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商朝人来自于哪里?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简介: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商朝人来自于哪里?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商朝的建立者来源于哪里?目前学术界有陕西说、东方说、河北说、冀鲁豫说、东北说、山西说等六大类

【千问解读】

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商朝人来自于哪里?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商朝的建立者来源于哪里?目前学术界有陕西说、东方说、河北说、冀鲁豫说、东北说、山西说等六大类观点。

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莫衷一是。

然而仔细深究起来,许多说法都出现了瞎猜、“乱扣帽子”的现象。

要了解商朝人的起源,必须要将文献和进行了结合。

而小编则赞成东北说,请听我细细道来。

一,和商朝文化 东北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东北发现了晚期智人时代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海拉尔扎拉诺尔人等古人类遗址,和山顶洞人的特征基本一致。

进入后,东北又出现了沈阳新乐下层文化,吉林大安县长新南山遗址、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海拉尔西沙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文化,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河红山文化等。

红山文化的玉器 在这些文化中,以红山文化最为发达。

红山文化位于西辽河一带,距今有6000年的历史。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将近100件。

和南方的玉器多玉琮不同,红山文化的玉器有许多C型,其形态如龙,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十分巧的是,红山文化和商朝文化竟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最开始红山文化被错误地认为是商朝文化。

在红山玉器没有被正式识别出来以前。

曾长时间被误认为是商玉,这是因为红山古玉与玉器在雕刻手法和造型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惊人的一致性,如红山文化的玉勾龙与墓所出商代玉龙一脉相承,如出一炉,这种现象,发人深省。

——田广林(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 殷墟出土的玉器 在红山文化之后,东北又兴起了夏家店文化。

夏家店文化在前20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之间,以公元前1500年为节点,分为了两个阶段。

在中原开始出现青铜器的时候,夏家店也出现了青铜器。

而夏家店出土的文物也和殷墟遗址出土的十分类似。

夏家店下层文化中陶器群特征,如绳纹灰褐陶甗、鬲作为主要炊器,加上深腹罐、宽沿大口盆、浅盘高柄豆等,与作为先商文化的下七垣文化的陶器组合和特征甚为接近;夏家店发达的文化特征彩绘陶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酷似商代青铜器上的同类花纹主题等等——郭大顺(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夏家店出土的玉器 大约在前1500年左右,夏家店文化开始出现了分化。

许多就猜测,这时候,夏家店人有许多精英部分就南下华北和中原,征服了人,建立了商朝。

夏朝建立后,这个北方古国与夏朝呈现南北并立的局面。

商朝的建立,应是夏家店上层文化所代表的先民南移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商文化与红山诸文化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的原因。

——薛志强(大连大学学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辽河文明起源) 二,商朝人的祖先来自于东北 根据许多资料显示,商朝的祖先可能来自于东北。

《诗·商颂》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殷本纪》记载商朝始祖契的出生:“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次妃。

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也就是三个人沐浴,其中有娀氏简狄吞了一个鸟蛋,就怀孕生了契。

这样的神话传说和的传说也符合。

满族传说为三仙女沐浴,佛库伦吞食神雀带来的朱果而怀孕,生下满洲始祖布库里雍顺。

《荀子·成相篇》中说:“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世本·居篇》中也描述:“契居亳,昭明居砥石”。

可见砥石商朝人最早居住地,那么砥石在哪里呢?《淮·墬形训》曰:“辽出砥石。

”高诱注解中说:“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

《》也曰:“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屈而南流,入于海”。

可见砥石就是辽河的发源地,位于西辽一带,正好是红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地区。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记载:“昔高辛氏游牧于海滨,留少子灭越以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

那么紫蒙在哪里呢?《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紫蒙川在营州西北……秦汉之间东胡邑于紫蒙川”。

可见,紫蒙也是位于西辽河一带。

实际上,在中国史学界,早就有人提出商朝人来自于东北的意见。

早在30年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就写下了《夷夏东西说》,提出了商族发迹于东北、建业于渤海与古兖州的观点。

