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尔为何能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晋升为司令?与莫斯科战役有什么关系?
【千问解读】
1941年3月份,苏联为自己的大意和轻敌复出了惨痛的代价,仅仅3个月就损失了280多万的兵力,大片大片的国土沦丧。
纳粹德国将闪电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基辅战役期间,彻底消除了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威胁,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德军各部的消耗也很大,尤其是坦克,像第3装甲师的坦克只剩下个位数,急需休整。
但德军统帅部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尽管将领们再次反对,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还是开始了。
也正是这场战役,成就了莫德尔的个人辉煌。
莫斯科战役,第3装甲师不再担任“尖刀”。
其实,德军统帅部十分清楚部队面临的困难,中央集团军群还在进行基辅会战的“扫尾”和清剿,尤其是装备、物资弹药等没有到位,再加上几十万兵员的减员,德军的战斗力大幅下降。
但在他们看来,莫斯科战役必须进行,而且是越快越好。
首先,就在基辅会战之际,斯大林在莫斯科周围建立了两道新防线,将最后的预备队也用上了,集中了125万人的部队和近千辆坦克。
不过,这些匆忙建立起来的防线并不完备,漏洞百出。
也就是说,尽快进攻,就是不给对手太多的准备时间。
其次,乘胜追击,摧毁苏联抵抗的意志。
苏军呆板的战术在德国“闪击”战面前,毫无招架之力,接连失败、士气低落。
与不断胜利的德军相比,此时士气正旺, 应该乘势而为,迅速攻占莫斯科,彻底瓦解苏联军民的斗志,加快战役进程。
更严峻的是,参战官兵都穿着夏装。
“巴巴罗萨计划”中,就没有考虑会在冬季解决苏联问题,再加上“猪队友”意大利在巴尔干失利,以及基辅会战耽误了几个月。
所以,留给进攻的时间不多,必须克服困难,尽快恢复对莫斯科的攻击。
解决的方法就是,中央集团军群各部向斯摩棱斯克转进的同时,大量的装备和补给也开始满负荷的调运。
几乎被打光的第3装甲师只有3天的休整时间,好在一批新的发动机及时运到,维修人员加班加点,坦克数量恢复到70多辆。
由于在基辅战役中,第3装甲师消耗过大,此次行动,莫德尔所部只能担任掩护任务。
莫德尔不以为然,战役一开始,他依然将全师分成三个战斗群,向苏军两个集团军的结合部猛冲,苏军没有想到德军会这么快进攻,防线瞬间崩溃。
德军取得“台风行动”第一阶段的胜利,莫德尔4个月从师长升为军长。
莫德尔的一个战斗群一天推进了136公里,创下二战单日进攻距离最远的记录。
两周后,第3装甲师到达距莫斯科只有100多公里的位置。
苏军再一次被打蒙,他们完全低估了德军持续作战的能力,甚至德军自己也没有想到,胜利会来得这么容易。
“台风行动”第一阶段战役胜利结束,在布良斯克地区50万苏军放下武器。
对于这样的胜利,德军上下格外看中,这是在克服种种困难后取得的大胜利,官兵们无不欢欣鼓舞。
国内的媒体趁机大肆宣传,仿佛“战局已定,苏联完蛋了”。
10月底,为完成对莫斯科的最后一击,德军重新调整兵力。
当然,更多的还是“论功行赏”一番,莫德尔以优异的表现,和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的照顾,晋升为上将,并担任第41摩托化军军长职务,隶属第3集团军群。
从师长到军长,仅过了4个月。
这样的提拔,在德军中引发了争论,莫德尔的粗鲁、爱骂人的毛病,再次成为人们反对他的主要原因。
在胜利面前,他们并不看重他的战绩,或者说没有显示出他的实力。
说白了,莫德尔的“人缘差”。
尽管非议很大,但莫德尔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暗暗较劲,一定要拿出实力,让他们“闭嘴”。
可是,苏联的雨季来临,意味着严寒的冬天就快到了。
一夜之间,苏联的公路变得泥泞不堪,德军几乎寸步难行。
冰冷的秋雨除了将德军冻得瑟瑟发抖外,行军和后勤运输成了大问题,50万辆军车中有15万在泥沼里报废。
尽管莫斯科已经近在咫尺,但攻击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苏军在斯大林的严令下,越来越顽强,“保卫莫斯科”成为当时最响亮、最振奋人心的口号。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斯大林重新启用朱可夫,接管莫斯科的防务。
此刻他手里有近250个师,又占尽了“严寒”的优势,战争的天平开始向苏联一方倾斜。
而德军从最初的136个师,实际缩减至83个师,而且远离大后方,补给困难。
11月,苏联的秋雨过后,第一次寒潮袭来,气温就骤降到零度以下。
穿着夏装的德军站在野外不停地跺脚取暖,坦克也不得不整夜空转,防止被冻住。
到了12月份,气温达到零下40度,德军终于在距莫斯科17公里外停了下来。
苏联开始大反攻,莫德尔不到3个月从军长升为集团军司令。
莫德尔意识到,德军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进攻了,“必须收缩防线”。
他一面命令工兵对退路进行清障作业,一面开始遣返伤员,并在后方建立后勤支援点,以备不时之需。
果不其然,朱可夫下达了反攻的命令,苏军在900公里的战线上全线反击。
“喀秋莎”火箭炮发出怒吼的尖叫声,身穿大皮袄,脚蹬滑雪橇的苏军,高喊着“乌拉”口号,向德军阵地冲击。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下达了撤退命令,莫德尔带领第41摩托化军开始后撤,为加快速度,他命令丢到重装备,轻装撤退。
“兵败如山倒”,局面相当混乱,莫德尔不止一次担任“交通警察”,指挥撤退。
当然,他有远见地建立防御阵地,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一面命令殿后的部队埋设地雷,一面将沿途的村庄烧毁,目的就一个,让追击的苏军“也不好受”。
面对混乱的局面,莫德尔手提手枪,表情严肃,在他的叫骂声和呵斥中,第41摩托化军保持着有序撤退。
不仅如此,他还组织小型装甲战斗群对苏军展开反冲锋,迟缓苏军的追击。
10天后退160公里,站稳了脚跟。
尽管莫德尔只剩下不到一个团,但依然要求更多的燃料、弹药和增援部队,他要进行不断地反击。
不夸张地说,他是当时整个东线唯一反对撤退的将军。
他甚至责骂友军擅自撤退,将自己的部队置于危险之地。
1942年初,朱可夫调集了4个方面军,从两翼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进行合围,交汇点就是勒热夫。
统帅部的要求是,“不计任何成本,保住勒热夫”。
就在此时,当军长不到3个月的莫德尔升任第9集团军司令。
这下,再也没有异议了。
一是自撤退以来,莫德尔表现出良好的战斗素养,不慌不乱地指挥部队撤退;二是他一直反对撤退,这完全符合“某人”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第9集团军本就是个烂摊子,没人愿意接,也没人有能力接。
也就是说,莫德尔是不二人选。
也正是“兵败莫斯科”,展现出了莫德尔善于防守的一面。
他终于以能攻善守的实力,让先前对他有争议的人,彻底地“闭上了嘴”,也让他成为二战中最有能力的“防御专家”。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