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话讲诚信成语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简介:关于说话讲诚信成语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成语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话讲诚信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话讲诚信成语

【千问解读】

关于说话讲诚信成语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成语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话讲诚信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话讲诚信成语 1

  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修辞立诚:〖解释〗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

不随便许诺什么。

形容人守信用  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

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

季布的.承诺。

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食言而肥:食言:失信。

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

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

比喻信用非常好。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一诺千金:诺:许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弃义倍信:背离信义。

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倍,通“背”。

  千金一诺:诺:许诺。

一个诺言价值千金。

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始终不渝:渝:变。

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指守信用。

  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始终不易:〖解释〗易:改变,违背。

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指守信用。

  士为知己者死:〖解释〗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

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百约百叛:约:约定。

多次订约,多次背叛。

形容毫无信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说话讲诚信成语 2

  1、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

季布的承诺。

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3、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5、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6、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7、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

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8、千金一诺:诺:许诺。

一个诺言价值千金。

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

指处处都有贤人。

  10、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1、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2、始终不渝:渝:变。

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指守信用。

  13、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

以至诚之心待人。

  14、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15、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6、一诺千金:诺:许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7、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18、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

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19、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20、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21、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形容说话算数。

  22、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

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23、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

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24、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

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25、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26、诚心诚意:真心诚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27、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28、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29、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30、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说话讲诚信成语 3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一言立信----信:信誉。

以一句话树立了信誉。

  3.人心所向----向:归向,向往。

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4.人望所归----人望:众望;归:归向。

大家一致期望的。

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惟天可表----只有对上天才可以表白自己的心情。

表示在别人不信任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慨叹。

  6.人微权轻----微:低下。

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7.千金之诺----诺:许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8.九锡宠臣-----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车马、虎贲等九种器物。

形容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信的大臣。

  9.一诺千金——诺:许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0.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

小信用未能信任。

  11.人似秋鸿----鸿:大雁。

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

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12.大孚众望----孚:使人信服;众望:群众的愿望。

指符合群众的心愿,使群众心服口服。

.  13.大信不约----真正讲信义,不在于订约盟誓。

  14.心服首肯----指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15.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16.不孚众望----不为众人所信服。

孚,使信任、信服。

  17.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18.天人共鉴----鉴:审察。

天公、众人皆可审察。

表示诚实无欺。

  19.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20.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

本用于国际事务间。

  21.言听计从----听:听从。

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22.言从计听----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同“言听计从”。

  23.言听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同“言听计从”。

  24.旦旦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指誓言诚恳可信。

  25.言听计用----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同“言听计从”。

  26.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7.同寅协恭----同寅:原指同具敬畏之心,后指在一处做官的人;协恭:友好合作。

形容人们互相尊敬,同心协力地工作。

  28.交洽无嫌----洽:协商;嫌:猜疑。

指双方密切协作,相互信任。

  29.众望所属----众望:众人的'希望。

大家一致期望的。

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0.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

大家一致期望的。

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1.言行计从----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

形容深被信任。

  32.众望所依----众望:众人的希望。

大家一致期望的。

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3.众口捧月----大家共同捧举月亮。

比喻共同拥戴一个人。

  34.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35.钻刀立誓----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

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

  36.有如皎日----皎日:白日。

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

  37.有如皦日----皦日:白日。

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

  38.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

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39.至信辟金----至信:最有信用;辟:排除。

最守信用的人无须用金玉作信物。

  40.坚信不疑----非常相信,毫不怀疑。

  41.坚持不渝----渝:改变。

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42.坚明约束----坚:坚守;约束:信守诺言。

坚守同盟,信守盟约。

  43.众望有归----众望:众人的希望。

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

形容得到大家的信任。

  44.违信背约----违:违背。

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45.计行言听----行其计,听其言。

形容十分信任。

  46.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47.讲信修睦----修:建立;睦:和睦。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48.取信于人----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49.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的信任。

