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985大学考研遇冷:报名人数连年下降,多专业个位数报考
【千问解读】
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985考研"冷门王"之谜:当地缘情结遇上刚需热门,谁在左右考生的选择?
一所985高校考研人数四年暴跌36%,多个专业零报考、个位数报名,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然而,在兰州大学,这却是不折不扣的现实。
不禁让人好奇,一所百年名校为何陷入如此尴尬境地?
从数据看,兰大考研人数持续走低:2020年16026人、2022年15507人、2023年12655人,到2024年仅剩8087人。
与此同时,录取人数却节节攀升:2022年4980人、2023年5131人,2024年更是达到5363人。
这组此消彼长的数字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深层问题?
深究其因,地理区位无疑是最大"拦路虎"。
位处西北的兰大,虽有"西北第一校"的美誉,却难敌考生的"东部情结"。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历史遗留问题。
更有趣的是"报考悖论":2024年兰大实考8087人,上线不足3000人,一志愿录取率却高达37%。
最终录取的3957人中,调剂生占比高达45.4%。
这就出现了"报名嫌弃、调剂抢手"的奇特现象。
专业分布方面同样值得关注。
2024年,兰大竟有5个专业"零报考",21个专业仅1人报考,9个专业2人报考。
这些"冷门"专业多集中在医学、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
相比之下,管理、环境、化工等应用型学科却门庭若市。
这种冷热不均,折射出功利化倾向下的专业选择取向。
有趣的是,兰大的调剂政策颇具"双面性"。
一方面,高比例的调剂名额为二志愿考生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该校偏好名校调剂生的倾向,又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在择校时,我们是否过分迷恋地理区位和表面光环,而忽视了真正的学术价值?当一所985名校被贴上"调剂大户"的标签,这究竟是教育资源分配的悲哀,还是区域平衡发展的契机?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