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罗娃喊话亨特·拜登:先帮泽连斯基“摆脱拜登毒瘾”
【千问解读】
12月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美国总统拜登特赦其子亨特·拜登一事发表评论,她喊话亨特应先帮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摆脱毒瘾”。
扎哈罗娃在社交平台主页上写道,“亨特说要用毕生精力去帮助毒瘾患者,那么就先从泽连斯基开始吧”。
她补充说,“泽连斯基有很强的瘾,既来自毒品,也来自拜登家族(对拜登家族的依赖)。
”
亨特·拜登因2018年隐瞒其吸毒情况购买枪支,而于今年6月被定罪,他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有现任总统的子女被定罪。
然而昨天,即将卸任的拜登使用了总统权力赦免了亨特,引起美国朝野一片哗然。
随后亨特发表感言称,自己已深刻认识到毒瘾时期所犯下的错误,因此将用毕生精力去帮助那些同样深陷毒瘾的人们。
责任编辑:
一代奸雄曹操是宦官家族出身,为什么却有很多人投靠他呢?
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集团最为人才济济,可谓“猛将如云,”,的用人之道历来为人称道,这也是他能乱世称王的重要原因。
曹操执政过程中曾颁布《求贤令》,以唯才是举之心求贤,这为出身贫寒的能人志士提供了机会,也是让曹营势力急速扩充的重要原因。
曹操到底是如何任人的呢?是什么让这些谋臣志士甘为曹操所用? 一、豪族为柱,兼收并用 东汉时的政权主要以豪族地主作为支柱,生在汉末的曹操也不例外,他将豪强作为主要依靠力量的同时再举各阶级人才,达到兼收并用的地步,因此曹操身边的人才集团上至贵族下至平民,无所不包。
曹操的骨干军主要是豪强世家,靠接纳地方的地主阶级武装形成,如曹洪、、等都是谯县一带的大地主,任俊、许诸、等人本身也有很大势力,他们后来都成为曹操人才集团中的重要力量。
除地主豪门,曹操后来又逐渐的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年少时曹操便有“命世之才”的称号,加上后来许劭称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名声更为响亮,盛名为曹操取得世家地主的信任奠定了基础。
曹操当上东郡太守后前往投奔,荀彧是荀淑之孙,荀淑是当时各世家大族中的首脑人物,地位举足轻重,于是在荀彧的举荐下更有一大批士人前往归顺曹操,如、钟繇、、、杜畿等等不计其数。
所以曹操的用人之道是兼收并蓄,并非一些人所谓任用贫贱之人来冲淡世族势力,他的政治抱负不仅要通过能人士子来实现,更要以豪强宗族为支柱。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世族当中善谋者居多,寒门武将更多。
曹操的用人原则是不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能力有志向,能成为其实现政治抱负的助力,又愿意为他所用,一概收用,不偏不废。
于是曹操身边逐渐聚集了不同阶级的各种人才,有主动归附的,如荀彧、郭嘉、等;还有敌方将领投降而来的,如、、、等;有本身是豪强大族的,如李典、李乾等;也有正常通过选拔举用的,如袁溪、张范、等。
甚至陈琳这种痛骂过曹操的人,他也能既往不咎任用,这是十分难得的。