  50.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51.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52.杖莫如信----杖:通“仗”,凭借。

可仗恃的莫过于守信用。

  53.松枝挂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54.物望所归----物:指人,公众;物望:众人的希望。

形容众人所期望的。

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5.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56.众望所积----众望:众人的希望。

大家一致期望的。

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7.信以为本----信:诚实。

以诚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

指言行要遵守信用。

  58.信誉卓著----卓著:突出显著。

信用与名誉特别好。

  59.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60.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61.铜山铁壁----形容坚固的防御物。

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62.蚊虻负山----蚊虻:吸血的昆虫。

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

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63.废耳任目----废:放弃;任:信任。

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

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

  64.金字招牌----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

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

也比喻名誉好。

  65.海翁失鸥----翁:老人。

在海边居住的那个老翁没有捉取到海鸥。

比喻人如果怀有私心,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66.忠款诚信----款:诚恳。

忠实诚恳守信用。

  67.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

季布的承诺。

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68.季礼挂剑----季礼:春秋时吴国人,重信义。

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69.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典出《庄子·盗跖》。

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70.钻刀立誓----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

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

  说话讲诚信成语 4

  1.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2.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3.腹心之臣----像人的腹心一样的臣下。

比喻极受信任的'臣下。

  4.徙木为信----徙:迁移;信:信用。

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5.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6.惇信明义----惇:重视;信:诚实。

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7.欺人眼目----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别人的信任。

  8.欺上瞒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9.欺世惑众----欺骗世人,迷惑大众。

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10.哗世取宠----哗世:使世人激动兴奋;宠:喜爱。

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说话讲诚信成语 5

  1.船骥之托----船骥:船只和千里马;托:信托。

比喻可信托,可重用的人才。

  2.得君行道----旧指有才识的人得到开明君主的信任,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计划。

  3.惟明克允----惟:只有;明:明察;克:能;允:公允。

只有明察事物,才能公正地对待事物,令人信服。

  4.衒玉求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同“衒玉自售”。

  5.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6.誉望所归----誉望:名誉和威望;归:归向。

指为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

多指某人担任某项重要职务是受到群众拥护的,和他的声誉相称。

  7.寓言十九----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

原意是采用寓言的方式表达,最容易使大多数人信服。

后泛指故事情节多为虚构。

  8.民无信不立----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9.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0.一言为重,百金为轻----金:古代货币单位。

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

指信守诺言可贵。

  1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疑:怀疑。

既然已经任用的人,就应当充分信任;有怀疑信不过的人,就不要用。

  12.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

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13.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

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14.谋听计行----犹言言听计从。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关于“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是怎么回事?下宫之难

孤儿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讲的是晋国奸臣屠岸贾诛灭赵氏家族满门,只留下一个遗腹子赵武,赵氏的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誓死保护赵武,为此程婴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最终赵武成功复仇重振赵氏家门,而程婴自杀追随公孙杵臼而去。

赵氏孤儿的故事主要记载在史记当中,但是综合左传等其他史书的记载,史记当中所记的有很多矛盾之处,比如屠岸贾这个人基本上只在赵氏孤儿的故事中出现过,在其他记载中完全没有踪影;而史记赵世家和晋世家对赵氏灭族的时间记载也不一样。

实际上,赵氏灭族一事有其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而赵武在灭族之祸发生时,可以肯定已经是八岁左右的少年,而不是什么遗腹子,他的父亲赵朔在赵氏被族诛之时早就已经去世了。

一 权势熏天的赵氏 赵氏入晋多年之后,赵衰跟随四处流浪终成大业,奠定了赵氏在晋国的地位。

赵衰和重耳一起在翟国寄居时,翟国人送给他们两个美女,重耳留下了妹妹,把姐姐给了赵衰。

姐姐给赵衰生了儿子,名叫赵盾。

赵盾是赵衰的长子,但不是嫡长子,因为他不是正妻所生。

但是赵盾的才能十分突出,为了在晋国各大家族的竞争中生存,赵衰将赵盾作为继承人,继承了赵氏大宗的地位。

赵盾确实不负所托,历经、晋灵公、晋成公三朝,一直担任晋国的正卿,是晋国第一权臣。

赵氏家族在晋国如日中天,势头压过其他各族。

赵盾确实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史载:“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

