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排名的共性与个性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08 点击数:
简介: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两国大学排行榜共同关注的重点,师生荣誉获得、办学条件、科研产出、立德树人、高校社会声誉共同构成中国大学排行榜的个性,而学生学位完成情况、学生多样性、高等教育成本、学校财…

【千问解读】

导读: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排名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

中美两国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而其大学排行榜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与独特的价值取向。

本文聚焦于中美大学排名,通过对 16 个中美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展开深入的比较分析,揭示出其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从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共同关注点,到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师生荣誉、科研产出等个性维度,再到美国大学排行榜的学生学位完成、多样性等特色方面,全面剖析了两国大学排名体系的差异与联系。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美高等教育评价,更为我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路径,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且符合本土需求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

· 摘 编·

大学排名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工具,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尽管部分名校抵制排名,但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发达,其大学排行榜积累了丰富的评价经验,对中国设置科学合理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研究选取了16个中美大学排行榜,通过构建筛选标准、数据收集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提取出56类评价指标,发现中美大学排行榜各有39类、35类评价指标,中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更为丰富且联系紧密。

中美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特点:

共性分析:两国大学排行榜均注重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及毕业生就业情况,但衡量方式有所不同,如美国主要通过标准化考试成绩和录取率衡量生源质量,中国则主要依据高考成绩。

个性分析:

中国大学排行榜:重视师生荣誉获得,关注高校办学条件尤其是教育教学条件,注重科研产出,凸显立德树人使命,关注高校社会声誉。

美国大学排行榜:重视学生学位完成情况及学生流失情况,凸显学生群体多样性,注重高等教育成本与学校财务状况,反映学生就读体验。

对中美大学排行榜共性与个性比较分析的思考:

细化测量指标:当前测量内容较为单一,需拓展,如考虑大学新生求学意愿、教师职业发展、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与薪酬水平等。

立足中国特色:应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建设需要,设置动态的评价指标模块,同时关注省域和地方层面的社会需求,注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考察。

重视人本属性:增添学生多样性相关评价指标,关注高校中弱势群体的教育获得情况;巧用高校的学情调查数据,融入满意度、认同度、归属感等与学生就读体验密切相关的软性评价指标。

以下是文章全文——

大学排名的产生和发展源自强烈的社会需求,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公众对“何为最好的大学”的困惑。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大名校联合抵制并陆续退出排名榜单,[1]大学排行榜的“信用危机”日渐突出。

现代大学是复杂的多元化巨型组织,很难从单一或若干维度对其全貌进行考察。

社会各界对大学排行榜的争议颇多,造成其“声誉塌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指标体系的不合理性

但正如“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学排行榜在备受质疑的同时,不可否认其在助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前依然活跃在排名舞台上的大学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对“好大学”内涵的阐释提供借鉴。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大学排名将一直存在并持续发挥影响

”[2]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同时拥有相对成熟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美国大学排行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第三方高校评价经验,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大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考察美国大学排行榜与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共性与个性,可以为我国设置科学合理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01

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案例选择与指标分析

研究案例的选择需要有一套可操作的标准,以便从众多研究对象中挑选出合适且典型的案例。

本研究通过建构一定的筛选标准确定中美大学排行榜,并基于各大学排行榜官方发布的信息来展开分析。

筛选标准

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本研究建构如下筛选标准:其一,中美大学排行榜应为国家性排行榜,即排名范围以本国为界限,区域性(如亚洲大学排行榜等)以及国际性(如世界大学排行榜等)的排行榜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其二,应为衡量大学整体情况的综合性榜单,需涉及综合得分计算并会公布相应的大学总得分排名;其三,排名对象为高校,主要指本科院校;其四,一个发布单位只选取一个大学排行榜,若一个单位在同一时期发布了多个大学排行榜,则选择评价指标更偏向于综合性的榜单;其五,大学排行榜排名需定期发布且目前(至少在2022年)仍处于更新状态;其六,大学排行榜信息完整,应当有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公布。

