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快速灭亡是因为外族统治吗 重要真相还是因为“猪队友”太多了

1271年,蒙古帝国大汗改国号为“大元”,史称元朝。
1279年,蒙元大军在广东崖山攻灭势力,统一了全国,中国再
【千问解读】
1271年,蒙古帝国大汗改国号为“大元”,史称元朝。
1279年,蒙元大军在广东崖山攻灭势力,统一了全国,中国再度进入大一统时期,元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来民族建立的。
不过,元朝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只留下了短暂的身影。
1368年,命大将率25万大军直逼元朝京师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带着自己的后妃、子女仓惶逃回蒙古草原,元朝灭亡。
从1279年的崖山海战统一中国,到1368年元朝灭亡,元朝统治中国只有不到90年的时间。
作为曾经拥有世界最大版图的强大帝国,元朝为什么会那么快灭亡呢? 很多人将元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外族统治,所以不断受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人反抗,最终导致元朝灭亡。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如果是外族统治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人数更少的能统治中国长达276年,如果不是因为后来有外国列强入侵因素的话,清朝统治时间可能还会更长。
所以,外族统治这一说法并不能成立。
其实,元朝之所以短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一个重要问题上摇摆不定,那就是到底是走哪条路线的问题。
元朝的创立者忽必烈是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所以在他在位期间,元朝的政治形势相对还算稳定。
忽必烈虽然是个蒙古人,但他对汉文化非常推崇,元朝的国号就是取自《易经·乾篇》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不过,忽必烈去世之后,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就在路线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一派坚持以蒙古为基础的政策;另一派则是认为应该延续忽必烈的路线,以中国为基础,采用治理国家。
这两个派系的蒙古统治者从争论不休,发展到了兵戎相见,互相残杀。
在忽必烈去世后到元顺帝即位前,短短39年时间里,元朝更换了九位。
中央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就导致了元朝总体实力的迅速衰落,后来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军呈现燎原之势爆发,可是元朝的最高层统治阶层还是在忙着内斗。
到了十四世纪中叶,曾经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已经变得了。
朱元璋在北伐元朝之前,先是在江南地区和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他派系的农民起义军打得,最终朱元璋成功统一江南,然后才集结大军开始北伐。
有人可能会问,朱元璋这样做难道不怕元朝坐收渔翁之利吗?答案是真不怕。
因为当时的元朝已弱到不值一提了,而且朱元璋在统一江南地区的同时,元朝内部的激烈斗争也仍然没有停止。
所以,元朝之所以那么快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统治阶层内部的“猪队友”实在是太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邓国是如何建立的?最后又是如何灭亡的
”《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记得是(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了韩服到,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
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
这是《左传》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
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馀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象今日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
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
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明确指明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市)。
童书业在《古巴国辨》,吕思勉在《先秦史》诸文献中,均准确无误的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而不是湖北的襄樊。
2009年7月14日,襄阳市考古队员为配合内环线建设进行考古时发现了两片春秋早期的卜骨。
这两片卜骨出土在邓城遗址以南约600米处的王家巷遗址。
据介绍,这是在邓城遗址附近首次发现卜骨,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据襄阳内环线工程考古项目执行负责人王先福介绍,在王家巷遗址出土的卜骨是用牛的肩胛骨制成,该卜骨上的孔上下左右排列整齐。
商周时期,人们在决定某件较为重大的事情时,将制好的卜骨放在火上灼烧,根据灼烧后孔产生的裂纹走向判断吉凶,然后将整个占卜过程及其结果刻在卜骨上。
此次出土的卜骨上没有文字并且没有灼烧过的痕迹,证明这两块卜骨没有被当时的人使用过。
“发现卜骨的遗址在邓城城址以南约600米处,这里很可能为古邓城的作坊区。
”王先福介绍,卜骨一般出土于较为重要的遗址,如都城、燕下都等地。
该卜骨的发现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随机文章中国汉朝简介佛罗里达州马尔伯里天坑,采矿废料造成的天坑(深56米)乌兹别克斯坦地狱之门,1000度的地狱门户燃烧54年中国突破20倍音速导弹,6806米/秒1小时绕地球一圈(无法证实)马斯克的超级高铁时速,从纽约到华盛顿特区仅需要29分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黄国灭亡后臣民都去哪里了?黄姓是来源于黄国吗
追根溯源,自有黄国,方形成“以国为氏”的黄姓。
林宝的《元篡》云:“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
”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载:“蠃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北夏黄氏族谱序中亦称:“考我黄氏,始于神农、、、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之后有南陆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焉,黄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黄城。
”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专著以及出自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黄氏族谱,均有类似的记载。
大量史实证明,黄姓源于黄国,根在光州。
黄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不断繁衍壮大,逐渐形成黄姓望族。
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灭后,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纷纷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地。
还有一部分被“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于是就形成了南方诸多黄氏家族和黄洞蛮的黄姓。
楚灭黄三百年后,在黄国故址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黄歇。
邓世明所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载:“黄为楚灭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
”这位留居黄国故址遗民的后代,为复兴黄氏家族,委身仕楚,为相二十五载,政绩卓著,赐以淮北十二县,成为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从而给黄氏家族带来了第一次中兴。
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黄歇在宫廷内讧中遇害,其子孙受株连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黄氏家族再度中衰。
但黄氏家族并没未因此而沉沦,他们分别与原来流散各地的黄氏族人汇合,顽强奋进,不仅渡过了危难,且先后在许多地方形成了望族。
据有关史料和姓氏通书证实,黄歇长子黄尚一支,形成了后来的淮阳黄氏和江夏黄氏;次子黄俊一支,形成了后来中原阳夏黄氏;五子黄堂一支,形成了后来的东吴黄氏。
继之而起的金华、邵武黄氏望族,皆是江夏黄氏繁衍的分支,今天在海外的黄氏族人,大多是从上述各地先后南迁的。
纵观黄姓的播迁过程,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即由黄国——黄歇,发展至淮阳、江夏黄氏,进而播衍出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后播迁出海外异域黄姓,他们源出一脉,同根同祖。
历朝累代,黄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对中原文化向南传播及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都起过重要作用。
继黄歇之后,西汉著名丞相被誉称为当朝第一循吏;黄香以孝道楷模而;后唐黄峭山教子有方且颇具开拓精神,带来了邵武黄族的繁荣;北宋的大书法家、大诗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近代的第二开国元勋黄兴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胜举。
如今,黄姓儿女更是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佼佼者活跃于国际国内的社会舞台,分别在政界、侨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崭露头角,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名字四海传扬,充分显示了黄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勃勃生机。
随机文章隋文帝只有皇后没有嫔妃 真是怕老婆吗?古代沉船南海一号发掘,多达10万件宋代文物(历史瑰宝)从地球上看木星好吓人,温度3万度磁场是地球14倍恶魔果实觉醒是什么,觉醒后爆锤草帽海贼团简直无敌冥王星为什么没有生命,温度低达零下240摄氏度/生物不能存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