辟狱刑,董逋逃。

由质要,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

既成,以授太傅阳子与太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宣子指的就是赵盾,说他能够制定法律制度,明正典刑,整顿弊政,安定秩序。

二 赵盾弑君的故事 但是赵盾对待政敌也是非常残酷的。

其他大家族的人不能容忍赵氏权力过大,而且赵盾把权力抓到自己手里,肯定会让其他家族吃亏。

所以各不满赵盾的家族会集体和赵盾进行争斗,这种时候赵盾往往会用霹雳手段,诛杀不服从自己的政敌。

所以贾季评价赵衰和赵盾父子时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意思是赵衰像冬天的太阳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而赵盾的作风就像夏天的太阳,太炎热了,让人受不了。

可能是由于赵盾权势太大,连晋灵公也对他不满,曾经设下计谋想在朝堂上举行宴会时杀死赵盾。

但是赵盾势力遍布朝野,在国君身边也有忠于赵盾的人,帮助赵盾逃过一劫。

赵盾逃跑,还没有逃出国境,赵氏家族的赵穿居然率兵杀掉了晋灵公。

晋国太史董狐认为,虽然赵盾不是亲手杀了晋灵公,但是他身为正卿和赵氏的族长,应该对此事负责。

所以就在史书上写下了“赵盾弑君”这几个字。

赵盾虽然不满,但是在紧急局面下,也不敢公然干预太史的做法。

这就是“赵盾弑君”的故事。

三 下宫之难:赵氏的灭族之灾 赵盾死后,将宗主的地位还给了赵衰正妻、晋文公之女的儿子,赵同和赵括是亲兄弟。

赵盾的儿子赵朔重新成为了小宗。

这样做,赵盾是为了团结赵氏的力量,来和其他各族抗衡。

但是赵括和赵同才能有限,作风却飞扬跋扈。

赵婴齐也是赵姬的儿子,比较有才能,可是也阻止不了两个哥哥的做法。

赵括和赵同在多次对外作战的过程中,与担任主将的意见不合,甚至导致过的失败;幸亏赵婴齐提前准备好船只,让晋国不至于。

但是赵朔和赵婴齐的才能不足以弥补赵括赵同兄弟惹下的祸,和为首的各大家族早就想改变赵氏独大的局面,赵同和赵括给了他们太多的借口。

再加上晋成公也不希望赵氏权力太大,可以说此时的外部局面对赵氏非常不利。

赵朔去世之后几年,赵氏又出现内讧,成了赵氏灭族之祸的直接导火索。

赵朔之妻庄姬与赵婴齐私通,赵括和赵同得知此事之后,将赵婴齐逐出晋国,赵婴齐和家族成员逃到了。

庄姬本来就对赵括成为赵氏族长非常不满,现在干脆跑到晋景公面前诬告赵括和赵同谋反。

庄姬是晋成公之女,晋景公的姐妹,身为宗室成员,其诬告被栾氏、郤氏等族利用,栾氏、郤氏趁机作伪证,晋景公不会放过这次打击赵氏的大好机会,从而下令诛灭赵氏全族。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83年。

实际上被诛灭的,主要是赵括和赵同的整个家族,以及赵朔家族的一些成员;赵婴齐一族逃到了齐国,在晋国政治当中没有了任何影响力,而且晋国上下也没有能力跨国灭赵婴齐一家,所以赵婴齐一族躲过一劫。

庄姬利用自己公室之女的身份,带着大约八岁的赵武躲到晋景公的宫里。

几年之后,晋景公病重,并且有一些家族例如是站在赵氏一方,赵氏被灭导致他们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失,晋景公不能不考虑这一点。