数据收集

本研究借助中外综合性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维基百科等以及中外知识资源数据库如知网、谷歌学术等获取中美两国各类大学排行榜信息。

出于对数据真实性和可获得性的考虑,本研究将各个大学排行榜的官方网站作为数据收集主要来源,并以两国相关媒体对大学排行榜的新闻报道以及知识资源数据库中与大学排行榜相关的文献资料等作为数据补充。

基于上述标准,许多大学排行榜被排除在外。

例如,有美国高校的“大众点评”之称的Princeton Review美国最佳大学排名虽设置了涵盖大学学术与行政、人口多样性、课外活动、政治、生活质量、社交场景、城市生活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但仅提供了单一评价指标下的大学排名,并未对大学进行总体排名,故未纳入;再如,Kiplinger美国最具性价比大学排名并没有持续发布,目前仅更新至2019年,故未纳入。

最终得到中美大学排行榜共计16个,其中,81.25%的大学排行榜提供了指标权重或赋分方式。

美国大学排行榜共9个,包括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Niche美国最佳大学排名、Washington Monthly美国大学排名、The Wall Street Journal美国最佳大学排名、Money美国最佳大学排名、College Simply美国最具价值大学排名、College Factual美国最佳大学排名、College Raptor美国最佳大学排名、Forbes美国顶尖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排行榜共7个,包括软科中国大学排名、ABC中国大学排名、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高准(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GDI大学排行榜、神针中国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名。

中美各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异质性较大

为便于统计与分析,本研究一方面将内涵一致但表述不同的内容进行了合并,例如,将“学生群体的种族构成”和“获得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s)的学生占比”等合并为“学生多样性”;另一方面将含双重或多重含义的单一评价指标进行了拆分,例如,将“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拆分为“教师学历”和“教师职称”。

最终,共计提取到56类评价指标,中美大学排行榜各有39类、35类。

本研究根据重新建构的各类评价指标在排行榜中出现的频率以及共存的情况分别生成评价指标频率表和评价指标共现矩阵,借助Ucinet软件展开社会网络分析。

结果显示中国大学排行榜各评价指标构成的网络整体密度明显大于美国大学排行榜,结合各评价指标出现的频率展开分析,中国7个大学排行榜涉及的评价指标总频次为148次,平均每个大学排行榜有21.14个评价指标,美国9个大学排行榜涉及的评价指标总频次为91次,平均每个大学排行榜有10.11个评价指标。

可见,相比较而言,中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更为丰富,且各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从中美大学排行榜共有的评价指标来看,就业情况、生源质量和师资规模三者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且在大学排行榜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三者之间的连线也较粗,共同构成了网络图谱中的“铁三角”。

教师获奖荣誉、办学荣誉资质、高层次人才和学生获奖荣誉的出现频率虽然也较高,且围绕在“铁三角”的周围,但从出现频次上看,四者主要分布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

从中国大学排行榜特有的评价指标来看,一流学科专业、技术转让(专利)、科研设施平台、教学条件、科研项目课题、高被引学者、出版物数量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均在5次及以上,各类评价指标之间的连线较粗,说明这些高频次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了中国大学排行榜区别于美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特色。

从美国大学排行榜特有的评价指标来看,毕业情况、学费/负债贷款、学生多样性、学生流失情况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均在5次及以上,其中,毕业情况处于四者的核心位置,与另外三者的连线均较粗,此外,学生流失情况与教职工薪酬等的连线亦较粗,由此形成了美国大学排行榜区别于中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特色。

02

中美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特点

两国大学排行榜存在某种共识,作为面向国家范围内的大学评价工具,中美两国的大学排行榜均表现出一定的本土特色。

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两国大学排行榜共同关注的重点,师生荣誉获得、办学条件、科研产出、立德树人、高校社会声誉共同构成中国大学排行榜的个性,而学生学位完成情况、学生多样性、高等教育成本、学校财务、学生就读体验描绘出美国大学排行榜的特色。

