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与电磁辐射是什么?

【千问解读】
辐射究竟是什么?它是指物体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能量的过程。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都会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不停地向外界传送能量,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有辐射,包括人体自身,都在时时刻刻向外辐射,比如晒太阳,其实就是接受太阳的辐射。
阳光其实也是一种辐射
但是,并非所有的辐射都是有害的,有些甚至还离不开呢,比如太阳的辐射;阳光,大地万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
那为什么一提到辐射人们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呢?这是因为将辐射的概念统一化了,其实辐射是一个广泛的定义,包括很多种类,按能量划分,可以分为电离辐射以及非电离辐射两大类。
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高能量足以将其他原子内的电子撞出原子之外,产生带正电荷的离子及带负电荷的电子)。
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种活动都是依赖于原子层面的稳定,电离辐射的所具有的超高能量可以破坏生物分子的化学键,使分子性质改变,因而对生物体构成损伤。
电离辐射主要有α粒子、β粒子、中子、γ射线和X射线,其中α、β、中子为粒子辐射;γ、X射线为高能电磁波辐射。
电离辐射的高能量能使分子化学键断裂
非电离辐射:例如光线、紫外线、微波、超声波、无线电波等,由于它们的能量较低,不足以改变物体的化学性质,虽然能量不高,但做为一种传播能量的方式,它们可以加速分子运动,使物体温度上升。
比如人体在烈日下暴晒会令体表温度升高甚至损伤皮肤;又如微波炉加热食物,也是应用的这个原理。
电磁波谱 波长越短能力越高
综上,辐射所包含的两个种类: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辐射,之所以一提到辐射人们普遍感到恐惧,是因为错误的将两者划上了等号。
其实只有辐射中的电离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经常接触到的,绝大部分都是非电离辐射,所以明白了这一点,大家今后大可不必谈辐色变。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既然电离辐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那非电离辐射(主要是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简要介绍一下: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产生的辐射为电磁辐射。
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还有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这些都是电磁波。
电磁辐射的分类
电磁辐射按能量划分又可分为高能量电磁辐射和低能量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所携带的能量大小取决于其频率的高低:频率越高,能量就越大。
比如频率极高的X射线和γ射线,带有较大的能量,能够破坏构成人体组织的分子结构。
由于X射线和γ射线的能量之巨足以让原子电离,故它们又被纳入电离辐射之列。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就是低能电磁辐射
好在大家的生活中,高能量电磁辐射(X射线和γ射线)也是轻易接触不到的,于是,经过层层过滤筛选,最终我们可以将目标锁定为经常接触到的低能量电磁辐射,比如常见的手机、电脑、微波炉等产生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虽然不会改变生物体的分子性质,造成直接伤害,但也会对生物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热效应
非电离辐射产生的热效应
电磁辐射,做为一种传播能量的方式,可以加速物体内分子的运动,从而使物体温度上升。
比如晒太阳,感觉到皮肤微微发烫,这其实就是接受了太阳的辐射,令皮肤的温度升高。
至于有害无害,这就要看程度了:短时间晒太阳对身体完全没有影响,但长时间暴晒就会导致皮肤损伤。
二、感应电流
周围充斥着的各种家用电器,低频的电磁辐射可以在人体中感应出环流的电流,电流的强度取决于外界磁场的强度,如果电流足够大,就会产生对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刺激,或者影响其它的生理过程。
电磁辐射也被列为环境污染
电磁辐射已被世卫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长期且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神经和免疫等系统造成伤害,诱发各种疾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众多家用电器、办公电子以及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电磁辐射的最大的来源。
常见电器的电磁辐射测试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众多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工频段的单位是μT(T:特斯拉,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描述磁感应强度大小,μT即微特斯拉),数值越小,说明该处的电磁辐射强度越微弱。
手机、家电电磁辐射
防辐射服:
防辐射服确实能起到一定屏蔽电磁辐射的效果,但是所起的作用有限!
市面上所谓的防辐射孕妇装,只是通过在纺织物里面织入金属丝来起到屏蔽电磁辐射的效果,但是,它并不能够阻止电离辐射等对人体的伤害,并且,想要完全屏蔽电磁辐射,需要把整个身体都包裹在密闭的金属网里面才行,显然,防辐射孕妇装是做不到的。
综上,笔者的建议是:孕妈妈们还是要理性进行选购!若要购买,注意衣服的材质和面料,防止引起过敏或身体不适等。
当然,准妈妈们更不要将全部希望依赖于它,不要因为有了防辐射服的庇护,就毫无忌惮,不规范的随意使用电器。
与其寄希望于防辐射服,还不如在平时减少使用或养成良好的电器使用习惯(下文有介绍),注意日常合理的作息,进行健康的膳食,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反而更加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地铁安检
对于大家经常接触的地铁安检,笔者也进行了电磁辐射检测,测试显示,位于安检机纵享旁边(约1米处)的电磁辐射值为0.15μT左右。
其电磁辐射在安全范围内。
但是,这里大家要注意了:我们使用的仪器检测出的是电磁辐射值,而安检过程使用的是较小剂量的X射线,属于电离辐射,虽然都是辐射,但是性质不同。
正确接受安检,对人体健康是不会有危害的,但是仍需要特别注意:安检时切不可图一时之快,将手伸入安检机铅门帘里面取物品,X射线是在机器内部进行垂直照射的,手伸入内部有可能会受到电离辐射伤害!
核辐射标志
这个标志相信大家都见过,之所以大家对辐射怀有恐惧心理,想必与这个标志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个其实是核辐射(放射性辐射)的标志,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能量就叫核辐射,原子弹爆炸和核泄露事故都为核辐射。
这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一旦接触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好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遇到。
短时电离辐射剂量大小对身体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呢?
