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宋太宗宋太宗赵光义?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宋太宗赵光义是第二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不高。
一位近代名人熟读《二
【千问解读】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宋太宗赵光义是第二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不高。
一位近代名人熟读《二十四史》,在读到《》中关于宋太宗赵光义的部分时,曾批注说:“不择手段,急于上台”。
在读到涉及高粱河战役的部分,这位近代名人又作注说: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也就是在这一战中,赵光义想要攻破幽州,结果反被契丹人在腿上射了一箭。
最后丢盔弃甲,连马车也扔了,骑个驴车逃回来,狼狈不堪。
这个事件,堪称是赵光义一生最丢人的事件,后世的更是将其视为奇耻大辱。
尽管年代久远,再也没人能证实,当初赵光义的确杀害了兄长,但是他登基一事,基本是得到了公认的。
因为按照古代皇家继统规则,他不篡位根本没有可能上台。
那么,这位近代名人为何还要特别批注说他“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迟到六年的“” 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也就是他篡位当上皇帝之后的第6年,让手下的站出来对世人说,他找到了杜生前留下的一份遗诏。
杜太后是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二人的生母,这份遗诏的内容大致是说,赵匡胤同意在死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他想通过这个遗诏来证明自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录了这件事情。
有一天,杜太后问赵匡胤说: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回答说:我得到天下时,托了祖先和太后您的福。
杜太后说:不对,你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的儿子还小,没办法治理天下,所以你才当上了。
将来如果你不在了,这个皇位就应该传给你弟弟赵光义,不能够传给小孩子。
杜太后让当时在场的赵普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还拟了一份遗诏,藏到一个金柜里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错漏百出,逻辑非常奇葩。
试问,杜太后怎么能够预知赵匡胤的死期呢?她又怎么能够知道,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儿子一定是个“幼主”? 事实上赵匡胤被害之时,他的二儿子已经25岁了。
在他这个年纪,都在宛城起兵了;唐太宗在他这个年纪都开“文学馆”招贤纳士了。
然后,上述的这两个人都在过了两三年后就都当上皇帝了。
因此,在古代的时候,这个赵德昭显然不能算是“幼主”。
而且宋朝当时的情况,和的情况完全不同。
所以这位近代名人看了以后,就觉得这一则故事里面,显然有赵光义美化自己的成分。
赵光义这个人,心眼够坏,但没深思熟虑。
假如他稍微沉得住气一点,完全可以一开始就伪造好遗诏。
那么,等到他哥哥赵匡胤去世以后,他立即就可以拿出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拖到6年之后呢?这说明他是在仓促间杀害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连假遗诏都来不及准备,这就是这位近代名人所说的“急于上台”。
历史上谋朝篡位的人那么多,诸如曹丕、李世民、朱棣等人,他们都是准备好了的。
李世民也是杀了自己的亲哥哥,然后武力逼迫让位,然后上位的。
但是这位近代名人对李世民就只有夸奖,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深谋远虑,他在“”之后夺得了政权,就再也没有大杀功臣了。
反观赵光义:缺乏谋略,冲动行事,逼死兄长的两个儿子,害死亲弟赵廷美、吓疯自己的亲儿子,又害死跟赵匡胤打天下的“”中多位老臣。
这就是这位近代名人说的“不择手段”。
二、“”结果落荒而逃 北宋建国之初,的势力依旧还在,并且勾结辽国与宋军作战。
赵匡胤还活着的时候,就曾经和北汉在石岭关打过一仗。
因为宋军感染了瘟疫,北汉又有辽人相助,所以没有打下来。
到了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的当年8月,又发兵攻打北汉,不幸10月就发生了“斧声烛影”事件。
于是宋军就停止进攻了。
其实当时的北汉已经衰弱无比了,而辽军也有内乱,局势对宋朝相当有利。
无奈宋朝有了“国丧”,三方暂时讲和。
拖了三年,期间宋朝先收了吴。
宋朝拿了的钱,在第四年去把北汉打下来了。
打北汉的这一仗可谓是“”,而这让完全不懂军事的赵光义“飘”了。
的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选择“御驾亲征”,指挥着军队疲劳作战,跑去打“”。
那时的赵光义,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所以他完全不了解辽军对于宋军的优劣,也不顾宋朝将士的疲惫,妄想通过速战,一举拿回燕云十六州。
最后围城二十日,又让精疲力尽的宋军追辽军,结果被辽军“包了饺子”。
这一役,宋军死伤的人数超过了万人,损失战车、兵器、粮食不可计数。
从此以后,宋朝的元气大伤,再也没能把“燕云十六州”要回来。
而赵光义自己负伤驾着驴车逃回,还被敌人起了个“驴车天子”的外号。
这个腿伤跟了他一辈子,也让他痛了一辈子。
到了一百多年之后,宋神宗还对此事耿耿于怀。
结语 古往今来,多少政治家上台靠的都是阴谋。
赵光义靠阴谋上位,本不稀奇,但是他的确是太着急了,他甚至不等准备好“假圣旨”,就要上位。
可见在这一点上,赵光义的智慧连民间的说书先生都不如。
不信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看清宫传奇剧,说篡位的时候,都得给他编出来一个修改诏书的情节。
杀兄上位的,也不止赵光义一个,李世民也杀了兄长,还武力逼宫了。
但人家知道啥叫点到为止,起码知道不乱杀功臣。
不同于赵光义,把兄长的儿子逼死了,把自己的儿子逼疯了。
