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为难的歇后语130个

【千问解读】
1、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2、矮子坐高凳——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3、冲着柳树要枣吃——有意为难 4、宠了媳妇得罪娘——两头为难;左右为难 5、当头炮——将住罗(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
) 6、电梯失灵——上下两难;上下为难;上不上,下不下 7、儿子看婆媳吵架——两头为难;两难 8、反贴门神——不对脸;左右为难 9、老太婆住在高楼——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10、马高镫短——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11、没路标的三岔口——左右为难 12、篾匠赶场担一担——前后为难(篮) 13、婆媳吵架儿子劝——左右为难 14、牵瘸驴上窟窿桥——左右为难 15、顺得姑来失嫂意——难得两全;两头为难 16、顺了哥哥失嫂意——两头为难 17、娃娃爬楼梯——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18、蚊子肚里找肝胆——故意刁难;有意为难 19、鸭子爬树——为难 20、一脚踏两只船——左右为难 21、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22、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23、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2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5、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6、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27、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28、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29、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30、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1、半路出家——不成了 32、猫哭老鼠——假慈悲 33、照猫画虎——画虎难 34、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 35、走进死胡同——无路可走 36、赶鸭子上架——勉强 37、纸上谈兵——无用功 38、骑驴找驴——自作聪明 39、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40、打草惊蛇——自扰 41、井底之蛙——见识短 42、虎头蛇尾——开始热烈,结束草率 43、说曹操,曹操到——难以预料 44、大海捞针——难以寻找 45、画饼充饥——空想 46、豕目可见——自相矛盾 47、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袋 48、鸟尽弓藏——难以信任 49、猴子捞月——徒劳无功 50、幸灾乐祸——不怀好意 51、磨叽——拖延 52、纸老虎——外强中干 53、鹬蚌相争——两败俱伤 54、眼高手低——高估自己 55、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56、马后炮——迟到的响应 57、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58、撒网捕鱼——处处受限 59、柳暗花明又一村——困境转机 60、哈巴狗舔主——卑微 61、走马看花——大略而过 62、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 63、硬着头皮——勉强而行 64、门缝里看人——不怀好意 65、以卵击石——自取其辱 66、笑里藏刀——内心险恶 67、马高镫短——上下两难 68、锦上添花——得意忘形 69、高处不胜寒——难以适应 70、龙头蛇尾——前紧后松 71、笼中之鸟——无自由 72、大象进了瓷器店——一场混乱 73、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74、不可理喻——难以沟通 75、节外生枝——造成麻烦 76、笑面虎——表里不一 77、毒蛇卧置——暗藏危险 78、纸上谈兵——理论空谈 79、一厢情愿——单方面想法 80、白头偕老——情路艰辛 81、磨刀不误砍柴工——过程艰难 82、井蛙壤土——目光短 83、一波三折——过程曲折 84、夜长梦多——风险增加 85、过犹不及——适度为上 86、肚子里有货——装得太满 87、进退两难——困境选择 88、脚踩两只船——难以平衡 89、高低不一——难以协调 90、水中捞月——无功而返 91、过河拆桥——独立无援 92、从心所欲——平添困扰 93、荆棘密布——艰难险阻 94、雪上加霜——本就艰难 95、忍无可忍——无法再忍 96、盲人摸象——片面理解 97、人心迷惑——无所适从 98、吃力不讨好——劳而无功 99、不顾一切——陷入困境 100、亲者痛仇者快——困扰人心 101、脚踏实地——事出有因 102、芙蓉出水——自然围困 103、三十六计——无计可施 104、窝里斗——内部矛盾 105、横眉冷对——困难重重 10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107、年轻气盛——热情难掩 108、情深缘浅——难以长久 109、磨刀霍霍——准备不够 110、走上歧途——迷失方向 111、窖藏老酒——越久越难 1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难以捉摸 113、远亲不如近邻——无依无靠 114、芳草无情——难以相伴 115、一心二用——难以兼顾 116、大意失荆州——疏忽大意 117、隔墙有耳——难以保密 118、无巧不成书——情节波折 119、各执己见——无法妥协 120、饮水思源——断源而流 121、中流击水——无力回天 122、大事不妙——前景不佳 123、死马当活马医——无计可施 124、劳民伤财——损人利己 125、犹豫不决——路途艰难 126、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127、扎进深渊——难以自拔 128、走着瞧——不确定性 129、加马奔腾——难以追赶 130、阴云密布——前途未卜
