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录取分数线汇总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想要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的学子们详细展示
【千问解读】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想要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的学子们详细展示2024年最低分数据,以及招生专业名单汇总!
一、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
下方表格展示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在各省高考2024年的最低入围分数线,各省最低分有所差异,请大家参考!入围分数=高考文化课成绩+数学单科成绩*N(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N=0.5;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专业N=0.2;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专业N=0) 专业名称 省份 科目 分数线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北京 综合改革 673 工程力学 北京 综合改革 625.2 数学与应用数学 天津 综合改革 695 生物工程 天津 综合改革 624 生物工程 天津 综合改革 611 工程力学 河北 物理 624 应用物理学 河北 物理 644.2 应用化学 河北 物理 610 生物工程 河北 物理 618 工程力学 山西 理科 639.8 应用物理学 山西 理科 647.8 工程力学 内蒙古 理科 644.8 应用化学 内蒙古 理科 614 数学与应用数学 辽宁 物理 701 工程力学 辽宁 物理 663.4 应用物理学 辽宁 物理 660 应用化学 辽宁 物理 638 生物工程 辽宁 物理 629 工程力学 吉林 物理 637.2 应用物理学 黑龙江 物理 666.8 应用化学 黑龙江 物理 603 应用化学 黑龙江 物理 600 工程力学 江苏 物理 659.6 应用物理学 江苏 物理 656.6 生物工程 江苏 物理 626 工程力学 江苏 物理 657.8 应用化学 浙江 综合改革 645 生物工程 浙江 综合改革 645 应用化学 浙江 综合改革 644 应用化学 浙江 综合改革 643 工程力学 安徽 物理 655.4 应用物理学 安徽 物理 659.6 生物工程 安徽 物理 625 应用物理学 安徽 物理 658.8 应用物理学 安徽 物理 656.6 数学与应用数学 福建 物理 659.5 应用物理学 福建 物理 649.4 数学与应用数学 江西 物理 658 工程力学 江西 物理 626 工程力学 山东 综合改革 640.8 应用化学 山东 综合改革 614 生物工程 山东 综合改革 605 数学与应用数学 河南 理科 672 工程力学 河南 理科 630.8 应用物理学 河南 理科 643.2 生物工程 河南 理科 601 生物工程 河南 理科 620 工程力学 湖北 物理 634.8 应用化学 湖北 物理 592 数学与应用数学 湖南 物理 659 生物工程 湖南 物理 602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东 物理 656 数学与应用数学 重庆 物理 631.5 应用物理学 重庆 物理 592.4 工程力学 四川 理科 662 应用化学 四川 理科 625 工程力学 四川 理科 642 工程力学 四川 理科 617.4 工程力学 陕西 理科 635.8 应用化学 甘肃 物理 565 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1、对于第一类考生,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高考满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的75%。根据考生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强基计划填报专业志愿和强基计划分省分专业计划4倍数,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依次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及入围专业(末位同分者同时入围)。
考生入围专业一经确定,在学校考核及录取期间不得更改。
对于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满足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高考满分的75%条件时,如按上述规则未能入围,在其高考单科成绩符合所报专业破格入围条件和要求时,可破格入围,入围专业为各科目对应专业。
各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的破格入围条件和要求如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应用物理学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要求物理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且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处于分省分专业计划4-6倍(含6倍)之间,在非高考改革省份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应用化学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要求化学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且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处于分省分专业计划4-6倍(含6倍)之间,在非高考改革省份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
2、对于第二类考生,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或合并录取批次的省份,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同时不低于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即可入围,入围专业为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专业。
二、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2024录取分数线