另外,赵光义的确不懂军事。
他一门心思想着出风头,对于辽国的军事实力完全不了解。
让士兵疲劳行军的情况下追击辽国骑兵,简直不知道脑子里在想啥。
所以这位近代名人说他“不择手段,急于登台,不知兵”,一点儿都不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警校提前批如何报考?附公安专业报名流程及录取分数线
当然这一系列操作的前提是符合警校报考条件,本文整理警校报考条件和流程汇总、并附上2024年警校录取分数线,仅供2025届高考生参考。
一、2025警校提前批怎么报考?公安政法类院校在志愿填报中是比较热门的招生类型,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就读公安类院校,因为公安类院校竞争压力小,入警率高,好就业,可以说考上了就拥有了铁饭碗。
那么警校提前批公安专业怎么报考呢?一起来看看吧!警校报考资格报考警校的前提条件是考生是否符合警校的报考资格,警校由于其特殊性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政治思想、文化成绩有较高的要求。
下文为大家整理了警校的报考资格,一起来看看吧!年龄:16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婚;身高:男生身高170厘米以上,女生身高160厘米以上。
视力:警校对于考生个人的视力也有要求,一般情况下,要求单眼视力4.8以上,政法类院校一般要求4.7以上。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双侧裸眼视力不低于4.7)体重:体形匀称,动作协调,不能过于肥胖或消瘦。
男性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的平方)在17.3至27.3之间,女性在17.1至25.7之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男性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二、警校公安专业报名流程如何报考警校?相关流程是怎样的?接下来我们以江苏省公安政法类院校报考流程为例,带大家快速了解:(1)预报名高考结束之后,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入报考公安院校信息采集系统按要求填报。
注意:意向报考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类专业的考生于6月15-19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jseea.cn),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进入报考公安院校考生信息采集系统,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意报考的均须参加)。
(2)公布资格线江苏省考试院公布公安类院校资格线如下:(注:此图为2024年公安类院校资格线,仅供参考)(3)面试、体测和体检报考公安类的考生去江苏警官学院参加面试、体测、体检(达到资格线、有江苏户籍并在江苏参加高考的考生可参加面试和体能测试)(4)体检结果出体检结果、填报完成(5)政审省公安厅政治部统一组织实施6.投档录取以江苏省为例,警校公安类专业在提前批招生,提前批共7小类;考生在7小类里选择1个小类,也就是警校、军校、定向师范、定向医学、地方专项、航海技术、其他等不可兼报。
警校报考可以在体检种类合格的条件下,报考20个院校专业组+6个专业志愿(以及1个专业调剂志愿)。
需要注意:公安类院校和司法类院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报考流程是不同的,公安类院校会在高考之后,出分之前进行预报名,政审在体检出结果之后,省公安厅统一实施。
司法类院校没有预报名,需要先政审再进行面试体测体检。
三、警校公安专业录取分数线截止发文前,2025年高考尚未进行,为了方便考生参考,本文也以江苏2024年警校提前批录取分数线为例。
一起看看往年警校招生院校投档最低分和位次是多少吧!1.首选历史:558分~648分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等8所在江苏历史组招生。
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均在本科提前批进行投档,对于首选历史的考生来说,选科“历史+政治”具有显著优势。
江苏历史组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24年最低分558分(男);江苏历史组警校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2024年最低分648分(女)。
2.首选物理:573分~675分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等8所在江苏物理组招生。
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均在本科提前批进行投档,对于2025届及之后首选物理的考生来说,选科“物理+化学+政治”优势最大。
江苏物理组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警察类,侦查学、禁毒学),2024年最低分573分(男);江苏物理组警校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中央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2024年最低分675分(女)。
自考的详细流程是如何样的
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形式,自考以“宽进严出”为特点,不设入学门槛,考生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自主学习,通过单科考试积累学分,最终完成专业计划内的全部课程考核后申请毕业。
自考学历受国家认可,学信网可查,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适用于考研、考公、职称评定及就业晋升等场景。
自考的灵活性体现在多个维度:时间灵活:考生无需脱产学习,可结合工作或生活节奏制定备考计划,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年4月和10月,部分省份增设1月或7月考试机会,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及进度。
