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生平简介 他最后是如何死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晋献公,,,名诡诸。

我国春秋时代中有一个诸侯国叫做晋国,其中有一任国君就是晋献公诡诸。

公元前677年,晋献公的父亲曲沃武公去世了,于是身为太子的诡诸继承了晋国

【千问解读】

晋献公,,,名诡诸。

我国春秋时代中有一个诸侯国叫做晋国,其中有一任国君就是晋献公诡诸。

公元前677年,晋献公的父亲曲沃武公去世了,于是身为太子的诡诸继承了晋国的君位,成为了晋国国君晋献公。

继位以后,晋献公任人唯贤,很多人才因为才能出众而受到了晋献公的重用,例如士蒍、荀息、里克、郤芮、郭偃等人就是在晋献公时期备受器重,晋献公甚至将这一批异姓人才封为了晋国的卿大夫,让其充分参与国家政治。

有了人才的加入,晋国的政治一片清明,君臣上下一心,都在为如何发展晋国,如何巩固君权而努力。

晋献公是一个有着雄韬伟略的君主,继承了他的父亲武公的大业,接手了一个统一的晋国。

要知道在武公时代,晋国才真正的实现了统一,晋国急需稳定国内局势,将以前分裂的国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然而,晋献公用强硬的手段镇压了各方反对的声音,维持着自己的统治。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率领晋军进攻古戎族中的骊戎一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骊戎被灭,骊戎首领的两个美丽的女儿也被献给了晋献公。

带着两个美人凯旋归来的晋献公受到了晋国臣民的一致欢迎。

这两个骊戎的美人是骊姬和少姬,她们是一对姐妹,长得特别妩媚漂亮,晋献公一见到她们就爱上了她们。

回国以后,晋献公还不顾大臣的反对将骊姬立为了国母,也就是自己的正妻,将少姬立为了次妃,地位仅次于骊姬。

可能是晋献公特别钟爱这种很有异域风情的美女,整天都离不开她们。

不过,即使有无比宠爱的后妃,晋献公也并未荒废国事,只不过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犯了很多错误而已。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对国内的原晋公子们大为反感,因为他们总是纠结朝中臣子扰乱的政治,弄得晋国上下都不得安宁。

晋国大夫士蔿向晋献公献策到:“君上,原晋有很多公子,而且大多都有各自的势力,如果不除掉他们,那么晋国将永远不得安宁。

”晋献公按照士蔿的建议,派人杀光了所有的原晋公子们,还另外建立了一座都城,将之命名为“绛”。

晋献公这样做是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巩固君权,他诛杀了所有的“恒庄之族”,彻底的免除了晋国的“公子作乱”的难题,废除了晋国公族大夫制度。

算是一种开明的政策,但是也为后来晋国异姓卿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二年的时候,因为当初晋献公诛杀原晋公子的时候,有很多的原晋公子们逃到了虢国去,这时候,他们聚集起来,联合了虢国来攻打晋国。

不过,原晋公子们并没能攻破晋国。

第三年了,晋献公想要教训一下虢国,因为虢国总是和晋国作对,从前就总是骚扰晋国边境,现在竟然还敢收留原晋公子,意图搅乱晋国内政,实在是找死。

大夫士蔿劝说晋献公待到虢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再攻打它。

公元前665年,骊姬生下了公子奚齐,晋献公受骊姬所惑,想要废掉太子申生,而改立奚齐为太子。

刚好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又向他进言分封诸位公子,晋献公将计就计将申生、、夷吾等公子分封出去。

申生被封在曲沃,重耳在蒲城,夷吾在二屈,其他公子们也在晋国各个边境。

被分封的公子没有继承君位的权力,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晋国上下因此推断晋献公不会立申生为君。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将晋国的一军分为了上下两军,他自己率领上军,命令申生率领下军,和他一起攻打耿、翟、魏,取得了大胜,三国接连被灭。