1978年,金景芳发表了《商文化起源于我国东北说》,提出契居北方,昭明所居砥石在辽水发源处,即今内蒙昭鸟达盟克什克腾旗的白岔山。

八十年代,干志耿等人发表《商先起源于幽燕说》认为“只有在红山文化中才能找到商先文化的基因、主千和渊源”等。

商朝人是古代族的一支,而东北的民族也同样属于东夷族。

今年以来,通过对商朝坟墓考古进行了考古,发现了商朝人的发型基本都是辫发。

从出土文物形象资料看,商代男子辫发样式较多。

有总发至顶,编成一条辫子,然后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也有将头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

中国古人的辫发主要流传于东北地区,除了女真、满族之外,还有扶余、人等。

商朝人的发型 商朝武士复原图 商朝灭亡之后,商朝人去了哪里呢?其中有大量的商朝人留在了商朝故地,西周在这里分封了卫、郑、宋等国,以安排殷商移民。

另外还有一部分回到了东北。

傅斯年先生说,“商之兴也,自东北来,商之亡也,向东北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箕子,箕子率领殷商遗民退回了辽东和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

周武王在灭商后,为了防止殷商贵族重新南下,于是将召公分封到了燕地。

在的北部,就有。

孤竹国是商朝初年,封同宗血亲为君家里的国家。

今年来,就曾在孤竹国——唐山出土了大量的玉璧、玉圭、玉钺、玉冠等,经国内专家学者认定,皆是殷商孤竹遗物。

在春秋时期,孤竹国成为了燕国的边患,后来经过北伐,孤竹国走向了衰落,不见于历史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武圣关羽兵败身亡 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之死,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引子:关羽兵败荆州、身首异处,是集团最惨重的失败,从此确立了版图。

而被后世奉为武圣的关羽之死,令无数人嗟叹不已,也留下了许多谜团。

最大的谜团是,关羽在荆州大打出手,长达半年的时间,刘备为什么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因此,现在有人提出了“借刀杀关羽”、“刘备杀关羽”等离奇观点。

那么,关羽之死,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连连得手,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不断调兵遣将,甚至还抽调镇守居巢(今安徽巢湖)的征东将军支援襄樊前线,自己则坐镇洛阳附近作为后援。

曹操动作这么大,关羽也没闲着。

《易经》有辞:上九,亢龙有悔。

道理几乎人人都懂,是说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却从来没有几个。

关羽此时就没有适时收手的意思。

他看出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就能成功。

关羽趁热打铁的方法,是抽调江陵和公安的后方军队围攻襄阳、樊城。

促使关羽调兵的主观原因,就是他的性格。

作为一个高调的人,高傲、自负、要强是关羽的性格特点。

他要把嘴边的肉——襄阳、樊城吃进肚子里才甘心,并且要只靠自己的力量吃下去。

所以他不是向刘备请求援兵,而是抽调荆州后方军队。

客观原因是东吴的伪装。

此时已经在两年前病逝,一向主张强硬对刘的接替右部督职位,将武力夺取荆州提上议事日程,不仅说动了老板对荆州的不死之心,而且定下了具体的作战计划,首先是伪装自己、麻痹关羽。

于是,关羽很快得到消息说东吴猛将吕蒙病得不轻,带薪休了长期病假,接替吕蒙主持荆州军务的是年轻人。

很快,关羽又接到了陆逊的来信,信的内容可以说是拉关系、拍马屁的教科书式的榜样,没有丝毫的恶意,完全是同志式的关怀和粉丝式的仰慕。

关羽与吕蒙打过交道,深知这人的强硬作风和,在后方留的不少军队就是防备他的。

现在既然上任的是陆逊这样一个年轻粉丝,关羽以为大可不必担心后方的安全,于是将后方大批军队抽调到了前线。

打仗除了需要兵,也离不开粮食等军需物资。

关羽军队的给养要靠荆州后方干部提供,其中有南郡太守麋芳与驻守公安的将军士仁(一作傅士仁)。

这两人以前常被关羽,心里都有几分不爽。

尤其是麋芳,他是刘备的小舅子,哥哥就是麋竺,既算外戚,又是老资格,关羽看他不顺眼,他也看关羽不顺眼。

《关羽传》记载麋芳与士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这句话引起了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他们在做后勤工作的时候出了差错;另一种说法是他们不听关羽的将令,没有派兵前去支援。

