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陶渊明喝酒的看法是怎么回事?陶渊明和酒的故事介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简介:对喝酒的看法,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那么在史书中对陶渊明又是怎么描述的呢?在历史中陶渊明最大的爱好就要属喝酒了,那么对于陶渊明喝酒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让

【千问解读】

对喝酒的看法,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那么在史书中对陶渊明又是怎么描述的呢?在历史中陶渊明最大的爱好就要属喝酒了,那么对于陶渊明喝酒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陶渊明和酒的故事吧,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

陶渊明与酒 “诗酒人生”用这句话形容陶渊明再恰当不过了,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以嗜酒著称的大诗人之一,他的饮酒诗字字珠玑,每首都有着诗酒话人生的真意,不管是借酒消愁也好,解酒助乐也罢,酒是陶渊明人生中不得不提的必不可少的东西,诗酒人生,借着酒,陶先生为我们赋出了多少的,酒的故事,是先生人生中不得不提的过往。

陶渊明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徒!喝酒的名气是很大的。

他曾以调侃、自嘲的笔调写过一篇叫《五柳先生传》的自传,其中便谈到自己是这样好酒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一定是因为先生好饮成性,远近闻名,所以才时常被人邀请赴宴。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体现出陶先生性嗜酒的程度,那是他官居彭泽令的时候。

“公田悉令吏种秫稻。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分给他的公田,他本来想全种秫,也就是现在的黏高粱。

众所周知,他这个人很没出息,就是想酿酒。

在他的妻子的固请之下,他才答应拿出五十亩来种粳,也就是稻米。

酒就是他的粮食。

这个嗜酒如命的家伙,却独独为酒而折腰啦! 古代性嗜酒的诗人不少,但能识酒中之深味,从酒中体味人生真谛的,陶渊明是为数不多的极为之一,酒和陶渊明的生活及其为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如《宋书·传》记载“(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唐人把他的这句话写入《山中与幽人对酌》一诗中,改为“我醉欲眠卿且去,有意来”。

李白一定是想起了陶渊明的无弦琴。

想起了陶渊明先生一生诗酒人生的率真与洒脱。

说起酒,不得不提先生的饮酒诗, 他的诗文也散发着浓烈的酒气。

别的不说,就说伟大的传世诗《饮酒》。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自持”,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没有了酒,接着倒;“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从白天喝到夜晚,生命得到了耀眼的烛照;“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酒里掺杂着他的一生,痛苦然而极乐的一生。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不像的饮酒有醉酒逃祸和借酒浇愁的意味,陶渊明则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酒是先生人生中最大的慰藉,在他的诗中,你会发现大多数的诗都有酒,即使是全篇没一个“酒”字,你也可以在诗中感受到一股浓浓的醉意,那时先生物我两忘境界的体现。

如《饮酒,其一》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立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酒不醉人人自醉,先生的醉,有就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借着先生的醉眼,读懂他那追求天真自然的人生。

酒,是先生最好的朋友。

在先生隐逸生涯中,就起着不可多得的作用。

普通人的饮酒只是饮一份生活,而先生饮酒则是饮一份自然,饮一种人生。

诗和酒,是陶渊明人生中的两大慰藉,在先生的贫苦晚年时,他为自己写的挽歌则是:“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其一)”“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其二)”。

陶先生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敢于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他是真隐士。

他的酒品,诗品,人品为后世所敬仰。

酒中诗,诗中酒,不管是就成就了诗,还是诗影响了酒,这个爱喝酒的隐士,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抹写意。

可以这样说:“先生不负酒,酒也不负先生”。

陶渊明的《饮酒》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随机文章秦始皇的措施对后代的影响尼古拉特斯拉的惊世预言,精准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结束时间法国起死回生的圣泉是真的吗,就连癌症都可以治愈(产生了67次奇迹)地狱九大堕天使实力排行榜,魔王路西法成为堕落天使领头羊神仙为什么要香火,保佑主角人族可使自己修炼顺畅(香火成神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关于艾劳会战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对历史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本尼格森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存在漏洞,执行情况更糟。