春秋非卿不将兵,晋献公却封申生为将,虽然是臣子中身份最高的,但是还是从公族降为了卿。

晋国臣民们又以此来预测,不久的将来,晋献公就要废掉太子申生了。

公元前656年,申生受骊姬陷害,自缢而死,重耳、夷吾也被迫逃亡。

公元前651年的九月,晋献公病逝了。

死后晋国内部发生了一段时间的内乱,最后夷吾继位,是为晋惠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代前期蒙古族重要将领:博尔济吉特·策棱的生平简介

博尔济吉特·策棱(1672年-1750年),前期重要将领。

博尔济吉特氏,嫡裔,蒙古喀尔喀部人,喀尔喀台吉。

三十一年(1692年),其祖父丹律携他从居住地塔米尔投归,康熙帝授策棱为轻骑都尉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将其属部划入察哈尔镶黄旗。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指婚皇十女,授和硕额驸,并赐贝子品级。

后奉命回驻塔米尔旧地,击败入侵的准噶尔兵。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从傅尔丹多次击败准噶尔兵,授札萨克。

元年(1723年)特诏封多罗郡王。

雍正二年(1724年)驻守阿尔泰,授副将军。

雍正五年(1727年)偕内大臣斯格等赴楚库河与俄罗斯使节萨瓦立石定界签订《》;雍正九年(1731年)大败准噶尔军获鄂登楚勒大捷,晋封为和硕亲王,赐银万两,并授喀尔喀大札萨克。

雍正十年(1732年)光显寺大捷,赐号"超勇",晋封固伦额驸。

清廷从土谢图汗部分出19旗赐予他,统称赛音诺颜部。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定边左副将军进驻科布多。

元年(1736年)驻兵乌里雅苏台。

乾隆十五年(1750年)去世,终年78岁,襄,入祀京师贤良祠。

从雍正十一年(1746年)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棱一直驻防漠北,对北方边境的安宁,起着重要作用。

策棱是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喀尔喀部人。

他的曾祖父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十八世孙图蒙肯,号班珠尔,对黄教的复兴作用很大,西藏达赖喇嘛非常重视他,赐号为赛音诺颜。

他的第八子丹津生纳木扎勒,策棱就是纳木扎勒的儿子。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丹津的妻子格楚勒哈屯携带着策棱及其弟弟恭格喇布坦从塔密尔入朝归顺,康熙帝授予策棱三等阿达哈哈番的职位,在京师为其赐予住宅,下令将他带入内廷教养。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为策棱指婚和硕纯悫公主,授和硕额驸。

不久赐予贝子品级,康熙帝下诏令策棱回归塔密尔放牧。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帝命策棱前往推河从军,从北路出军防御策妄阿拉布坦。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出击准噶尔部,策棱跟从振武将军傅尔丹从布拉罕出军,一直到达格尔额尔格,多次击破准噶尔的军队,擒获准噶尔宰桑贝坤等一百多人,俘获与斩首甚众。

在乌兰呼济尔大战准噶尔军,烧毁了准噶尔的军粮。

大军回师的过程中,在半路遇到了准噶尔的援兵,再次击败了准噶尔军,因功被封为札萨克。

策棱常年生长在漠北,而且多年从军,对当地的山川地理十分熟悉。

对喀尔喀部多次为准噶尔部欺凌的事非常愤怒,暗地里训练军队,培养猛士数千,归附于帐下作为自己的亲兵。

又因为准噶尔军擅长突袭作战而喀尔喀的军队军纪不规范,每次外出游猎都在当地停止驻军,都会以军法规范自己的军队,而且都是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自此,赛音诺颜的军队强大起来,称雄漠北。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特诏进封策棱为多罗郡王。

雍正二年(1724年),策棱亲自入朝觐见雍正帝,雍正帝命策棱和同族亲王丹津多尔济一起进驻阿尔泰,而且授予他副将军之职,下诏策棱可以用正黄旗的仪仗。

雍正五年(1727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派萨瓦伯爵来华谈判中俄中段边界划定问题,雍正帝先命国舅隆科多为中国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与萨瓦会谈。

在谈判过程中,朝中有人检举隆科多私抄玉碟底本,雍正帝下令将隆科多逮办,命策棱继隆科多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策棱和内大臣四格等人一起赴楚库河,与俄罗斯帝国使臣萨瓦勘定边界、竖立界碑。