不论是哪种原因,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两人惹恼了关羽。

关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得知这两人办事不力,他当场就宣布:“等我回去立即收拾这两个家伙。

”(还当治之)关羽不是说说而已,从受封前将军、奉命“假节钺”的那一刻开始,他已经有权对麋芳、士仁这样级别的干部实施先斩后奏。

关羽说这句话的时候,凯旋回师的信心十足。

他不知道,他没有回去的那一天了。

他在前线围攻襄、樊的时候,反对他的势力已经结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也在对他进行围攻。

其中出力最多下手最狠的是江东集团的带头大哥孙权。

在许多人眼里,孙权似乎是个没有立场的人物,跟三国杀游戏里的人物一样,不停地容我三思。

刘备与曹操、势同水与火,都立志搞定对方统一天下,只有孙权最为潇洒,骑在墙头,摇摆不定。

其实孙权才是三巨头当中立场最为坚定的人物。

他非常务实,一直坚守不渝的立场就是东吴的利益,所做的一切都以此为中心,为此可以抛弃政治立场,不在乎面子问题,甚至延缓当。

只要对东吴对自己有利,孙权想跟谁好就跟谁好,称臣进贡装统统没有问题。

此时刘备和曹操两方正杀得,伤筋动骨,孙权怎么出手,对战局乃至政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他的作用,比得上相争后期的齐王,他帮谁,谁就赢。

决定中国向何处去的机会,短暂地掌握在了孙权的手中。

孙权可以选择攻取曹操的徐州,也可以选择偷袭刘备的荆州。

我们知道,他最终的选择是后者——在背后向关羽捅刀子。

孙权的这一行为让许多人不齿,认定他不过是个守成之主,眼里只盯着荆州一块地,根本没有干掉曹操完成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

因为孙权夺荆州是占便宜,打徐州还是能占便宜,甚至能干掉曹魏占更大的便宜,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背后捅关羽呢?原因除了吕蒙等人的推波助澜,还因为关羽策略失误惹火了孙权。

此前,孙权想和关羽好一回,联系联系双方感情。

他派使者向关羽求婚,当然不是为他本人求婚而是为他长子,求婚的对象是关羽的女儿,他希望与关羽结成。

孙权作为当时天底下腰杆最粗的三个人之一,向关羽求婚,可以说是给足了关羽面子。

而且长子孙登很有可能就是东吴集团未来的接班人,含金量远远高于其他儿子。

关羽却一点都不给孙权面子。

他不但不答应这门亲事,还把孙权的使者臭骂了一顿,然后轰了出去。

关羽不许婚的原因,很可能是看透了孙权爱玩政治婚姻这一套把戏,弄不好女儿刚过门还没入洞房就进了牢房成了人质。

但大家都是玩政治的,凡事要讲究策略,他完全可以找个借口委婉拒绝,不一定要当面辱骂使者,让孙权下不来台。

打狗还得看主人,骂使者就是骂孙权。

孙权虽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但毕竟没有达到唾面自干的忍辱境界。

挨了关羽的一顿臭骂,孙权心里已经窝了一把火。

性格决定命运。

对于关羽的性格特点,陈寿有一个较为中肯的评价——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关羽骄于士大夫的事例很多,轻视陆逊、不团结麋芳士仁、辱骂孙权使者等等,这都为他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这个几乎是共识。

但善待卒伍,其实也是关羽失败的因素之一,这一点却往往被人忽略。

关羽擒获于禁七军将士三万多人,这等于凭空增加三万多张吃饭的嘴,而且这帮人还不能用(会逃跑和叛变),必须腾出人手去看押。

那全部放了岂不省事?答案也是否定的。

因为这些投降的将士,老婆孩子都在北方,放了他们,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回老家。

