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的成语贬义词大全

比喻坏
【千问解读】
比喻坏人当权。
2、[豺狼横道]横道:横在道路中间。
比喻坏人当权。
3、[狐唱枭和]比喻坏人互相呼应。
4、[蝇粪点玉]点:斑点,引伸为污辱、玷污。
苍蝇粪玷污了美玉。
比喻坏人诬陷好人。
5、[鼠凭社贵]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
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6、[狼前虎后]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
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7、[狼奔鼠偷]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8、[豺狼野心]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9、[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10、[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
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11、[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
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12、[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13、[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
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14、[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15、[狼突鸱张]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
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16、[上窜下跳]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17、[蠹居棋处]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18、[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
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19、[狗仗官势]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20、[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
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21、[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
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22、[兴妖作怪]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
23、[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24、[蠹居棊处]蠹居:像蛀虫一样,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
棊:同“棋”。
像蛀虫一样深居,像棋子一样密布。
形容坏人隐蔽很深,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
25、[猖獗一时]猖獗:凶猛而放肆。
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26、[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27、[狗傍人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同“狗仗人势”。
28、[狗急跳墙]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29、[阴魂不散]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30、[兴妖作乱]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
同“兴妖作怪”。
31、[破门而出]把门砸破冲出来。
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
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
32、[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
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33、[兔头麞脑]形容人面貌猥琐。
多形容坏人。
34、[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35、[引狼入室]引:招引。
把狼招引到室内。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36、[引虎入室]犹言引狼入室。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37、[引狗入寨]犹言引狼入室。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38、[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
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39、[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
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40、[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同“帮虎吃食”。
41、[引鬼上门]比喻招来坏人。
42、[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
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
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43、[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44、[助桀为恶]比喻帮着坏人做坏事。
45、[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
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46、[助桀为虐]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暴君;虐:残暴。
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
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47、[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
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48、[开门揖盗]开门请强盗进来。
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49、[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
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
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50、[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
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51、[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52、[与虎添翼]翼:翅膀。
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53、[群魔乱舞]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
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54、[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
