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号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哀号是什么意思?

哀号的近义词是什么? 悲号 悲叹 悲啼 哀鸣 悲鸣 哀嚎 悲泣 呻吟 哀叫 哀号的反义词是什么? 欢呼 欢叫 哀号的读音 哀号的拼音是: 【āi ho】 哀号是什么意思? (动)凄哀地哭号 常见近义词举例: 惊涛骇浪 - 波涛汹涌 坚固
【千问解读】
通过哀号的近反义词,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哀号的含义及用法,下面整理出哀号的近义词和哀号的反义词,以及哀号的意思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哀号的近义词是什么?
悲号 悲叹 悲啼 哀鸣 悲鸣 哀嚎 悲泣 呻吟 哀叫
哀号的反义词是什么?
欢呼 欢叫
哀号的读音
哀号的拼音是:【āi háo】
哀号是什么意思?
(动)凄哀地哭号
常见近义词举例:
惊涛骇浪-波涛汹涌 坚固- 牢固 晶莹-剔透 危险-损害
弥漫-弥散 奇怪-稀罕 慈祥-和蔼 照例-循例 喧闹-喧哗
常见反义词举例:
逐渐-立刻 感动-冷漠 仍然-未曾 愿意-反对 瞬间-永远
惊慌 -镇静 想念-忘怀 快乐-痛苦 清醒-恍惚 周围-中间
哀号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意思解释,请点击访问:字词大全栏目。
推荐阅读:
1、安份守己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2、哀痛欲绝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3、安邦定国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4、按捺不住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5、挨饿受冻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6、安如磐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你知道姓、氏、名、字、号的由来吗?又有什么分别呢?
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
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氏起源)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
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
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即“姓”。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
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
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
秦汉之前,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姓与氏是什么关系呢?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
姓氏,是秦汉时才开始的。
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四、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名与字是什么关系呢?广义的理解,字不妨是名的含义的诠释,也可以是名的内涵的发挥。
五、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
名、字是一般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也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与,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
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然而,近代、尤其共和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
通俗解说“中国人”的姓、氏、名、字、号。
“姓”是家族的标志,“氏”指家族中的某一支,“姓”“氏”只在先秦有分别,秦之后基本合一。
“名”和“字”分家一直到共和国之前,“名”是正式场合下才使用的,“字”是朋友之间日常称呼的,因为古人觉得直接称名字不太礼貌,称呼“字”就比较礼貌,也显得亲密一点。
“名”基本上是由父母起的,“字”可以是成年之后由尊长起的,也可以自己起的,或朋友赠与的,而且一般有文化的人才会取“字”。
至于“号”,一般由自己起,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兴趣、爱好等;也可以是朋友起的,也可能是崇拜者起的,这些人觉得直接称呼“字”依然不礼貌、不够恭敬。
有号的人不仅是高文化,而且往往社会地位也不低。
随机文章汉武帝刘彻是纯种的汉人吗?揭秘火星人头骨之谜,火星远古文明的尸骸(专家称是石头)解析第五代战斗机世界排名,歼-20力压美饿位列第三东南亚最神秘莫测的毒蛇,蓝长腺珊瑚蛇有致命神经毒素(一口就凉凉)揭秘大龄不婚的前世因果,前世风流债今世还/可能备胎到老的结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西汉后出现20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 他们为什么对汉如此喜欢
西汉王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二个出现的朝代,一直以来,都被后世认为是最正统的王朝。
所以后世在创立政权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都会以汉为国号。
而说到所谓的正统,那就跟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儒学,离不开关系。
从开始,儒家就一直强调,要把的礼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础。
所以周朝,就代表了正统。
秦朝虽然开创了封建时代,但由于是它灭掉了东周,让正统血脉彻底断绝;再加上秦朝和儒家互不待见,包括孔子在内的绝大部分儒学代表都不入秦。
而又弄出了这档子事,所以正统就跟秦朝没有关系了。
到了时期,为了集中权力,看中了儒家推崇的皇权天授,于是开始独尊儒术。
政权对儒家进行独宠,那么汉朝的儒学家们,自然也要“回报”了。
虽然周朝的正统血脉已经断绝,但不妨碍人家通过各种晦涩难懂的理论,把汉朝和周朝联系起来。
比如《前汉纪》中所说的:“汉兴继尧之胄。
承周之运。
接秦之弊。
” 所以说,就算后世有政权建立者崇拜秦始皇,但为了中央集权,他们还是会推崇汉朝。
而回顾我国古代的整个历史,在西汉王朝覆灭之后,曾经有20个政权都以汉为国号,可以说是使用次数最多的国号。
在西汉之后,首先出现的就是存在了两年的玄汉政权。
当时由于强制推行一系列新政,引起了诸多不满的百姓们揭竿起义。