1、中美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共性分析

首先,注重学生的输入质量。

生源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基础。

案例中66.67%的美国大学排行榜和85.71%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相应评价指标。

美国大学排行榜主要以标准化考试成绩和录取率衡量生源质量。

标准化考试直接反映生源质量,包括具有“美国高考”之称的学术能力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merican College Testing,ACT);录取率侧面反映出生源质量,被部分美国大学排行榜视为反映“公众对特定学校学位价值的看法的一个指标”,显示了“高校的选择性以及高校淘汰申请准备不足学生的能力”。

中国大学排行榜主要以高考成绩衡量生源质量,具体表现在全国高考录取提档线、新生录取分数线、本科分数线排名等测量内容上。

可见,中美大学排行榜普遍借助权威性的数据衡量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各大学排行榜中高低不一,例如,U.S.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中的权重为5.00%,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的权重不足5.00%,而College Raptor美国最佳大学排名中权重达17.00%。

其次,重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力量,一流人才的培养、一流学科的建设以及一流大学的创办均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

综观中美大学排行榜,总体上看,主要关注教师数量规模。

结合研究案例情况,中国和美国大学排行榜中设置了师资规模评价指标的占比均在65.00%以上,具体表述为全职教职工规模、全职教学型教师百分比、教师规模、科研人员规模、师生比等,但更多以师生比的形式反映出来。

不同大学排行榜中关于师生比的解释并不一致,例如,College Simply美国最具价值大学排名中指的是教学型教师与本科生的比例,College Raptor美国最佳大学排名中指的是教职员工总数与注册学生人数的比值,但无论如何,师资规模已被视为衡量高校办学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情况的常用评价指标。

再次,重视毕业生就业情况。

大学生就业问题历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尤为如此。

虽然各国政府相关部门致力于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机会和条件,但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依旧举步维艰。

面对这一现象,作为人才“输出地”的高校应当有所作为。

因此,毕业生就业情况越来越成为考验一所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参照。

结合研究案例情况,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就业情况评价指标的占比超过71.00%,而美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该评价指标的占比高达88.89%。

美国大学排行榜更关注教育投资收益,即以收入衡量毕业生的就业回报率。

例如,Forbes美国顶尖大学排行榜等关注了毕业生在若干年后的薪酬水平,Money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等关注了大学毕业生薪酬与高中毕业生薪酬的差距(超越)情况。

中国大学排行榜更关注毕业生就业率。

例如,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关注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准(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关注本科生就业率等。

2、中美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个性分析

(1)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个性特点

其一,重视师生荣誉获得。

对于教师的荣誉获得而言,案例中所有的中国大学排行榜都设置了相应评价指标,兼顾了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上的双重成就。

科研方面,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各类科研奖励(含人文社科类),例如国家级科学与技术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各省科学技术奖等;教学方面,主要指国家级和省部级的教学成果奖以及教学名师称号等。

此外,高层次人才、高被引学者、教师学历和教师职称等评价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教师获奖荣誉在高校评价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获得的荣誉而言,案例中85.71%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相应评价指标,主要关注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所取得的成就,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以及体育艺术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

此外,案例中超过71.00%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升学情况评价指标,以本科生深造率进行衡量。

其二,注重高校办学条件,尤其是教育教学条件。

案例中超过85.00%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一流学科专业和教学条件评价指标。

一流学科专业以认证、评估以及排名等的结果衡量,涵盖“双一流”、顶尖、优势、星级、品牌等内容,形式多元,反映出学科与专业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条件涵盖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平台(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数量、国家优秀教材数量等内容。

部分大学排行榜还设置了研究生学位点以及办学硬件/校园设施等评价指标,后者主要用来衡量学校的固定资产,以生均校园占地面积、生均校园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数量、生均图书资源等来反映。

其三,注重高校科研产出。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

案例中超过85.00%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技术转让(专利)、科研设施平台、科研项目课题等评价指标,超过71.00%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出版物数量、高影响力刊物论文等评价指标,另有部分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科研经费或收入、论文合著、出版物被引、高被引文献数量、与产业界合作研究等评价指标。