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成绩计算方式为: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高考文化课满分*850+校考成绩/校考满分*150下方表格展示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2024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专业名称 省份 科目 分数线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北京 综合改革 833.63 工程力学 北京 综合改革 856.03 数学与应用数学 天津 综合改革 843.2 生物工程 天津 综合改革 852.27 工程力学 河北 物理 836.23 应用物理学 河北 物理 837.87 应用化学 河北 物理 830.63 生物工程 河北 物理 837.2 工程力学 山西 理科 849.33 应用物理学 山西 理科 842.87 工程力学 内蒙古 理科 847.97 应用化学 内蒙古 理科 833.2 数学与应用数学 辽宁 物理 882.57 工程力学 辽宁 物理 871.3 应用物理学 辽宁 物理 852.33 应用化学 辽宁 物理 862.2 生物工程 辽宁 物理 857.07 工程力学 吉林 物理 835.7 应用物理学 黑龙江 物理 868.67 应用化学 黑龙江 物理 851.47 工程力学 江苏 物理 871.47 应用物理学 江苏 物理 858.53 生物工程 江苏 物理 855.7 应用化学 浙江 综合改革 866.13 生物工程 浙江 综合改革 869 工程力学 安徽 物理 865.93 应用物理学 安徽 物理 856 生物工程 安徽 物理 841 数学与应用数学 福建 物理 836.9 应用物理学 福建 物理 853.73 数学与应用数学 江西 物理 836.03 工程力学 江西 物理 827.87 工程力学 山东 综合改革 836.4 应用化学 山东 综合改革 828.83 生物工程 山东 综合改革 824.5 数学与应用数学 河南 理科 830.13 工程力学 河南 理科 833.73 应用物理学 河南 理科 840.43 生物工程 河南 理科 817.83 工程力学 湖北 物理 853.3 应用化学 湖北 物理 836.53 数学与应用数学 湖南 物理 835.9 生物工程 湖南 物理 824.8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东 物理 827.5 数学与应用数学 重庆 物理 828.6 应用物理学 重庆 物理 824.1 工程力学 四川 理科 861.7 应用化学 四川 理科 850.23 工程力学 陕西 理科 842.3 应用化学 甘肃 物理 826
三、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1、数学与应用数学2、应用物理学3、工程力学4、应用化学5、生物工程以上就是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2024年入围分数线、录入分数线,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全部招生专业名单,供给2025年高考生参考。大家可以从录取分数线、招生专业角度好好看看,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是否适合自己报考!
解析强基计划9大认知误区,报考门槛本来并不高!
其实并不是这样!39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公布,简章公布后即刻就会开启强基报名,并在报名时确定专业志愿顺序。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随时可能发布!各位考生家长可以尽早做好报考准备。
按照往年经验,强基计划报名时间集中在4月,通常10-20天左右,报名时间相对比较紧张,且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好政策研究、院校定位、材料准备、盖章上传等全部报名工作,很容易手忙脚乱,乱中出错。
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家长,现在就开始了解政策、进行材料准备工作,待报名时,再根据高校简章要求有序进行即可。
误区二:强基计划只有竞赛生才能报考强基计划报名基本没有限制!无论你是竞赛生还是非竞赛生、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只要报名了当年高考,就可以报名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
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明确了两类招考对象的具体条件:1️⃣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2️⃣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该类考生需要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银牌以上的奖项。
不过数理基础学科成绩优异、擅长校测、或拥有竞赛经历的考生在强基计划中还是会有一定的优势
2025强基计划开始报名了吗?高三考生家长现在开始准备应该从哪里入手?
谁能想到往年3月底4月初就发布招生简章的强基计划,到今年4月10日还迟迟没有消息。
部分家长猜测是不是政策有大变动,而更多的家长陷入茫然不知所措中。
什么时候报名?能不能报名?要不要报名?需要准备什么?家长能帮考生什么?消息政策哪些渠道靠谱?今天,桃兮老师就详细说说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招生简章时,作为家长要如何为考生做好充足准备,清醒冷静的规划强基升入名校之路!一、到底要不要报强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多而冗杂,经常能见到关于强基计划的各种传言,“降分录取”“竞赛生才能报”“冷门专业”“工作不好找”等等。
各位考生家长报名前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强基计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招生政策,它绝不是进入名校的捷径!强基计划的定位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招生专业聚焦在数理化生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逐渐拓展到一些关键领域工科专业,绝大部分高校本科阶段不允许转专业。
所以说,强基报考择志>择校!家长需要同考生明确个人生涯规划,全面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如果考生存在对专业有执念,缺乏科研精神等情况,建议放弃强基报考。
如果考生打算深造,能接受在某一专业领域长足发展,那将非常适合报考强基计划!也有很多考生家长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那就建议可以先报名强基试试。
虽然不鼓励,但强基报名一旦错过就没有机会了,而高考风险又很大,需要强基作为兜底支撑,不确定的考生家长尽可一试。
二、强基政策了解如何入手?确定是否报名后,要尽快投入对强基政策的了解研究,无论是报名入围还是校测录取都需要考生家长对政策足够了解,才能发挥考生最大优势!如今强基简章迟迟未发布,正好给还不熟悉政策的家长朋友一些时间,深度了解强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