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02 点击数:
简介:说到“春日局”其实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这个人,其实这个人不简单的,她是一位奶妈,而且也是那种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非常大影响的奶妈,话说那个时代就是奶妈专权的时代,而且是怎么体现的呢?其实就是体现在了春日局身上了,那么具体怎么说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春日局是谁 日本历史人物,春日局(1579年-1643年10月26日),本名斋藤福,父亲是明智光秀的家臣

【千问解读】

说到“春日局”其实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这个人,其实这个人不简单的,她是一位奶妈,而且也是那种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非常大影响的奶妈,话说那个时代就是奶妈专权的时代,而且是怎么体现的呢?其实就是体现在了春日局身上了,那么具体怎么说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春日局是谁

日本历史人物,春日局(1579年-1643年10月26日),本名斋藤福,父亲是明智光秀的家臣斋藤利三,母亲是稻叶通明之女。

后来成为江户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乳母,奉命前往皇宫觐见后水尾天皇,得到天皇赐号“春日局”。

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春日局名为阿福,是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的奶娘。

阿福的父亲是明智光秀的重臣斋藤利三,母亲是稻叶良通的女儿。

倘若父亲没有参与“本能寺之变”,阿福长大后或许能嫁到大名家当大名夫人,无奈在她四岁那年,失去了父亲。

(明智光秀是日本战国时代“本能寺之变”主谋,稻叶良通是战国时代武将。

)

阿福随着母亲逃离故乡,过着避人眼目的日子。

之后迁移至京都,十三岁时进入外祖母娘家的三条西家接受教育。

三条西家是朝臣名门,阿福在此学习了京都公卿贵族的礼仪惯例以及书道、歌道、香道等各种艺文知识。

之后,又成为舅舅的养女,也就是母亲娘家的稻叶家。

稻叶家是美浓(岐阜县)清水的武士望族,通晓和歌、连歌、茶道。

阿福虚岁十七时,成为稻叶家义子的续弦。

公卿门第与武家门第的礼仪惯例完全不同,此时的阿福算是具备了朝臣公卿与武家门第双方应有的教养。

丈夫稻叶正成是小早川秀秋的家臣,俸禄五万石。

倘若就此下去,阿福应该也能成为还算幸福的武家门第夫人。

偏偏命运作弄人,小早川秀秋于“关原之战”后病逝,由于没有子嗣,小早川家就此绝后,稻叶正成沦为浪人。

此时的阿福二十五岁。

(小早川秀秋是丰臣秀吉正室高台院的侄子,“关原之战”时本属石田三成组成的西军,结果叛变投靠德川家康领导的东军,让东军家康获胜。

)