也是因为曹操的知人善任、兼收并用,才让他的周围聚集无数人才,最终成就大业。
由此可见,曹操的用人范围是非常广的,宗族豪强能用,被举荐者用,通过选举的士人用,甚至痛骂过自己的人也任用,这就为他身边人才云集奠定了数量基础。
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 在对人才德行的要求上,曹操的任人原则是德才兼备,两者。
曹操三次颁布《求贤令》,扬言只要一个人德行美好,同时又有治国之才,即使声名狼藉也愿纳入旗下。
虽然曹操曾表示对“不仁不孝”的有能之士也尽可能重用,但实际上他对的人更为钦佩,如历史上廉明清正的毛玠、正气儒雅的等。
毛玠年轻时做县中小吏,以公正廉洁闻名。
归曹后,曹操命他与蔡琰共同主持文人士子的选举,两人都是正直清廉之士,在他们的努力下朝中奢华风气荡然无存。
当时有不少负有盛名但举止虚伪浮华的人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他为人俭朴清廉以作表率,即使朝中极受宠幸的臣子也不敢超出规制。
曹操因此对毛玠非常赞赏,也曾亲自拜访他。
在选拔人才方面让清廉儒雅的毛玠、蔡琰主持,不仅提高了选拔人才质量,也体现出面对贤才时曹操的公正态度。
曹操虽然看中德行,对有德之人更为钦佩尊敬,但在用人时更倾向于选择有能力的人,即使这类人品行不佳,在曹魏集团也很有可能得到重用。
曹操会对通过选拔的人才进行分类,在他眼里,有德无才者终一事无成,才高而道德低劣者弃之不用对国家来说是损失,因此这类人会得到重用,还有一类人有才能但喜欢以此炫耀,曹操认为他们不但对国家没有助益,反而会误国伤民,不能重用。
可以看出曹操对所用之人的要求是德才兼备又唯才是举的。
对曹操来说,德行固然重要,但才能更为重要,仅自身品德美好对国家来说只是多了一个良好公民,没有治国的才能便是无用。
没有德行但有才能的人虽然可能饱受世人诟病,但他的才能只要取之有道,对国家的治理会有大用。
而仗着有才就飘飘然的人最容易在为治国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犯眼高手低的错误,曹操的任人看似荒诞,实际上有一定道理。
三、投降纳叛,不拘小节 对投降与叛变的能士,曹操采取的是尽弃前嫌的态度。
曹操的五员大将,、张辽、于禁、、徐晃各有其能,英勇谋略皆有,文才武略兼备,即使面对十分强大的对手,他们也是临危不乱,无坚不摧。
但这五员大将中有三人都是投敌而来,张郃、张辽、徐晃原本是、、杨奉下属随从,于禁、乐进则是在军阵行列中选拔而来,可以看出曹操也很善于在战争中发现人才。
曹操在处理投降与叛变的关系方面,有自己的方法。
刘琮、蒯越前来投降,曹操欢喜的不是攻下荆州,而是得到蒯越这样的贤才;背叛袁绍投降曹操时他亲自迎接;陈琳被俘虏时非但没有杀害,反而让他担任随军参谋的职务;王修也是在曹操的用人之道中沦陷,弃袁谭投曹;对的反乱他也能不计前嫌。
曹操这种处理叛乱与投降的独特方法更让他身边聚集了更多人才。
除此之外曹操处理“大”与“小”时采用的是顾全大局的态度,在用人方面宽宏大量,胸怀博大,他的胸襟和气魄也是他成为一代枭雄的原因之一。
从一个刺客成为坐拥上百谋士的大将,管理上千人的集团,与他独特的用人之道分不开,同时也离不开身边众多将士的鼎力相助。
如文聘降前曾让曹操失望,后来仍是委以重任,文聘也不负所托,最终帮曹操守住江夏这块军事重地。
四、御兵有方,从善如流 在御将用兵方面,曹操都能任人唯贤,从善如流。
曾赞美曹操御将之道,说曹操能够发挥各个将才的长处,人尽其用,将他们的特长最大化。