回老家之后做什么呢?大多数人还是有且只有一个选择——继续做当兵的工作,用不了多久就会组成新的敌军,继续过来打你。

因此,对待大规模的俘虏,几千年战争史上有个比较常见的做法——杀光。

杀光最干净、最省事,死人不用吃饭,也不会造反,更不会再组成敌军打仗。

远的如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在长平坑杀数十万赵国降卒,秦末在新安城南坑杀二十万秦兵,近的如官渡战后曹操坑杀降军数万人。

关羽也可以选择屠杀七军士卒,只俘虏带头的于禁等人就可以了。

杀降卒不同于屠杀的平民百姓,往往对于军事的意义非常重大,而道义上的包袱却要轻不少。

但关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刘备集团的企业文化特色——仁义。

即便是多了三万多张吃饭的嘴,他也没有选择集体杀戮,而是把他们押送到后方去。

都是穷人家的孩子,都是出来混的,都不容易,就留他们一条性命吧。

刘备集团的仁义,从来都不是光说不做,这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例。

没有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民间美化刘备和关羽,丑化曹操,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

就因为善待降卒,关羽又得罪了一把孙权。

三国时期人口很少,经济遭到很大破坏,连皇帝都饿过肚子,更不要说平民百姓。

相互征战的各地军阀,往往也因为没有粮食而无奈退兵或者遭受失败。

粮食方为大问题!关羽手下的荆州地盘只有三个郡,手下却有四五万军队,而且主力部队出师北伐已经好几个月了,粮食问题本来就不乐观。

平添了三万多俘虏之后,更是,眼看就要断粮。

怎么办?大活人总不能眼睁睁饿死吧?关羽的办法是去找孙权打秋风,让后方的士兵们去孙权的地盘上抢一回粮食——擅取湘关米。

一直对当年与刘备“平分荆州”心怀不满的孙权,一听关羽出兵抢粮食,终于彻底愤怒了!啥也别说了,借口有了,兄弟我也忍够了,动手吧! 当然,关羽辱骂孙权使者、抢粮食、后方空虚,只是孙权出兵夺取荆州的直接原因,孙权在关羽背后下黑手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东吴的利益——扩张东吴势力,保障长江下游安全。

除了关羽的不友好行为、顺江而下的地理优势之外,让孙权最为忌惮的是关羽水军。

要知道,进攻东吴必须凭借水军。

而曹魏在后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水军了,所以能够威胁到东吴安全的,在当时有且只有关羽。

只有除掉关羽水军,孙权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实在是太小看孙权了。

下决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孙权明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从此就要与刘备正式翻脸。

孙权也有,清楚自己不具备一打二的实力。

因此他需要与曹操来一回政治偷情。

既然孙权与曹操双方都有这个迫切需要,双方很快便搭上了线,进入短暂的蜜月期,为打败关羽而互相利用。

令人遗憾的是,关羽的眼睛死死盯着面前的襄阳和樊城,全然没有发觉背后孙权与曹操的偷情行动。

远在成都的刘备和诸葛亮就更加难以发觉。

曹操不断支援前线,甚至主动去勾搭孙权,而刘备一方却没有一点援助关羽的迹象。

这不禁让一些人突发奇想,怀疑是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甚至是刘备特意除关羽。

刘备没有援助关羽的原因,我们到后边分析,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毕竟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人,尤其是诸葛亮,远远没有《》中写得那么神,不可能算准一切。

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关羽的失败已经不可挽回,能够改变的只是失败的程度。

但关羽在关键时刻的几个做法,彻底葬送了一切希望,将成功变成了失败,将大败变成了惨败,最终兵败身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关羽还在襄樊进行着人生最后的征战。

城池尚未攻破,关羽终于得到了曹操与孙权勾搭成奸、孙权将要偷袭荆州后方的绝密情报。

不过这情报不是关羽手下的特工部队查出来的,而是曹操故意告诉他的。

不同于赤壁之战中的孙、刘联盟,此时曹操与孙权的联合,从一开始就完全是互相利用,压根儿谈不上团结一致并肩作战。

曹操把情报透露给关羽,是希望关羽早点回去跟孙权拼命,他来个坐山观虎斗,这个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不白占。