奇怪消失的古国:徐国存续了1500余年
在遥远的时代,据说有位品行高洁的先贤带领百姓开创了。
这个古国存续了1500余年。
在它毁灭后,一群后裔以国为姓,永世纪念昔日家国的辉煌。
徐,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姓氏。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徐”这个姓氏起源于一个古老的国家——徐国。
说起徐国,首先要说到大禹。
大禹奉之命治理洪水,立下大功,得以继承舜的帝位。
在他治水的过程中,族领袖的支持是功不可没的。
正因为如此,大禹晚年也许是出于公心,也许是迫于舆论,准备禅位给伯益。
可伯益淡于权位,主动让位给禹的儿子,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
根据《·夏本纪》的记载,禹一开始准备禅位给,但是皋陶早早就去世了,而后禹就准备禅位给伯益,但启依靠武力夺位,建立了。
启子承父业,带来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改革,制变成了,“天下为公”的进入“父传子,家天下”的奴隶社会。
这不但改变了历史,而且改变了伯益所代表的东夷族诸多部落的命运。
大在公元前2170年(六年),为了永绝后患,夏启将伯益杀掉了。
为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重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次子若木封于徐(山东中部、南部,郯城一带),这就是徐国的创始。
夏朝期间,徐国国君大多贤明有为,徐国不断发展。
夏朝对徐国不敢大意,经常进行征伐,掠夺财富和人丁,以削弱徐国的实力。
这就引起后来徐国国君、与夏的斗争。
到了,徐国受征伐的情况大大减少了,徐国人在这种相对比较安定的环境中刀耕火种,在黄海地区创造出了灿烂文化。
到了商末,特别是前期,徐国力量强盛起来,甚至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
从旦开始,、几代中,西周和徐的战争是最频繁的。
徐国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
徐国的驹王起兵直接攻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徐的后人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鲁侯(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国磨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
周朝统治者一直认为强盛的徐国是周朝统治的严重威胁,所以对徐国不放心,频频征伐。
对此,《》中多有记载。
面对倾天下之力而来的周朝,徐国屡屡败退,南迁到泗洪一带。
此时,徐国国君曾以诸侯国首领身份率兵西征,与周对峙。
周穆王不敢与挟庞大军队而来的徐国交战,承认徐君为诸侯的盟主。
可以说,徐国是周王朝第一个名正言顺的霸主,比的兴起要早得多。
西周的中后期,王位子传到徐偃王手上,徐国在淮泗地区再度复兴,正如史料记载:“徐偃王处江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徐国的复兴引起西周担心,于是命举兵讨伐。
徐偃王生性仁义,不忍心因为战争而让徐、楚量规百姓受难,于公元前963年(周穆王十三年至十七年间)便弃国而走,定居到彭城武原县东山(今邳州西北徐山)下,随迁的百数万之多。
徐偃王还曾经率领部分徐国人经海路南下,到达浙江宁波一带。
最终,徐偃王还是在追兵的压迫下,怀抱美玉投海而死。
由于徐偃王的仁义备受称赞,周在击败徐偃王后,又被迫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爵,置都彭城,继续治理徐国,这便是今天的城的由来。
此时是在(前922~前900)时期。
春秋时,等诸侯国割据称霸,徐国再度南迁到淮南、江北苏皖接壤的淮泗地区。
那时,徐国已经国力弱小,民心比较松散,没有多强的抵御力量,夹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生存。
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夏,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
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
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时住。
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
这正好给了吴王出兵的口实。
同年冬,吴王派、兴师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水淹徐国。
徐王章羽披散着发头,脸上刺青,将自己捆绑起来,领着妻子跪在夫差面前,请求保留国土,夫差不准。
章羽无奈之下带着王室族人逃奔了楚国,徐国自此失去国号。
夏启6年封若木于徐之后,徐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有44代君王,存世1500余年。
徐在西周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说他地域五百里。
《诗经·大雅·常武》篇说“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目前,在浩浩茫茫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到徐国的具体经营状态,如经济、生产方面的文字。
但是我们从出土文物,特别是青铜器铭文中,可以获得一些间接的东西。
古代青铜器出土文物,主要从中、后期开始,到西周达鼎盛期。
青铜器的制作标志着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现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有大量的铭文,极其丰富的证实和弥补了传统历史文献资料确切性及不足之处。
西周金文中几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