如许诸、身材强壮、武力高强,同时忠诚守法,曹操就让他们在战争中担任前锋,冲锋陷阵,休息时就统领军队亲兵;他在军阵中提拔的于禁、乐进,在俘虏中任用的张辽、徐晃,都在为曹操效命的过程中立下大功,留名青史。
对待投降的将领,曹操也会委以重任。
如帐下的文聘,在江汉地区很有威望,曹操便任命他为江夏太守,让他掌管边疆事务,以抵御孙权;吕布遭擒后,曹操收拢张辽、、孙观等人,其中臧霸于冻土之地很有恩信,曹操便把青、徐二州交给他管辖;与曹操同宗族的人也得到重用,带兵打仗,镇守城关。
用兵方面,曹操借大汉天子的名义四处征战,对谋士提出的用兵策略、军事计谋择优而用,破袁绍、占荆州、擒吕布、取汉中,对外又降服匈奴等,最终将北方统一。
在曹操的众多谋人志士中,郭嘉军事方面的才能很受赏识,深为曹操器重,他们之间的君臣情也十分真挚感人,“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
史书评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能通过敌人的心理特点,性格才智等作出最正确的决策,兵锋无敌。
如建安三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吕布,吕布坚持守在下邳不出来,战役持续大半年,曹操见兵士将领皆疲惫不堪,准备放弃。
此时郭嘉却以远见卓识看出胜利的机会,认为吕布有勇无谋,虽有谋略但反应缓慢,劝曹操急速进攻,曹操依计而行,果然大胜。
除郭嘉外,曹操帐中善谋的智者还有很多,如荀攸、、许攸、贾诩等等。
除了善用谋士外,曹操对部下也是赏罚分明,有功之臣赏赐毫不吝啬,也非常能体恤下属,对待立下大功的谋士,曹操不断给予表彰、封邑,甚至将自己的租税分封赏赐众人,以示之心,这些重赏更是让有功之臣更加卖命,无功之人更加努力上进。
能够科学合理地御将用兵,是曹操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如若不能人尽其才,即使有再多谋士将领也是无用。
结语 曹操的用人之道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选拔时不论出身阶级,任用时任人唯贤,引将用兵时从善如流,这都是曹操在用人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缘由,而用人的成功让曹操的称霸之路更为平坦顺畅。
但曹操用人方面也有缺点,如暴戾、疑心重、唯我是从等,钟惺有评:“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我想是十分公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魏两大集团内讧:高欢凭借3万军队击溃尔朱家族
他们造成的结局是掌握了魏朝实权。
如果进一步查考高欢实力的来源,又可以找到一条简单明了的线索:头一个建号的破六韩拔陵失败后,其部众被安置到冀、定、瀛三州“就食”,以后即为葛荣所有。
葛荣败后,尔朱兆使高欢统其旧部,高欢因而崛起。
所以讲高欢发迹的历史,不可不从六镇起义讲起。
六镇造反算不算起义?笔者认为应该算,因为这是一大群受统治者歧视的人奋起反抗的行动。
所谓六镇,指太武帝为了防御柔然侵扰而在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设置的六座军镇。
最西的是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往东依次是怀朔镇(今固阳西南)、武川镇(今武川西)、抚冥镇(今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最东的是怀荒镇(今河北张北)。
