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虎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荣见证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伞护效应”

【千问解读】
2017年试点,2021年正式成立
在占地约1.41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东北虎豹保护出现明显“伞护效应”

东北虎和东北豹是令人着迷的物种
它们居于食物链顶端,是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的标志
相关专家介绍,生态学中有“十分之一”定律
简单说,即在食物链的能量转化中
2万公斤的绿色植物才能转化成2000公斤的食草动物
才能保证1只200公斤重的东北虎存活
如今
公园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已分别增至50只和60只
均处于繁殖高峰期和种群快速增长期
并呈现出强烈的向内陆迁移扩散的趋势
这意味着这里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物种不断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
公园内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55种
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34种
分布有种子植物884种
正在成为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物种基因库

梅花鹿听觉和嗅觉都很发达,可连续大跨度跳跃
曾经
野生梅花鹿在东北地区一度濒临灭绝
如今,数量正在持续上升

名为紫貂,但它的皮毛并不是紫色
洞察力敏锐,动作灵巧,能在极寒之地生存
长相虽萌,却敢于向大型草食动物发动进攻
在野外拍到一张紫貂照片非常困难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物种
对栖息地水域环境要求极高,被誉为“生态试纸”
飞行和游泳能力都很强

东方白鹳
美丽而优雅的大鸟
全球仅有几千只,主要分布在中国
喜欢吃鱼类、大型昆虫
寿命可达48年以上

赤狐又名火狐、红狐
体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变化大
生性多疑,有“装死”本领
能释放奇特臭味
栖息环境非常多样

东北红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
对生态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缓慢
被称为“吉祥树”“黄金树”

冰凌花学名侧金盏花,植株小巧
却能在冻土中生长
自然状态下
从种子落地发芽到开花需要5年时间

野山参是参中珍品
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一般生长在原始高山森林中

在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还生活着上万居民
社会转型,人员转岗,发展生态产业
从“人进虎退”到“虎进人退”再到和谐共生
这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这里建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
能实时回传画面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
不仅有助于科研工作,还为预警机制打下基础
一旦发现野生动物靠近村屯或农田
系统及时报警,工作人员及时通知当地村民回避危险
同时
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策划:王东明
记者:邵美琦、司晓帅
制图:邵美琦、郑校洋(实习生)
编辑:闵捷
素材支持: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世界自然基金会、谷宝臣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吉林分社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来源:新华社)
岳钟琪官阶考:清代武臣的品级跃迁与历史定位
作为二十一世孙,这位汉人大将军在、、三朝的官阶变迁,既折射出清代武官制度的特殊性,也暗含着满汉权力博弈的深层逻辑。
一、早期仕途:从游击到提督的品级跨越 康熙五十年(1711年),岳钟琪以 弃文从武 之姿获得游击将军之职,此职为从三品武官,相当于现代军制中的少将军衔。
这一任命虽非顶格,却为其军事生涯奠定了制度基础。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平定西藏叛乱时,其以副将(从二品)身份率精锐先锋,展现卓越军事才能,战后即被擢升为四川提督(从一品),跻身封疆大吏之列。
提督作为省级军事长官,在清代官制中与总督同为从一品,但实权受总督节制。
岳钟琪在此任上,通过 剿抚并用 策略平定郭罗克三部落叛乱,仅用七十余日便收复失地,其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的双重展现,为其后续升迁埋下伏笔。
二、权力巅峰:川陕总督的从一品实权 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倒台后,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这一任命使其成为清代首位执掌三省军政大权的汉人总督,其品级虽仍为从一品,但实权已超越常规总督。
作为陕甘总督的前身,川陕总督辖地涵盖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统辖兵达二十万之众,相当于现代西部战区司令员兼三省军区总指挥。
在此任上,岳钟琪推行 政策,强化中央对西南边疆的控制。
其独创的 以番制番 战术,在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中发挥奇效,七千精骑破十万叛军,创下清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这些功绩使其获得 衔,虽为虚职,却象征着超品级的政治地位。
三、跌宕起伏:大将军到阶下囚的品级沉浮 雍正七年(1729年),岳钟琪以宁远大将军(正一品)身份率西路军征讨准噶尔,这是清代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品级。
然而,通伯斯之战的失利使其陷入政治漩涡,雍正十年(1732年)以 误国负恩 罪被夺官下狱。
从正一品大将军到大牢,其品级落差堪称清代之最。
这一戏剧性转折,既源于军事决策的失误,更暴露出满汉权力结构的脆弱性。
作为唯一执掌兵马的汉人将领,岳钟琪的崛起本就触动着满洲贵族的敏感神经。
其被捕时,刑部定罪文书特别强调其 汉人 身份,折射出清代官僚体系中品级与族群的复杂关联。
四、晚年复起:从总兵到提督的品级回归 乾隆十三年(1748年),六十二岁的岳钟琪以四川提督(从一品)身份重出江湖,参与大小金川之战。
其提出的 南北夹击、直捣中坚 战略被采纳,更以十三骑入勒乌围大营劝降莎罗奔父子,展现老将风范。
此次复出虽未恢复总督之职,但四川提督的实权地位,使其得以在西南边疆发挥余热。
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在镇压重庆陈琨叛乱途中病逝,乾隆帝追赠 襄勤 ,赐祭葬如例。
其最终品级定格在从一品,但历史评价早已超越品级范畴——乾隆帝将其列为 五大功臣 之一,称其为 三朝武臣巨擘 ,这种超品级的认可,标志着其历史地位的最终确立。
在清代官僚体系的金字塔中,岳钟琪的品级轨迹犹如一条跌宕的曲线:从从三品游击到正一品大将军,再到阶下囚,最终复归从一品。
这种沉浮不仅是个体命运的写照,更折射出清代武官制度的深层矛盾——当个人才能与族群身份发生冲突时,品级制度往往成为权力博弈的遮羞布。
岳钟琪的案例证明,在的官僚体系中,品级终究是皇权的工具,而真正的历史评价,永远属于那些超越制度桎梏的杰出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后悔死了?2025千万别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本文将为大家解答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真的不好吗?是不是很烂?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前途吗?好就业吗?好找工作吗等问题。
一、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后悔死了?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后悔死了,这种说法仅为少数考生的想法,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想法。
下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解释,为什么网上会出现“不建议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不是很烂”等声音。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基础信息学历层次授予学位学制年限本科专业农学学士四年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后悔死了的原因之一:有的考生本来没有报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但是却被调剂到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在大学里读了几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后,也仍然对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不起兴趣,所以自然会产生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后悔死了的说法。
但这只是由于考生的志愿填报失误造成的,并非是因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不好、很烂!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后悔死了的原因之二:部分考生在报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就直接填报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但是真正在大学里学习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时,却发现那些课程对于自己来说有一定难度。
所以才会说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后悔死了!二、千万别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综合上文可见,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后悔死了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考生,而非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这个专业不好,所以“千万别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这种说法自然也是不成立的。
建议对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感兴趣的考生,在充分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什么、到底好不好就业后,再判断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这个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而不是随便听信了他人“千万别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片面之词。
1、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干什么:电话销售,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省级机关),公务员(地市级机关),证券/期货/外汇经纪人,销售代表,考研,饲料销售,培训师/讲师,公务员(区县级及以下机关)。
2、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培养什么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由此可见,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好的专业,并非是烂专业。
认真学习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等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考生,在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对口行业都会比较好就业、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