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若素同义词
【千问解读】
安之若素同义词 安之若素,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zhī ruò sù,意思是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出自清·《陈确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之若素同义词,欢迎阅读。
安之若素的同义词: 1、泰然自若[tài rán zì ruò] 自若:象平常一样。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形容在使人十分为难的或烦乱的情况下表现得沉着冷静和镇定表现出自制或泰然自若,这是他(或她)一贯注意举止从容态度大方的结果 2、泰然处之[tài rán chǔ zhī]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
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3、随遇而安[suí yù ér ān] 随:顺从;遇:遭遇。
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处在任何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 保重弱躯,开扩心地,随遇而安,足慰悬悬矣。
——清. 尹会一《健余尺牍.示嘉铨》 4、少安勿躁[shǎo ān wù zào] 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勿:不要;躁:急躁。
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5、处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
若无其事的样子。
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
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胸怀豁达,身处艰危或逆境不以为然 6、漠然置之[mò rán zhì zhī] 置:放。
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
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7、举止泰然[jǔ zhǐ tài rán]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8、安然若素[ān rán ruò sù]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安:安然,坦然;然: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中文解析:
完美的同义词
一、同义词 完善、完满、完好、完备、完整、圆满 二、基本信息 (形)完备美好,没有缺点。
三、详细解释 (1).完备美好。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至於庐舍饮食,无不尽心为之驱处,使皆完美。
” 明 张居正 《山陵礼成奉慰疏》:“﹝臣﹞至即恭叩元宫,见其精固完美,有同神造。
” 徐迟 《牡丹》三:“ 魏紫 已完美无缺。
她成熟了。
年纪轻轻,她已能侧身于大艺术家的行列之中,而无愧色。
” (2).犹成全。
《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我没有箇不替你説的,我从前已往,不知替人完美了多少勾当。
” 四、例句 1、这项工作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近似完美了。
2、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了,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
3、完美的礼品很难寻觅,而且见仁见智。
4、我们不该苛求别人做任何事情都完美无缺。
5、人与景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满了诗情画意。
6、俗话说“人无完人”,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
7、大剧院的结构和外观都很完美。
8、小明在这次演讲比赛中的表现很完美。
9、文章有健康的内容诚然很好,但还需要有完美的表现形式。
10、他一向要求完美,做起事来总是瞻前顾后,顾虑较多,让人觉得有些畏首畏尾。
11、表渐渐地达到了现在这样完美的程度。
12、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文艺作品。
13、她举止端庄、文静,给我的印象十分完美。
14、开心并非是指事事完美无缺,而是你不再抱残守缺。
15、任何一样东西,你不可能要求它完美无缺。
著名的同义词
也指某一事物比较出众。
一、同义词 出名,有名,知名,闻名,驰名 二、基本信息 zhù míng 三、详细解释 出自于《礼记·大传》;作动词的意思是显现、显扬,用文字显明地表述,出自于《礼记·大学》等。
四、例句 1、新疆的哈密瓜在国内外都很著名。
2、他的这篇著作为他成为著名作家之一奠定了基础。
3、爷爷是著名国画家,最擅长花鸟和山水。
4、张叔叔热爱音乐,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5、颁奖会上,我荣幸地看到了几位著名数学家。
6、聂耳和冼星海都是著名的作曲家。
7、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不仅在中国是著名的文学家,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8、李先生是香港著名企业家,在工商界很有威信。
9、张教授是著名的脑外科专家,在本市有很高的名望。
10、刘江专程去北京拜见著名作家王蒙。
11、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专家。
12、爷爷是著名作家,在国内有很高的‘声誉。
13、江汉平原土地肥沃,沟渠交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14、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这位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奏。
15、著名画家徐悲鸿对于画马如何生趣盎然,雄健奔放,颇有独到之见。
16、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个"学"字的意思就是夺胎换骨。
17、可我怎么能够错过你的一个著名聚会呢? 18、“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是陈毅元帅的著名诗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