其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就是,为了师出有名,公元23年3月11日,他们找到了儿子的后代,拥立他兴复汉室做。
以绿林军的实力和当时天下诸多势力的响应,刘玄本来可以干一番大事业。
而且在王莽被杀之后,他还拿到了汉王朝的。
但可惜的是,刘玄没有大志,整日在都城里荒诞过日。
于是在两年之后的10月份,被所杀,政权也宣告灭亡。
玄汉政权灭亡的公元25年,又有三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成立。
先是汉末帝的婴汉政权,但这只是一个由数千人拥立的傀儡政权,很快就被刘玄剿灭,政权只存在了几个月的时间。
接着是之前与绿林军旗鼓相当的赤眉军,在当年6月份拥立的后代刘盆子为帝,成立建世政权,号称是汉室最正宗的政权。
最后就是同在6月份成立的政权,创立者就是后来的光武皇帝。
在新朝灭亡之后的混乱4年里,所谓正统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实际上比拼的,还是谁的实力最强大。
而东汉政权在与建世政权联合消灭婴汉政权之后,又在公元27年打败了建世政权,最后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并一直延续到公元220年。
直到一年之后的5月15日,经过多年的,在建立之后,以延续汉朝的名义,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
可惜刘备虽有远大抱负,但奈何蜀国是之中最弱的一个国家。
于是公元263年,国衰兵弱的蜀汉政权,以的投降而灭亡。
再之后的几十年里,司马家族对魏国的,得以统一中原地区几十年。
直到公元303年,的出现,导致天下再次大乱。
而在公元303年到公元347年这44年的时间里,又出现了4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
先是假冒汉王室后代的神凤政权,由荆楚地区的农民运动领袖张昌一手策划。
不过仅仅存在两年,就被东晋的名将所灭。
在该政权被灭的同年,匈奴首领单于的后代,趁着西晋王朝内乱的时候割据并州地区,建立汉赵政权。
两年之后,同为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率兵南下攻占了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
另外,公元309年,在西晋首都洛阳被汉赵政权包围的时候,平阳人刘芒荡在咸阳附近对外宣称,自己是汉朝的正统后裔。
并假借此名号骗到了和戎族人的兵力,建国号“汉”,只是这个政权成立了不到4个月就被灭掉。
汉赵政权则在建立的25年之后,被开国功臣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政权所灭。
至于存在最久的成汉政权,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一直没有被北方的各大势力盯上。
但其内部却是混乱不断,家族成员内部,不断出现政权更迭。
在此动荡之下,国力自然越来越衰弱,最终在349年被东晋彻底消灭。
成汉政权被灭之后的100多年里,我国持续369年的魏晋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半。
在这期间,多数政权都以时期出现的诸侯国为国号,比如南朝的宋齐梁陈。
直到公元528年,才在北海地区再次出现了一个汉政权。
出身河间的邢杲,领导了青州农民起义,对抗北魏政权,之后建立了汉国,拥兵十几万。
以他的实力,可以称霸一方许多年。
但可惜偏偏有一个大一统的梦想,最终在次年率军北上的途中被灭。
接着就是公元551年,借着发家的,在多年之后,直接囚杀了南梁的皇帝,自称皇帝,国号为汉。
但侯景只会打江山,不会守江山,做了皇帝之后本性暴露,过上了骄奢淫虐的生活,政权仅仅存在两年,就被灭掉了。
在这之后的300多年里,从隋朝到唐朝,我国进入了一个偶有动荡但长期稳定的阶段,仅仅只出现了两个与汉有关的小政权。
先是在公元617年称帝的周,他趁着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通过人的扶持,在北方地区建立了一个小政权。
两年之后,在突厥的帮助和宋金刚的怂恿下,刘武周南下兵发并州。
期间刘武周一路,直接把山西都全部打了下来。
直到李世民出马才将刘武周打败,他的大汉政权也在成立三年之后覆灭。
然后就是100多年后的唐朝中期,幽州将领朱泚在公元784年的发生后,建立汉国,同年被西平王李晟所灭。
至此,成立汉政权的“风潮”又暂时熄灭了100多年,后来又在期间再次兴起。
先是在公元916年的时候,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正统性,把自己的蜀改成了大汉。
但在一年之后,王建进行祭天仪式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可以将树木拔地而起的大风。
他认为这是改了国号之后的凶兆,于是在公元918年的正月初一,他又把国号改了回来。
而在同一年里,刘陟建立南汉政权。
正如名字一样,该政权统治了南部地区长达50多年,势力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以及越南的北部地区,直到971年才被北宋灭掉。
在南汉政权存在的中期,北方也出现了两个汉政权。
分别是公元947年成立的后汉政权和公元951年成立的政权。
前者存在了三年时间,后者存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
有意思的是,存在时间较短的后汉,实力其实非常强大,势力范围包含了我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而北汉只有河东地区最贫瘠的一块土地,但却凭借着跟不错的关系,存续了28年。
在北汉政权灭亡之后,最后存在的三个汉政权相隔时间都比较长。
先是公元1216年,由在金国混乱中崛起的红袄起义军首领郝定所建立的大汉政权,不过同年就被金军所灭。
接着是公元1360年,与战至最后的,在今天江西的九江自立为汉王。
但朱元璋的大军,4年之后,这个陈汉政权就随着陈友谅二儿子的投降宣告覆灭。
最后就是公元1465年,反抗腐败统治的起义军首领,自称汉王,建立汉政权。
一年之后,起义军被明朝大军击败,政权也随之灭亡。
至此之后,我国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出现汉政权了。
“汉”之所以会成为那么多政权的国号,无疑是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中国大一统的朝代中,汉朝的合并计算时间最长。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享国二百一十年,东汉(25年—220年)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两汉合计405年。
其国祚是所有中时间最长。
除此之外,汉朝还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包括继承和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所以那会便有了汉人、、汉文化等出现,逐渐成了中国人的代称。
因此,后世政权便大多喜欢以“汉”为国号,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
当然,也确实有很多政权可以和汉王朝扯上关系。
参考资料:《前汉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