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有四个都被封神,为什么还有一个不受重视?
【千问解读】
很多历史人物在民间人们的心中,地位都非常高,而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尊敬,敬佩,人们会自发的给他们“封神”,或许是官方给他们的,或许是民间人们自己封的,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代表了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
然而在五虎上将中,有四个人都被封神了,却还差一个一直都不受重视,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只有他没有被封神呢?
有个相声叫《关公战秦琼》,说的是山东好汉秦琼和关老爷比武的穿越故事。
但是山东好汉秦琼和关公委实没有可比性,尤其是死后。
秦琼死后成了门神,和尉迟恭一起兢兢业业的为老百姓看守门户。
门神就是一个基层的神,和城隍爷地位差不多。
但是,人家关公可不一样,关公死后地位节节攀升,从刘备的小跟班,慢慢在儒释道三家都有兼职,而且还都是高层。
在佛教他是护教珈蓝菩萨。
在天庭他是三界伏魔大帝,还兼职财神。
在儒教,他是武圣人,和夫子平起平坐。
关羽的神格在宋以后逐渐升高,唐朝时他还是刘备身边的爪牙,属于跟班性质,宋朝以后他在民间逐渐比他大哥还受欢迎。
宋朝时,关羽被封为勇安王,元朝时他被皇帝封为显灵义武勇安王,元朝时很多戏曲演绎关公故事,也让他在民间地位飙升。
比如,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赴会》。
到了明朝,关羽的地位再度飙升,草根起家的朱元璋对关羽推崇有加,在南京城建关帝庙。
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也建了规模浩大的关帝庙,并且赦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关羽已经到了协助老天保护大明的地步了,距离神格越来越近。
明朝时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盛行,导致,刘关张在民间的声望日隆,尤其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季忠义行为深入人心。
皇帝恰恰需要的就是忠义。
所以历代皇帝不断给关羽赦封,就是暗示臣子们要做忠义之臣,万历四十二年,关羽再被赦封为三界伏魔大神,神威远震天尊关帝圣君,彻底成神了。
佛道两家看关老爷这么受朝野欢迎,也纷纷递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到自家兼职。
所以,在儒释道三家,关羽都地位显赫。
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
当然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
因为在《三国志》中关张赵马黄是在一个传中,所以有五虎上将之说。
同样情况的还有魏国的五子良将,吴国的十二虎臣,都是这些人在一个传记中的合称。
蜀国的五虎上将。
死后大多被民间崇拜,成了神。
但是这些人的待遇却千差万别,最大的神当然是关羽。
其他四位呢?
张飞死后当过一段时间的城隍爷。
算是从基层干起的神邸。
后来张飞也升官了,明清时被尊为阴阳两界大巡环使。
他这个巡环使专管阴阳两界的不平之事。
他只负责抽查,三十年去阴间巡查一次,三十五年来阳间巡查一次。
两间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
张飞这个台是其实挺清闲的,60年只工作两次,剩下的时间大约就是喝酒画美人图了吧。
马超死后也被封神了,在明朝《正统道藏》中,马超被封为雷部阴部七十二将之一。
这应该是一个不太高的官职,和《封神演义》中闻太师的雷部正神隔得有点远。
雷部官职一直比较乱,在马超这七十二将之前,还有三十六天将,关羽赵公明何仙姑都曾经在三十六天将里呆过,不过后来都高升了。
马超这这七十二将是明朝搞出来的,大约是借鉴了《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配合吧。
马超在清朝末年还兼职任过门神爷,和秦琼尉迟恭抢饭碗。
赵云在三国志中地位不如其他四位,他一生大多时间是刘备的保镖,不像关羽张飞马超等人指挥过大兵团作战。
但是自从小说《三国演义》盛行后,赵云的名望地位直接飙升,为救阿斗赵云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心疼的刘备都以摔孩子来收买其心。
在民间赵云一直是无敌的代名词。
赵云死后,被道教封为南宫辅佐真君,台湾也有赵云的庙,尊他为赵圣帝君,享受人间烟火。
这个南宫其实就是玉帝居住的宫殿,南宫辅佐,就是辅佐玉帝,他一介武将能辅佐皇帝什么呢。
无非还是保镖而已。
可怜赵云生前常时间当刘备及其家族的保镖,死后还要给玉帝当保镖,这辈子好像离不开安保行业了。
五虎将中最可怜的是老将黄忠了,由于投降刘备很晚,所以战功不多,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定军山斩了魏国大将夏侯渊。
这一仗奠定了黄忠在蜀汉集团的地位,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黄忠为: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关羽听说自己和黄忠并列,很受伤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说这话的时候,关羽大约没想到自己也五十九了,也是老兵了。
和另外四位五虎上将相比,黄忠死后很尴尬,因为没人祭奠他,没人给他赦封神位,甚至连城隍庙的城隍爷都没有他的份。
前将军关羽都当上武圣了,祭奠关羽的庙宇都用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黄色琉璃瓦,后将军黄忠却连个祭奠的庙宇都没有,两人对比,黄忠当地起冷冷清清凄凄切切惨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