曹操同时也把情报用箭射进关羽的包围圈中,即使关羽不退兵,守城将士也明白解围之日已经不远,就能鼓起勇气咬牙挺过最后关头。

直到此刻,关羽才发现局势已经十分不利,豪情万丈顿时化为犹豫彷徨。

如果退兵,就会前功尽弃;如果继续围城,又怕荆州丢失。

到底退兵好,还是不退兵好?在没有把握的时候,促使一个人做出选择的,往往是他的性格。

关羽要强的性格,让他不到黄河心不死,抱着走着瞧的心态,决定暂时不退兵。

他一方面不愿意放弃眼看到手的襄阳和樊城,另一方面认为荆州后方的防线不至于一击就溃,一旦接到东吴发动进攻的消息再撤退还完全来得及。

宝贵的时间就在关羽的举棋不定中悄悄流逝。

实际上,关羽在后方的防线的确不是一击就溃,而是不击就溃。

进入十一月,关羽与在樊城交战的时候,他心目中请了病假的东吴猛将吕蒙,正生龙活虎般地率领精兵,换上早就准备好的白衣,拿出不入流的演技伪装成商人,连夜溯江西上,地干掉关羽设在长江边上的烽火台哨兵,迅速兵临公安城下。

驻守公安的将军士仁二话没说做了投降将军。

随后,吕蒙带着士仁前往江陵劝降,南郡太守麋芳也开城投降。

公安和江陵,位于长江两岸,互为犄角,是刘备和关羽在荆州经营了整整十年的大本营,也是军事重镇。

孙权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这两座城池,刘备手中的荆州三郡大势已去。

此时,唯一能对孙权造成威胁的,就是关羽在前线的几万生力军。

孙权一边动手夺取荆州三郡的地盘,一边调兵遣将阻击关羽,其中已经统领水军进入汉水。

得到江陵和公安失守的消息,关羽倒吸一口冷气,想不到吕蒙进展如此顺利,更想不到麋芳、士仁会不战而降,真是漏船又遇打头风,出现了最坏的局面。

这个时候除了退兵,别无选择。

唯一可以选择的,是退兵的方向。

向西,还是向南? 关羽可以一路向西撤退到房陵、上庸一带,然后经汉中回成都,虽然地盘丢了,军队也可能会失去不少(荆州本土将士未必愿意跟随入川),但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过这种不战就跑的做法,不是关羽一贯的作风,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放弃的。

实际上,关羽对撤军的方向丝毫没有迟疑——向南。

失去的东西,我要亲手夺回来。

关羽率军南下,曹军眼看他要去跟孙权拼命,正中下怀,不但没有追击,差一点就要鸣放鞭炮隆重送行了。

关羽和孙权却地没有打起来。

不是关羽突然改变了主意,而是他很快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这是关羽善待卒伍导致失败的又一事例。

关羽派遣使者回江陵打探消息,但使者回来后却带来了一堆将士们的家书,还有口信(教育没普及,不识字的人不少)。

这些家书和口信,其实都是吕蒙的阴谋,暗示关羽的将士们:你们的父母老婆孩子,都在我手上,现在活得好好的,甚至比以前生活得更美好,但今后还能不能活得好好的,不要看我,要看你们自己——打我,我就杀你们亲人;投降,就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关羽虽然待将士们不薄,但如果拿一杠天平,一边是关羽,一边是亲人,让将士们做出选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毫无疑问地选择亲人。

领导跟亲人比起来,还是老婆孩子更亲,这就是人性。

任何为了领导、为了事业而背叛亲人甚至杀害亲人的行为,都是对人性的扭曲。

春秋五霸之首,晚年宠信杀了儿子给他吃人肉的易牙,认为易牙简直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忠臣,对老板比亲人还要亲。

