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在中国,“梁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文艺作品——包括戏曲、音乐乃至影视剧。
甚至
【千问解读】
在中国,“梁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文艺作品——包括戏曲、音乐乃至影视剧。
甚至香港导演在拍摄港版《》的时候,也吸收了这个灵感,将梁山伯说成转世,并且梁山伯和祝英台,属于天蓬元帅的多世情劫之一。
在中国民间故事里,很多故事都可以让人明确知道存在——比如取经的故事发生于,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发生在。
那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于什么时代?相信很多人会感到茫然。
晋人梁山伯 关于梁山伯,其生存年代的时间线相对清晰一些。
根据唐人的笔记以及相关的地方志记载,梁山伯是人,一般认为是东晋担任宰相的时代。
梁山伯并且还做过东晋朝廷的地方官。
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存在感较差的王朝。
其知名度,前不能和秦汉相比,后不能和隋唐、两宋、明清相比。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部分。
三国中期,曹魏权臣篡夺曹魏政权,为西晋王朝奠定了根基。
以曹魏为基础的司马家族,逐步吞并了西南的蜀汉和江东的东吴,统一了中国。
司马家族建立的王朝,就是西晋。
西晋存在了大约几十年,就因为五胡乱华而崩溃,之后晋朝宗室再江东吴国故地重建晋朝朝廷,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东晋。
梁山伯就是生活在东晋这个朝代。
关于祝英台。
比较主流的说法是,祝英台女扮男装出去求学,同梁山伯是同学。
之后学业归去以后,梁山伯无意中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由此,梁山伯想起往昔祝英台种种的优点——譬如贤良、有才华,于是萌生结成的心理,于是梁山伯请求父母前往祝家提亲,结果得知祝英台已经许配给别人了。
于是心生抑郁,不久就病死了。
恰好祝英台在出嫁当天,路过梁山伯的坟墓,于是本着怀念故人的心理去祭奠梁山伯,不料祭奠过程中突然出现地裂,祝英台被埋在裂缝中。
这一消息在当时引发热议,于是谢安丞相向东晋朝廷上报此事,东晋朝廷于是表彰祝英台为“义妇”——这便是历史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个人感觉,祝英台之死,很可能是当时恰好遭遇地震,而古人的自然科学知识较为有限,于是将其视为事件,并且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文艺版本。
梁山伯是明朝人? 近年来,网上流传这样的传说:明朝官员梁山伯去世后,当地乡民安葬梁山伯,无疑挖出祝英台的坟墓,于是乡民合葬梁祝,由此衍生出梁祝的传说。
不过,关于梁山伯的记录,早在唐朝就已经存在很多,因此从时间线上来看,梁山伯断然不会是明朝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烟花爆竹技术与管理专业:给烟火人生添把"安全锁"
今天咱们聊一个既传统又充满科技感的专业——烟花爆竹技术与管理。
我知道很多家长听到这个专业的第一反应是:"这专业能干啥?不就是放鞭炮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一、专业优势:冷门赛道里的"金钥匙"这个专业就像给烟花爆竹行业配了把"智能安全锁"。
我国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超600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烟花爆竹协会)。
但行业面临两大痛点:安全管控压力大(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2年行业事故同比下降28%)、技术创新需求强。
这就催生了大量技术管理人才缺口,湖南某高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5%,远超部分热门专业。
二、专业认知:做个"烟花导演"这个专业培养的是烟花爆竹行业的"全能导演"。
从火药配方设计(好比调配食材)到生产工艺控制(像把控火候),从质量检测(如同食品安全检查)到仓储运输管理(类似危险品物流),再到安全风险评估(相当于给烟花表演买保险),学生要掌握全产业链的核心技能。
三、行业前景:政策护航的朝阳产业国家《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企业自动化改造率要达到80%以上。
这意味着既懂传统工艺又掌握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将大受欢迎。
薪资方面,湖南某上市公司招聘信息显示,工艺工程师起薪8000-12000元,3年以上经验者可达20万年薪。
四、适合什么样的孩子?1.学科优势:化学是基础,物理、数学不能太差2.性格特质:做事细致有条理,安全意识强3.职业期待:愿在二三线城市发展,喜欢传统文化创新五、报考建议1.院校选择:顶尖层次:南京理工大学(民用爆破方向)特色院校: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区域强校: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课程重点:火药化学、安全系统工程、质量管理3.相近专业对比:比材料科学与工程更聚焦行业应用,比安全工程更具产业针对性风险提示:1.工作地点多在产业聚集区(如浏阳、醴陵)2.需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3.行业受环保政策影响较大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没有绝对的好专业,只有适合的选择。
如果孩子对传统文化有热情,做事细致负责,这个专业或许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就像烟花绽放需要精确计算,人生选择也要量体裁衣。
咱们做家长的,既要帮孩子看清前路,也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火花。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艺专业:藏在生活里的"气味魔法师"
今天咱们聊一个"闻得到却看不见"的专业——香料香精技术与工艺。
这个专业就像给生活施魔法,让我们的洗发水散发花果香,让面包房飘出诱人奶香,甚至让蚊香都带着清新气息。
一、专业认知:舌尖与鼻尖的"调色盘"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幅画,香料香精专业就是调配气味的调色盘。
这个专业培养的是"气味魔法师",既要懂化学反应的"配方",又要掌握调香的"艺术"。
就像大厨需要掌握火候和调味,调香师要平衡2000多种香料成分,让香气既迷人又持久。
举个生活例子:您家孩子爱喝的奶茶,里面的焦糖香、奶香,都是这个专业的"作品"。
二、行业前景:政策东风+民生刚需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消费品工业升级,而香料香精正是食品、日化、医药等民生行业的核心配套产业。
据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数据,行业年增长率稳定在8%以上,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
更关键的是,这个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经济好坏,人们总要刷牙、洗衣、用护肤品。
三、适合什么样的孩子?1.学科优势:化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特别是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孩子。
就像厨师要懂食材特性,调香师必须掌握香料分子结构。
2.性格特质:需要"狗鼻子"般的敏锐嗅觉,同时具备艺术感知力。
既要像科学家一样严谨,又要像艺术家一样富有创意。
3.职业期待:适合喜欢动手实验、不愿坐办公室的孩子。
毕业生多在实验室或生产一线,能直观看到自己的"香气作品"走向市场。
四、报考建议:选对赛道事半功倍1.院校推荐:江南大学(211重点)、北京工商大学(国家特色专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行业黄埔军校)都是第一梯队。
二本院校如广东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也有特色培养。
2.课程重点: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是基础,调香技术、香料制备工艺是核心,还要学习食品/化妆品法规。
3.专业对比:相比食品科学更侧重香气研究,相比化学工程更注重应用转化,相比化妆品技术则覆盖更广的产业链。
五、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1.就业质量:教育部2022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95%,起薪普遍在6000-8000元。
头部企业如奇华顿、芬美意等外企待遇更优。
2.发展空间:从调香助理到首席调香师,技术路线清晰。
也可转向质量管理、产品研发等管理岗,行业经验越老越吃香。
3.学习难度:需要较好的化学基础,实验课程占比40%以上。
但相比纯化学专业,多了应用实践环节,适合喜欢动手的孩子。
张老师提醒:这个专业不适合化学薄弱或对气味敏感的孩子。
工作环境难免接触各类原料气味,报考前建议带孩子做职业体验。
但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务实选择——既服务民生刚需,又有技术护城河,值得中上游化学成绩的考生重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