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百科解读】
很多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词,“曲水流觞”,听起来非常的文雅,但同时也会让人不太理解,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只是了解一部分,曲水流觞的大概意思,那你知道曲水流觞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吗?曲水流觞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是什么人发明了这种文人之间的游戏呢?曲水流觞在古代上又有着怎么样的古代进展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觞是什么意思觞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hāng ,形声。
从角,伤shāng省声。
金文从“爵”。
本义为历史盛酒器。
当作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羽觞觞音如“商”是中国历史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称其为耳杯。
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其后逐渐消失。
张衡《西京赋》: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
《汉书.孝成班婕姝》:酌羽觞兮消忧。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王羲之《兰亭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2、曲水流觞是怎么来的曲水流觞,是中国历史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风俗,后来进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这种传统古代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
“曲水流觞” 重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典故出处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
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tiè”。
3、曲水流觞是怎么玩的“曲水流觞”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风俗。
那时,人们在举行祓楔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
觞系历史盛酒器具,即酒杯。
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
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这种游戏,自古有之,古“逸诗”云:“羽觞随波泛”。
汉也有“引流引觞,递成曲水”之说。
后来逐渐成为上已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王羲之这次兰亭聚会,虽也举行修禊祭祀仪式,但重要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对后世影响巨大,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却一直盛传不衰。
“曲水流觞”这项活动在后期是一些文人们的活动。
本来就是在院子里挖一条小河,然后让仆人在河的上游将酒杯漂浮在河面上,当酒杯漂到哪位的面前时,那位就要去作一首诗。
如果作不出的话就要去喝酒。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