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现阶段电动车是“煤开车” 人类最好的能源是液体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他解释道:因为能量密度,油箱不
【千问解读】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现阶段电动车就是“煤开车”,未来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了,甲醇就是绿氢的液体载体,因为液体是人类最好的能源载体。
刘科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
他解释道:因为能量密度,油箱不能无穷大。
假设油箱都是一立方米,不同能源的能量密度中,氢气是最小的,每立方米只有3.2千瓦时,也就是3.2度电,天然气10千瓦时。
铅酸电池在1859年就发明出来了,今天全世界开的所有燃油车里都还是铅酸电池,并没有用锂电池,因为它的性价比高。
人类花了上百年时间、上万亿的研发经费,到今天最好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也就是400千瓦时/立方米左右(根据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但是液体是多少?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一个将来可以拿太阳能和风能制出来的绿色液体,叫甲醇,是4300千瓦时/立方米。
电池研究了一百年,能量密度连液体能源的零头都不到,不是差20%-30%,是差10倍,这是今天的实际数字,这也是人类当初选择液体作为能源载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目前国内的电动车,虽然表面是纯电动绿色出行,但我国电网今天69.5%靠煤发电,表面上是电开车,实际上是煤开车。
并且,电池因为有剧毒,回收成本也巨大,社会一定要关注电池回收的问题,否则以后污染土地、地下水,会给后代留下后患。
如果以上问题解决好,电动车还是大有前景的,而他现在担心的是,中国的GDP超过了几千亿的城市大都在大量规划、生产电动车,一窝蜂上去以后,过几年会产能过剩。
而目前,采用清洁能源制成的绿色液体能源,就是甲醇,用生物质气化加上绿氢,生产的甲醇是100%绿色,用煤做虽然不是100%绿色,但是绿电与煤制甲醇比煤制甲醇理论上也能减碳75%左右。
并且,甲醇不仅可以车用,晚上没风能、太阳能的时候,它可以发电。
甲醇是一个长期储能战略。
至于很多人说的甲醇“没有劲”,但实际上最新的F4跑车上100%用甲醇。
甲醇分子有氧,燃烧速度是柴油的好几倍,冲劲比柴油大。
原来是因为汽油机没有改,所以有问题。
跑车为什么用它?一是冲劲大,二是赛车管道的污染太重,而甲醇的比重,粘度,燃烧值都和酒精类似,唯一不同就是甲醇有毒,不能喝。
但十几年前,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觉得中国的石油不够,甲醇便宜,想在汽车上用甲醇,花了很多亿搞研发。
贵阳这边有1.7万辆公共汽车、出租车用甲醇开车,这样开了12年,没有任何问题,从来没有因为甲醇的毒性出一起公共安全事故。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所强校。
历史沿革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创建于2025年,起初是为了满足我国装甲兵部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了我军培养装甲兵高级指挥人才的重要基地。
办学特色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员坚定的信仰、优秀的作战能力和过硬的素质。
学校注重实战化训练,确保学员能够在实际作战中胜任各种任务。
师资力量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既有退役将军和专家,也有现役军官和学者。
他们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员,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学员培养学校注重学员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员在技能上有所突破,还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严格的考核评比,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够全面成长。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优秀装甲兵指挥人才,为我军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装甲兵 士官 学员
2025年物种联赛即将开始,现阶段如何备考冲刺?
即如下图所示,每个选项在答题卡上都有“T”和“F”两个框,对每个问题的设问进行回答的方式是: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判断为“T”,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的“T”框涂黑;将你认为错误的选项判断为“F”,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的“F”框涂黑。
(即不会存在题目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以免引起歧义)。
举例:第1题正确的选项为A,将答题卡对应位置“T”框涂黑;错误的选项为BCD,将答题卡对应位置“F”框涂黑。
第2题没有正确选项;错误的选项为ABCD,将答题卡对应位置“F”框涂黑。
第4题和第5题为错误涂卡示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任何选项的“T”框和“F”框不能全部空白或全部涂黑,这两种情况均不得分。
因答题卡中共有320个框需要涂黑,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涂答题卡,自主选拔在线测试涂卡时间为15-20 min每个题目的评分标准:每题满分2分,四个选项均判断正确得2分;有3个判断正确得1分;有2个判断正确得0.2分;只有一个选项判断正确/全部判断错误得0分。
这种的评分标准提高了对同学们知识点掌握精准度的要求,使得获得高分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对考生的细节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细节掌握,同时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才能在新的题型下取得好成绩。
联赛通知中未规定题目总数,联赛题目页数为12页,题目数量≤80道。
考试时间由10:00-12:00调整为10:00-12:30,延长半小时。
综合考虑,阅读量会进一步增加,文献题、图像分析题比例呢?从2016年开始,联赛试题中文献题的比例增加,20年和22年能够达到40%,今年联赛中文献题估计至少会达到25%,在备考时就不要有明显的奇数年和偶数年的区分了。
02.模块调整通知中明确25年联赛中模块规划调整为:1)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2)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3)动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4)遗传学、演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各模块占比均为1/4。
新模块划分出现如下变化:1)植物、动物彻底拆开,分别为新的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
2)原来常在第四模块中考察的分子生物学,调整到第一模块,取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虽然没在新模块划分中体现,但一定会考,比如在文献题中体现)。
3)微生物移到第二模块。
4)生物信息移到第四模块。
5)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融合,且与动物一起划分为第三模块。
6)进化改为演化。
03.备考策略联赛模块调整后各学科占比也会发生变化,考察内容也会有所调整。
我们统计了2017-2023奇数年联赛中各学科的题目数,并将其折合成80题。
首先,第二模块(植物、植生、微生物)的比例会增加,一方面是植物生理,特别适合出文献题,另一方面是微生物(近几年偶数年微生物题量比较高)。
其次,生态行为比例会下降,简单的概念题估计就不会再出现,多为实例分析。
最后,演化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比例会增加,并且两者会综合到一起,考察系统发育树构建,以及动植物系统发育新观点。
为应对新变化,需要选择一些合适的进阶教材,如Lehninger的生化、Alberts的细胞、Prescott的微生物学(注重代谢和生态中的关系)、Berne & Levy的动生(出题参考教材)、Weaver的分子、Taiz的植生、个体到生态系统(生态学)、从基因到基因组(遗传学)、Futuyma的生物进化。
也需要提高文献阅读能力,可以关注生物类公众号,阅读前沿文献,提升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通过阅读文献,可以了解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例如,可以关注《Nature》《Scienc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生物学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