两年后,产下四子不久的阿福,只身离开夫家,寄居在京都娘家。

这一年七月,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秀忠的次子竹千代,在江户城内诞生。

竹千代正是第三代将军家光,而秀忠的长子已夭折。

当时的上流阶级,通常僱用奶娘抚育孩子。

阿福因刚生下四子,正好具有奶娘资格,通过甄选,成为竹千代的奶娘。

为了进江户城,阿福毅然与丈夫离婚,仅带着长子一起前往江户。

至于阿福为何能通过甄选,又为何与丈夫离婚,至今仍有许多说法。

总之,阿福不惜抛夫弃子,决心进江户城赌一把自己的后半生命运。

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 浮世绘里的大奥

进了江户城的阿福,不但让自己的长子成为竹千代的侍童,也让丈夫前妻的儿子成为侍童。

竹千代的侍童当然不仅这两名,总计约十名,这些侍童长大成人之后,将成为主君近臣。

因此,阿福除了必须照顾竹千代和自己的儿子、前妻的儿子,同时也要照顾其他侍童,算是众侍童的养母。

这点非常重要。

竹千代天生体质虚弱,心智发展也较迟,而且有口吃毛病,性格极为内向。

这种孩子很难带。

据说,竹千代十二岁时,因担忧自己的将来,曾尝试自杀,所幸阿福及时阻止。

这段典故出自家光逝世三年后完成的《春日局谱略》,只是不知是真是假。

那时阿福三十七岁。

按理说,主君断奶后,雇主通常会开除奶娘,之后由指定的辅导者或监护者接手培育。

但是,阿福没有遭解僱,继续留在竹千代身边。

或许身心不健全的竹千代离不开阿福吧。

竹千代长年痴迷舞蹈,更喜欢扮成女装,绣衣朱履,连梳头时都要照镜子,对异性不感兴趣。

那些从侍童升为近侍的学友,没人敢开口规劝。

因为竹千代会彻底排斥谏劝者。

例如,父亲秀忠指定的教育者之一,不但经常训斥竹千代这种爱好,有时还从竹千代手中夺走镜子,扔到院子。

竹千代始终不听劝导,为此,该教育者总是谴责竹千代身边的近侍。

近侍中包括阿福带来的儿子,阿福当然心中不满,但碍于身份不同,只能私下向竹千代大发牢骚。

结果,竹千代登上将军之座后,不但让那名唠三叨四的教育者减俸,更因为不想再看到对方的脸,干脆命对方不用再进城上班,终生蛰居家中。

总之,竹千代任职将军后,依旧热中于舞蹈及女装,喜欢同性,厌恶异性。

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 浮世绘里的大奥

当时的舞蹈舞者,化妆和装扮都很艳丽,相当于现代的视觉系乐团。

那个时代仍残留着战国时代的男宠风气。

战国时代的武将通常拥有男宠,对象是侍童。

一般说来,武将侍童年龄在十四至十八岁左右,多是美少年,他们除了负责主君身边琐事,还包括床笫之欢,日后通常能成为主君近臣。

也因此,双性恋的武将不足为奇。

然而,竹千代并非双性恋,他完全不接受异性,只爱美少年舞者。

竹千代成年后,改名为家光,二十岁时任职将军,父亲秀忠从本丸移至西之丸。

同年年底,家光迎娶了京都朝臣关白的女儿孝子。

孝子比家光年长两岁。

但是,将军家和朝臣贵族女儿结亲的目的,是向天下表明德川家的威势,并让天下明白德川家与其他大名家的门第差距。

也就是说,是一种徒具形式的婚姻。

只要正室娘家是贵族名门,夫妻感情如何根本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京都的公卿贵族阶级,经济状况大抵捉襟见肘,有不少人为求经济支援,纷纷让女儿下嫁武士门第。

而武士门第中,居最高位的正是将军家,只要让女儿嫁过去,全家终生不愁衣食。

说穿了,是一种变相的卖女儿行为。

家光对异性本来就毫无兴趣,且知晓这是一种假结婚,因而对迢迢从京都嫁过来的孝子不以为意,看都不看一眼,而且也没给孝子册封“御台所”(将军正室)称号。

为此,四周人都称孝子为“中之丸殿”。

中之丸御殿位于江户城本丸和北之丸之间,孝子被迫分居,与随从侍女住在一起。

尽管如此,家光逝世后,孝子仍从容落发为尼,法名本理院。

之后二十三年期间,虽一度前往京都拜见天皇,顺便回娘家探望外,终生都关在大奥,享年七十三。

第一代御台所正是如此成了娘家的牺牲品,含苞未放地凋落。

话说回来,阿福抚育的人不仅家光一人,还包括自己的长子、继子以及其他侍童。

家光就任将军时,德川政权已经着手锁国及“参勤交代”等制度,往昔的侍童、学友成为将军亲信,为这些政策付出不少心力。

既然将军和左右近臣都视阿福为母亲大人,阿福的势力范围也就可想而知。

(参勤交代:各藩大名须前往江户居住,为幕府执政一段期间,再返回自己领地。

大名的正室与儿女都必须长期住在江户,成为幕府人质。

)

