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秋天的成语有哪些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有关秋天的成语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要使用到成语,同时要清楚它的含义。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秋天的成语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秋天的成语有哪些1

  1、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3、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

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5、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

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

也形容缺乏朝气。

  6、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7、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

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8、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

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9、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10、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11、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

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12、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

形容时光流逝  13、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14、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

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15、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6、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17、叶落知秋: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18、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19、洞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20、疾风扫秋叶: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21、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22、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23、望秋先零:比喻体质弱。

也比喻未老先衰。

  24、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2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26、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

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

比喻刑罚繁苛。

  27、一日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

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

形容思念殷切。

  28、秋扇见捐:见:被;捐:弃。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

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29、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

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30、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31、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

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32、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33、秋色平分: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34、望穿秋水:眼睛都望穿了。

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35、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36、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37、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  38、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

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39、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

也指美好的岁月。

  40、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41、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42、千秋万岁:千年万年。

形容岁月长久。

  43、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44、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

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45、冰壶秋月:比喻洁白明净。

多指人的品格。

  46、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

  47、月旦春秋: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48、利析秋毫: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49、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

也用在怀念先人。

  50、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

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秋天的成语有哪些2

  1、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

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

在:马上。

望:预料希望。

  2、林寒涧肃: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3、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

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4、五谷飘香:五谷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秋天粮食成熟了,飘着香味。

  5、丹枫迎秋:很多火红的枫树迎接着秋天的到来,丹:火红;枫:枫树或枫叶。

  6 、秋兰飘香:秋季兰花香飘四野,渲染一种收获和谐的气氛。

  7、叠翠流金: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8、秋风瑟瑟:秋风吹动的声音。

  9、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

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10、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

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

秋风带来了凉意。

  11、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

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

  12、秋色宜人:指秋天的景色,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13、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14、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

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1 5、稻谷飘香:秋天稻谷成熟了,飘着阵阵香味。

  16、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

比喻洁白明净。

多指人的品格。

  17、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18、华星秋月: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

  19、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20、金桂飘香:象征着秋天了。

  21、仓箱可期:仓箱:盛粮食的工具。

粮仓有望装满。

比喻丰收大有希望。

  22、瓜果飘香:瓜果成熟时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23、秋风送爽:形容秋天天气凉爽。

  24、秋雨绵绵:意思是这雨下的没完没了,也作秋思解释,特别是逆境中的思念。

  25、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

  26、枫林尽染:整个枫林都被染成红色的了。

  27、雁过留声: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28、秋风萧瑟: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

②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29、秋兰飘香:秋季兰花飘香四溢。

  30 、时和年丰: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秋天的成语有哪些3

凭三寸不烂之舌击退无数场战事的张仪是如何死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安史之乱”和杨贵妃有着不可告人的谜团?

是中国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将领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

据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与杨贵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说呢?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跟杨贵妃有关?说起安史之乱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到杨贵妃这个女人。

会爆发安史之乱,这个“军功章”有杨贵妃的一半,另一半,当然就是离不开一个“贪”字。

安史之乱会发生,有一个原因是十分宠爱杨贵妃,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到了杨贵妃的身上。

这就使得唐玄宗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朝政和关心民间的疾苦。

这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网络配图 这些人有受到生活迫害的普通老百姓,也有在地方上勤勤恳恳的官员,还有在中央帮忙处理朝政的大官等等。

一个统治者要得人心才能在统治地位上呆的长久。

唐玄宗因为杨贵妃而不去处理朝政,这就是犯了大忌。

所以安禄山就打算起兵,自己取代唐玄宗那个“昏君”。

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离不开一个“贪”。

安禄山也是因为“贪”这个江山,才会打算起兵,主要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成为统治整个唐朝的。

如果没有这个心,是不会看到一个时机就马上起兵作乱。

如果说是为了那些民间的老百姓,他怎么不会想到,打仗这件事对于老百姓的伤害是最大的。

所以这就是离不开一个“贪”。

贪图权力,使得安禄山不顾民间的人们,就是要起兵造反。

所以安史之乱这就是的事情,不仅是有唐朝方面的问题,也有大燕方面的问题。

这两个都是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

网络配图 经济矛盾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

兄弟姐妹五家,,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网络配图 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

他在职期间,培植党羽,把持朝政。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此外,西北派节度使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

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有关秋天的成语有哪些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