完成这项任务后,策棱竟然陈兵边境鸣炮,朝廷因此事治策棱削爵之罪,雍正帝下令改为罚俸。

雍正九年(1731年),策棱跟从靖边大将军、顺承郡王锡保出师征讨噶尔丹策零,通过侦查得知准噶尔军自和通呼尔哈诺尔窥伺清朝的图垒、茂海、奎素诸部,策棱与翁牛特部贝子罗卜藏等人分兵将准噶尔军击退。

准噶尔部的首领大策凌敦多布、小策凌敦多布等人,都是噶尔丹策零的同族,与噶尔丹策零沆瀣一气。

噶尔丹策零派遣大策凌敦多布率领三万大军入侵喀尔喀蒙古诸部。

噶尔丹策零听说锡保驻扎在察罕寿尔,振武将军傅尔丹驻军在科布多,于是派遣大将海伦曼济等率领六千人取道阿尔泰向东进军,分兵袭扰克鲁伦及鄂尔海喀喇乌苏,留下剩余的部众驻扎在苏克阿勒达呼作为自己的援军。

策棱与丹津多尔济分兵迎击噶尔丹策零,到达鄂登楚勒之后,策棱派遣台吉巴海率领六百人进入准噶尔军,引诱他们出来追击,然后策棱设下伏兵突袭,斩杀准噶尔军的大将,准噶尔剩余的部众全都溃散,大策凌敦多布和海伦曼济等都逃走。

策棱因功被雍正帝下诏进封为和硕亲王,赏赐白金一万两。

不久清廷又授予策棱喀尔喀大札萨克的职务。

雍正十年(1732年)六月,噶尔丹策零派遣小策凌敦多布率领三万人自奇兰进发至额尔德毕喇色钦,策棱与将军塔尔岱青一起到达本博图山。

还没有到,准噶尔的军队就侵扰了克尔森齐老,又分兵侵袭塔密尔,策棱的两个儿子和所部牲畜都被准噶尔所掠去。

策棱前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侍郎绰尔铎护送粮饷到达,对策棱说:"王爷应该速速率军前去截断敌军的归路,那样才能破敌。

"策棱招丹津多尔济前去救援,但是他没有到达。

策棱回军奔袭准噶尔军,但是距离准军还有两日的路程。

准噶尔的军队直取额尔德尼昭,到了八月,策棱率兵追赶上了准噶尔军,策棱与之作战十余次,多次击破准噶尔军。

小策凌敦多布率军占据着杭爱山一带,靠近鄂尔坤河列阵。

策棱令满洲兵于鄂尔坤河以南驻扎,自己亲率一万人埋伏在杭爱山一侧,蒙古诸军在鄂尔坤河以北驻扎,与准噶尔军交战。

准噶尔军看见满洲兵背水列阵,而且军容很差,就非常轻视,径直进击满洲兵。

满洲兵败退,准噶尔军前往追击,策棱在山下的伏兵突然出现,像风雨一样冲击准噶尔军,斩首一万余,谷中布满准军的尸体,策棱俘获牲畜、军械不可胜计。

小策凌敦多布率领准军剩余的部队渡河,蒙古兵等待准噶尔军渡到一半的时候出击,准军大多在河流里溺死,河水都染成了血色。

顺承郡王锡保上书朝廷告捷,首先就为策棱请功,雍正帝十分高兴,为策棱赐号"超勇",并赐予黄带。

下诏说:"策棱此次军功不是寻常时候的战功可以比的,这次随征的将士,一定要着重嘉奖。

" 雍正帝因为策棱原牧地被准噶尔侵扰,赏赐给他们马匹二千、牛一千头、羊五千头、白金五万两,并赈济那些因战乱无可生计的部众,下令建造塔密尔城,为策棱建造府邸。

同年十二月,策棱晋封为固伦额驸,当时纯悫公主已经薨逝,雍正帝追赠她为固伦长公主。

雍正十一年(1733年),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统军进驻乌里雅苏台,雍正帝下诏令策棱佩定边左副将军印,进屯科布多,不久授予他为盟长。