设镇之初,朝廷选拔亲贵做镇将,用强宗高门的子弟做兵员。
兵将很受尊敬,升迁也不受限制,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差使。
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情况很快变了。
在雍容华贵而且文雅的洛阳上层人士眼中,边防将士只是些愚鲁粗人,只有“底滞凡才”才会派去当镇将。
镇将驱使兵士服工役,替自己积累财富。
从前的强宗高门子弟变成了“府户”,“役同厮养”。
反之,他们在中原的同族却很容易做到上品清要的官员。
魏兰根(参见上篇,此人后在孝武帝时官至侍中,传见《书》)说得好:他们对比一下,“理当愤怨!”叫起义也好,叫反叛也好,总之是因受歧视、受虐待而爆发出来的反抗。
魏兰根提出“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的方案,李崇奏报上去,朝廷竟不加考虑。
等到战火已成燎原之势的时候,孝明帝才想到这个方案,赶紧下诏付诸实施,但是已经无从实施,而且即使实施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了。
正光六年,继怀荒镇民造反以后,沃野镇匈奴族人破落韩拔陵聚众起兵,杀镇将,年号真王,各镇华、夷百姓纷纷响应。
五年,他的部将攻克怀朔、武川两镇。
同年又有敦勒族人胡琛在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兵称王;秦州(今甘肃天水)羌族兵士莫折大提起兵称王,他死后,儿子莫折天生进而称帝;营州(今辽宁朝阳)民就德兴称王;其余倏起倏灭的还有多股。
孝昌元年(525年),又有柔玄镇民杜洛周在上谷(今北京市延庆)起兵,年号也叫真王;汾州山胡刘蠡升称天子;北荆、西荆、西郢(在今豫西南的三个州)群蛮反魏,首领不称王就称侯。
北魏政府应付这个局面,显得手忙脚乱,几乎没有什么成效。
正光五年(524年),临淮王元彧、安北将军李叔仁先后被破六韩拔陵打败。
孝明帝因李崇提出过改镇为州的主张,认为他有先见之明,不顾他年已七十难堪军旅重任的实际,派他出征,结果自然不会有任展。
孝昌元年(525年),萧宝寅(南朝齐明帝子,梁代齐时北逃)率崔延伯军曾在马嵬(今陕西兴平西)大破莫折念生。
但是萧宝寅攻克了一个县城,竟把居民抓来当奴碑,部下也都大肆掳掠。
这是逼百姓造反,如何能够平乱。
他们得胜后移兵安定,与胡琛的部将万俟丑奴交战,已经胜了,只因急于掳掠,缺乏戒备,被丑奴一个反扑,打得大败,崔延伯阵亡。
崔延伯魏勇过人,萧宝寅赞他:“关、张不如也!”他的阵亡,朝野都为之忧虑。
魏在这年仅有的一次“大战功”,即是靠柔然阿那环打败了破六韩拔陵。
然而,把降众安置到河北几个州后,所谓“降户”又引起了无穷后患。
六镇造反本来都在关陇地区,把降众迁往河北,起的作用是在河北播下了战火的种子。
孝昌二年(526年),“降户”鲜于修礼率流民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兵,年号鲁兴。
部将元洪业想要降魏,杀死修礼。
葛荣又杀元洪业,扫‘败魏军,自称天子,建国号齐,改元广安。
他的部众日益增多,最盛时号称有百万之众,后来东西二魏的许多人都参加过这支军队。
同年,胡琛战死,万俟丑奴做了首领。
孝昌三年,萧宝寅因消灭不了起义军,无法向朝廷交账,索性在长安自称齐帝。
天下更乱了! 笔者讲到这里,该让高欢上场了。