可是,阿福最大的烦恼是家光膝下犹虚,倘若让家光继续耽溺于男色,总有一天会发生后继者相争问题。

阿福前思后想,决定让家光明了“异性也不错”的道理。

于是,一方面四处物色貌似美少年的女子,一方面整治大奥,颁布“大奥法度”,让大奥制度化,成为将军家侧室的育苗温室。

阿福最初为家光找来的侧室,名为阿振,是石田三成的曾孙。

对日本战国史稍有知识的人,应该会吓一跳吧。

我简单说明一下,家光的生母阿江是着名的浅井三姊妹之一,长姊茶茶是丰臣秀吉的侧室,母亲是织田信长的妹妹阿市,父亲是战国大名浅井长政。

织田信长灭掉了浅井长政,明智光秀再灭掉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因此脱颖而出。

之后,丰臣秀吉过世,德川家康总算熬出了头。

但丰臣秀吉的重臣石田三成为了不让家康掌握天下,发动了“关原之战”,结果败在家康手下。

阿福的父亲是明智光秀的重臣,不论就历史恩怨来说,或就生母与奶娘之间的过节来说,阿福与阿江都是死对头。

而阿福竟然找来石田三成的曾孙为家光开光点眼,并生下长女。

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呢?原来大奥从一开始就是咒怨的集中营?

总之,家光是三十三岁时才成为人父。

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 浮世绘里的大奥

接着,阿福又找来阿乐。

阿福某天前往浅草参拜寺院,归途在神田看到旧衣铺的女儿,由于长相颇合家光口味,一眼便看中。

阿乐当时十三岁,阿福先让她进“吴服之间”当女缝工。

果不其然,家光在某次文艺会中听到或看到阿乐唱捣麦歌,一见钟情,便将阿乐纳为侧室。

我猜,这肯定是阿福制造的机缘。

阿乐生下第四代将军家纲,此时,家光已经三十八岁,阿福也六十有三。

将军的长子好不容易才出世,家光高兴,阿福应该更喜悦。

之后,阿福又让随正室从京都进大奥的侍女成为家光侧室,名为阿夏。

阿夏生下纲重,正是第六代将军家宣的父亲。

此时家光四十一岁。

另一名侧室阿玉则在家光四十三岁时生下第五代将军纲吉。

扳指算算,家光是三十三岁才成为人父,那么,他应该是在三十二岁时才对异性开眼。

直至他四十八岁去逝之前,总计拥有八名侧室、五子一女。

阿福没有白费工夫,阿福功不可没,阿福虽然在大奥赌上了自己的后半生,但赌得实在漂亮,名副其实的大赢家。

阿福于六十五岁过世。

她卧病在床时,不肯服药,也拒绝针灸。

原来家光二十六岁患上天花时,阿福向天发誓,只要家光能痊愈,将终生不服药。

即便家光对她说“服药也是一种效劳”,阿福依旧不肯服药。

据说,阿福过世那天,家光整天不吃不喝,以表哀悼。

我想,阿福最幸福的事,应该是她比家光早逝吧。

万一家光先走一步,大奥的势力版图可能会改写。

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本周末开启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即将在本周末隆重举办2025年校园开放日活动。

届时,欢迎广大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共同探索校园魅力,体验丰富多样的校园生活。

为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该学校将于5月18日举行2025年中招校园开放日,那么,具体安排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跟随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一起来看具体的校园开放日安排相关内容!推荐阅读>>>全国重点中学2025年拔尖创新/自主招生方案汇总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5月18日高中校园开放日将于本周末盛大开启,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25年5月18日(周日)上午8:30-12:00  地点: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海淀区车道沟1号)校园开放日预约&报名通道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预约入校5月16日16:00截止,开放日当天凭本人预约成功截图入校。

  特别提示:本次开放日活动。

仅面向初中学生及家长,每个家庭只需填写一个预约表单,请勿重复提交。

温馨提示: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北京中考升学交流群】,更多升学资讯以及一对一在线答疑等你来!--扫一扫,即可入群--如果加群失败,可添加妮妮老师企微(13311095027),拉您进群哦,更多升学资讯等你来!

