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袁崇焕之死的罪名争议:三条罪名均属牵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5 点击数:
简介:冤案主角 (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末著名军事家、抗清(后金)名将。

他曾多次以少敌多击败强敌,被称为15年来从未有过的劲敌。

崇祯三

【千问解读】

冤案主角 (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末著名军事家、抗清(后金)名将。

他曾多次以少敌多击败强敌,被称为15年来从未有过的劲敌。

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帝被后金的反间计迷惑,以通敌谋叛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冤案特点 袁崇焕一生在保卫、抗击后金的战场上无一败绩,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广渠门大捷、左安门大捷等胜利,却因后金忌惮被施以反间计,加上本已因袁崇焕自恃尚方宝剑擅杀而隐忍在心的崇祯帝也对其有所忌惮,最终被判凌迟,死于北京甘石桥。

起伏抗敌路 明四十五年(1617年),后金首领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

天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13万大军,40多座城池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在国家危难之时,袁崇焕挺身而出,镇守辽东。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13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1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

努尔哈赤在战斗中被打伤,不久郁郁而死。

当袁崇焕在辽东带兵与后金大战时,明朝廷内部却被控制,百官对其阿谀奉承,各地巡抚官员为其修建生祠。

宁锦之战告捷,朝廷论功行赏,廷臣纷纷赞许此战功劳为魏忠贤调度有方,魏忠贤的义子也因此封侯,而袁崇焕却只升一级。

当时,兵部尚书霍维华认为不公,上疏请求让荫。

魏忠贤拒绝其请求,并派其党羽以袁崇焕不救锦州为由弹劾他。

袁崇焕不得已请求辞职还乡。

天启七年(1627年),去世,思宗崇祯帝即位,建立内阁,魏忠贤被诛,朝臣纷纷请召袁崇焕还朝。

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袁崇焕在召见时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复辽,并疏陈方略,但也表示自己在边关立功,唯恐朝廷人士妒功中伤。

告其无须疑虑并赐其尚方宝剑,允其在复辽前提下方便行事。

此外,皇帝再加奖勉,赐他蟒袍、玉带和银币。

袁崇焕领了银币,但以未立功勋为由,不敢受蟒袍、玉带之赐,上疏辞谢。

擅杀毛文龙 袁崇焕还未到任,宁远已因欠饷发生兵变。

袁崇焕到达辽东后,迅速平定兵变,稳定边疆。

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加封其为太子太保,并赏赐蟒袍、银币。

袁崇焕在辽东大力整顿军务,但在做准备事宜时与其他将领发生矛盾。

其中,级别最高的是毛文龙。

毛文龙也是明朝抵抗后金的名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收复皮岛(今属朝鲜)、长山岛等沿海岛屿,战功卓著。

但有人指责毛文龙有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等问题。

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焕以阅兵为名检阅毛文龙部,宣布毛文龙十二条当斩之罪,如不受管控、谎报军功、私通外夷等罪名。

说完之后,袁崇焕抽出尚方宝剑斩毛文龙于帐前,众将痛哭。

袁崇焕恐怕兵变,把其部队分为四份,分别管理。

对袁崇焕矫诏擅杀毛文龙的做法,崇祯帝极为不满,史载“帝骤闻,意殊骇”。

因为,毛文龙本人也有一把尚方宝剑,为崇祯帝之兄所赐。

袁崇焕无旨杀毛文龙,有大不敬之责。

但崇祯帝想到毛文龙已死,而当时正倚重袁崇焕,所以,隐忍不发,反而对袁崇焕加以表扬,并宣布毛文龙的罪状,以安抚袁崇焕。

虽然如此,袁崇焕还是为日后自己的惨死种下远因。

袁崇焕在辽东整顿军务,部队迅速壮大,成为后金的劲敌和大明东北的屏障。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领兵绕过袁崇焕的防区,从蒙古朵颜部地盘破长城喜峰口入关,威胁京城。

十月二十八日,袁崇焕在宁远得警,马上率军求援,在危急之际接到崇祯圣旨,获得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

十一月十四日,袁崇焕获报,后金军已经由蓟州穿越而过,袁崇焕被动急追。

十一月十六日夜,袁崇焕赶在后金部队前到达北京左安门,在广渠门外驻营。

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祖大寿领关宁兵九千人和、阿巴泰、、、、带领的后金左翼大军、护军及蒙古兵大战于广渠门,双方互有死伤,后金军伤亡数百退去。

