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林一直有种说法叫无鸟无蛇,“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那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
孔林目前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孔林
【千问百科解读】
孔林是孔子还有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位于山东曲阜市。
关于孔林一直有种说法叫无鸟无蛇,“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那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
孔林目前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孔林看看,能够学习到很多文化知识。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天降圣人必有各类异相异兆。
比如姚舜天生重瞳,刘邦额有龙骨,赵匡胤出生红光满屋,身泛金光;这些记录到底几分真,几分假,不得而知。
“儒”字的解释不过,一说到圣人,孔子必然要名列其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得到公认的。
公元前5世纪,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
值得注意的是,儒学、儒家、儒教三者概念不同,孔子当初也没想到自己的思想会产生一大串连锁反应,诞生了儒家阶层,催生了儒教信仰。
现代很多人提起儒学便觉得是封建社会害人学说,这个孔子还是有点冤的。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这样的:“儒,柔也,术士之称。
从人,需声。
”孔子创立儒家,宣传仁、恕、诚、孝等思想,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他和普通术士不一样,“吾求其德而已”。
如今孔子很多理念仍然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与儒学有莫大联系。
为了纪念孔子,后世帝王不断追封他本人,同时也给予孔子后代一定地位,并且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济宁曲阜还有“三孔”:孔府、孔庙,孔林作为推崇儒学的象征。
其中,孔林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有10万多座坟冢。
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的典故1994年,孔林因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去过孔林的人通常都会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也就是说乌鸦不会落在孔林树木上,不会在孔林附近栖息;蛇原本喜爱茂密丛林,但它知道这里是圣人墓地,自觉远避。
至于原因,据传与一个千年前的典故有关。
《史记》记载,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曾经获得宋景公的赏识,但宋景公手下的大夫恒魋却因此将孔子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孔子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桓魋伐其树,孔子去。
”
孔子走了后,桓魋还派人追杀他。
孔子很自信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赐予了我德行,难道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吗?当桓魋的士兵围攻孔子时,树林里忽然飞出三千乌鸦,这些乌鸦直奔士兵,啄得他们抱头乱窜。
因此,士兵们认为孔子是天佑之人,如果杀了他,可能会招致天谴。
他们只好回宋国去向桓魋复命,桓魋听完也无可奈何,孔子就此逃过一劫。
孔子去世后,乌鸦依然守候着孔子的墓地,但它们只在远处保护,从不靠近孔墓。
这个传说流传了很久,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想象成分太多,不怎么可信。
孔林不落乌鸦不招蛇的真实原因应当出在建筑设计上,与迷信无关。
早有专家研究过孔林实地情况,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和儒学的重视,孔林规模不断扩大,种了许多楷树和桧柏。
乌鸦不喜欢这类树,自然远避孔林;至于下不招蛇,原因也很简单,孔林修建时在地下埋藏大量朱砂与硫磺,驱赶蛇虫,蛇对这样的气味极其敏感,所以见到孔林也绕道走。
不得不说古人在建筑方面的智慧并不输给今人,这样的巧思放到今天也算难得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