这个人,笔者在上篇已经提到过,但是没有介绍他的来历。
这里应该作一点补充。
高欢,史籍记载,说他是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祖上移居怀朔,风俗习惯都变得同鲜卑人。
有些学者认为高欢其实是鲜卑人,诈称勃海蓨县人。
笔者赞同这看法。
他字贺六浑,就是一个鲜卑式的名字。
他家里很穷,年轻时在城上服役做工,娄家的小姐看中了他,使婢女向他致意,送私房钱给他,叫他向她父母求婚。
这个小姐,就是后来北齐的神武明皇后(北齐称高欢高祖神武)。
他自讨了这个老婆,才养得起马,在本镇做了队主,又转为函使。
这些都是起码的小差使。
上篇提到他送文件到洛阳,目睹张彝父子被殴辱的事件。
除此以外,他在洛阳还吃过四十下板子。
令史麻祥给他吃肉,他坐下来就吃。
这一来惹火了麻祥,以为他投规矩,拉下去就打。
令史是不人流品的吏,函使更小,在他面前只能立,没有坐的资格。
高欢地位的低微,由此可知。
他回去后,散财结客。
史书上说他是从张彝事件看到天下将乱之故,但是笔者以为那四十板的刺激也可能有些作用。
孝昌元年(525年),高欢和他的一伙尉景、段荣、孙腾、等投到杜洛周麾下。
过了一阵,看他没有什么希望,想夺权又不成,只得逃走。
他逃时拖家带眷,骑在牛上,抱了一儿一女,后有追兵,跑不快又抱不牢孩子。
儿子几次落牛,高欢己经想把他射杀,以免落入敌手,弓都拉开了,幸得段荣把他救起,才得一同脱身。
高欢离了杜洛周,投奔过葛荣,又逃走去投。
高欢旧时结识的刘贵早已在尔朱荣麾下,竭力向他推荐高欢。
但是这时的高欢,已两经流亡,形容憔悴,尔朱荣看不出他有何出众之处,没有立即重用。
有一次,高欢跟着尔朱荣走到马厩旁,厩中有匹劣马,没有人能制服它。
尔朱荣想看高欢有什么能为,叫他去修这匹马的马鬃。
高欢本是驯马的能手,他顺利地完成后,对尔朱荣说:“驾驭恶人同养马是一样的道理。
”尔朱荣听他出语不凡,才同他谈论时事。
秀容在今晋北朔州一带(一作忻州一带),尔的领地周围三百里,地形复杂。
尔朱氏是契胡酋长,部众精于骑术。
尔朱荣养了十二个山谷的马,每谷马的毛色完全一律。
高欢就借此为题,问“养了这么多马,做何用途?”尔朱荣并不正面回答,反而要求高欢谈自己的意见。
于是高欢提出讨徐、郑以清君侧的意见(参见上篇)。
尔朱荣听了,大有深得我心之感,两人谈得投机,从日中直到半夜才歇。
从此高欢经常参与军谋,成为尔朱荣的得力助手。
河阴事件前后正是葛荣势力最强的时候。
孝昌三年,葛荣打破都,围攻邺城:帝建义元年八月,葛荣第二次围攻邺城。
九月,尔朱荣率侯景等七千骑兵,每人都备副马,东进救邺。
葛荣仗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以为必胜无疑,对部下说:“多带长绳,抓到就缚。
”他在邺城以北,列成长达几十里的阵形,想一举把敌军包围歼灭。
尔朱荣把部队分成若干处,每处三员将、几百名骑兵,潜伏在山谷中间,到处扬尘鼓噪,造成声势,使敌人弄不清楚有多少人马。
他下令:每人带一根棒,见敌就打,不准下马斩级,以免浪费时间。
秀容胡骑奋勇冲击,尔朱荣亲自带队冲锋,绕到敌后,前后合击,大破敌军,并在阵上生擒葛荣,余众全部投降。
他命令降众,愿往何处,便往何处。
降兵大喜,几十万人一日之内便分散完毕。
押领的官在一百里外的各条路上等候,把降众分别集中起来,进行安置,原来的首领都量才录用,使降官管理降众,进行得非常顺利。
北魏为这次胜利,把年号建义改为永安。
葛荣被押到洛阳,魏孝庄帝开宫门引见后,把他斩首。
尔朱荣俨然是北魏的大功臣了。
永安二年(529年),他还帮过孝庄帝一个大忙:这年五月,梁将送上年投梁的魏北海王进洛阳,孝庄帝仓皇出走(详见第四十六篇)。