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55、[推涛作浪]作:兴起。
推动波涛,掀起浪头。
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三国中的三姓家奴吕布究竟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可以得到武功第一的评价
吕布究竟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可以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吕布勇猛,是必然的,大家对他的勇猛都有深刻的印象,但要是细细数来,他好像也并没有什么比较杰出的战役啊,比起、那些赫赫的战绩,他根本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那么他凭什么胜过他们呢? 首先,可以先从他的身世开始分析,他出身不好,史书中对于他的小时候没有什么记载,那么可以推测,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还很有可能没有家人。
这样的身世,在那个乱世中,无疑是开局就给他增加了难度,他只能靠自己争取,他很争气,不管为谁效力,都能被重用,在丁原手下时,丁原很欣赏他,甚至和他结为父子。
后来到了那里,董卓竟然也收他做了儿子,要知道董卓能占得一席之地,说明他是非常会识人的,他手下人才多得很,吕布却是最得他心的一个,可以证明吕布此人有多厉害。
后来吕布被俘虏,他提出为曹操所用,即使他奸诈善变,曹操还是对这个条件很动心,可见君主们都想得到这员大将。
吕布不像、曹操等人,有身后的家族支撑,他什么都没有,全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得到的,这就已经足够让人敬佩了。
既然他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呢?其实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根本没这个机会,当年他自己抵挡刘关张三人,刘备尚且不提,关羽和的功夫却是公认的厉害,他以自己一个人抵挡这三个人,却几十个回合都分不出胜负,最后他还因为太累逃跑了,这就是他最出名的一仗了,自从打了这场仗,各国的君主就都不敢招惹他了,如果一定要攻打他,就派很多人一起上,这样一来,他当然占不到便宜了,所以他也就没什么机会打一场痛快的胜仗了。
虽然如此,他却没有在哪一场对战中被打死,他的武功,实在深不可测。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吕布和关羽等人比起来,确实没什么出名的胜仗,但同时,他也没打过什么败仗。
那些出名的将领,也许因为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从此被供上神坛,成为后世崇拜的对象,因此掩盖了他们也打过不少败仗的事实,而吕布,却是基本上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即使他经常要面临以一敌几的局面,却次次都能够全身而退,这难道不是更厉害吗?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毕竟和事实还是隔着一段距离的,为了重点凸显某些人物,自然要经过一些文学处理,吕布也因此被掩盖,但他仍凭借着自己超凡的武功,在后世的讨论中火了这么久,这也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可吧。
随机文章传海底惊现12米巨型真龙,蛟龙号专家确认为未知生物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意念移物1分钟学会,现代科学用意念操控机器人移动/变相超能力谛听是什么神兽,是西游师徒成佛的最大帮助者巴拿马运河谁修的,巴拿马运河是美国的吗(美国建造/不属于美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只有几十人的伤亡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很奇怪呢? (明武宗画像) 这场大战,明军参战兵力有五万余人,蒙古小王子参战的兵力也有四五万人,双方的兵力加起来,至少有十来万人。
这场战争最后以蒙古小王子败退结束。
按照《·鞑靼/" 鞑靼列传》记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也就是说,这场大战给予了蒙古沉重的打击,此后蒙古人虽然还是会按照惯例,每年都会到边关抄掠,但也就是抢一点东西就赶紧逃走,不敢往内地走得太远。
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这个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在蒙古历史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6岁即位,在位38年,16岁亲政以后,就东征西伐,先后征服了、火筛、亦卜剌等部落,统一漠南蒙古,被称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达延汗恰好也就是在与交战的这一年去世的,去世时44岁。
去世后,统一的漠南蒙古再一次分裂。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明,达延汗的去世,是否与应州战败有关。
但是,本来他还能,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攻打明朝,突然就去世了,肯定与这场战争不无关系。
可以这么说,明武宗指挥的这场应州大捷,不仅仅让蒙古人从此不敢轻易进犯明朝边关,而且还及时阻止了蒙古统一的进程,避免了蒙古草原上第二个的崛起,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达延汗画像) 既然这场“应州大捷”参战人数这么多,战斗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战斗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深远,为什么史书上对这次大捷的记载,会如此奇怪呢? 说史书对这次大捷的记载很奇怪,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明史·武宗本纪》记载比较简略。
就一句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
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
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 二是《明史·鞑靼列传》的记载充满戏说的味道。
“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
帝幸阳和,亲部署,督诸将往援,殊死战,敌稍却。
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值大风黑雾,昼晦,帝乃还,命宣捷于朝。
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这段记录,有过程,有结果,但满满都是戏说的意味。
三是《明实录·武宗实录》对战果的记载耐人寻味。
其中对战果有一个详细的说明:“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一场十万人参与的大战,战了五日,竟然只有几十个人的死亡。
这仿佛打的不是的肉搏战,而是现代的高科技战争。
(应州大捷) 那么,为什么正史会有这么奇怪的记录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史书把明武宗定性为荒唐。
所谓盖棺论定,古代皇帝去世后,史官一般都会着手写这个皇帝的“实录”。
在写“实录”的时候,一般都会给他定个性。
从为尊者讳的角度出发,一般都不会把皇帝写得很惨。
但是明武宗是个例外。
一来,他在世的时候,说话行事都与大臣们格格不入。
包括应州之战,大臣们本来就是反对他亲自带兵参战的,他却一定要去。
所以就算战胜了,写史书的大臣们也对他这场大战不以为然。
二来,明武宗去世后,继位。
朱厚熜在“大礼议”中就表现出来了,他不把明武宗放在眼里。
所以肯定就默许史官们那样轻描淡写地写。
其二,应州大捷的时候没有文官在场。
因为文官们都坚决反对明武宗亲自率军指挥作战,因此明武宗一赌气,一个文官也不带在身边。
后来战争打赢以后,明武宗回去向文官们讲这件事。
但是文官们都不相信,觉得他在吹牛。
但是又不敢明说他在吹牛,所以才写了个很荒唐的数据,通过“微言大义”,表明文官们的态度。
但文官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记载一下暴露了他们的无知。
一场十多万人参加的大战,残杀五天,怎么可能才死十几个人! 其三,清人贬低的一贯做法。
《明史》是清人编写的。
清人在编写《明史》的时候,本来对明朝皇帝就很不公允。
现在他们得到的明朝史料《明实录》就已经对明武宗不公允了,所以乐得在原先史料上,进一步戏说。
因为这样原因,我们现在读到的史书,就成了这个样子。
随机文章源氏家族简介汉武帝马邑之谋之后美国黑鹰战斗机简介,最先进海军直升机(531万美元一架)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