由此可见,以科研设施、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为代表的科研投入和以技术转让、专利申请(经济效益)以及出版物(学术成果)为代表的科研产出是大部分中国大学排行榜密切关注的焦点。

其四,凸显高校立德树人使命。

立德树人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测量指标。

立德树人被视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灵魂和使命。

立德树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案例中超过一半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相关评价指标,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作为衡量,包括模范代表(模范学生、模范教师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况(思政名师数量、思政教学基地数量等)以及师德师风等。

其五,关注高校社会声誉。

社会声誉代表了符号资本,反映出高校在公众心中的认可度。

一般而言,办学层次越高,建校历史越长,获得权威机构认证或被列为特定试点、示范单位的高校的社会声誉越高。

案例中超过85.00%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办学荣誉资质评价指标,通过高校的办学层次、建校背景、本科办学时长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地方高水平建设大学、工信部直属大学、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身份反映出来。

部分中国大学排行榜关注了高校的网络曝光度以及社会关注度,例如,ABC中国大学排名考察了大学的年度舆情,以年度内重大持续性正负面舆情事件为参照,GDI大学排行榜考察了学校热度,以学校人气值、社会关注度等为衡量。

(2) 美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个性特点

其一,重视学生学位完成情况。

大学生毕业率低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社会现象,如何降低学生的流失率、帮助学生顺利毕业成为美国高校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

因此,美国大学排行榜密切关注高校学生学位完成情况,将其视为“好大学”的重要评判标准。

案例中所有美国大学排行榜均设置了毕业情况评价指标,关注了本科生从学校毕业所需的平均时间以及在四年、六年或八年内按期毕业的比例等。

超过一半的美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学生流失情况评价指标,关注了本科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的平均留存率、学生最终的学位完成率等。

其二,凸显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学生多样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如移民国家,多种族、民族、宗教、肤色等亚文化群的混合体等)在高校中的直观反映。

[3]案例中66.67%的美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学生多样性评价指标,关注了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阶层情况、身份特点(如种族构成、是否残疾)等,侧面反映出美国大学排行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其三,注重高等教育成本。

美国高校本科生高流失率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学生的经济负担问题。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学费的平均上涨速度远远快于一般的通货膨胀速度,[4]2000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接受本科教育的人均年费用上涨了58%,学生贷款从2500亿美元增加到1.5万亿美元。

[5]因此,低经济资本家庭子女的入学情况备受关注。

案例中77.78%的美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学费/负债贷款评价指标,涉及高等教育支出、在校生贷款以及毕业生负债即贷款偿还情况。

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大学排行榜关注了学校奖助学金设置情况,旨在考察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扶持能力。

其四,关注学校财务相关问题。

美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政府投入、学杂费收入、社会投资(捐赠)以及高校的销售和服务收入等在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6]保障了高校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

然而,不同学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并不一致,办学经费收入差异性极大,学校财务情况的校际不平等问题十分突出。

美国的顶尖大学往往拥有雄厚的资金,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同时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生均投入。

案例中40.44%的美国大学排行榜设置了教职工薪酬和生均投入评价指标。

其五,反映学生就读体验。

美国大学排行榜关注软性评价指标,偏爱使用基于学生视角的调查数据。

与上述学生学位完成情况等四个方面相比,美国大学排行榜对学生就读体验方面的关注度不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大学排行榜设置了评价指标,相关测量内容主要分散在学生就读经历、校园生活、教学满意度、学业就业支持、学生社会活动参与、大学周边地区等之中。

例如,Niche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关注了学生整体就读体验以及校园和学校周边地区的安全性(如犯罪率)等内容;The Wall Street Journal美国最佳大学排名设置了学生学习机会、就业支持、推荐指数(如果重新开始是否还会选择这所学校)等内容;Washington Monthly美国大学排名关注了大学生的政治学习和民主参与情况等。

