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师范高校100强出炉,华中师大位居第四,西北师范进步神速

全国各个省份起码都有5所师范类院校,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但是大家必须要明白,我国人口出生率正在逐步下降,未来肯定会有大量幼儿园和中小学倒闭,各类教师的需求量会明显减少。
【千问解读】
我国师范类高校经过数十年发展,如今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
全国各个省份起码都有5所师范类院校,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但是大家必须要明白,我国人口出生率正在逐步下降,未来肯定会有大量幼儿园和中小学倒闭,各类教师的需求量会明显减少。
因此,国家肯定是要提高中小学的办学质量,需要更多高素质师范专业毕业生,很多普通师范生可能就会被淘汰,部分普通师范院校可能会倒闭。
只有真正有实力的师范高校,即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和省属重点师范高校,还有部分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才值得报考。
根据CNUR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已经有138所师范类高校,加上教育部刚批准成立的四所师范学院,实际数量已经达到142所。

2025年全国师范高校100强
2025年全国有142所师范类高校,排名靠后的高校未来可能会面临被合并或者被淘汰的命运,预计全国最多只能保留100所左右的师范高校。
根据CNUR提供的ABC中国高校排行榜,今天小伟老师就带大家来看看我国师范类高校100强的情况,有意报考师范类高校的学生,可以重点关注。
师范高校前两名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这两所都是985高校,毕业生都能到各地城市里面的初高中任教,认可度可以说是非常高。
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三,华中师范大学屈居第四。
这两所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211高校,都拥有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的资格,两所高校的实力在伯仲间。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优势更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和教育学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位置更好,生源质量占据优势,将来的就业范围更广。

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五,陕西师范大学排名第六。
南师大整体发展速度非常快,自身的实力已经逐步超越教育部直属的陕西师范大学,在录取分数和学科评估方面都表现得很明显。
比如南京师范大学拥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A类学科,而陕西师范大学评估的最好等级只有B+。
两所高校的就业质量都很高,整体来说南师大在江苏更有认可度。
华南师范大学排名第七,湖南师范大学排名第八。
这两所都是属于省属211高校,这些年整体发展都较为缓慢,在211高校里面出现较为明显的掉队。
湖南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和汉语言文学等学科比较好。
华南师范大学的优势在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学等领域,两所高校毕业生在本省就业还是相当不错。

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九,福建师范大学位居第十。
这两所高校当年都在竞选双一流,最终首都师范大学依靠较突出的教学成果奖,还有强大的师资团队最终顺利入选。
福建师范大学正在努力冲击第三轮双一流,学校的学科评估表现较为优秀,今年在全国逐渐打响知名度,比如舞蹈学、音乐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都很好。
第11名到第15名的高校是: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这五所师范高校也满足评选双一流高校的条件,而且都是省内排名第一的师范高校。
特别是西北师范大学进步非常神速,竟然能超过沿海地区的老牌师范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援助建设,这些年也得到教育部重点扶持,学校很多优质专业都值得报考,比如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和物理学等。

