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十五的歇后语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简介:有关十五的歇后语_歇后语  No.1正月十五的龙灯——任人耍;由人玩耍  No.2十五盘菜放两处——七荤八素  No.3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No.4八

【千问解读】

有关十五的歇后语_歇后语  No.1正月十五的龙灯——任人耍;由人玩耍  No.2十五盘菜放两处——七荤八素  No.3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No.4八月十五办年货——赶早不赶晚  No.5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No.6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No.7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比喻有没有无关大局。

)  No.8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No.9八月十五团圆节——一年一回  No.10二十五斤四百两(旧制一斤十六两)——没错;错不了  No.11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  No.12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No.13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No.14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No.15十五个小孩打闹——七哭八笑  No.16正月十五放烟火——好景不长  No.17正月十五卖元宵——抱成团  No.18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  No.19十五根秫秸(shu jie)当标杆——七长八短  No.20正月十五看花灯——走着瞧  No.21十五只老鼠打架——七抓八扯  No.22八月十五过年——差远了  No.23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  No.24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No.25十五的月亮——完美无缺;圆圆满满  No.26正月十五打牙祭(偶尔吃顿丰盛的饭)——一年一回  No.27初一吃十五的饭——前吃后空  No.28十五把铡刀铡草——七上八下  No.29肚里钻进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  No.30十五面锣鼓一齐敲——七想(响)八想(响)  No.31十五个小孩睡当院——横七竖八  No.32十五个人当家——七嘴八舌  No.33十五个人睡两头——七颠八倒  No.34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哩  No.35正月十五云遮月——不露脸  No.36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No.37穷人逃债——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No.38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圆  No.39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  No.40十五只小船出海——七颠八倒  No.41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No.42十五个瓦盆摔山下——七零八落  No.43你给我个初一,我给你个十五——互不相让;谁也不让谁  No.44正月十五打灯笼——年年都一样  No.45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巧了  No.46正月十五的走马灯——反复无常  No.47十五个瘸子拜年——七高八低  No.48十五个驼子睡一炕——七拱八翘  No.49十五个人抬木头——七手八脚  No.50十五只蜘蛛结网——七勾八扯  No.51十五个妇女拉家常——七嘴八舌  No.52娄阿鼠(昆剧《十五贯》中人物)测字——做贼心虚  No.53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No.54正月十五贴春联——晚了半月了  No.55二十五只老鼠咬死人——百爪挠心  No.56十五块板子做桌面——七拼八凑  No.57十五个聋子问路——七喊八叫  No.58怀里揣着十五只兔子——七上八下  No.59正月十五赶庙会——随大流

捻军形成的背景是什么?他们是什么下场?

清三年(1864)五月下旬,由陕西汉中率军回援天京的太平军遵王赖文光、扶王陈得才等人在鄂豫皖边境遭到清军顽强阻击,一时不得脱身。

不久,东南方向传出消息说湘军已攻破天京,服毒自杀,幼天王在江西被擒遇害。

被困的太平军将士闻讯后无异于,士气一落千丈,屡被清军击败。

九月,失去奋斗目标的扶王陈得才服毒自杀,其他随行的太平军高级将领或战死,或投敌,由汉中一路招揽而来的二十万太平军也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五六千人。

在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军心涣散的险恶形势下,遵王赖文光决定联手张宗禹、任柱领导的捻军共同对敌。

盘踞北方的捻军早期军事行动多以配合太平军作战为主,旗号上也遥尊太平天国,但形式大于内容,赖文光的决定让双方终于有了实质性合作。

随后,在熟悉地形的捻军帮助下,赖文光率领残部跳出清军包围圈,与张宗禹、任柱等人汇合,并重新整合部队。

为了有别于以前张乐行领导的老捻军,双方经过协商后,为了扩大影响力,打出了太平天国新捻军的旗号,并继续沿用太平天国年号和封号。

起初,新捻军的战斗力较弱,没能像太平天国那样建立根据地,面对实力强大的清军依然以腾挪闪躲的运动战为主,在缴获清军的战马后组建起部队,军事实力逐渐强大起来。

当时负责围剿捻军的清军统帅是帝表哥、蒙古亲王。

此人也是个厉害角色,曾生擒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帅李开芳、林凤祥,在天津大沽口痛击过入侵的英法联军,捻军的老盟主张乐行也是死在他的手上。

僧格林沁带着他的骑兵东撵西赶,终于在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份将新捻军逼挤到山东曹州一带。

