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经常有辞官回乡的,那么他们靠什么生活呢?
【千问解读】
说到古代的官员啊都是多少风风雨雨的寒窗苦读啊,才考上了一官半职的,但是有的读书人细节也是非常的高,如果官场不如意的话,那就会选择直接辞官回家乡了,但是这些读书人都是文弱书生啊,他们又要靠什么经济来源维持生活呢?难到是啃老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发家致富的途径实在单一得很,既非商品经济社会,商人自是不多的,故他们要么务农,要么当官。
而务农在“苛政猛于虎”的残酷政策之下,温饱都难,致富根本就不可能,因此,要致富,须当官,成了当时的主流。
然而,在古代也有很多人动不动就辞官,他们辞官之后,难道再次由官员变成农民,不是以最快的速度返贫么,那他们靠什么生活呢?
其实,这个结论,是因为我们被“辞官”二字误导了而已,因为辞官并不简单的由官员变农民,其中有很多其他因素,使辞职的官员不会瞬间一贫如洗,并不会瞬间从宝贵之家失落至赤贫之地的。
一、家财殷实。
大家知道,古代读书人大多是有殷实的家境的,一般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人,鉴于养家糊口的艰辛,大多是没有余力或余财送孩子读书,倾家荡产支持孩子走科举道路的。
有此贫苦家庭,哪怕真的倾家荡产,也筹集不了让孩子十年寒窗、进京赶考的资费的,古代金榜题名的人,极少是真正的穷人家出身的。
比如,那些曾经以苦读感动过我们的人,翻翻他们的家庭介绍,就会知道并非没有来头。
比如,以“划粥断齑”苦读出名的范仲淹,他虽然读书时,每天的饮食仅仅只有一碗稀粥,但他的亲生父亲是节度掌书记,继父是县令,而那位“以荻画地”苦读的欧阳修,其父也是军事推官。
他们都是官宦子弟,而古代的官宦,家里都是有余财、有田产的,一旦辞官,回来不至于返贫。
二、辞官却保留待遇。
古代所谓辞官,其实还有一种是辞去现职,保留待遇。
比如,某高官因故向皇帝辞官,皇帝应允了,往往只是去掉现任要职,皇帝同时还会给他挂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宫观职务,有待遇,但不用管事,时谓“奉祠”。
比如南宋朱熹,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知南康军、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却因不满朝廷投降乞和政策,老在皇帝宋孝宗面前提出辞官,有一次宋孝宗不高兴了,便对朱熹说“今当处卿清要,不复以州县为烦也。
”处清要,就是让他“奉祠”之意,虽然不在高位,但待遇还是相当优厚的,不至于让朱熹生计没了着落。
三、本身就是大地主。
古代很多辞官的人,大都是在朝做官很多年,因皇帝的政策与自己的想法有较大差距,生气而辞官。
这些人通过多年的官宦经历,积累了大量的田产和资财,即便全身而退,也是一个资财丰厚的大地主,小小生计更不成问题。
比如司马光,他在熙宁年间,因为不满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变法,在仕途高峰和盛年之时,就辞官到洛阳,半退半隐。
他退隐期间,除了写他的《资治通鉴》之外,经常与富弼、韩琦这些退休宰相在一起聚饮,一个穷汉是没有机会与老宰相们在一起交往喝酒的。
而且,司马光还与这些人一起,给当时的学者邵雍建了一座面积硕大的庄园,庄园内小桥流水,田连阡陌,单住房就有三十多间。
本身没有丰厚资财的人,是不可能为别人建别墅的。
所以,这些人辞官十次、二十次、上百次,在衣食上来说,依然滋润,并无人们所想像的生计之忧,真正忧生计的,还是那些出身贫寒之家的贫困农民,生下贫困,永远贫困,开始即决定结局,如是而已。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