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歇后语360句

【千问解读】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5、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6、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7、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8、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9、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1、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2、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3、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4、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5、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7、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8、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9、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0、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2、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3、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4、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5、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6、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29、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0、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1、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2、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3、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4、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5、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6、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7、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8、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39、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0、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1、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2、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3、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4、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5、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6、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7、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48、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49、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0、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51、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2、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3、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4、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55、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56、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57、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8、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59、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60、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61、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62、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6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4、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65、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66、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67、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68、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6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70、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71、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7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74、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75、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76、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7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8、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79、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0、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81、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82、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83、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84、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5、刘备卖草鞋---有货 86、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87、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88、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89、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90、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91、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92、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93、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94、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95、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96、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97、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9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99、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00、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101、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102、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103、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104、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105、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106、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107、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108、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109、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10、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111、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112、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113、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114、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115、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116、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17、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118、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119、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20、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21、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122、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123、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124、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125、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126、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27、张飞烧火-----猛灶 128、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129、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30、张飞的胡子---满脸 131、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32、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33、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134、黄忠出阵---不服老 135、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36、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137、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38、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139、曹操做事---乾乾净净 140、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41、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142、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143、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44、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145、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46、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14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 148、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149、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150、董卓进京——没安好心。
151、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52、庞统做知县——大才小用。
153、曹营里的徐庶——人在曹营心在汉。
154、吕布来到白门楼——死到临头。
155、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15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57、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158、刘备卖草鞋——本行。