就在清廷朝野上下松了一口气,以为僧格林沁在山东剿灭捻军只是时间问题时,却传来大跌眼镜的消息:僧格林沁在曹州高楼寨战死,所部前锋部队七千余人全部阵亡。

而捻军在此战后终于达到鼎盛时期,部队发展到十余万人。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不得不再次打出一张王牌,让刚镇压完太平天国,正在两江善后的湘军大佬火速赶赴前线。

深谙盛极必衰之道的曾国藩连番托辞退让,不肯北上。

但胳膊扭不过大腿,在清廷的连番催促下,不得已奉旨而行。

曾国藩对付捻军的手段和对付太平天国如出一辙,依然是以静制动的“结硬寨,打呆仗”。

他分别在安徽临淮、河南周口、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四处战略要地驻扎重兵,军事指挥大本营设在徐州,以收网形式将捻军往一处驱赶,然后集中兵力聚歼。

按理说这种军事战略是正确的,只是曾国藩北上时他的子弟兵“湘军”已大部分被裁撤,对付捻军主要依靠四省的地方部队和的。

地方部队战斗力极弱,根本无法配合作战,而淮军只听李鸿章的,即使大部分淮军将领表面上对曾国藩很敬重。

因此,曾国藩的军事行动奏效甚微,屡次被捻军冲破包围圈。

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十四年大起义的清政府神经已脆弱到极点,再也无法容忍曾国藩的师久无功,屡败屡战,同时也看出曾国藩与淮军之间的复杂关系,于是决定让李鸿章亲临一线接过他老师的指挥棒,曾国藩则回两李鸿章筹集军饷兼为军事顾问,师徒间的角色瞬间互换。

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就在曾国藩交出指挥权的前后,捻军在昔日荣耀之地---击毙僧格林沁的山东曹州分裂为赖文光、任柱领导的东捻军和张宗禹、张五孩(捻军老盟主张乐行之子)领导的西捻军。

当时捻军首领们表面上的说法是东捻留在中原一带继续与清廷斗争,西捻则前往西北联络声势浩大的回民起义部队,双方互为犄角。

实际上新捻军自形成之日起就埋下一个隐患---多头指挥,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够全盘决策指挥的领导。

捻军中的捻即捏,意思是将分散的力量捏合起来,形成一股势力,而这些势力都是由家族、亲友、老乡为纽带,由其中杰出的或者领导。

赖文光及流亡到北方的太平天国诸王们与捻军间格格不入,最严重的是捻军中最善战的任柱与凭借父荫的张五孩矛盾重重,双方在战场上甚至发生过败不相救的恶劣状况。

东捻与西捻自曹州决裂后一支南下湖广,一支前往西北,彼此越走越远,再没有协同作战的机会。

西捻虽然比东捻多存活大半年,但声势较小直至无声,东捻则活跃在中原一带,大起大落的走完一生。

李鸿章走马上任后,仍然遵照曾国藩的攻剿方略,但加以改进,针对其辖区闹得正欢的东捻提出了“扼地兜剿”的对策,“困于山深水复之处,然后各省之军合力,三四面围困之”,同时坚壁清野,采取保甲连坐,切断地方百姓与捻军的联系,又在关外大肆买马扩充骑兵部队,加上两江源源不断的提供充足粮饷,勇于任事又爱升官发财的李鸿章准备大干一场,让他失望的是起步并不顺利。

捻军中一直流传着赖文光善谋、任柱善战的说法,因此东捻在这两人的协同领导下由河南信阳进入湖北,沿途一度击败湘、淮军,杀死淮军元老张树珊,湘军大将彭毓橘(死后遭肢解,曾国藩表弟),生俘淮军名将郭松林(因受伤严重看管不严,后被其亲兵救走),可谓战无不胜,直至在京山尹隆河碰上淮军第一名将刘铭传。

起初,刘铭传因判断失误,以为东捻是,起了轻敌之心,后被任柱的骑兵冲垮防线,孤立无援下身着官服闭目等死,结果被湘军名将鲍超救下。

鲍超部原本前往西北协助,但曾左不和,加上战事吃紧,临时被曾国藩和李鸿章截留,没想到帮了大忙,不仅救了刘铭传(后来刘铭传),而且所部生力军顺势击垮了捻军。

东捻军在尹隆河之战中先胜后败,战死及溺死万余人,被俘八千多人,士气大受打击,原本由湖北进入富裕的巴蜀战略成空,此后虽有局部小胜但于事无补,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当年,鄂豫皖一带闹灾荒严重缺粮,粮饷得不到补给的捻军听说山东粮食丰收,决定前往就食。