“孚”相当于获取和掠夺的意思,“ 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徐戎是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表明当时安徽繁阳以南的淮夷地区盛产铜和锡。
《兮甲盘》铭记载西周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的相应规定,铭文中说:“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
”“敢不用令,则即刑戴伐”,就是说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
仅在周穆王时代,就发现十五器和淮夷有关的战争记录的铭文。
《诗经·鲁颂·泮水》写征服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僚的情况,以“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为尾结之句。
徐国的经济非常发达,是西周王朝赋税的主要提供地区,所以“征东夷”、“征东国”成为西周立国之后的主要战事,这在西周早期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上也都有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徐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从徐器铭文和徐姓家谱及杂史中得到一些印象。
例如:绍兴出土的“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设有管理祭祀的官员。
《逸周书·王会解》中有:“祝淮氏、”:“淮、荣二祝之氏也。
”其中淮氏当系淮夷,居然当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见淮夷经济的发达带来文化的进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这一神圣的职务轻易地授给一个夷人。
徐国是淮夷中代表性的国家,已经有十分明确的分工管理这方面的官员。
《诗经·鲁颂·炯》是歌颂鲁国养马众多的篇章,相对来说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着优势。
《英山徐氏宗谱》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
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
”“司辑”是管理航运和船舶的官员,联系早先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徐偃王”条下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着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徐国居然想以航运的优势开凿运河,其国力可想而知。
随机文章揭秘现在还存活着美人鱼吗,美国海军抓到活体美人鱼秘密研究揭秘中国第一战国女尸案,古尸被扒光损毁/盗墓贼逃亡23年被抓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补气益血还能够补肾填精(男人最爱)秦始皇如果在地下遇到刘邦,会说什么?中国人为什么要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二字是怎么来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印度民族独立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是怎么回事?仅仅是因为一句什么样的话
为了进一步侵占印度其他地区,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雇佣军制度,这些当地雇用兵称为西帕衣团(印度语:shipahi),军官则由英国人担任。
到1857年,这些雇佣军已达20万,远远超越英国正规军的数量(英国士兵只有四万人),但是,雇佣兵和英国士兵的待遇相差很大,生活的很苦。
1857年2月的一天,在印度加尔各达附近,姆达姆东印度公司的军营前面,一个雇佣兵,正拿着一只铜杯在喝水。
一个保洁走过来恳求说:“先生,给口水喝吧!”。
“不行,你是贱民,不能接触他人的东西!”保洁听了,高声说道:“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们的嘴,马上就要去咬牛脂和猪油了,新发的英国子弹壳底,统统涂着这两样东西。
” 这个雇佣兵一听顿时勃然大怒!因为当时的来复枪,在使用子弹前,必须先用嘴咬开子弹壳底。
但印度雇佣兵,不是信的、就是信伊斯兰教的。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强迫他们用嘴去咬牛脂和猪油,简直就是公开侮辱他们!这一消息一传开,印度教土兵手捧恒河水,伊斯兰教土兵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消灭英国殖民者。
3月,第34团的一名叫潘迪的士兵开枪打死了3名英国军官,号召起义,事后被判处绞刑。
东印度公司宣称,子弹壳底有猪油牛油的说法是谣言,并且已经更换了新的润滑剂,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怀疑润滑油不干净。
作为惩罚,东印公司决定取消这个兵团,这个兵团的其他士兵因而感到不满。
5月9日,德里附近密拉特城第三骑兵连的85名印度士兵公开拒绝英国殖民者所发的子弹,英国军官当众剥去85名士兵的军装,并把子弹塞入他们口中,随后判处他们7年监禁。
土兵忍无可忍,决定立即发动起义。
5月10日,当英国军官在教堂里祈祷时,土兵们起义了。
他们打开了牢房,释放了被捕者,封锁了交通要道,“杀死英国人”的呼声响彻密拉特的上空。
由一句话引起的印度民族独立战争,终于爆发了。
随机文章朱元璋到底有做哪些政绩?小偷偷走蒙古高僧木乃伊,过边界被抓(200岁肉身不腐)揭秘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光折射形成的仙宫和神仙(以假乱真)神仙为什么要走南天门,天庭作为高维空间只有南天门一个通道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骨瘦如柴的灰人/阶层分明的邪恶外星虫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