159、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160、诸葛亮舌战群儒——语惊四座。
161、诸葛亮三气周瑜——着着胜算。
162、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或“真灵”)。
163、诸葛亮七擒孟获——叫他心服口服。
164、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65、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166、张飞骂阵——人硬嘴也硬。
167、张飞打督邮——给他个下马威。
168、张飞喝当阳——嗓门儿大。
169、张飞卖铁——人硬货也硬。
170、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171、张飞喝酒——胡(壶)来。
172、张飞捉耗子——大眼儿瞪小眼儿。
173、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174、张飞烧火——猛灶。
175、张飞娘姓吴——无(吴)事(氏)生非(飞) 176、关羽斩华雄——马到成功。
177、关公过五关——英雄当年。
178、关云长单刀赴会——谁敢动他一根毫毛。
179、关公离曹营——不安心。
180、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181、关羽射黄忠——手下留情。
182、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幸中之幸。
183、曹操来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184、关老爷看春秋——一目了然。
185、关公失荆州——太大意。
186、关公走麦城——大难临头。
187、关云长踩高跷——只知道自己高。
188、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189、关公放屁——不知脸红。
190、关公脖子挂葫芦——脸红脖子粗。
191、关帝庙里找美髯公——保险你不扑空。
192、关公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193、关公卖石料——人货两硬。
194、关公卖肉——没人敢来。
195、关云长卖马——周仓不肯画押。
196、关云长做木匠——大刀阔斧。
197、关公面前舞大刀——不自量力。
198、关公使大刀——不用急(戟)。
199、周仓扛刀——老爷无事。
200、关老爷干活——劳神。
201、关老爷告辞——走神了。
202、关帝庙里失火——慌了神。
203、关帝庙里求子——跨错了门。
204、关帝庙里拜观音——走错了门。
20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206、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207、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08、张飞绣花------粗人有股细劲 209、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10、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211、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212、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213、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14、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15、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216、张飞抓耪子一~大眼瞪小眼 217、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18、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219、周扒皮学鸡叫------自找挨打 220、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221、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222、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22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24、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22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226、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22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28、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229、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23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31、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32、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233、诸葛亮的鹅毛扇一·一神妙莫测 234、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35、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236、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237、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38、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239、张果佬倒骑毛驴------越走越远 240、张果佬倒骑毛驴------向后看 241、张家的儿子李家荞------大有名堂 242、丈二宽的长袍------大摇(腰)大摆 243、丈夫不打妻子------好福气(夫妻) 244、丈八房子,丈九菩萨------出了头 245、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246、丈母娘遇亲家母------婆婆妈妈 247、钟旭开饭店------鬼不上门 248、钟旭找饱嗝------肚里有鬼 249、钟旭受骗------被鬼迷往 250、钟旭嫁妹------鬼混(婚) 251、钟鼓搂上百灵鸟------惊不出来 252、照葫芦画瓢------按老样子做(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 253、针挑手中刺一------个更比一个尖 254、针尖对麦芒------尖对尖 255、针尖上落芝麻------难得 256、针尖上擦油------又尖又滑 257、织布机上的梭子------两头窜 258、织布不用梭子------就靠吹(比喻人既有心眼,又极油滑不老实 259、芝麻地里的黄豆------数它最大(比喻显示自己有能耐 260、芝庶地里的老鼠------吃香 261、珍珠没眼儿------瞎宝贝 262、蜘蛛结网------独霸一方 263、只尝不买------光占便宜 264、纸糊的房子------不能容人 265、纸补裤裆------越补越烂 266、纸马店的货------等着烧 267、纸老虎------一戳就穿 268、纸糊的人过河------衣烂架不到 269、纸糊的大鼓------不堪一击 270、纸糊的墙------靠不住 271、纸上画刀------无关痛痒 272、纸船出海……经不起风浪 273、直性人发言------一有啥说啥 274、纸糊的背墙…一靠不住 275、纸糊的房子------不是安身之处 276、纸糊的窗户一…一点就破(比喻一经指点就明白j 277、纸糊的大炮一·一一辈子也打不晌 278、终身当会计------一长期打算 279、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 280、中国的功夫…一名不虚传 