这样就为李鸿章的策略提供了施展的机会。

东捻先后突破运河、胶莱河防线,一直冲到烟台附近。

1867年6月,李鸿章听从刘铭传的建议,布置了三道河防线:胶莱线,运河线以及六塘河防线。

将东捻军困在黄河南岸、运河东岸、胶莱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狭窄区域内。

八月下旬,东捻军艰难突围至运河防线,遭遇淮军部的顽强抵抗,又加上大雨连绵,河水盛涨,东捻军心大乱。

捻军小头目潘贵升被刘铭传部俘虏随即叛变,以三品武官顶戴及两万两白银乘机杀害了任柱。

善战的任柱死后,东捻军心彻底涣散,无奈之下赖文光率残部重上山东,结果一败于潍县,再败于寿光,二万将士战死。

赖文光率六千人苦战逃出,准备下江苏,在六塘河又遇到鲍超的阻挡,后来虽从陈国瑞部的缺口突破六塘河,但终于大势已去,人少力弱。

1868年1月5日,身边只有几百人的赖文光在扬州东北瓦窑铺一带被淮军将领吴毓兰击败俘虏,留下几百字的供词后被就地处死,东捻军至此灭亡。

西捻军进入陕西后也不如意,与当地的起义部队经常发生摩擦,冲突次数要比合作多得多。

当听闻东捻军处于不利处境时,西捻军采用“”的方式,一度进逼保定、天津,以威胁清廷京畿来减轻东捻军压力。

但是,此举不仅没有奏效,反而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1868年7月,西捻军被淮军围困于鲁西北。

8月,淮军收缩包围圈,在天时皆不济的情形下,西捻军于茌平全线溃败,首领张宗禹跳入徒骇河自杀。

至此,活跃五年多的新捻军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随机文章西班牙直布罗陀机场,世界唯一汽车与飞机共用车道咖啡店幻觉使你的眼睛欺骗你,盘点能让人产生错觉的图片恶魔巴尔有多少手下,统帅66地狱军团与路西法齐名揭秘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成因,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长达446公里)解读世界十大反舰导弹排名,鹰击83位列第二(被称海上屠夫)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一代奸雄曹操评价的个人,个个不凡,最后一个最厉害

末年天下三分,出现了以、、为主的三方势力,并且在这个时候其他诸侯也纷纷割地称雄,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上述三个人是真正的枭雄,证明了三个人身上确实有着过人的才能,可能在三个人中,后世对其评价最高的就是刘备,我们都知道刘备是一个得民心的人,相比起曹操来说,是当时的一个英雄,并且最多的也就是用自己的善良去征服别人,刘备也会使用他的亲信力。

对于曹操的评价,后世认为他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一个枭雄,但就算是这样的,一个评价也不能够否认曹操在三国时期作出的一系列伟大的创举,就比如说他任用的大臣开创了。

其实在中很多关于曹操的刻画都是不真实的,毕竟我们都知道,这本小说其实是作者站在刘备的角度去描写的,他将刘备刻画成了三国时期中一个正义的代表。

曹操慧眼识人、胸怀大略,是一个有着治世才能的人。

在三国这样一个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能够获得曹操赏识的人不多,曹操的一生中,唯独对这几个人有非常高的评价。

首先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孙策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有着一定的记载,但是曹操当年跟刘备在一起煮酒谈论三国英雄的时候,对于孙策其实是有一些看不起的,因为在曹操看来,孙策的成名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不过后来孙策在横扫了江东之后,他也对孙策。

第二个人就是马超,曹操对于马超来说是一个劲敌,在对于马超的评价上,明显高于孙策,当年在西凉一战的时候,曹操跟马超之间有一番较量,当时曹操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最终才能够保留一条小命。

最后一个人是孙权,孙权能够占据江东,可见个人能力非常突出,而当年曹操还说:生子当如,可见最孙权的评价是最高的,孙权也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王者级人物。

第四个人就是关于关羽,其实一直都深受曹操的赏识跟喜爱,而当年他也是说出了吾素爱关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

第五个人就是刘备了,曹操一直认为这个天下能够跟他一夺天下的也就只有刘备了,并且他也是说出了这可天下的英雄只有他和刘备两个人。

最后这个人就是曹操自己了,而曹操对于自己的评价也是如果说他自己不称帝的话,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称王了,可以看出来曹操是真的王者。

随机文章为什么叫夏朝?有什么依据?汉景帝和亲政策对汉武帝的影响明朝[永乐大钟]的由来?千年前的瓦里木乃伊,盘坐的女木乃伊为主(男木乃伊陪葬)兵马俑4号坑为什么不挖,兵马俑4号坑介绍/4号坑不是俑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有关十五的歇后语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