03

对中美大学排行榜共性与个性比较分析的思考

通过对中美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大学排行榜更注重“输出”和硬性评价指标,而美国大学排行榜更关注过程和软性评价指标。

虽然美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建构深受美国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但仍能为完善我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1、细化测量指标,灵活创新地引入多元性评价内容

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两国大学排行榜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涵盖了人才培养的“输入—过程—输出”三环节,必须重视,但当前的测量内容仍较为单一,不够综合,需要拓展。

在生源质量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来临,上大学已由“一种权利”转变成“一种意愿”,单纯以大学入学前考试成绩作为参照显然有失公允,需考虑大学新生求学意愿等方面的内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两国大学排行榜均未考虑到教师的成长问题,教师需要引进,但更需要养成,可围绕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等增设相应评价内容;在毕业生就业情况方面,我国大学排行榜主要关注毕业率,应当关注学生的“专业—职业”匹配度、第一份工作的满意度等,同时可借鉴美国大学排行榜的测量内容,纳入若干年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与薪酬水平,关注高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长远影响。

2、立足中国特色,融合地区以及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当前,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关于师生荣誉获得、立德树人等的测量内容反映出中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某些共性,需要继续关注,但中国特色的评价指标仍待丰富。

大学排行榜作为社会对高校办学情况的一种评价形式,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的需求,体现出“社会导学”的特征。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促进共同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两大基本点,[7]当前呈现的中国特色评价指标显然不能较好涵盖社会的各类需求。

一方面,应该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建设需要,设置动态的评价指标模块,结合相关政府部门的最新政策文本,及时更新动态模块中的测量内容;另一方面,亟需关注省域和地方层面的社会需求,注重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考察,以高校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中所作的贡献为焦点设置测量内容。

3、重视人本属性,凸显学生多样化特点与就读体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中至少需要增添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多样性相关评价指标。

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即是生源的多元化,传统生源中的弱势群体以及因各类主客观原因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非传统生源逐渐受到关注,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将得到进一步延伸,中国大学排行榜应该关注高校中弱势群体的教育获得情况。

二是大学生就读体验。

当前中国大学排行榜测量内容缺少学生的声音,借鉴美国经验,应巧用高校的学情调查数据,在现有硬性评价指标中融入满意度、认同度、归属感等与学生就读体验密切相关的软性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熊丙奇. 大学与国际大学排名的关系评析[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2,11(3): 23-25.

[2]ADAM E A. Reappraisal of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Influence in Canada: A Senior University Leaders’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24(1): 56-69.

[3]宋春燕,卢晓中. 论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发展代价——基于高校学生多样性的视角[J]. 高教探索,2009(6):81-84.

[4]CAI Z F,HEATHCOTE J. College Tui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22(1): 81-121.

[5]CHAKRABARTI R,FOS V,LIBERMAN A,et al. Tuition,Debt,and Human Capital[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23(4):1667-702.

[6]孙羽迪.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及启示[J]. 现代教育管理,2009(7): 98-100.

[7] 邵剑耀,别敦荣. 普及化阶段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推进路径——基于存量与增量关系视角的实证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8): 85-95.

源: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一读EDU观点和立场,如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好消息

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教育报告,请使用电脑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注册登录 "教育研究与院校治理工作台",免费下载近 300份教育报告、专家ppt(需使用电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东汉著名将领朱祐的故事 对朱祐的评价

但凡在简介中,都和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分不开的,这个人就是的第一位,光武帝。

因为朱祐和刘秀、刘演兄弟自幼相识,而且还一起在长安念过书,在新朝农民军四起的年代,刘秀、刘演兄弟在舂陵起兵,朱祐便成为了刘演的护军。

后刘演被杀害,朱祐孤身一人去向刘秀报信,并一直在刘秀军中效力。

朱祐的画像 更始元年,朱祐和刘秀一起征讨河北地区,他们先后击破盘踞在河北的和数十支农民军,朱祐战功显赫。

在扫平河北后,刘秀称帝,封朱祐为建义大将军。

同年七月,朱祐和、、等人一起参与围攻洛阳的战役。

这一场战役至关重要,对东汉势力定鼎中原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同时镇守洛阳的是参与杀害刘演的朱鲔。