雍正十二年(1734年)五月,清廷下诏令策棱进京商议军务。

六月,移军察罕廋尔。

雍正十三年(1735年),准噶尔部向清朝乞和,请求以哲尔格西喇呼鲁苏为准噶尔与喀尔喀的游牧界,雍正帝询问策棱对策。

策棱对雍正帝说:"之前喀尔喀的游牧地界尚未到达哲尔格西喇呼鲁苏,准噶尔部这个提议可以允许。

但是准噶尔部的游牧边界,必须以阿尔泰山为界,"但是准噶尔部没有同意。

乾隆元年(1736年),大军回师,乾隆帝命策棱率领喀尔喀兵一千五百人进驻乌里雅苏台,并分兵驻防鄂尔坤。

乾隆帝因为策棱的母亲常年居住在北京,策棱又在西北军中,不能与其母朝夕相见,于是将其母放归西北,并赐白金五千两进行安置。

乾隆二年(1737年),噶尔丹策零致信与策棱,自称为"车臣汗",并再次提出了之前议定边界的事项。

策棱将此事上报朝廷,乾隆帝命策棱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噶尔丹策零回信。

策棱在给噶尔丹策零的书信中说:"阿尔泰为议定的边界。

你的父亲珲台吉在位时,阿尔泰以西没有厄鲁特蒙古的部落游牧。

自从朝廷剿灭噶尔丹之后,朝廷命我来建城,驻兵其地,这是众所共知的事情。

这里不允许有游牧者,原来是因为这里是两个部落之间的间隔地带,可以留出缓冲,使两个部落不相及,以减少事端的产生。

如今台吉您反而说不能让出这个地方,请你想想阿尔泰是谁的土地,谁能让出这里?如果你能诚心遵从皇上所指定的边界,我肯定不会首先挑起战端,也不会再驻扎在科布多。

而且你还声称我们的哨兵逼近阿尔泰,应该撤往内地。

在这里设置哨兵的圣祖皇帝时的旧例,既然划定了边界,岂能不设哨兵?请台吉仔细考虑一下吧!"同年冬,准噶尔部的使臣达什博尔济奉表到达策凌处,乾隆帝命策棱与他们一起前来北京。

乾隆四年(1739年)春,乾隆帝降诏策棱返回喀尔喀。

准噶尔赴京谈判的使臣哈柳去拜见策棱,哈柳说:"额驸您游牧的部属在喀尔喀蒙古,为什么要居住在别处呢?"策棱回答说:"我的主上居住在这里,我应该跟随主子。

喀尔喀只是我部游牧之处啊!"同年冬,噶尔丹策零再次派遣哈柳奉表到达京师,开始商议决定准噶尔牧区不能越过阿尔泰山梁的事情,不再提议迁移卡伦的事。

自从雍正年间清廷与准噶尔商议边界,策棱三此去京师,准噶尔忌惮他的权威很重,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

乾隆帝嘉奖策棱忠义,封其子成衮扎布为世子。

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帝命策棱勘定喀尔喀各部的游牧界限,不能越过扎布堪、齐克慎、哈萨克图、库克岭诸地,喀尔喀与准噶尔各守固定的界限。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因为策棱年老,命移军驻扎塔密尔。

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棱病重,乾隆帝召其次子车布登扎布前去侍疾,派遣侍卫德山等前去慰问。

不久,策棱病逝,终年78岁。

策棱遗言请求与纯悫公主合葬,丧报传至京师,乾隆帝亲自驾临祭奠,命配享太庙,谥号"襄",御制诗挽之。

随机文章外星人绑架男孩做实验,解剖身体消除记忆后送回神奇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珠竟能够悬浮在高温铁锅上面顶级掠食者蛇发女怪龙图片,头大如牛秒杀各种陆地恐龙(体长8米)揭秘身上有神保护的特征,喜爱神话/看到幻觉/大难不死/做梦修仙神仙为什么不能结婚,仙界资源有限/神仙结婚生子会让仙界被挤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廉亲王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的生平事迹简介

第八子的福晋,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之外孙女,父络。

与胤禩于康熙三十一年订婚,康熙三十七年成婚,四年,因圣旨被休。

郭络罗氏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出生于康熙二十一年。

岳乐为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镇国公,因在战事上屡有建树,于十四年晋为安亲王,卒于康熙二十八年。

