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状元是几品官?武举需要考哪些内容?
【千问解读】
不知道大家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是不是对武状元会非常的好奇,古代一向都是奉行“惟有读书高”,那武状元到底是算几品官呢?是不是天生就会比文状元官低一级?其实也是看分封,如果你是难得一见的武举人才那也会得到皇帝的重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武举的开始内容,还是相当全面的,如果不好好练个几年肯定没办法参加考试。
武进士是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以清代为例,在乡试文科举行之后的两个月,即于同年十月开武科乡试。
其内容分内、外两场。
外场试学射、步射、技勇等,内场默写武经。
在实施过程中是以外场为主。
会试也有武科,于乡试武试的同年九月举行。
各省的武举人参加,其考试的内容与乡试武试同。
主试武试名额无定员,临时根据外场合格情况请旨定夺。
通过会试的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武贡土在复试之后参加殿试。
殿试可分为三日:第一日试马步箭,第二日试弓刀石,第三日带领引见,等侯钦定甲第。
武进士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三甲: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
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
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
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
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
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
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
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是清朝武举第一科,当时规定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
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
康熙年间又有变动,改为一半授营职,是直接带兵的官,另一半授卫职,是皇帝的宫廷侍卫。
雍正五年(1727)规定,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
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
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于守备等营职。
雍正以后各朝武进士的授官情况还有一些变化,不过所授品阶基本上以康熙朝定制为准,没有太大的变更。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