闰六月,尔朱荣反攻洛阳,陈庆之撤走,元颢逃亡被杀。
尔朱荣俨然是再造社稷的大功臣。
残存的反魏各军也陆续为尔朱氏的部队消灭,到永安三年(530年)万俟丑奴与萧宝寅在平凉被尔朱天光擒获。
至此,自从正光四年以来的各种反魏武装,可以说是完全覆没了。
然而孝庄帝并不以全胜为可喜,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像是个皇帝。
九月,尔朱荣到洛阳朝见孝庄帝,被孝庄帝和几个亲信乱刀斫死。
消息传出,洛阳城里欢声动地。
然而这实在是轻举妄动。
十月,尔朱兆、尔朱世隆在晋阳立太原太守长广王为皇帝,改元建明,尔朱兆做了大将军。
十一月,向洛阳进兵。
其时高欢在晋州(今山西临汾)做刺史。
尔朱兆要他同去,他推说“山蜀(汾晋山区中保聚山寨的蜀人)尚未平定”,不肯同去。
他对尔朱氏的,此时至少已经不很赞同。
但是《北齐书·神武本纪》说的“兆举兵犯上,此大贼也”,恐伯是史官粉饰之词,即使有之,也是出于反尔朱氏的需要而已。
十二月,尔朱兆兵到洛阳,抓住孝庄帝,把他带回晋阳缴死。
这个倒霉皇帝只活了二十四岁。
尔朱兆到洛阳捉皇帝,并不费力,但是当河西(北河以西,即黄河河套西北角以西,指今内蒙古磴口一带的黄河两岸)“贼帅”纥豆陵步蕃应孝庄帝之命来袭秀容时,却抵敌不过,不得不向高欢求救。
幕僚都劝高欢不踩,高欢却认为此时尔朱兆正在着急,不会有别的念头,即引兵往救,与尔朱兆协同作战,杀死步蕃。
尔朱兆很感激,与高欢起誓,结为兄弟。
把葛荣旧部交给高欢统率,就是这个战役以后的事情。
上文说过,尔朱荣让葛荣部众愿往何处,便往何处。
其中流入并州、肆州(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肆州治今山西忻州,二州指今山西省中部)的有二十多万人。
他们和契胡杂处,常受胡人欺凌虐待。
两三年间,发生过二十六次大小不等的反抗行动,杀掉了一半,仍旧不能解决问题。
尔朱兆向高欢请教。
高欢说不能靠杀,应该挑选心腹将领作统领,有人犯法,惟首脑是问,这样就容易管。
尔朱兆赞道:“好主意,谁能担当?”贺拔允在座,就推荐高欢。
高欢心中暗喜,怕尔朱兆生疑,便佯装发火,朝他嘴上一拳,打断了他的一颗牙齿,骂道:“天下事都由大王作主,阿鞠泥(贺拔允的别名)胆敢胡说,该杀!”尔朱兆当他真心,当场决定交给他统率。
高欢见他有些醉意,怕他清醒后反悔,立即出去宣布:“受委统州镇兵,一律到汾水东岸集中听令。
”葛荣旧部本是六镇之人,后来孝明帝改镇为州,所以有州镇兵这个名称。
不久,高欢又使刘贵向尔朱兆提出“就食山东”的要求。
理由是:并、肆二州连年受灾,降户在田里挖田鼠吃,人人面黄肌瘦,希望到山东粮食丰富的地方去,等温饱以后再回来听候安排。
尔朱兆很爽快地同意了。
长史慕容绍宗劝他不要答应,说:“现在天下很乱,高公雄才盖世,再使他握重兵在外,譬如把云雨借给蛟龙,一旦存了异心,将无法制服。
”尔朱兆是个蠢汉,竟说:“我们起过誓结为弟兄,有何可虑?”慕容绍宗早己看穿高欢要脱离尔朱氏掌握的野心,冷冷地道:“亲兄弟有时还不好相信,何况是结义弟兄!”当时尔朱兆左右亲信都已经拿到高欢的钱财,大家说绍宗和高欢有仇,故意说他的坏话。
尔朱兆听了大怒,把慕容绍宗关起来,并且催高欢早日出发。
高欢走了没有多少路,遇见尔朱家洛阳来人,有三百匹马,便都抢了。
尔朱兆得报,马上放慕容绍宗出来,问他该怎么办。
绍宗说:‘他走得还不远,仍在大王掌握之中。
”尔朱兆便亲自去追,在襄垣(今山西襄垣北)追上了,只是隔了一条漳水,又逢水涨,冲坏了桥,渡河比较困难。