所以复立十几岁的赵武为赵氏宗主,赵氏经过灭族之祸后,神奇地迎来了复苏。

这在晋国各家族的兴衰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后来,在晋悼公时期,赵武辅佐国君复兴晋国霸业,在晋平公时期,赵武终于担任晋国正卿,复兴了赵氏。

最氏成为晋国各大家族仅存的三家之一,通过,建立赵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随机文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uso是什么意思,美国和苏联曾耗费巨资寻找USO不明潜水物秒杀人类的火焰龙卷风,比世界上最恐怖的龙卷风还牛(尸骨无存)近期太平洋火山地震连发,两天发生两次地震一次火山爆发(活跃期)盘点人类不能承受的真相,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被收纳进秘密部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有关于此战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击败蔑儿乞 大约在金及初期,在蒙古诸部战争中,蒙古乞贵族组成了贵族联盟。

合不勒汗被乞颜氏贵族推举为第一位汗,“统辖丁全部蒙古”。

合不勒汗及其继任者俺巴孩汗、忽图剌汗,都曾与东面的塔塔儿部、北面的篾儿乞部以及金朝进行过多年的战争。

蒙古乞颜氏的孛儿只斤氏贵族首领,被塔塔儿人后来的首领札邻不合用毒药害死,其子在克烈部首领王汗(罕)(《》作“汪罕”,名“脱里”)和札答阑部(亦作“扎答兰氏”)首领札木合的援助下,打败了前来袭击的篾儿乞人,夺回了众多部众,力量逐渐壮大。

之战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铁木真28岁,被乞颜氏贵族推举首领。

铁木真从属民及奴仆中选拔自己的亲信组成“那可儿”(蒙古语,即护卫军),这支以“那可儿”为核心的队伍,成为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军事力量的基础。

因为札木合的部下偷了铁木真的马,铁木真手下便杀死了那几个盗马贼,于是札木合认为,铁木真是想背叛自己这个安达(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求同年同日死的朋友)于是他联合泰赤乌等部,合兵3万人,以札木合部人劫掠铁木真马群被射死为导火线,向铁木真发起进攻。

铁木真将自己的部众3万人组成十三队,应战于答兰版朱思(亦译作巴泐渚纳,今克鲁伦河上游支流臣赫尔河附近)之野。

铁木真战败(一说铁木真“破走之”),为保存实力退至斡难河的哲列捏山峡(今蒙古鄂嫩河上游一带),扼险而守。

此战史称“十三翼之战”。

札木合虽然取得胜利,但其所属部落首领益恶札木合横暴,而铁木真对部众多施仁义,关怀笼络,故归心于铁木真。

于是、畏答儿、晃豁坛、速勒都思(赤剌温)等族人纷纷来附。

此后,铁木真力量进一步壮大。

宋庆元二年(金承安元年,1196年),从属于金王朝的塔塔儿部叛金,金遣丞相完颜襄率军征讨。

铁木真联合克烈部王汗,以“为父亲报仇”的名义,率军在斡里匝河(亦称斡里扎河,浯勒札河,即今蒙古乌勒吉河)上游击溃了塔塔儿部,使塔塔儿部从此一蹶不振。

战后,金王朝授铁木真糺军统领之职(扎吾提狐狸),使他可以用金王朝属官名义号令蒙古部众。

宋庆元六年,铁木真与王汗会于萨里川(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大败泰赤乌与蔑儿乞联军,首领塔里忽台等被杀,沆忽阿忽等遁入巴儿忽真隘。

宋嘉泰元年(1201年),铁木真又在呼伦贝尔海剌尔河支流帖尼河之野(亦称帖尼火鲁罕,即今海拉尔河支流莫尔根勒河),击败以札木合为首的塔塔儿、弘吉剌、合答斤等十一部联军,史称“帖尼河之战”。