281、种庄稼的杀猪一一靠吹大气吃饭 282、种下碗豆收荞麦------长出棱角来了 283、种地不出苗一一坏种 284、种黄连的和尚------苦师傅 285、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286、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287、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88、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289、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290、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291、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292、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293、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294、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95、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296、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297、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298、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299、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300、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301、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302、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303、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304、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05、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30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307、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308、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09、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310、刘备编草鞋——内行。
31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312、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313、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314、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15、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316、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317、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318、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319、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3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321、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322、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32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
324、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25、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326、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327、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328、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329、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330、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331、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332、张飞睡觉——不闭眼。
333、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334、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335、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36、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337、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338、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339、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340、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341、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342、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34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344、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34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346、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347、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348、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349、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350、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351、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352、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353、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354、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55、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356、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357、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358、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359、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60、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曾三次对魏延动过杀机?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中,为什么非要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延原本是的手下,他非常仰慕的仁义,所以当刘备从新野撤退,路经襄阳时,魏延曾主动打开襄阳城门,准备迎接刘备。
只不过当时的文聘率军阻拦了魏延,且刘备念着刘表的一份情,不愿意在刘表尸骨未寒之际,就出兵攻打刘琮,所以刘备直接撤退了。
站在刘备阵营的角度来看,魏延的行为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人家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刘备,这就是队友啊!不过诸葛亮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他认为魏延此举,乃是不忠的行为,并在刘备接受魏延的投靠后,将这个看法表示了出来。
当时攻打长沙郡,遭到的反击,由于黄忠念及关羽饶了他一命,所以也没有放箭射死关羽,只是射中了关羽的头盔。
黄忠箭法超群,他的这种行为在长沙太守韩玄看来,就是通敌,于是韩玄决定将黄忠羁押处死,幸亏魏延及时出现,斩杀了韩玄,成功的救下了黄忠!魏延在救下黄忠后,又立即打开了城门,帮助关羽攻下了长沙,成就了关羽的美名。
见魏延如此懂事,关羽便将魏延引荐给了刘备,听闻魏延的,刘备觉得这个小伙子有前途,准备重用魏延,结果诸葛亮却主张立即杀掉魏延! 原文:云长引魏延,亦言其功,玄德敬之。
勃然曰:“韩玄与汝无仇,杀之乃大不义也!人人效此,必怀异心。
”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簇下魏延。
诸葛亮之所以对魏延表露杀机,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魏延诛杀了长沙太守韩玄,而且在此之前,他也曾打开襄阳城门,这两次背主行为,使诸葛亮觉得魏延就是一个不义之人,担心他将来也这样对待刘备,所以主张把魏延给杀了。
不过刘备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魏延两次主动投靠自己,乃是真心投靠自己的人,杀了魏延会寒了天下人的心,所以不愿杀魏延,最终,诸葛亮妥协,魏延被刘备救了下来,并受到了刘备的重用! 魏延得到刘备的庇佑,从诸葛亮手中死里逃生,随即又被刘备带着一起攻打益州,屡立战功,再后来,魏延在汉中之战表现优异,还射掉了的门牙,被刘备破格提拔,力压,成为了汉中太守,令众人震惊! 从刘备对魏延的提拔来看,他是非常看重魏延的军事才能的,完全是把魏延当作了心腹,非常信任,也正是因为刘备在从中斡旋,所以诸葛亮和魏延一直和平相处。
诸葛亮主内政,魏延主汉中防务,双方互不隶属,所以一直相安无事,但这种情况随着刘备去世,诸葛亮开北伐,发生了大变。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控了蜀汉大权,开启了北伐,而蜀汉北伐,基本是走汉中这个出口,于是魏延这个汉中太守便纳入了诸葛亮麾下,开始跟着诸葛亮作战。
原本蜀汉人才凋零,魏延军事才能又不错,诸葛亮是对魏延抱有希望的,但他们两人的作战风格完全不同,最终引发了剧烈的矛盾! 首先是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觉得蜀汉兵少国弱,所以想要兵行险招,走子午谷突袭曹军,但是诸葛亮用兵比较谨慎,拒绝了魏延的这个提议,并率军杀入了陇右,准备攻占陇右全境,以此提升蜀汉国力,一步一步的蚕食曹魏。
说白了,魏延是认为蜀汉国力远弱于曹魏,除非出奇制胜,不然根本玩不过曹魏,但是诸葛亮不敢像魏延这样兵行险着,因为他后面的摊子更大,他怕万一失败,蜀汉才建国几年就灭亡了,对不起刘备! 诸葛亮乃是丞相,蜀军的最高长官,所以大家都听诸葛亮的,成功的打进了陇右,但是在街亭防守战中,诸葛亮,派去守卫街亭,导致街亭失守,蜀军全面撤退。
这一失败令魏延颇有微词,他认为诸葛亮不会用兵,要是听自己的,哪里会有如此大败?自此,诸葛亮和魏延二人,开始有小矛盾了,不过真正促使两人矛盾爆发的原因,乃是魏延公开反对诸葛亮! 诸葛亮第三次兵出祁山时,准备用诈败之计引诱追击,然后让一个大将从中截击,将司马懿的追兵一分两截。
这个策略的重点是截击的大将,必须武力高强,军事能力强悍,而整个蜀军阵营,就数魏延最适合了,但是当诸葛亮对魏延以目示意时,魏延却装作没看见,拒绝了诸葛亮,令诸葛亮非常难堪! 原文: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口:“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若懿至,伏兵正在当中,须要大战。
此两枝兵,若非大将,不可当也。
”孔明言罢,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
诸葛亮以目视魏延,其实就是暗示魏延主动报名,但是魏延低头不语,这就让诸葛亮很难堪了。
王平看出了诸葛亮的难堪,主动解围,接着其他武将都踊跃报名,可自始至终,魏延都一言不发,拒不参战,导致整常作战中,都没有魏延的身影。
说白了,魏延此时对诸葛亮已经有意见了,在跟诸葛亮闹别扭。
而诸葛亮呢,也并没有和魏延把话说开,而是任由这种情况发生。
诸葛亮第四次并出祁山,让魏延、张嶷、杜琼、陈式等人率领军两万出箕谷,然而等魏延他们走到半路时,诸葛亮又派人来传令,让他们小心司马懿的伏兵,不要轻进。
陈式觉得诸葛亮担心太多了,出言抱怨。
魏延将这些情况看在眼里,非但没有阻止陈式,反而煽风点火,刺激陈式,最终陈式引兵轻进,中了魏军的埋伏,导致大败。
原文:”魏延想起孔明向日退军之时,教他守武都、阴平全无功次,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
有何益也?……魏延欲与孔明争气,将言语激着陈式…… 魏延作为一个军事经验极其丰富的,不可能不知道此次用兵的冒险之处,然而他却仍然撺掇陈式进兵,可见他这是在公开跟诸葛亮唱反调!而事实上,诸葛亮也知道魏延的这个心思,所以他对魏延又泛起了杀机! 原文: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
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
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 诸葛亮第二次表露杀机,其实这里面魏延的问题更大,公开跟诸葛亮唱反调,撺掇同僚反抗诸葛亮,导致蜀军大败,损兵折将,这确实该杀! 诸葛亮第三次对魏延表露杀机,发生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期。
当时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准备用祈禳之法,为自己增加寿元,这个祈禳之法其实就是在帐篷中放置七星灯,若七天内主灯不灭,则诸葛亮可以增加寿元,若是主灯灭了,则诸葛亮必死! 诸葛亮施展祈禳之法,前六天安然无恙,但是等到第七天时,魏延却突然冲了进来,将主灯扑灭,导致诸葛亮功亏一篑! 原文:入帐,正见孔明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
忽听得寨外呐喊,欲令人问时,魏延入帐报曰:“魏兵至矣!”延脚步走急,将主灯扑灭。
七星灯灭,寓意着诸葛亮求寿元不成,必死,于是诸葛亮再一次对魏延显露了杀机! 原文:又唤长史杨仪入帐,授与一锦囊,便分付曰:“久后魏延必反,若反时方开之,那时自有斩延之将也。