高欢隔河拜道:“借马非为别故,只是怕到了山东,打起仗来马不够用。
大王听信人家的话,亲自来追,某不辞渡水而死,只怕部下顿时要反。
”尔朱兆听了一番,倒觉得自己,向他打招呼,声明没有加害之意。
他为了表示诚意,轻装骑马过河,同高欢一起坐在营帐之前,把佩刀塞到高欢手里,叫他斫自己的脑袋。
高欢马上号陶大哭,道:“自从天柱逝世之后,除了大王,贺六浑还有谁可以依靠!只希望大王千万岁,把事业越做越大。
现在受人离间,大王又说这等话,贺六浑如何受得了!”不知高欢这些眼泪从何而来,装得真像极感动的样子。
尔朱兆头脑简单,给他一糊弄,当真大受感动,把刀投到地上。
又斩了一匹白马,和高欢起誓,当夜就在高欢营帐里睡了。
尉景想乘此机会,把尔朱兆抓起来杀掉。
高欢不许,说:“现在杀了他,尔朱氏党羽还多,一定要集结起来对付我们。
我军兵饥马瘦,难以抵敌。
如有英雄乘之而起,麻烦更大。
尔朱兆虽勇,粗鲁无谋,并不可怕,让他回去好了。
”第二天,尔朱兆告辞,邀高欢到他营里一聚。
高欢想上马同去,孙腾在后面拉拉他的衣服,高欢会意,就谢绝不去。
尔朱兆想必觉察到这个微妙的变化。
他到了对岸,立刻改变态度,朝对岸大肆谩骂了一通,然后回晋阳去了。
高欢实际上已经和尔朱氏决裂了。
他清除了队伍中亲尔朱氏的人员。
他需要改善他本人和队伍的形象以提高声誉。
他在壶关附近的大王山停留了两个月,让队伍休息,然后东出滏口(太行山径,在今河北邯郸西南)。
他申明纪律,严加约束,对民间秋毫无犯。
走近了麦地,他便下马,亲自牵着马通过。
远近的百传说他的军队纪律好。
魏普泰元年(531年)二月,高欢到达信都(今河北冀州,当时是冀州州治)附近,高乾已经带了十多个随从在那里等候了。
高乾字乾邕,也是勃海蓨县人,曾在元叉手下供职,颇受信任。
尔朱荣得志时,他见天下大乱,率流民造反,曾受葛荣官爵。
葛荣败后,孝庄帝倒要用他,因尔朱荣反对,他就回到乡里,与兄弟高昂纠集骁勇,这时己很有点势力。
昂字敖曹,胆子大,气力也大,常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不能端坐读书做老博士。
尔朱兆人洛阳后,兄弟占了信都,推封隆之权行州事(暂时代理刺史职务)。
封隆之字祖裔,与高乾同乡,他的父亲司空封回死于河阴事件。
他对尔朱氏是既有国恨,又有家仇。
他们听说高欢兵近,估计不是为尔朱氏效力而来,决定由高乾迎上去探他的意向。
高欢、高乾两人谈得非常投机,高欢就进冀州,在此驻军。
这里提到的年号普泰,是节闵帝(前废帝)的年号。
镇守洛阳的尔朱世隆就在这个月废掉长广王,改立广陵王(孝文帝侄),改元普泰。
这位君主从元叉擅权以来,诈称失音,住在庙里,不和人往来。
这次登位,表示谦谨,下诏不称“皇帝”,只称“帝”。
他八年不开口,安然无事,这次一受拥戴,就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真是何苦! 高欢准备起兵讨伐尔朱氏了。
他使出绝妙的动员兵士的手段。
他先假造一份文件,说尔朱兆要把六镇人分配给契胡做部曲,部众知道了都很着急。
接着他又假造并州发来的兵符,征发一万兵士去攻打步六稽。
他一本正经地执行命令,编好队伍,出发的日子也定了,然后,孙腾、尉景出面要求,让大伙迟五天再走。
五天满期后,再一次请准延期五天。
非走不可了,集中完毕,准备开拔了,高欢出城送行,流着眼泪和众人告别,大家都哭了,一片哭声惊天动地。
在这节骨眼当儿,高欢挑拨大众的情绪,他说:“俺和大伙都是失乡客,等于是一家人,想不到上面要征发你们去打仗。
听命令到西面去是死路一条,误了军期也得死,分配给‘国人‘(指契胡)也没有生路,如何是好呢?”大伙的情绪空前激动起来,喊道:“只有反了!”高欢要的就是这一句,接着便道:“反是只得反了,必须推一个人做主。