专业多样:自考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十余个学科门类,热门专业如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因科目少、难度适中备受青睐,而小自考模式进一步降低了考试难度,适合基础薄弱者。
路径清晰:从报名注册到毕业申请,自考流程标准化程度高,考生可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获取全流程指引,结合免考政策、实践考核等机制优化学习路径。
然而,自考对考生的自律性和规划能力要求较高。
由于缺乏固定教学支持,考生需自行解决教材获取、复习资料整理及考试策略制定等问题。
此外,专业停考风险、学位申请附加条件(如学位英语考试)等细节需提前规划,避免影响毕业进度。
总体而言,自考是性价比极高的学历提升方式,适合追求学历含金量且能坚持长期学习的群体。
一、自考全流程详解(一)前期准备阶段1. 确定报考省份与专业考生需选择常住地或工作地所在省份报考,各省考试政策(如科目数量、学位申请条件)略有差异。
专业选择需结合职业规划与个人能力,具体建议如下:快速拿证:优先选择科目少、通过率高的专业(如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
职业发展:根据行业需求选择对口专业(如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习基础:基础较弱者可选择小自考专业,部分科目由主考院校组织校考,难度较低。
2. 注册考籍与现场确认注册时间:新生需在各省规定的注册期内(通常为考前3-6个月)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完成信息填报,提交身份证扫描件及电子照片。
现场确认:注册成功后,考生须携带身份证原件至指定自考办进行身份核验与照片采集,生成唯一准考证号。
3. 教材与备考资料准备教材版本:各省考试院官网发布专业计划时同步公布教材目录,考生需按指定版本购买(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3年版)。
辅助资源:历年真题、考点精讲、在线题库等可通过自考论坛、教育机构或官方合作平台获取。
(二)报考与备考阶段1. 科目报考报考时间:每年2-3月(4月考试)和8-9月(10月考试),部分省份增设1月或7月考期。
报考规则:每次考试最多报考4门科目,需避免时间冲突(如上午、下午各安排1门考试)。
缴费标准:考试费按科目收取,各省标准不一(通常为30-50元/科)。
2. 备考策略时间分配:建议每门科目投入80-120小时复习时间,重点突破高频考点(如历年真题重复率超过30%的内容)。
学习方法:基础阶段:通读教材,梳理知识框架。
强化阶段:结合真题练习,整理错题笔记。
冲刺阶段:模拟考试环境,提升答题速度。
3. 免考与学分替代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申请免考部分科目:已通过同类考试:如大学英语四级(CET-4)成绩合格者可免考英语(二)。
学历证书抵扣:专科以上学历可申请免考公共基础课(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考试实施与成绩管理1. 考试安排考试时间:每年4月与10月的第三个周末,每日两场(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
考场规则:考生需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及黑色签字笔入场,严禁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
2. 成绩查询与复核公布时间:考试结束后30-45天可登录官网查询成绩。
复核流程:对成绩有异议者可在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核申请,复核范围限于分数统计与录入错误。
3. 成绩有效期自考单科成绩长期有效,但部分省份对2000年前成绩设定8年有效期,考生需关注当地政策。
(四)毕业与学位申请1. 毕业条件通过专业计划内全部科目(含实践考核与毕业论文)。
持有国家承认的专科以上学历证书(申请本科毕业时需验证)。
2. 毕业申请流程申请时间:每年6月与12月,各省具体时间以考试院通知为准。
材料提交:身份证、准考证、专科毕业证(本科申请者)、免考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3. 学位申请要求成绩门槛:各科平均分65分(部分院校要求70分),毕业论文成绩良好(75分以上)。
附加考试:通过主考院校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或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3)。
申请时限:毕业后2年内需提交申请,逾期无效。
二、关键数据表格表1:自考时间节点与重要事项阶段时间范围核心任务注意事项注册考籍考前3-6个月填写个人信息、选择专业确保身份证信息与照片符合格式要求科目报考考前1-2个月选择考试科目并缴费避免科目时间冲突,优先报考核心课考试实施4月/10月参加笔试或实践考核提前熟悉考场路线,携带双证毕业申请6月/12月提交毕业材料并审核专科毕业证需提前完成学历认证学位申请毕业后2年内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并提交申请各校学位授予条件不同,需提前确认表2:热门专业科目数量与难度对比专业名称总科目数统考科目数校考科目数平均毕业周期(年)适合人群汉语言文学(本科)11651.5-2文学爱好者、快速拿证者行政管理(专科)151232-2.5职场晋升需求者工商管理(小自考)14681-1.5基础较弱、寻求校考支持者表3:毕业与学位申请条件对比项目毕业申请条件学位申请条件成绩要求所有科目60分平均分65分,单科60分附加考核无通过学位英语或同等水平考试论文要求通过答辩(60分)论文成绩75分,查重率30%时效限制无需在毕业后2年内申请三、流程优化建议合理规划考试顺序:优先报考难度较低或与其他科目关联性强的课程(如公共政治课),逐步积累信心。
利用免考政策:持有相关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减少考试科目,缩短毕业周期。
关注政策变动:各省考试院每年更新专业计划与考试安排,考生需定期查看官网通知,避免因专业停考影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