在朱祐等人的拼死力战之下,朱鲔投降。

刘秀便定都在洛阳,朱祐被封为堵阳侯。

第二年,朱祐和、等人与五校农民军与檀乡农民军战于漳水,斩杀十余万人。

之后又在羛阳之战中,迫降了五万五校军。

建武二年十一月,董訢、叛乱,朱祐奉刘秀之命前去平定,结果在和邓奉的交战中失败被俘。

但邓奉没有杀朱祐,反而被朱祐劝降。

建武三年,汉军和黎王秦丰交战。

汉军一路进展顺利,却在秦丰的都城黎丘城下久攻不下。

刘秀十分愤怒,让朱祐在城破之后诛杀秦丰及其三族。

朱祐经过两年时间的围城,终于迫使秦丰投降,但朱祐没有杀死秦丰,只将他押往洛阳听候处理。

建武九年,朱祐奉命讨伐依附匈奴的卢芳,但由于卢芳受到了匈奴的支援,因此朱祐被击退,他和等人退兵常山郡的南行唐一带,组建防线,阻挡匈奴势力的南下。

建武十五年,朱祐主动刺去官职,赋闲在家,于十年后去世。

朱祐的故事 朱祐和刘秀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朋友,因此朱祐的故事,也大多和刘秀有关。

《长歌行》辛新饰演的朱祐 有一次,朱祐和刘秀一起在长安求学,不料刘秀得了重病,需要买蜂蜜入药。

但当时的刘秀身上没钱,买不起蜂蜜。

朱祐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钱,为刘秀买了蜂蜜。

这件事刘秀一直记在心里,他在洛阳称帝后,就赏赐给朱祐一石白蜜,并对他说:“这些蜂蜜,和我们一起在长安时买的那些蜂蜜比起来怎么样?”由此可见,刘秀和朱祐的关系,亲密到如同兄弟一般。

还有一次,也是发生在刘秀和朱祐一起求学长安的时候。

刘秀去找朱祐,等了朱祐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他。

但朱祐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去招待刘秀,而是先去经堂听课。

后来刘秀成为了皇帝,去到朱祐家里。

这一次,朱祐不敢怠慢,赶紧出门去迎接刘秀。

刘秀看见他,笑着说“这一次,主人该不会又丢下我一个人去听课了吧?” 刘秀成为皇帝以后,和将领们的关系唯独和朱祐最好。

而朱祐又直言敢谏,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

在刘秀刚出河北的时候,在行军的路上,朱祐大骂更始帝,劝刘秀自立。

刘秀怕人多而杂,十分生气,假装拿起剑要杀朱祐。

在刘秀击破王朗之后,朱祐再次劝他自立,刘秀又假装生气,要把朱祐收监。

虽然每一次朱祐劝刘秀自立,都会引得刘秀对他训斥一番,但两人的关系却越来越好。

从这个朱祐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刘秀把朱祐当成自己的兄弟一样看待。

朱祐的评价 自古以来,一直都将“二十五史”作为中国历史的官方资料和权威信息,因此对于朱祐的评价,我们也应该先来看看范晔在《》中怎么说。

新野李湖文化苑朱祐浮雕 范晔首先说,朱祐“质直,尚儒学”。

这句话已经透露出两个信息,说明朱祐生性耿直,而且对儒学有一定的研究。

但是朱祐并非一个迂腐的文士,他除了在文化造诣上颇有成就之外,对于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

因此范晔又提到了朱祐带兵打仗的事情,他除了能打胜仗,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宅心仁厚,所以他“将兵率众,多受降”。