”回答当然是都愿意拥他为主。
高欢还不罢休,他需要部众死心塌地服从他,告诫大家道:“人家都说你们六镇人强横。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你们没有看见葛荣吗?尽管有百万之众,没有法度,终于败了。
如今以我为主,必须和从前不同,不得欺负汉人,不得违背军令,该死该活,都得听我的。
如果大家做不到的话,我就不干,否则将来要为天下人取笑。
”这时众人热情正高,都叩头听命。
于是高欢杀了牛,请将士饱餐一顿。
六月,在信都起兵讨伐尔朱氏。
十月,高欢用孙腾的建议,立勃海太守做皇帝,改元中兴,是为后废帝。
这个皇帝一点用处也没有,但是从当时人的眼光来看,没有一个皇帝便名不正、言不顺,所以非有一个不可。
尔朱氏的实力远在高欢之上,但是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一是不团结。
尔朱世隆任尚书令,控制洛阳朝廷;尔朱兆据有晋阳和秀容老家,俨然;尔朱天光做雍州刺史,据有关陇;尔朱仲远镇大梁,有徐兖二州地盘。
他们若能团结一致,高欢绝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
二是残暴。
这点不消多说,从尔朱兆以来,一向如此。
高欢反后,尔朱仲远和尔朱兆都出了兵,仲远屯兵阳平(今山东莘县),尔朱兆出井隆,屯兵广阿(今河北隆尧东)。
高欢散布流言,说“世隆、仲远兄弟要谋害尔朱兆”,又说“尔朱兆和高欢同谋,要杀仲远等”,弄得他们互相猜疑,尔朱仲远等便不战而退。
高欢进军广阿,一举击败尔朱兆军,接着移兵攻邺,于次年(532年)正月,攻克邺城。
尔朱家总算在大敌而前勉强联合起来,闰三月,天光从长安,兆从晋阳,度律从洛阳,仲远从东郡,四路人马到邺城附近集合,号称有二十万之众。
高欢率军迎敌,他的战马不满二千,步兵不满三万,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列阵,把牛驴联结起来堵塞归路,将士除决死向前,别无出路。
一战下来,。
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尔朱氏的失败,根子还在内部。
战前,大将斛斯椿和贺拔胜就在议论:“天下皆怨毒尔朱,而吾等为之用,亡无日矣。
”他们愿败不愿胜。
贺拔胜在阵前向高欢投降。
兵败以后,斛斯椿加速赶回洛阳,四月,杀尔朱世隆、尔朱彦伯,连生擒的尔朱度律、尔朱天光,都送交高欢。
尔朱仲远南逃降梁。
贺拔岳率等杀了留守长安的尔朱显寿,投降高欢。
高欢进了洛阳,把节闵帝和自己立的后废帝都废了,另立平阳王为帝,改元太昌,是为孝武帝。
这两个废帝和先被废黜的长广王(后改东海王)先后被杀。
高欢做了大丞相,实际上是魏朝真正的统治者。
同年(太昌元年)七月,高欢进兵并州,尔朱兆放弃晋阳,退回秀容。
高欢因晋阳地势险固,在这里建立大丞相府,从此开始,终东魏、北齐之世,晋阳一直是陪都。
这年岁末,高欢使窦泰掩袭秀容。
二年(533年)正月,袭破秀容,尔朱兆逃到荒山上自缢而死,尔朱氏彻底灭亡了。
随机文章不是袁世凯!李鸿章临终前举荐「他」 葬送了大清帝国清朝的皇后权力多大?这件事让人傻眼:竟然是她决定请问明朝是被谁所灭?李自成还是清朝?萨德拦截导弹飞行速度,2790米/秒碾压巡航导弹揭秘能让人长高的神秘小岛,外来游客纷纷长高几厘米(神秘矿石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