” 魏延扑灭了诸葛亮的主灯,断绝了诸葛亮活下去的希望,坏了诸葛亮继续北伐的大计,所以遭到诸葛亮的记恨,于是诸葛亮对魏延显露了杀机,而这一次,诸葛亮安排斩杀魏延之人,乃是!最终,一切都如诸葛亮所料,他死以后,魏延去抢夺蜀军大权,两军阵前,魏延被早已埋伏在身边的马岱偷袭斩杀! 总的说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三次对魏延动过杀机,第一次是诸葛亮的问题,而第二次,第三次都是魏延的问题,说白了,这两人从一开始就不对付,两人的性格都有问题,要是两人能够好好的坐在一起,把问题说开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弯弯绕绕?魏延怎么可能会遭到诛杀? 那么如果魏延未死,蜀汉又会怎样呢?实际上,若是魏延不死,蜀汉必定会陷入两个极端的情况! 第一种极端是好的情况,那就是魏延用奇兵击败了魏军,成功的打进了中原,灭亡了曹魏!魏延深知蜀汉和曹魏的国力不对等,他知道两国长期发展下去,差距会越来越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当年才会提出子午谷奇谋,因为面对强大的曹魏,只能兵行险招,如果老老实实的和曹魏死磕,那么蜀汉必败! 第二种极端是坏的情况,那就是魏延玩不过司马懿,被司马懿击败了!司马懿也是非常擅长用兵的,若魏延玩不过司马懿,蜀军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么蜀汉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魏延一旦兵败,魏军趁机进攻蜀汉,那么蜀汉很可能提前二十年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到底斩杀了哪些有名有姓的武将?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演义中,一共杀了多少有名的武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的赵云,战绩是多么的夸张!到底斩杀了哪些有名有姓的武将! 1、初次登场,一枪刺死麴义 赵云原本是下辖之人,因为见袁绍没有忠君救民之心,于是转而投靠了,并从手中救下了公孙瓒的性命!加入公孙瓒的队伍后,赵云一上场就直接帮助公孙瓒稳住了即将崩溃的阵势,甚至通过一枪刺死袁绍大将麴义而逆转了战局,令人惊叹! 原文: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麴义。
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
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公孙瓒引军杀回,绍军大败。
麴义是袁绍手下大将,实力还是不错的,在之前的交战中曾一刀斩杀了公孙瓒的先锋大将严刚,结果他却被赵云快速斩杀,可见赵云是多么的强悍! 2、卧牛山下,一枪刺死裴元绍 公孙瓒战败后,赵云不愿意投靠袁绍,于是一路找寻的踪迹,结果在途经卧牛山下时遇到了裴元绍。
这个裴元绍本是的副将,实力应该有个二流的水平,对付一般人绰绰有余了,结果他非常倒霉的遇到了赵云,最终被赵云一回合刺死! 3、穰山救主,一枪刺死高览 穰山之战,刘备突围,结果遇到了高览和的夹击。
刘备手下出阵,被高览三回合斩于马下,刘备正要亲自出阵作战,结果赵云突然从高览后方杀出,一枪刺死了高览! 高览此人,乃是和、文丑、张郃等人齐名的,在,他还和打了个,可见其武功有多么高,结果他非常倒霉的碰到了杀神赵云,最终被一回合击杀,太憋屈了! 4、为抢的卢,三回合刺死张武 刘备投奔刘表后,受到优待,于是他准备为刘表出点力,搞定劫掠江夏的张武、陈孙。
两军对垒,刘备感叹张武的战马真乃千里马,此话一出,赵云顿时懂了刘备的意思,于是率先杀出阵中,三回合刺死了张武,将张武的战马抢了过来。
这马,便是后来害死的的卢马! 5、新野退敌,数合刺死吕旷 吕旷、吕翔两兄弟是袁绍那边过来的降将,为了挣功劳,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新野,想借击败刘备之功来向讨赏,结果数合之间,吕旷便被赵云刺死了! 6、战长坂坡,斩杀曹将50余人 原文明确交代,赵云在中,曾经斩杀了曹营名将五十余人,不过若说是有名有姓的武将,其实只有这5人! 为救,赵云一枪刺死淳于导;找寻和阿斗期间,赵云一回合刺死夏侯恩,还抢夺了曹操的佩剑青釭剑;带着阿斗突围期间,赵云两三回合刺死了曹洪部将晏明,之后又斩杀了部将钟缙、钟绅兄弟二人。
可以看到,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真正斩杀的有名有姓的武将共有5人,分别是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 7、攻零陵郡,一枪刺死邢道荣 荆州名将邢道荣,号称有之勇,在和的对战中,还勉强打了三个回合,最终见到赵云狼狈投降。
刘备仁义,并没有杀掉邢道荣,结果这个邢道荣降而复叛,最终偷袭刘备不成,反而被赵云一枪刺死! 8、绵竹之战,快速斩杀刘晙、马汉二人 刘备收服马超后,带着马超来到了绵竹。
马超原本是西凉统帅,地位和刘备差不多高,所以言行举止颇为倨傲,赵云有心打压马超,恰逢手下刘晙、马汉二人带兵来攻,于是赵云亲自出战,快速斩杀了二人,令马超大惊! 原文: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
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
马超亦惊,倍加敬重。
9、汉水之战,一枪刺死慕容烈、焦炳 汉水之战,带兵去偷袭曹营的粮草,结果遭到张郃与的围攻,被困之后久久无法突围。
黄忠到了约定时间还没回来,赵云察觉出了问题,于是便前去找寻黄忠,途中遇到曹营武将慕容烈,于是一枪刺死了慕容烈。
之云又遇到焦炳,话不投机,赵云又是一枪干掉了焦炳,最终成功地找到并救出了黄忠! 10、,一枪刺死 刘备不顾劝阻,执意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遭到大败,自己也身陷重围,差点被吴军给活捉了。
危急时刻,赵云突然率军出现,一枪刺死朱然后,成功的救出了刘备! 原文: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11、征讨孟获,一枪刺死金环三结 孟获听闻率大军前来征讨,于是召集手下三大元帅,准备抵挡诸葛亮大军,金环三结便是孟获三大元帅的其中一个!面对金环三结,赵云决定采用突袭的打法,他趁夜率军偷袭了金环三结的营寨,并一回合刺死了金环三结! 12、战凤鸣山,连杀韩德一家四人 诸葛亮北伐,原本顾念赵云年纪大了,不想赵云劳师远征,结果赵云一心报国,坚决请战,于是诸葛亮便命赵云出兵凤鸣山。
原本赵云此战的主要对手是,结果西凉大将韩德从中插了一脚,他向夏侯楙请战,准备先行捉拿赵云,结果一天之内,他一家五口,全部栽在了赵云手中! 双方交手,赵云先是和韩德的长子韩瑛交战,结果韩瑛武功不行,不到三回合就被赵云给刺于马下了。
韩瑛死后,韩德次子韩瑶前来报仇,结果他也并不是赵云的对手,眼见韩瑶不敌,他的兄弟韩琼又上来帮忙。
韩瑶、韩琼双战赵云,但仍然无法占据上风,于是韩德的第四个儿子韩琪又上来帮忙,战场形势转变为了三个打一个,颇有当年三英战的风格。
然而赵云并非吕布,韩家三兄弟也不是刘关张,最终的胜利者仍然是赵云! 原文: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
云拖枪便走。
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
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
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
可以看到韩家老四韩琪率先不敌,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之后赵云使用了一个诈败计,引诱韩琼追击,最终一箭射死了韩琼。
韩瑶纵马想砍赵云,也被赵云直接生擒了。
自此,韩家四子,全部被赵云干掉了。
不过韩瑶是被赵云生擒的,不能算是赵云斩杀的武将! 眼见四子皆不敌赵云,韩德崩溃了,再也不敢僵持下去了,只能灰溜溜地逃回夏侯楙身边,请夏侯楙带兵前对付赵云!夏侯楙率大军前来,韩德的脑子又一次糊涂了,他以为有夏侯楙在后面支持,他还是可以和赵云一战的,所以他又去主动挑衅赵云,结果被赵云两三回合就给刺死了。
事实上,这一幕还是比较残忍的,韩德一家五口,对于曹魏来说,也算是忠贞之士了,结果却集体登天了,太令人遗憾了。
怪不得不少人说赵云是一台冷血的杀戮机器,这是根本一点情面都不讲啊,一家人被他安排得整整齐齐,太残忍了! 13、对战,一枪刺死朱赞 曹真和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假装撤退,引诱曹真追击。
曹真果然上当,派出先锋曹遵和朱赞,结果遭到了和赵云的埋伏,曹遵被魏延三回合斩杀,朱赞则被赵云一枪刺死! 14、箕谷撤退,一枪刺死苏顒 街亭战败后,诸葛亮不得不遗憾退兵,为了防止魏军追击,诸葛亮命令赵云在箕谷设置伏兵,抵挡魏军。
此次魏军前来追击之人,乃是郭淮的先锋苏顒,而这个苏顒又是个志大才疏之辈,一心想着生擒赵云,结果遭到赵云的伏击,被一枪刺死! 原文:郭淮提兵再回箕谷道中,唤先锋苏顒分付曰:“蜀将赵云,英勇无敌。
汝可小心提防,彼军若退,必有计也。
”苏顒欣然曰:“都督若肯接应,某当生擒赵云。
”……苏顒大惊曰:“如何这里又有赵云?”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