忠臣被冤杀 当时,后金所入隘口乃蓟州太守刘策所辖,而袁崇焕却能在第一时间千里赴救,遂谣言纷起,称都城突遇兵灾乃袁崇焕纵敌拥兵所致。

而大臣也因为从前和议之事,称其引敌胁和。

此外,清军又设反间计,传闻袁崇焕与清军定有密约,并令捉获的宦官听闻后遣返回去。

宦官将之告诉崇祯帝,使得崇祯帝大起疑心。

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崇祯帝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入殿质证,袁崇焕不能对证。

于是,崇祯帝下诏逮捕袁崇焕入锦衣狱。

在一旁的祖大寿战栗失措,出殿后即刻带兵返回山海关,直到后来接到崇祯要求袁崇焕写的才返回。

之后,满桂被拜为武经略,赐尚方剑,指挥来援各部。

而当时已经退到良乡的皇太极听闻袁崇焕下狱后,亲帅大军再次进逼京城。

崇祯帝要求满桂出兵对敌,满桂则以“敌劲援寡,未可轻战”为由,坚持防守。

终在多次催促下,满桂不得已于十二月十五日领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诸大将,移营永定门外二里;十六日,被后金军以精骑四面包围,大败,满桂及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

这时,距离袁崇焕下狱才半个月。

祖大寿被袁崇焕修书召回后,欲立战功救袁崇焕。

他收复了水平、遵化一带,迫使皇太极退回辽东。

然而,崇祯三年(1630年),经过半年多的审判,袁崇焕仍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被判凌迟,死于北京甘石桥,并流放其妻妾、子女、兄弟等人2000里。

袁崇焕死后,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其守墓。

清四十九年(1772年),下诏为袁崇焕平反。

袁崇焕被杀后,明朝的北部疆域一直处于清兵威胁之下,内忧外患,崇祯帝焦头烂额。

公元1644年1月,率军攻破北京后,崇祯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5岁。

同年4月,清兵攻入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案件评析 袁崇焕在辽东为国守边,功勋卓著。

作为敌对政权的政府也对袁崇焕赞赏有加。

清表示,虽然袁崇焕与清朝为难,但是,其忠于职守,只是因为昏庸,以至于被斩杀,值得怜悯。

袁崇焕被判处死刑的三条罪名,颇值怀疑。

第一条罪名“通虏谋叛”,明显证据不足。

因为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听信的之言只是传闻,而且仅为一人证言,不可用作证据。

在3000多年前摩西为以色列人制定的约法中就规定:“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都不可仅凭一人口证定案。

对于凶恶的见证人,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剔除见证人作假见证之嫌。

” 第二条罪名“擅主和议”,也颇值怀疑。

因为皇帝在重用袁崇焕时曾授于他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

而至于袁崇焕在前线出于战略、战术考虑,与后金将领有所交往,甚至进行某种谈判,只要没有损害国家利益,也并无大罪。

第三条罪名“专戮大帅”,是指袁崇焕杀毛文龙。

袁崇焕作为国防前线总负责人,虽然级别与毛文龙同等,但职权比他大。

虽然袁崇焕杀毛文龙确有不妥之处,但他在事前有皇帝的尚方宝剑,事后又向皇帝回报并得到皇帝的认可,则不能再以此定他死罪。

随机文章日本龙三角有什么秘密,里面暗藏外星人的时空门(抓捕地球人做实验)俄罗斯地狱之门录音,前苏联科学家挖开地狱之门(超级恐怖)中国科学家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100多年人类首次发现/意义重大神秘血渭一号大墓,血渭一号为何只挖2层(九层妖塔原型)钟馗是什么级别的神,历史著名丑男逆袭成为地府特警队长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大秦岌岌可危之时,蒙恬和赵佗两大主力军团到底去哪了?

在大秦岌岌可危之时,帝国的两大主力军团,的北方铁骑和赵佗的南方军团却失踪了,这才给了和机会,凭着装备落后,战斗力孱弱的农民军赢得了天下。

那么,这两支主要由秦人组成的军队,当初横扫六国,现在为何对秦国生死不顾呢? 赵佗不愿回救,容易理解,北方统帅蒙恬不明不白的自杀,让赵佗心有余悸。

五十万大军不愿回归,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上至将军,下到士兵,这些老秦人对及朝中权臣的态度。

要知道,以当时秦国的法律,如果士兵不愿意,将领是没有办法让士兵叛国。

那么,蒙恬自杀后,他的30万铁骑去哪了? 史料上没有明确的交待,有人说王离带着20万人参加了巨鹿战役,另外10万人戍守边关,后来在匈奴的冲击下,这种猜测有许多漏洞,说不通。