战国烽烟中的群雄:日本战国时代历史人物图鉴

日本(1467-1615年)以“下克上”的权力更迭与血腥征伐著称,在长达150年的乱世中,涌现出数十位改写历程的枭雄。

这些人物或以智谋颠覆传统秩序,或以武勇,其传奇经历至今仍在影视、游戏等文化载体中焕发生机。

一、革新者:以变革重塑时代格局 织田信长(1534-1582年)以“第六天魔王”之姿颠覆传统秩序。

他在桶狭间之战中以三千兵力奇袭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开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其“天下布武”政策推行兵农分离,强制火枪列装部队,长筱合战中以三段击战术击溃武田,使日本军事进入火器时代。

信长焚毁比睿山延历寺的激进行为,既是对势力垄断政治的宣战,也为自由贸易扫清障碍,其改革直接催生了的经济繁荣。

(1537-1598年)从足轻(步卒)逆袭为“太阁”的历程堪称传奇。

他首创“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通过“太阁检地”确立土地丈量标准,使幕府税收暴增三倍。

其主导的朝鲜战争虽以失败告终,却使日本首次尝试海外扩张。

秀吉晚年建造大阪城时,刻意将天守阁设计为黄金覆盖的“金阁”,既彰显权威,亦折射出战国大名对物质文明的极致追求。

二、战略家:以权谋改写权力版图 武田信玄(1521-1573年)以《孙子兵法》“其疾如风”四真言为军旗,其“甲州流”骑兵战术被后世奉为经典。

中,他以“啄木鸟战法”诱敌深入,重创德川织田联军。

信玄与上杉谦信的川中岛五次会战,不仅是战术对决,更是军事思想的碰撞——谦信以“车悬之阵”对抗信玄的“鹤翼之阵”,双方互有胜负却始终未能决出雌雄,这种“宿敌”关系成为日本军事史上的永恒话题。

毛利元就(1497-1571年)以“三矢之训”教育子孙,其“离间计”堪称战国权谋典范。

中,他以木船伪装战舰诱使陶晴贤主力登陆,趁夜发动火攻全歼敌军。

通过联姻策略,毛从安艺小豪族扩张为西国霸主,领地石高突破120万石。

元就晚年隐居时仍遥控政局,其“西国之雄”的称号,。

三、守成者:以隐忍缔造幕府根基 德川家康(1543-1616年)的生存哲学堪称“战国版《孙子兵法》”。

桶狭间之战后,他甘居织田信长麾下;后,又向丰臣秀吉俯首称臣。

中,他以“静观其变”策略等待西军内讧,最终以七万兵力击败石田三成十一万联军。

家康建立江户幕府后推行“参勤交代”制度,将大名财力耗尽在往返江户的旅途中,其“让半步而得天下”的智慧,使日本获得265年和平。

上杉谦信(1530-1578年)以“毗沙门天化身”自居,其军事生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手取川会战中,他率八千精锐击溃柴田胜家三万大军,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谦信虽坐拥北陆四国,却始终拒绝称霸,其“义战”理念与战国丛林法则形成鲜明对比。

临终前下达的“勿攻邻国”遗命,更凸显其超越时代的道德追求。

四、悲剧英雄:以生命诠释末路悲歌 真田幸村(1567-1615年)的“日本第一兵”称号源于大阪夏之阵的绝唱。

他以七千赤备队冲击德川十五万大军,连破本多忠胜、松平忠直等,最终因寡不敌众战死。

其“真田十勇士”的传说虽为后世虚构,却折射出民众对英雄主义的向往。

幸村墓前“义烈”二字,既是对其忠勇的褒奖,亦是对战国时代价值观的终极叩问。

明智光秀(1528-1582年)的“本能寺之变”彻底改写日本历史。

作为信长麾下重臣,他因“中国大返还”任务延误遭猜忌,最终发动政变弑主。

光秀在京都街头高呼“敌在本能寺”的瞬间,既是对武士道精神的背叛,亦是对个人命运的绝望反抗。

其“三日天下”的短暂统治,恰似战国乱世中的悲剧缩影。

日本战国时代的群雄谱系,既是权力斗争的残酷史诗,亦是人性光辉的闪耀舞台。

从信长的革新到家康的守成,从谦信的义战到幸村的悲歌,这些历史人物在乱世中展现出的智慧、勇气与挣扎,至今仍在叩击着现代人的心灵。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不在于征服多少土地,而在于如何在混沌中坚守信念。

当战国烽烟散尽,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早已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春日局带你看日本历史上奶妈专权时代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