安亲王一家可算得上是朝中显贵,因之胤禩与郭络罗氏的结姻,亦在无形中拔高了他的身价,削弱了因母家地位卑微而产生的影响,为其在宗室中奠定了广泛的人缘基础。

据闻,郭络罗氏自小承欢于岳乐膝下,颇受宠爱,性格泼辣,是胤禩府内的当家人。

康熙曾于四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有言:"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秦道然在雍正朝的供词中也提到胤禩府内的事俱是由福晋掌管的,两相比较,或有出入,但亦可知此言非空穴之风。

据《爱新觉罗宗谱》载,胤禩之子弘旺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庶母张之碧之女",那么康熙帝十月初四日斥责胤禩时言其"迄今未生子"所指为何,或是指其未有嫡子?可惜终其一生,膝下单薄,只弘旺一人。

八福晋母亲简介:岳乐第七女和硕格格(庶出的郡主),顺治十六年己亥八月三十日巳时生,母侧福晋吴喇汉哲尔门氏(疑为侧福晋乌亮海济尔莫特氏,万且他布囊之女),与第五女同母;选郭络罗氏明尚为婿,康熙十一年二月成婚;二十三年甲子五月卒,年二十六岁(女儿郭络罗氏嫁圣祖第八子廉亲禩为嫡福晋) 八福晋之父明尚康熙二十年(注意就是八爷出生那年)因诈赌孙五福二千余两而被判斩监侯,这是三法司定罪时康熙给的意见。

需要说明的是,清初,朝廷对待王公贵族十分苛刻,有《王公处分条例》为证。

清初禁赌,且王公贪污三百两即判死刑。

明尚死期不详。

康熙二十三年岳乐第七女、明尚妻郁郁而终。

至此,郭络罗氏失去依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儿。

被接入安亲王府抚养。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下旨,爱新觉罗胤禩与郭络罗氏订婚,作为康熙对于安亲王一派的安抚。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与郭络罗氏举办订婚宴。

康熙三十七年冬,胤禩与郭络罗氏成婚。

康熙帝第八子允禩,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

生母良妃卫氏,原属内务府辛者库罪籍。

允禩长大后,以聪敏实干,不务矜夸而受众人夸赞,于诸皇子中较为突出。

三十五年(1696年)、三十六年(1697年),他两次跟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是跟随皇子中最小的一位。

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首次分封皇子,18岁的允禩封为多罗贝勒,在受封皇子中年龄最轻。

满文档案反映,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康熙帝离京外出时,以允禩和长其4岁的皇三子允祉留守京师,联名向他报告京城情况,处理有关政务,并由两人亲自办理密旨交办事务。

四十七年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后,因允禩为众臣保举为皇太子,康熙帝对他的看法骤然改变。

然而诸多事实表明,一废太子前,允禩为父所青睐,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与很受器重的一位当朝皇子,喜结良缘。

关于郭络罗氏与允禩成婚的具体时间,史籍中未见记载,须作以下考察。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曾指派内大臣及海喇逊、多壁等,参加允禩与郭络罗氏的定婚宴,明珠等人向康熙帝作了详细汇报,其于三十七年某月月二十日赴八阿哥福晋之初定婚宴,大臣、侍卫、官员等跪称:"我等理应立于阿哥右侧执杯,反让我等入座,赐与克食,主子洪恩断难承领,喜之不尽。

"明珠的奏折中还提到,安王福晋恭奉大内戏子所用银四百两,民间戏子所用银二百两。

因有阿哥、福晋初定婚宴,不收恭奉戏子物品之先例,故此次亦未收纳。

上述奏折未书具奏日期,但允禩被称之为八阿哥,说明尚未封爵,故该折写于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之前无疑。

史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闰七月,多壁始任内务府总管,翌年(31年)离任。

这时允禩只有11岁,在此期间举行定婚宴的可能性似应排除。

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初,康熙帝为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踏上征程。

当月,他写信给留京办理政务的皇太子,敦促尽快确定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的婚宴日期。