虽然科学研究并未有确凿证据证明电器相关的电磁辐射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但本着防微杜渐的原则,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减少接触大功率电磁辐射。
1、家用电器、办公设备、手机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
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休息几分钟,起身眺望远方或活动一下关节都是很好的方式。
2、别让电器扎堆摆放。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长时间使用,以免使身体暴露在超剂量电磁辐射之中。
勿在电视背部长时间逗留,因为电视的电磁辐射最强位于背面,其次左右两侧,正面的屏幕辐射反而较弱。
3、减少电器待机,不用时拔掉电源。
当电器长时间不使用时,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插电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辐射。
4、手机接通后的一瞬电磁辐射最为强烈,可以稍待一两秒再接听。
如若长时间通话,可以佩戴有线耳机。
适当减少微波炉的使用,在使用电磁炉的时候也尽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尤其是孕妈妈,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开启后尽量远离,不要在旁边长时间逗留。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皮革服装制作与工艺专业:小众专业里的大机会
这个专业有三个硬核优势:1.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0%以上(教育部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全国皮革行业年产值超1.2万亿,但专业人才缺口达20万;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021年《关于加快推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皮革制品列为重点领域;3.薪资水平可观,长三角地区应届生起薪5000-8000元,5年以上经验的技术骨干年薪可达15-25万。
二、专业认知:像做菜一样的艺术如果把服装设计比作写菜谱,那皮革工艺就是掌勺的大厨。
这个专业既要懂"食材"(皮革分类、鞣制工艺),又要会"调味"(染色、压花),还得掌握"火候"(裁剪缝制)。
比如:头层牛皮像牛排,讲究原汁原味;PU革像素肉,环保又实惠;激光雕刻技术就像3D打印,让皮革"开口说话"。
三、行业前景:老树发新芽别看皮革行业历史悠久,现在可是赶上了三大风口:1.国潮崛起:李宁、回力等品牌大量使用创新皮革材料;2.环保升级:国家推行"无铬鞣制"新标准,催生技术革新;3.智能制造:广东狮岭皮革城已建成数字化生产线,效率提升40%。
据中国皮革协会数据,2022年行业新增就业岗位8.7万个,技术岗占比超60%。
四、适合哪类孩子?1.学科优势:化学(鞣制剂反应)+美术(设计基础)双优;2.性格特质:喜欢动手制作、有耐心(做个钱包要缝300多针);3.职业期待:想进知名企业(奥康、红蜻蜓等),或自主创业(皮具工作室)。
五、报考指南1.院校推荐:一本重点:陕西科技大学(全国首个皮革专业)二本优选:北京服装学院、温州大学专科强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课程重点:核心课:皮革材料学、服装制版技术加分项:3D建模、智能设备操作3.专业对比:比服装设计更"硬核":要懂化工原理比材料工程更"接地气":直接对接生产企业六、温馨提示这个专业不是"躺赢"选择:实训车间有皮革味道,对气味敏感的孩子慎选;要经常站着操作设备,需要一定体力;技术更新快,得保持终身学习。
总结:如果孩子喜欢动手创造,看重"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能,皮革专业是个低调的实力派选择。
就像好皮鞋越穿越合脚,这个专业的价值也会随着经验积累持续增值。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藏在针脚里的"金饭碗"
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专业,可能很多家长都没听说过——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
但我要告诉您,这个专业就像一件精工细作的羊绒衫,外表低调,内里却藏着让人惊喜的温暖。
一、专业优势:小针脚撬动大产业这个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针织服装出口额达1062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56%。
全国有超过10万家针织企业,仅广东东莞一地就有3000多家针织企业。
毕业生起薪普遍在5000-8000元,工作5年后平均薪资可达1.2-1.8万元,完全不输热门专业。
二、专业认知:织毛衣的"高科技版本"如果把传统织毛衣比作手工活,这个专业就是给毛衣装上"智慧大脑"。
学生既要学习如何用计算机设计花纹(就像用PS画图),又要掌握智能针织机的操作(相当于开3D打印机),还要研究新型材料(比如能发热的智能纤维)。
简单说,就是让毛线"活"起来的技术。
三、行业前景:政策东风已至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纺织业智能化升级,2023年工信部专门出台《关于加快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数据显示,未来5年行业将新增60万个技术岗位,特别是既懂设计又懂工艺的复合型人才缺口最大。
毕业生不仅可以去雅戈尔、鄂尔多斯等传统企业,还能进入安踏、李宁等运动品牌研发智能服装。
四、适合什么样的孩子?1.学科优势:物理(机械原理)+美术(图案设计)双优最佳,化学(材料科学)次之2.性格特质:手巧心细,喜欢动手实践,对时尚敏感但不盲目追潮流3.职业期待:想进实体制造业,希望工作稳定性强,不排斥从基层技术岗做起五、报考建议三要素1.院校选择:重点考虑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老牌纺织强校,二本批次关注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2.课程重点:针织工艺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针织材料学这三门课是看家本领3.专业对比:比服装设计更侧重技术,比纺织工程更专注针织领域,比材料科学更贴近应用特别提醒家长注意:这个专业虽然就业率高,但部分岗位需要下车间跟生产,工作环境不如坐办公室光鲜。
不过只要肯钻研,3-5年就能成长为技术主管,很多毕业生30岁前就能做到厂长助理。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不要小看任何一根纱线,它可能正在编织孩子的锦绣前程。
这个专业适合那些踏实肯干、追求"一技傍身"的孩子,如果您家孩子喜欢动手创造,不妨重点考虑这个低调的实力派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