第16名到第20名分别是天津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前四所都是本省排名第一的师范高校,而江苏师范大学则是省内排名第二的师范院校。
从高考招生情况来看,江苏师范大学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都很高,也颇受学生欢迎。
总体评价
师范类高校前30名,都是属于各省重点扶持的高校,也是各省中小学教师培养基地,整体的实力最强,本省认可度最高,所以学生应该要优先选择这些学校。
第31名到50名的高校,已经属于省内师范类高校里面的第二梯队,也是省内教育事业的重要补充,也比较适合中等分数段的学生报考,将来也能到县级中小学任教。
第51名到100名的师范院校,已经属于省属师范院校里面的第三梯队,学生要挑着专业报考,老师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将来可能会分配到乡镇或者农村中小学任教。
东北师范大学有自考吗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师范教育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入选“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国培计划”等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以培养卓越教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核心使命,形成了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自1953年起,东北师范大学开始探索成人继续教育,逐步构建了覆盖自学考试、网络教育、非学历培训的终身教育体系。
其自学考试(自考)项目以灵活的学习形式、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多元的专业选择为特色,为在职人员和社会考生提供了学历提升的通道。
学校自考依托主考院校的学科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设置与全日制教育保持衔接,同时兼顾社会需求,确保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
东北师范大学自学考试(自考)详解一、自考项目发展背景东北师范大学自考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吉林省首批获批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考院校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学校自考已形成专科、本科、专升本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体系,并与现代远程教育、成人高考等共同构成继续教育网络。
二、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学校自考专业以师范类为核心,同时拓展应用型学科,满足不同行业需求。
以下为部分代表性专业及其培养方向:专业名称层次核心课程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史等学前教育本科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设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小学教育专科/本科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原理、劳动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考试制度与学习形式考试形式:统考:每年4月、10月举行,由吉林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可自主选择省内考点。
实践考核:部分专业需完成课程设计或实习报告,由主考院校评分。
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考生可结合教材、在线资源及辅导班自主安排学习进度。
免考政策:全日制在校生通过主修课程可申请免考自考同层次公共课程。
四、学位授予条件东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生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申请学士学位:通过所有规定课程考试且平均成绩达到70分以上;通过学位外语考试(或符合免试条件);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达到良及以上;未因考试作弊或违纪受处分。
五、通过率与挑战分析东北师范大学自考通过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包括:考试科目多:本科需通过11—15门课程,且部分专业含高难度核心课(如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学概论”)。
考核严格:统考实行标准化命题,主观题占比高,对知识应用能力要求严格。
六、深度对比分析表1:东北师范大学自考与成人高考对比维度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入学门槛无入学考试,注册即可参加课程考试需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语文、数学、外语等)学习周期弹性学制,最快1.5—2年毕业固定学制(2.5—3年)社会认可度含金量较高,国际多国认可认可度中等,部分单位要求全日制学历表2:汉语言文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对比维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前教育(本科)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史、美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设计考试难度理论性强,需大量阅读与写作训练实践性强,需掌握教学设计与儿童心理知识就业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文秘幼儿园教师、早教机构管理表3:自考专科与本科报考条件对比层次报考条件学位申请附加要求专科无学历限制,年满16周岁即可报考不授予学位本科需提供专科毕业证或在读证明(部分专业允许专本套读)需通过学位外语考试且平均成绩达标七、助学资源与支持教材与资料: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指定教材,考生可通过主考院校或合作机构购买。
网络辅导:部分专业提供在线课程及模拟题库,帮助考生掌握重点难点。
政策咨询: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设专职教师解答报考流程、免考申请等问题。
八、未来发展与政策趋势专业优化:逐步增加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管理等新兴交叉学科。
考试改革: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允许跨专业课程互认,缩短毕业周期。
国际化拓展:与海外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项目,推动自考学历全球通用。
(全文约3700字)
东北师范大学成人自考本科
学校自1949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尊师重道、严谨治学”的校训,在师范教育、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其继续教育体系始于1953年,由著名教育家成仿吾创办,是国内最早开展函授教育的高校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东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专升本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并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学科资源,为成人学员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学校成人自考本科项目以灵活的学习形式、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丰富的专业选择为特色,致力于满足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需求。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学员可兼顾工作与学习,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突破。
东北师范大学在成人教育领域始终坚持“服务社会、育人为本”的宗旨,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应用型人才。
一、招生专业与报考条件(一)招生专业东北师范大学成人自考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体包括:专业类别具体专业名称学制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2.5年文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2.5年管理学类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5年经济学类会计学、金融学2.5年法学类法学2.5年(二)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专升本需持有国家承认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学信网可查)。
报考高起本需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
年龄要求:申请人需年满18周岁,部分专业对年龄无明确上限。
专业限制:教育类、医学类等专业可能要求考生具备相关背景或资格证书。
二、学费标准与学习成本东北师范大学成人自考本科的学费结构透明,主要包含学费、教材费及杂费,具体如下:专业类别学费(元/学年)教材费(元/学年)总费用(元/学年)教育学类3200-3800300-5003500-4300文学类3000-3500300-4503300-3950管理学类3500-4000400-6003900-4600经济学类3600-4200400-6004000-4800法学类3400-3900300-5003700-4400注:学费按学年缴纳,部分教学点可能收取网络平台使用费(约200元/年)。
教材费根据实际购买情况浮动,学员可自主选择购买渠道。
三、报名流程与毕业要求(一)报名流程在线注册:登录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方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
资格审核:学校在5-7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核验,通过者收到电子录取通知书。
缴费入学: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码支付学费,系统自动开通学习账号。
(二)毕业要求学分要求:完成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120-140学分。
论文答辩: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远程视频答辩(采用腾讯会议系统)。
实践考核:部分专业需提交实践报告或参加线下技能考核。
四、学习形式与课程设置(一)学习形式线上学习:通过教学平台观看录播课程、参与直播互动及在线测试。
线下辅导:每学期组织1-2次集中面授,由校本部教师授课。
自主学习:学员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平台提供24小时资源访问服务。
(二)课程设置课程类型占比示例课程公共基础课30%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核心课50%教育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民法总论选修课15%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实践环节5%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五、优势与特色(一)名校资源保障东北师范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师范院校,其成人教育课程体系与全日制本科同源,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严格一致,确保学历含金量。
(二)灵活学习模式学员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平台支持PC端和移动端同步登录,适合在职人员碎片化学习需求。
(三)专业覆盖面广从传统师范专业到热门管理类学科,学校提供20余个本科专业,满足不同行业从业者的职业发展需求。
(四)严格质量管控从入学资格审核到毕业论文答辩,学校实施全过程监督,杜绝“宽进宽出”现象,保障教育质量。
六、深度对比分析表1:不同专业学制与学费对比专业名称学制学费(元/学年)适合人群汉语言文学2.5年3000-3500教育、文化行业从业者工商管理2.5年3500-4000企业管理人员、创业者法学2.5年3400-3900法律从业者、公务员考生表2:线上与线下学习形式对比对比维度线上学习线下集中授课时间灵活性高低(需按固定时间到教学点)互动性通过论坛、直播答疑面对面交流,实时性强适合人群工作繁忙、跨地区学员本地学员或需强化学习效果者表3:专升本与高起本入学条件对比对比项专升本高起本学历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高中或同等学力学习周期2.5年5年专业选择覆盖全部本科专业部分专业受限(如医学类)七、支持服务与资源学习平台:提供课程回放、电子教材下载及在线模拟考试功能。
辅导支持:每门课程配备专职辅导教师,解答学员疑问。
校友网络:学员可加入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校友会,获取职业发展资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