会是叫好不叫座的自然纪录片,而后者拍出来则会是票房 16 亿美元的《侏罗纪世界》。
《侏罗纪世界》剧照
不过,复活灭绝物种确实不只是电影与游戏的题材。
基于被科幻作品激起的幻象以及对新技术应用的期待,还真有人严肃考虑过将灭绝动物们重现于世: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一技术,就可以部分弥补物种灭绝带来的遗憾,甚至让一些对生态有着重要意义的物种重生,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产量。
那么,复活灭绝物种这个想法靠谱吗?
好吧,想要复活那些消失的物种,首先要得到它们的 DNA,这事说难也不难:DNA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半衰期可长达 500 年。
不过,这个时间与地球漫长的生物史相比几乎不值一提。
一般认为,经过百万年的降解后,提取 DNA 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这就排除了我们未来哪天被奔跑的霸王暴龙吃掉的可能性。
不过,灭绝时间距今较近的猛犸象、剑齿虎、渡渡鸟、旅鸽乃至尼安德特人在理论上仍然可以被复活。
微生物污染也是个大问题。
事实上,在生物样本中提取的大部分 DNA 都不属于原主,而属于在遗骸上繁殖的微生物。
一个例子是,古人类学者曾尝试从一具 4 万年前的田园洞人遗骨上提取 DNA,结果发现里面只有 0.02% 属于尸骸的主人,其余都是微生物们的「遗产」。
即使借助一些近年来帮助分子人类学突飞猛进的新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想要完整修复出灭绝动物的基因组在当前还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即使提取到了相对完整的 DNA,也不代表可以 100%「复活」灭绝物种。
复活猛犸象的技术方案。
图片来自:PA Media
真正的「生物复制」需要活细胞,而灭绝动物显然提供不了;但「曲线救国」还是可行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我们能将灭绝动物的基因与它们现存近亲物种的基因融合,再植入到近亲物种体内,让它们作为「代理孕母」生下改造后的物种。
用这个方法自然得不到血统纯正的猛犸象,但至少可以得到一只长得很像猛犸象的亚洲象。
考虑到生物复制,也就是「去灭绝」(de-extinction)的难度太高,短时间内无法实现,那至少还有一种更容易取得成功的方法,那就是通过人工选育,将现存物种选育成已经消失的同类亚种。
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斑驴的复活。
早在 1883 年灭绝的斑驴模样独特,就像是只有前半身有斑纹的斑马,它曾长期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物种;但南非博物学家莱因霍尔德·劳(Reinhold Rau)分析标本发现它只是草原斑马的一个亚种,那么,让斑驴重现于世理论上就是可能的了——只要选育出后半身没斑纹的斑马就是了。
用莱因霍尔德·劳的话来说:「斑驴之所以是斑驴,因为它看起来就是那样,而如果你能繁殖出一种动物看上去就是那样子,那它们毫无疑问就是斑驴。
」
19 世纪伦敦动物园的斑驴和经「斑驴计划」培育的斑驴。
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The Quagga Project
正因如此,他在 1987 年牵头发起了「斑驴计划」,致力于选育出长得像斑驴的斑马。
到 2013 年,选育出来的第五代斑马已经褪去了后半身的斑纹,换句话说,人类已经重新创造出了「斑驴」。
复活灭绝物种,不如保护现存生物
复活灭绝物种的计划听上去很不错?那一定是没有花你的钱。
正如批评者们所说的,物种「去灭绝」在经济上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官网的说法,目前世上有超过 4 万个物种面临着灭绝威胁,与其花大钱去复活消失的物种,不如将资金投入到保护现存物种的工作中。
毕竟,复活一个物种的花费,完全可以用来挽救多得多的现存物种。
此时此刻,还有许多像华南虎一样等待拯救的物种。
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即使在生态上,应不应该尝试复活物种也是个未知数。
这些物种毕竟离开历史太久了,它们真的能适应现在的地球生态吗?再说,我们只能复活个体,而无法复活代代相传的技能,没有父母的教导,那些重新的动物真的能学会捕食和野外生存吗?即使它们真的能活下来,又应该将它们安置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如果适应得太好,它们会不会变成强大的入侵物种?
更何况,只复活一个物种是不够的。
依据生态学家本·诺瓦克(Ben Novak)的观点,如果一只复活的灭绝动物永远是动物园里的动物,那么它就不应该被复活。
若想要复原一个物种在生态中的角色,就有必要复制一整群有着足够高基因多样性的个体,而这又会加强对计划经济可行性的诘难。
有如此多问题等待解决,就注定了复活灭绝物种在今天只能是空想和噱头。
考虑到人们想要复活的都是恐龙、猛犸象、渡渡鸟等「明星物种」,而不是圣诞岛伏翼蝠(Pipistrellus murrayi )和留尼汪岛陆龟(Cylindraspis indica)等真正有可能在生态中起作用的灭绝物种,不难想到人们想要复活物种更多是出于对过去错误的懊悔,而不是基于对今日生态的考量。
显然,澳大利亚政府机构为袋狼的视频重新上色,更多也是为了唤醒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不让更多物种遭遇袋狼的命运,而不是让我们尝试将袋狼带回这个世界。
只复活少数几只袋狼,将它们关在动物园供游客观赏,然后在人们对其的兴趣消失后任由它们再灭绝一次,只不过是让历史的悲剧重复上演。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与其将希望寄托于不确定的物种复活计划,不如抓紧时间,去保护那些尚未灭绝的物种。
解析一代奸雄曹操在三国历史上的文学地位有多高?