万离虽是北方军团的副将,朝廷也对他也放心,可是这支部队是蒙恬亲手调教的,王离没能力完全掌控,朝廷对这支部队也不信任。

蒙恬自杀前,就对胡亥的使者说:我虽然被你们囚禁了,但我的势力足够反叛。

《史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

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再从后面的数据来看,中,王离的长城军团只有十万人,从蒙恬的三十万到王离的十万,少了三分之二,这20万人哪去了?是不是遭到血腥清洗,这种事发生在胡亥的秦国,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前208年,周文的几十万军队打到了戏水,距咸阳只有数百里。

胡亥非常恐慌,问群臣怎么办,少府说:盗贼已,向外求救已经来不及,骊山囚徒数十万,皇上可以赦免他们,发给他们武器来攻打盗贼。

恐慌无助的胡亥自然满口答应。

(史记记载,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

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

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 结果这支刑徒军团打出了惊人的战绩,虽说陈胜吴广的部队战斗力不算强,但是毕竟经过血与火的战斗,总比一群囚徒强吧,可是结果却是没有任何悬念的败了。

在之后的几年里,这支军队在章邯的带领下,几乎战无不胜,是不是非常神奇?在这里,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这支刑徒军团主要是由消失的北方军团20万人马组成。

蒙恬在北方军队有巨大的影响力,不明不白的自杀后,军队定然会哗变,之后被胡亥捉拿关入骊山。

赵佗的南方军团,也因为看到此事而心寒,不愿回归。

有人会疑虑,如果刑徒军团真是北方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并不爆表。

其实可以理解,蒙恬军队是最精锐的部队,有最先进的武器和战车,可是成为刑徒后,武器只是平常的,甚至连战马都没有。

随机文章关于秦始皇的东海求仙记?不是袁世凯!李鸿章临终前举荐「他」 葬送了大清帝国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撞上登陆舰,传言死30多人消息被封锁地球灭亡后人类去哪,美国NASA发现宜居星球成为人类退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120多万颗或许存在外星文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宋元丁家洲之战,贾似道真的弃城逃跑了吗

“丁家洲之战”是中的一场在1275年长江发生的主要水战,可以称得上是与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决战。

根据史书记载,在这场战役中,因为的逃跑,主力并未损失殆尽的南宋军队,节节溃败,引发了一系列的溃逃,就连临安知府洪起畏也跟着一起逃跑了。

可是千年之后,考古专家发现了临安知府洪起畏的陵墓,使得大众对这场决战有了新的认识。

战役信息都来自于洪起畏的墓志铭。

洪起畏夫妻合葬,被发现时已经被偷的差不多了。

所幸墓志清晰完整,而且极具研究价值。

《宋史》中记载贾似道抽调了南宋精兵十三万迎战,途中贪生怕死逃跑了。

因为贾似道的逃跑导致丁家洲战役的惨败。

这个时候,贾似道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南宋臣民群起而攻之,贾似道也一直被贬,直到被发配充军。

在充军的途中,贾似道被仇人所杀。

因为丁家洲之战是决定性的战争,这直接意味着南宋的灭亡,即使之后再怎样的抗争也无法弥补了,所以根据《宋史》里的描述,贾似道是直接导致南宋灭亡的人物。

而洪起畏的墓志中提到了这次战役,洪起畏说,贾似道在战败后,也一直很努力地收集溃兵,想要继续作战,然而无能为力。

同时他还提到,当时贾似道并没有想逃跑,最先逃跑的是步军指挥使的前锋——孙虎臣,他一逃跑,后面的仗无法再打下去,然后,贾似道才跟着逃。

史料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说明有多个版本,而与墓志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入。

专家分析中认为,墓志是由当事人亲自撰写,可信度是高于史料的,当这两者之间有出入时,一般以墓志为准。

在这一战役的描述中,不管是洪起畏本人还是了解他的族人,都不可能在墓志中替贾似道进行辩解。

而且不管是谁先逃跑导致的失败,当时的镇江都已经是空城无法改变,基于这样的原因,墓志内容的可信度又提高了很多。

丁家洲一战过去了千年,到底事实真相如何,我们无从得知,这背后的一切,就待后人再继续挖掘分析吧。

随机文章秦始皇的老婆是谁?英军发现12个英国不明飞行物,国防部认为是孔明灯1964美国不明飞行物拦截导弹,带走两人形生物(未证实)揭秘神仙为什么要下凡历劫,经历情劫和万丈红尘才能够成神银河系为什么是螺旋状,不停旋转引起/质量恐比想象中大2000倍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解密袁崇焕之死的罪名争议:三条罪名均属牵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