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探究:也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语用探究:也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原题:【语用探究】也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原创 :邓木辉

也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邓木辉

摘要:有人质疑“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荒谬而不合逻辑。

然而,语用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运用及语体风格是丰富多彩的,有的理性严谨,有的感性随意,有的抽象表达,有的形象表达,各有其语境,各有其用途,各有其功效,不能互相取代,不能时时处处用逻辑眼观去看待。

因此,“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稍稍夸张的话,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只是描述而不是定义,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与合理性,十分正确而精妙。

关键词:语文;生活;外延;语体风格;逻辑眼光

长期以来,每期《语文学习》的封面都印有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的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句话本来很好地揭示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及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却不断受到质疑,有人认为其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成为“泛语文”,弱化甚至取消了语文……

福建师大教授潘新和先生也认为这句话“荒谬”。

他的重要论著《语文:表现与存在》认为:“一个极端荒谬至今仍风靡语文届的将语文等同生活的说法是: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1](p6)

何以荒谬呢?在语文群中讨论,有的老师从逻辑学的角度解释说:“生活”包含方方面面,“学习”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而“语文学习”又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更不能等同于“生活”,故“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荒谬。

这些“理由”看似非常合理,实则真正“荒谬”。

语用常识告诉我们:语言(本文的“语言”相当于语言学中的“言语”)是丰富多彩的,有的理性严谨,有的感性随意,各有其语境,各有其用途,各有其功效,不能互相取代;与此紧密相关,语用及语体风格也是灵活多变的,有时需要理性严谨,有时需要感性随意,有时需要抽象表达,有时需要形象表达,各有其语境,各有其用途,各有其功效,不能互相取代。

不难想象,如果时时处处都使用理性严谨的逻辑语言,那语言世界是多么的干瘪单一,语言运用是多么的枯燥无趣!

初高中语文教学都讲到语言运用的“得体”,而“得体”的基本要求就是:不同的场合说不同话,庄重场合与日常场合等不同场合的语用有所不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官员与百姓、知识分子与文盲等不同群体的语用有所不同;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对长辈与对晚辈、对上级与对下级、对熟人与对陌生人等不同对象的用语有所不同。

总之,语言运用不能千篇一律,整齐划一。

这也说明,不能任何场合都是理性严谨的逻辑语言。

考察一下语用与概念的关系我们还会发现:我们使用的概念,能准确定义,清晰确定其内涵与外延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比如,我们平时的口语交流以及自己所写的文章,一般来说,每一处遣词造句都是经过认真推敲了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出绝大部分用语的准确定义与内涵外延。

当然,如果能够,重要论述对象的概念是需要准确定义的,其内涵外延是需要清晰界定的;其余的不必如此。

还需看到,我们暂时定义的概念,其定义、内涵、外延具有相对性,有的甚至具有临时性,因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语言运用也是发展变化的,被定义的概念,刚定义时是那样的定义、内涵与外延,而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及语言语用的发展变化,过一段时间未必还是那样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如“人民”“同志”“小姐”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内涵与外延(以及褒贬和色彩)。

何况,如上指出,绝大部分概念是不能准确定义、无需清晰界定其内涵与外延的。

比如:就涉及面广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来说,何为“应试教育”,何为“素质教育”,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但基本不影响其高频使用;就涉及面小一点的“材料作文”来说,何为“材料作文”,大家的看法也并不一致(关于“材料作文”这一名称术语使用混乱情况的梳理,参见拙文《高考作文:名称术语应规范——对几个作文名称的辨析》[2]及《何为材料作文——再谈高考作文的名称术语》[3])。

如果稍加留意,我们还会发现:这种经常模糊使用而说不清道不明的用语太多太多,但不影响其高频使用。

这就告诉我们:逻辑的作用是有限的,有的问题不能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考虑,不能用逻辑思维的眼光去看待。

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及其类似说法也如此。

懂得了以上道理,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运用情况。

首先了解一下工具书及百度百科、好搜百科、好搜问答等对“语文”“学习”“生活”等几个重要词语的解释(有的还不能说是准确定义)。

关于“语文”,《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1.名,语言和文字。

2.名,语言和文学”[4](p1601)好搜问答解释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关于“学习”,《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通过读书、听课、研究、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和技能。