他在进行战术机动时向法军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随后却按兵不动达2天之久,致使本可能被优势俄军分割歼灭的内伊和贝尔纳多特两军成功逃逸。

制定的相应的反击计划可谓技高一筹,却因给贝尔纳多特的命令被俄军哥萨克骑兵缴获而功亏一篑,拿破仑被迫把兵力分散开来寻歼俄普军,为此后陷入被动埋下了伏笔。

由于兵力不足,拿破仑几乎输掉艾劳之战。

他本计划在艾劳打一场防御战,阻止俄军夺占艾劳,但实际却打成了进攻战。

8日早上的进攻全是法军发起的,他派奥热罗军实施攻击更令人匪夷所思:此时本尼格森尚有充足的后备军,因此奥热罗军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奥热罗军遭重创,意味着拿破仑在后来的战斗中再无预备队可用。

当然,如果拿破仑坐等本尼格森进攻,他也只能调奥热罗军抵御俄军。

也许他试图用一次主动进攻来达到防御战的目的。

本尼格森在重创奥热罗军后迅速发起反击是英明之举,如果对手是个庸将,他很可能得逞。

但拿破仑不愧为一代军事天才,他的反应既迅速又镇定,下令抢在奥热罗军被歼前发起勇敢的反冲锋,结果不仅稳住了战局,还将俄军主力—中央部队牢牢牵制住,为军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次战役中,达武再次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或者不客气的说,在艾劳,达武挽救了拿破仑的军事声誉。

有些评论认为,下午5时法军占领库茨奇坦后,拿破仑已胜利在望。

笔者认为,这与当时的实情不符。

拿破仑除8个近卫军步兵营外已无后备军,而本尼格森还有莱斯托克的普军充作预备队,并试图以它抵挡达武军的推进。

在拿破仑时代的战斗中,哪方剩下的可用于再战的兵力更多,哪方就应被视为胜方。

拿破仑已经竭尽了全力。

因此,晚上7时的本尼格森比下午5时的拿破仑更接近胜利的边缘。

但无论从人力还是决心而言,本尼格森都无力击败拿破仑。

因此,这场大屠杀落个以僵局终场。

由于俄军退出了战场,拿破仑得以以宣布取得了最终胜利。

随后,最终成为战场主人的法军以缪拉率领少数骑兵实施了象征性的追击,在埋葬了死者和疏散完伤员后,法军也匆忙撤离了战场。

关于这次战役的伤亡人数,且差异很大,但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俄军和法军分别死伤1.5万和2.5万人。

俄军另有2500人被俘,23门火炮被缴获。

法军也有约1200人被俘。

鉴于双方先后投入战场的兵力(法军8万,俄军7.3万),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角度看,这场大屠杀只不过是一次非决定性战役(但拿破仑在随后的弗里德兰战役中彻底击败对手)。

对于艾劳之战,内伊元帅战后巡平见戏场时的感叹为它下了最好的注脚和评价:“多惨烈的一场大屠杀啊。

但却无果而终!” 随机文章汉朝究尽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取士?武隆后坪天坑群的成因,我国唯一冲蚀形成的天坑(深300米)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从地球上看木星好吓人,温度3万度磁场是地球14倍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小冰河时期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明朝因此灭亡

小冰河时期编辑词条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

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

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

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

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

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了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这时发生了,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和后金军开战,更为不幸的是此战中的三个分战场上,明朝军队的数量都不如后金军,后金军以其机动性取得了每每数倍于明军的优势兵力,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崇祯即位以后灾情更是进入了谷底。

综合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随机文章古罗马皇帝卢修斯·维鲁斯简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牢骚效应,企业应对发泄情绪的员工宽容对待人被吸进龙卷风会怎样 ,99%的人当场死亡/就算不死也会被摔死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夜间,或因月球在晚上引潮力最大所致/无根据粒子束武器是什么武器,能让核弹失效或被摧毁/威力超出专家想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对陶渊明喝酒的看法是怎么回事?陶渊明和酒的故事介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