近几年曹操在电视剧中角色越来越正面。
百科给曹操的定义是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政治家,军事家两个定义今天咱们暂且不谈,主要说说曹操在三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真正说起来就算是小说中饱读诗书的诸葛亮,比曹操也是相差甚远。
首先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 曹操、 、 、 、 邯郸淳等,他们在 ,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由于其时正是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可知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
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
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
前一篇反映谋诛宦官事败,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
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
前两篇写政治理想。
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
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除此之外对于兵法之书,曹操也是成就斐然。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
所撰《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
他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
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如若真算起来曹操文学成就,只能说三国时期他说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
随机文章魔神之首阿撒托斯,凭本能影响宇宙万物(智商疑似超低)带土召唤外道魔像,揭秘宇智波带土会什么忍术海上屠夫鹰击-83反舰导弹,威力最强的近程反舰导弹鸑鷟是什么神兽,凤凰中最厉害的物种/《扶摇》背后的大boss气象卫星实质上是什么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1秒拍500张闪电图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埃及金字塔简介是怎么回事?三大金字塔分别在什么地方
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
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
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是占有集中的一部分。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胡夫的三座金字塔。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
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
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
在胡夫拉金字塔前,还有一尊狮身人面像守卫着法老们的陵墓。
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三大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
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
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另说:1880年竣工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米)。
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现长220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最大的重达160吨;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
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这座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让人们叹为观止,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
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
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
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
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
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
但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人们已经知道,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因而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也就在14624万公里到15136万公里之间,从而使人们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597,870公里定为一个天文度量单位(现代科学通过精确测量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97,870公里,大约为15,000万公里);如果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146.59米乘以十亿,其结果是14659万公里正好落在14624万公里到15136万公里这个范围内。
除了这些有关天文地理的数字以外,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它的精确度远远超过希腊人算出的圆周率3.1428,与中国的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相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同时,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
此外,胡夫金字塔的总重量约为6000万吨,如果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 所有这一切,都合情合理地表明这些数字的“巧合”其实并非是偶然的,这种数字与建筑之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金字塔现象,也许有可能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正如有人所说:“数字是可以任人摆布的东西,例如巴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为299.92米,与光速299792458米/秒相比,前者正好是后者的百万分之一,而误差仅仅为千分之0.5。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还是人们对于光速已经有所了解呢?如果不是为了显示设计者与建造者的智慧,也就无需在1889年以修建铁塔的方式来展示这一对比关系。
” 事实上,胡夫金字塔的奇异之处,早已超出了地球上人们的想象力。
这样,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的大金字塔现象,对于地球人来说,也许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现高为133.5米。
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
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
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刻成狮身呢?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
因为法老死后要成为太阳神,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
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
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像风化严重。
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9世纪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倒塌。
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
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
阶梯金字塔 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以前,坟墓一般是用泥砖砌成的巨大的长方形的坟堆。
到第三王朝时,有一个名叫伊姆荷泰普的医生,想以特殊的方式为国王左塞尔建造坟墓。
于是,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石块建造了巨大的坟墓。
他先用石块砌成高约8米,边长63米的坟堆。
以后他又不断改变计划,将坟堆设计成重叠式的,即一层接一层地往上加建,逐层缩小,一直加至第六层。
之后,他又把这个庞然大物用精致的白色石灰包起来。
竣工时坟堆全高达62米,底部东西长约121米,南北约109米,它是埃及最早的六级梯形金字塔。
左塞死后就葬在这座金字塔下面。
阶梯金字塔周围有许多走廊和通道,陈列着雪花石膏和岩石器皿。
在有些走廊的墙上,还雕刻有很多饰物,上面镶嵌着青蓝色的类似陶瓷的饰品。
在金字塔的周围,伊姆荷泰普还修建了“北家”“南家”祭殿等其他一些建筑物。
整个建筑面积南北长544米,东西宽277米,四周的石灰岩围墙高10米。
红色金字塔是法老萨夫罗在弯曲金字塔附近修建的另一座金字塔。
它是埃及最古老的,“真正”的金字塔,底部为边长约220米的正方形,高约104米。
因其主题建筑材料采用红色石灰而得名(表面包裹的装饰性白色石灰石已)。
弯曲金字塔 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位于距离开罗西南27公里处的萨卡拉(Saqqarah)地区,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一位法老萨夫罗在位时期修建的。
底部为边长约189米的正方形,高约105米。
其特别之处在于,塔身在超过一半高度的时候,角度发生变化,倾角由于下半部的52度向内弯折成43.5度,这样金字塔四面看起来是弯曲的。
随机文章李陵因投降而被汉武帝诛杀全家~~那李广将军也被杀掉了吗?17亿美元的俄罗斯阿库拉级核潜艇,可击沉任何美国核潜艇晕轮效应是什么意思,以貌取人/以偏概全形容对人的第一印象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揭秘最有福气的10处胎记图片,屁股上长胎记竟然是大富大贵的象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