[5](p1482)关于“生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名,人和动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动,人和动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6](p1165)好搜百科解释为:“生活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关于“语文学习”,工具书及百度百科等均无定义与解释,我们暂且用“语文”与“学习”的解释的组合来作为其定义与解释:“通过读书、听课、研究、实践等手段获取语文(或语言和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还会发现各种工具书及百度好搜等对这些词语(概念)的解释大同小异、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这些重要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目前为止还不很清晰,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还不精准。

这样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都是不清晰的,说它们“相等”似乎是“荒谬”的。

然而,可以而且有必要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部分生活的外延相等”吗?或者,可以而且有必要精准量化,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50%的生活的外延相等”吗?假设精准量化的数据是50%,然而能够精准量化吗?如果可以而且必要,这样表达岂不荒谬滑稽?而且,在非定义场合,当我们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时,我们有必要知道“语文”“学习”“生活”等词语(概念)的确切定义吗?有必要精准了解它们的内涵外延吗?我想,没有必要,也不能够;而且,如上指出,几乎所有语用情况都是如此。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稍稍夸张的话,只是描述,不是定义,它无非强调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密切,强调语文学习及运用涉及面广。

事实正是如此: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太密切了,各科学习涉及语文,日常生活涉及语文,个人修养有关语文,言行举止有关语文……可以说,生活中几乎时时处处有语文。

或许正因为如此,不少名家主张开辟第二课堂,向生活学语文,向社会学语文,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语文与课堂学语文。

比如:全国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红兵的长篇文章《把学校打开》,其“打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课程打开”,让“世界变成学生的教科书”。

[7]须知,“世界”比“生活”宽阔多了!语文与生活关系密切,这还启发我们: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生活化”,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并运用于生活实际。

可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不是“泛语文”,不是“弱化”甚至“取消”了语文,而是强化了语文。

总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符合事实且有积极意义。

当然,这句话对语文学习的外延毕竟有所夸大,因为无论如何,生活的外延恐怕还是会大一些。

然而,因为这句话不是严谨定义而是形象描述,它不必追求理性严谨的精准表达,它的说法是合理的。

相反,如果说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部分生活的外延相等”,或者说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50%的生活的外延相等”,看似精准,然而未必(能够精准量化?),而且别扭!

再说,语言丰富多彩,语用灵活多变,各有语境,各有功效,不能互相取代,这决定了表达不必时时处处都用理性严谨的逻辑语言,决定了审视不必时时处处都用理性严谨的逻辑标准。

否则,我们就没法理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诗歌语言夸张表达的精妙与合理性,没法理解“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春水》)及“当我们走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狼会说话的事实”(意大利作家安贝托·艾柯语)等议论语句形象阐释的精妙与合理性,没法理解“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2014四川高考作文题目)及“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西方哲理名言)等哲理名言形象表达的精妙与合理性,甚至没法理解“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大纲、课标语)等本质属性形象揭示的精妙与合理性……

正因为本质属性可以形象揭示和诗意表达,王君在《青春之语文·自序》中将其“青春语文”表达为:

——青春之语文,是恪守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

——青春之语文,是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青春之语文,是矢志满头飞雪而童心不泯,是让生活永远荡漾着童真童趣的欢乐!

…………

——青春之语文,是爱之始,是爱之终,是爱之无悔![8]

如此诗意阐释与形象揭示,自有其精妙与合理性,我们不必用理性、逻辑的标准指责其“荒谬”与“不合逻辑”。

类似的,当今语文教坛有众多的“XX语文”,“XX语文”之“XX”,只是揭示并彰显了“语文”的“XX”属性罢了,显然不等于整个“语文”;然而,我们并不认为其“不合逻辑”,并不因为其“不合逻辑”而说其“荒谬”。

总之,笔者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形象描述而不是严谨定义,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与合理性,它不是“泛语文”,不是“弱化”甚至“取消”了语文,而是“真语文”,而是强化了语文,我们不能用逻辑的标准指责其“不合逻辑”,认为其“极端荒谬”。

最后,为避免误会而还需补充:本文只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及类似表达是形象描述而不是严谨定义,不必用理性、逻辑的标准认为其不合逻辑,而并非说所有语言特别是定义性语言无需理性严谨与符合逻辑。

参考文献:略

(原载广东《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第3期)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