知道后立即指出易牙是个阴险无比的小人,但齐桓公执迷不悟,最终凄惨地死在易牙等几个小人的手里,齐国也因此遭遇大乱。

杀害亲人的易牙一类人,从来不是对待领导比亲人还亲,只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早就泯灭了人性。

往事越千年,人性终不变。

此时关羽即将面临将士们人性的选择。

他可以烧毁将士们的家书,然后让使者改口宣称:将士们的父母都已被东吴侵略军杀害,老婆都被强暴,孩子都成了奴隶。

这样才能激发将士们的复仇之心,让将士们跟着自己一条道走下去,一条心打孙权,上下同欲,方能一战。

这在军事史上有很多先例。

最有名的是战国时期齐将困守即墨城,诱使燕国军队割掉齐军俘虏的鼻子、刨了齐人的祖坟,终于群情激奋,,以少胜多,大败燕军,恢复齐国。

这样的事情田单能做出来,关羽却做不出来。

危难关头,关羽依旧保持着一贯善待卒伍的做法,认为,让使者把家书和口信广泛散布,让的将士们得到了亲人的消息,当然也就得到了吕蒙的暗示。

完了,彻底完了。

仁不带兵,义不行商。

性格决定命运。

关羽已经无力回天。

本来荆州根据地丢失,军心就不稳,将士们得知亲人都在吕蒙手中之后,关羽很快就发现军队的数量迅速变少,几万人的大军没过几天就烟消云散,。

十一年前,刘备从襄、樊南撤,在当阳长坂坡遭遇曹操虎豹骑,大败而逃。

幸亏还有他关羽,刘备得以。

如今,关羽从襄、樊南撤,同样在当阳(关羽是由水路南撤至当阳附近的汉水中,然后率领少数人马舍船就步,向西逃亡),大军溃散,穷途末路,却只能走向生命的终点——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

此刻没有人来救援关羽。

虽然他派人去距离最近的房陵、上庸向刘封、孟达求救,但这两个人正在为谁当老大的事争得不可开交,没工夫来救他。

当然,即便他们派兵救援,恐怕也来不及了。

因为孙权的军队已经深入当阳和临沮(今湖北远安西北)一带,正在四处撒网捕鱼,他们不打算放过关羽这条大鱼。

在最后关头,关羽遵循着刘备一贯的教导——活着最重要,地盘丢就丢了,军队丢就丢了,人要活着回去。

关羽选择在麦城突围向西逃跑。

但已经太晚了,孙权早就料到他会向西逃命,安排等人在临沮。

最终,关羽落在了潘璋部将马忠的手里。

请示孙权之后,关羽、关平、部将赵累等人一同被杀害。

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冬十二月。

一代名将,就此折戟沉沙,壮志未酬身先死,传奇一生画上了血色休止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安庆艺术类大学有哪些?附学校名单及录取分数线排名表

安庆艺术类大学有哪些?在安徽高考物理类、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了解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后,各位安庆高考生可以更加了解安庆市最好最值得报考的艺术类大学是哪所。

本文将为大家奉上安庆市内所有艺术类大学2024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排名汇总,供2025年安庆高考生查阅!一、安庆艺术类大学有哪些学校?根据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安庆艺术类大学名单可知,安徽省内一共有1所艺术类大学,包含了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安庆艺术类大学具体名单如下:序号学校名1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二、2024年安庆艺术类大学录取分数线1、物理类根据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圆梦志愿为大家整理了安庆市内所有艺术类大学2024年在安徽高考物理类的分数线排名汇总表。

其中,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在物理类的分数线最高,2024年的最低分为336分、最低位次为285757名。

位于安庆市的普通艺术类大学中,物理类分数线排名前1的大学分别是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名称批次2024分数2024位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3362857572、历史类根据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圆梦志愿为大家整理了安庆市内所有艺术类大学2024年在安徽高考历史类的分数线排名汇总表。

其中,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在历史类的分数线最高,2024年的最低分为294分、最低位次为117286名。

位于安庆市的普通艺术类大学中,历史类分数线排名前1的大学分别是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名称批次2024分数2024位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294117286

加入收藏
               

商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商朝人来自于哪里?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