允禩两位兄长的婚期,最终定于是年闰三月十五日。

然而康熙帝给皇太子的上述信中,并未提及允禩的婚事。

综合有关情况看,允禩与郭络罗氏举行定婚宴的时间,很可能是在康熙帝于三十六年五月结束第三次亲征返京之后。

郭络罗氏与允禩正式举行婚宴时,康熙帝又派内大臣坡尔盆、散佚大臣苏永祚、内务府总管海喇逊等前往。

坡尔盆等人参加此次婚宴后的奏折,同样未书日期,而赏赐克食、由大内戏班演戏助兴以及安王福晋叩恩,多罗安郡王玛尔珲、固山贝子吴尔占等率正蓝旗大臣、侍卫、官员等叩恩等情况,皆与定婚宴基本相同。

然而坡尔盆等人的奏折中,允禩不再被称之为"八阿哥",而是"八贝勒"。

三十七年(1698年)十一月,内务府总管海喇逊卒于任。

故允禩的婚宴,举行于三十七年三月他封为和硕贝勒之后,是年十一月海喇逊病故之前。

换言之,允禩18岁,即封为多罗贝勒的当年,与郭络罗氏正式成亲。

这门婚事有着丰富内涵。

不过,郭络罗氏与允禩完婚之际,岳乐尚未追降郡王。

该事发生后,岳乐家族的地位与实力,亦未受到大的影响。

岳乐"在诸王中,以齿则高,以行则长",且立有军功,有管理部务,参预政事的丰富经验,无论从资历或功绩论,当朝宗室王公皆无人堪比。

他共有20子,其中至少有4子,即郭络罗氏的4位舅舅(玛尔珲、景熙、蕴端、吴尔占),因不同原因成为康熙朝的著名人物。

据说崇德年间阿巴泰率兵伐明时,将很多文学之士延至府中,命教诸子弟,"故康熙间宗室文风以安邸为最盛"。

蕴(岳)端自号红兰主人,"喜为西昆体,尝延朱襄、沈方舟为上宾"。

编选宗室王公诗作《宸萼集》的玛尔珲,自幼好学,曾受业于阎百诗(阎若璩),"毛西河(龄)、尤西堂()诸前辈皆游宴其邸中"。

享有王爵,根基极深的岳乐家族,在文人内建有一个层次较高的关系网。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王府犹如顺康年间满汉文化交流荟萃的一个特定场所,在清初满汉文化从激烈冲撞走向逐步融合的进程中,起有一定作用。

郭络罗氏的有关情况较为特殊。

其生母为岳乐第七女,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为岳乐的侧福晋吴喇汉哲尔门氏所生。

该女受封为郡主,康熙十一年(1672年)下嫁郭络罗氏明尚。

额驸事迹不详,但死于康熙二十年(允禩出生那一年),郡主则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26岁时去世。