宋嘉泰二年,铁木真与王汗联军又在阔亦田(亦称阙奕坛,今呼伦贝尔哈拉哈河上源一带)最终击败了札木合同乃蛮、泰赤乌、塔塔儿、蔑儿乞等联军,取得了阔亦田之战的胜利。

接着招降了呼伦贝尔一带的弘吉剌等部。

至此,西起斡难河上流,东至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高原,都被铁木真控制了。

从此,铁木真在争夺汗权之战中,他的领袖地位已成定局,少数不服从他的人如札木合,不能立足,只好带着少数部属,离开驻牧地,往依王汗。

此后,统一蒙古各部之战,进入第二阶段。

其主要之战有:宋嘉泰三年的合兰真沙陀、折折运都山之战,宋嘉泰四年的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最后平定蒙古高原,统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最终成为全蒙古的可汗。

兼并克烈部 在第一阶段中,札木合势力的衰败,铁木真汗权地位的巩固,在蒙古草原上形成了蒙古部的铁木真汗、克烈部的王汗、乃蛮部的太阳汗之间三足鼎立的局面。

克烈部首领王汗在札木合的挑拨下,与铁木真的矛盾日益加深。

三年,王汗率大军与铁木真战于合兰真(今流入贝尔池之哈驻哈河),铁木真因寡不敌众而败,部落由好几万人被打败至4600人。

但败而不馁,不久,又重整军马,乘敌不备突袭包围王汗的窝鲁朵城(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之北)营地。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终于攻灭了强大的克烈部。

统一塔塔儿 接着,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

次年,大会于帖蔑延客额儿(今土喇河上游,肯特山之西)商议伐乃蛮。

王汗的覆灭,使太阳罕震恐;他急忙纠集被铁木真击溃的札木合残部及泰赤乌、蔑儿乞等部残余势力,共同进攻铁木真。

四年春,铁木真率大军西进,太阳罕亦领兵东进,两军决战于蒙古中部的杭海岭(今杭爱山)察乞儿马兀惕,太阳罕战死,乃蛮联军大败。

铁木真攻灭乃蛮部,乘胜追击太阳罕子屈出律、札木合、蔑儿乞。

残余的蒙古部贵族的势力和蔑儿乞三部之余众,相继被征服。

一直与铁木真为敌的札木合,被随从缚送铁木真,被铁木真赐以自尽;漠南汪古部首领遣使献降,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也向铁木真投降。

开禧二年(1206年)春,又越阿勒台山(今阿尔泰山),进入乃蛮北部兀鲁黑塔黑地区(今蒙古科’布多,巴彦乌列益等省)。

其汗不欲鲁汗正猎于豁黑兀孙河(即索果克河)上,不意兵至,被擒,乃蛮北部亦亡。

屈出律便归附西辽,挑起西辽与花剌子模的冲突。

至此,铁木真完成了中国蒙古草原的统一。

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贵族官长大会,建立了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意为强盛伟大的君主)。

评价 成吉思汗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东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弭平了中国大陆自以后形成的数个政权分立对峙的局面,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攻金灭夏,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

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

另一方面,他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另外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战,在战争中充分显示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他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注重分清敌友,近交远攻,力避树敌过多;并重视掌握敌情,以作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敌人,达到各个歼灭;在战术上机动灵活,惯于实施远程奇袭,速战速决,或者佯退诱歼,在运动战中歼灭敌军;这一时期创建的“鱼鳞战术”,成为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遗产。

成吉思汗的卓越军事才能,还表现在蒙古各部统一战争中的军事组织能力,统御天才,知人善任,恩威并济。

随机文章司马懿没算到晋朝是史上最糟曾孙竟是个白痴皇帝?欧洲和现代科技技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咖啡店幻觉使你的眼睛欺骗你,盘点能让人产生错觉的图片美女效应是什么意思,美女成为各行各业手中的利器(单生狗跪舔)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能突破世界上任何导弹防御系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关于说话讲诚信成语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