他打的胜仗,斩下的敌人首级很少,大多是逼降敌人。

评价朱祐说宅心仁厚,也是有依据的。

当刘秀和黎王秦丰交战时,汉军已经把黎王围困在黎丘。

刘秀亲自去城下招降秦丰,不想被秦丰骂了一通。

因此刘秀心里十分不爽,对朱祐说,攻下黎丘之后,一定要杀死秦丰,并诛灭其三族。

朱祐在围城两年后,终于攻下黎丘。

但是他并没有杀死秦丰,而是把他押往洛阳,让刘秀发落。

有人因此弹劾朱祐,但刘秀觉得朱祐此举是的行为,因此也没有责怪他。

《后汉书》同时对朱祐的评价说“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这一点,同样和朱祐的儒雅仁厚有关。

他禁止士兵抢掠百姓,但士兵们都喜欢放纵,因此经常埋怨他。

由此可见,在士兵之中,朱祐的评价并不高。

《国榷》的作者谈迁对朱祐评价说,朱佑、、刘植等人,有的立有,有的运筹帷幄,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名将,是东汉复兴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高职单招专科学校排名大学,附高职单招学校排名

今天千问网小编整理了高职单招专科学校排名大学 河北省单招大专院校排名,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单招排名前十的学校 单招排名前十的学校如下: 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2、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威海职业学陪滑院 5、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6、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7、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8、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9、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10、南通职业大学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简称青岛职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运姿通高等学校,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旁乱绝院校,位于青岛市。

南通职业大学简介: 南通职业大学(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简称南通职大)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置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

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现任党委书记羌毅、校长褚金星。

校训为“厚德远志、格物致知”。

河北省单招大专院校排名 河北省单招大专院校排名介绍如下: 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源悉配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单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唐山工职院”,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学校是唐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陆纯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3、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国家承认学历。

4、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5、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6、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学校,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7、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公办高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雹指校、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4)国家优质校建设立项单位被誉为“中国铁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8、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9、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始建于1987年10月,2003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大学专科普通高校。

10、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简称“经贸学院、外经贸”,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学校是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高职单招学校排名 高职单招学校排名参考如下: 被单招学校录取后就不能再参加高考了,所以单招报考时一定要挑最好的学校。

下列例举山东省十大最好的高职单招学校排名。

1、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73年。

学院占地1300亩,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教师800多人。

2、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87年创建的日照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1993年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日照市经济学校。

3、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职业技悔搏术学院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4、潍坊职业学院 学院坐落在山东省潍坊市,分为奎文、滨海两个校区,校园占地2500余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5、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素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

6、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学院坐落于烟台市国家级高新区的中掘前陆心地带,背靠高新产业,北临大海,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育文化氛围浓郁。

7、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8、烟台职业学院 烟台职业学院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试点院校,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9、山东职业学院 山东职业学院源于60年前建成的济南铁路机械学校。

1958年至1963年曾升格为济南铁道学院。

10、济南职业学院 济南职业学院是在判顷济南教育学院、济南机械职工大学、济南职工科技大学合并基础上成立的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市属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大专院校排名全国 大专院校排名全国如下: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1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2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3名;莞湖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4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5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6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7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8名;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全国排名第9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全国排名第10名。

拓展资料: 大专学历就是大学专科,低于大学本科学历,高于高职中专学历。

大专是大学的组成部分,区别于本科。

大学专科教育主要由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承担,部分本科高校亦开设有专科。

大专是大学专科的简称,是高等学历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多数为三年(非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视情况而定)。

专科学历主要分为全日制专科和非全日制专科两种。

招生方式: 专科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高职单考单招、成人高考等。

其中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高职单隐耐考单招为普通全日制,成人高考、自考指含等属于非全日制。

学完专科规定的所有课程,经考试成绩合格而取得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

全日制专科生毕业时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高职是专科学历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专科院校名称后缀一般是“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唯携笑院”、“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

但也有学校名称是“大学”或者“学院”的专科院校,例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焦作大学、牡丹江大学、开封大学等。

以上,就是千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职单招专科学校排名大学 河北省单招大专院校排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入收藏
               

中美大学排名的共性与个性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