郭络罗氏与允禩的辈分相同,是的第四代孙,一为玄外孙,一为玄孙。

由于生母早亡,自幼被外祖父岳乐接至身边,在安王府中长大。

她的舅舅玛尔珲、景熙、蕴端、吴尔占等,均为岳乐的第三位继福晋,即索尼之女所生。

他们是郭络罗氏之母的同父异母弟,比郭络罗氏年长约十余岁。

郭络罗氏成婚前后,允禩被封在正蓝旗,与岳乐宗支同在一旗。

由于郭络罗氏与其母家关系非同一般,允禩成为岳乐的孙婿后,便与这一家族紧紧联在一起,形成休戚与共,互为依恃的关系。

安邸与其说是嫁女(外孙女),不如说是招进贵婿。

故两次婚宴,皆于安王府中举行,岳乐的继福晋赫舍里氏与其诸子玛尔珲、景熙等,俨然女方长辈,而郭络罗氏之父、额驸明尚始终未曾露面,可能已经故去。

康熙帝其他皇子的婚姻个案中,类似情况尚未发现。

康熙帝稔知郭络罗氏与其母家的特殊关系,将她选为允禩的嫡福晋,有重视允禩,故以宗亲之女与之匹配之意。

但是,对于当朝皇子与宗藩贵胄之家联姻后所具有的政治实力及其对朝政的影响,康熙帝显然尚未虑及。

郭络罗氏与允禩完婚后,一起居住紫禁城内数载,继而迁至康熙帝赐予的八贝勒府。

该府邻近柏林寺,与时为四贝勒府的之邸,即后来的雍亲王府毗邻。

康熙朝后期,吴尔占任议政大臣,一度署理,康熙帝去世前数日被任命为镶白旗满洲都统。

二废太子后,他被康熙帝选为负责看守废太子允礽的大臣之一,足见很受信任。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雍正帝以希翼王爵,"复生怨望","无知妄乱,不安本分"为由,将景熙(希)之子、吴尔占父子、色亨图(岳乐之孙)父子发往盛京。

岳乐家族成员之间素来不睦。

[81]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多罗安郡王玛尔珲故后,子华玘袭封,五十八年(1719年)九月去世。

岳乐众子侄为争袭王爵,相互倾陷。

康熙帝生前,未使该爵继续袭封,是多种原因使然。

元年十二月,雍正帝斥责允禩因(吴尔占等)未能袭封王爵,"谗害离间宗室,动摇该王属下人等之心",故将袭封安郡王之本章发回,不准承袭。

礼亲王之后昭连在《啸亭杂录》中有下述记载:"饶郡王阿巴泰父子,略定河北,征讨吴逆,累功至安亲王。

以其后嗣依附廉亲王允禩,故世宗斥其封。

在雍正初年的特定形势下,允禩力图帮助解决安郡王爵位的承袭问题,显然是授人以柄,极不明智,与其平时处事谨慎,所虑周详的作风,有所不符。

这是否顺从妻意而为之?待考。

雍正帝继位后,"群臣请升潜邸为宫,廉亲王府不合相并"。

二年(1724年)五月,允禩奏请移府,"上以废安亲王空府与之"。

安王府位于台吉(基)厂头条东口,允禩与郭络罗氏居住该处,仅一年有余。

随着雍正皇权的逐步稳固与加强,雍正帝对允禩等人的打击不断升级。

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帝称:"允禩之妻甚属不妇,允禩亦惧伊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

此言未可全信,但亦反映出郭络罗氏处境日艰,却依然故我。

是年初,雍正帝下令将允禩革去黄带子。

他对诸王大臣说,自即位以来,于允禩无恩不施,无事不教,其"终怀异心,并不悛改,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

"朕屡降严旨与允禩之妻,又令皇后面加开导,谕伊劝谏允禩,感激朕恩,实心效力,乃屡次教训,允禩夫妻毫无感激之意"。

又因将伊母家治罪,不曾颁示,唆使其夫,以致恶乱已极。

故"允禩之妻亦不可留于允禩之家"。

雍正帝命诸王大臣将此谕旨当面"降与允禩之妻",令照先世旧例,将她革去福晋,休回外家,并"降旨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

又命将此旨降与允禩,"若因逐回伊妻,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

" 郭络罗氏接到该旨,"毫无畏惧,忿然而去"。

允禩则以酒浇愁,日在醉乡。

一位婢女劝他"于皇上前谢罪奏恳",为郭络罗氏求情,遭到愤然拒绝:"我丈夫也,岂因妻室之故而求人乎!"允禩与郭络罗氏不惧不服的态度,如出一辙,致使雍正帝愈发。

他先是"令庶人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以伏辜",随即又将允禩圈禁,令其改名阿其那。

允禩背负罪状40款,是年九月因患呕吐症逝于拘禁地,终年46岁。

其独子弘旺将他葬于热河石洞沟左山之阳。

被迫自尽后又被散骨的郭络罗氏,唯有以在天之灵继续与夫相伴。

随机文章第八节 辅政大臣西班牙斗牛比赛视频曝光,28岁小伙被牛刺穿胸部死亡二战日本九二式重机枪,最差重机枪却收割无数生命(需11人伺候)探索时间漏洞可以穿越,扭曲光线停歇时空穿越时空(打破时间禁锢)ufo为什么都是圆的?阻力更小/转向升降更灵活(科学分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晋献公生平简介 他最后是如何死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