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苏联的帮助,北越能够打赢越南战争吗?

”一个超级大国死磕一个小国,胜负是没有悬念的,如果超级大国最终没有拿下小国,那肯定超级大
【千问解读】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过这么一句话:“美国在越南的失败不是败给了越南,而是输给了越南背后的苏联,因为如果苏联不给越南提供强大的援助,北越领导人连打几个月的仗都不可能。
”一个超级大国死磕一个小国,胜负是没有悬念的,如果超级大国最终没有拿下小国,那肯定超级大国内部出现了问题,或者小国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输血。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莫不如此。
以越南战争为例,战争表面上是两个国家在战斗,背后其实是两大集团在较量。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全面卷入越南战争,也是在这一年,苏联开始介入越南战争,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最倚重空中打击,而苏联对越南最大援助项目,就是为越南建立了现代化的防空系统,这个防空系统对美国战机造成了极大威胁,仅“德维纳”防空系统(即萨姆防空导弹),就击落了2500架美军飞机(数据无定论)。
北越军队战斗意志很顽强,但单纯的战斗意志,在钢弹火海面前不堪一击,只有在武器代差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战斗意志才能为战斗力加成。
在战争中,美军武器固然先进,但北越军队的武器并不落后,该有都有,而且数量越打越多,只要不怕死人,扛不住的肯定是美国。
北越有两个主要援助国:“老大姐”中国和“老大哥”苏联。
中国的援助讲得很多,按下不表。
苏联对北越的援助比较晚,但后来居上,其援助以高科技武器为主,对后期战争走向影响更大。
二战后,越南挣脱了日本人的魔爪,又迎来了法国人的入侵,第一次印支战争爆发。
虽然胡志明是莫斯科的老朋友,但在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1945~1954),苏联没有给予越南实质上的援助,而是隔岸观火,喊了几句不疼不痒的口号,这让越南感到寒心。
斯大林也没办法。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苏联都忙着恢复战争创伤,其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保证本国安全,其次是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为它们移植苏联模式。
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事务,斯大林都不是很关心。
换句话说,当时苏联的综合国力远不及美国,除了自保之外,它只能护住东欧地盘不受西方染指。
另一方面,革命支援是有“分工”的,越南这块不归苏联管——亚洲革命主要靠中国。
1950年2月,斯大林曾当着中国的面,对胡志明说:“越南战争、越南革命,苏联是可以支援的,但具体的和切实的还是要靠中国来管。
”
这一时期,苏联除了小心谨慎的舆论支持之外,对越南的战争采取的是”不介入“政策。
赫鲁晓夫上台后,否定了斯大林,也改变斯大林时代的外交策略,提出了“三和一少”路线——与西方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少援助民族解放运动。
此时,苏联开始在全球布局,但这种布局依然是谨小慎微的,避免“悲剧发生的可能性”(美苏直接对抗),尤其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更是极力避免刺激美国。
对于越南问题,赫鲁晓夫比较纠结,颇有进退两难之感。
进,不符合美苏缓和的战略构想,退,有损苏联在东方阵营的威信和形象。
不表态吧,更说不过去。
进退都不行,赫鲁晓夫提出和平解决越南问题的主张,他在给世界各国首脑的信中,明确反对武力解决越南问题,要让越南人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平解决——说了和没说一样,口惠而实不至。
赫鲁晓夫甚至提议北越和南越作为两个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
在苏联看来,越南分裂对苏联更有利,一来可以避免卷入战争,调整与西方的关系,二来北越有求于苏联,苏联可以通过援助越南,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并非全部无偿援助)。
1955-1965年这10年,苏联只给了越南3.2亿卢布的经济援助,平均每年3200万卢布,这是苏联给社会主义国家的常规援助,就像份子钱一样。
北越曾要求苏联提供武器援助,苏联从仓库里找了3000支二战时期缴获的德国枪支,气的胡志明大喊道:把它拉到博物馆去!
苏联不援助越南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北越与中国走得太近,而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
1964年1月,黎笋等人前往莫斯科,苏联大佬们见都不见,让他们到处参观名胜古迹,晾了好长一段时间。
正式会谈时,苏联直接指责北越站位有问题,警告北越:如果河内不改变态度,两国间不会出现密切合作的前景。
1964年是越南战争的重要分水岭,这一年夏天,北越海军与美国海军在北部湾海域发生冲突,美国国会通过了《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在东南亚使用武装力量,美军大举进入越南,美国全面卷入越南战争。
这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享受秋日的晚风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政变,赫鲁晓夫被提前退休,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外交战略与赫鲁晓夫不同,它不再谨小慎微,富有侵略性和扩张性,到了后期更是咄咄逼人。
对于越南问题,勃列日涅夫将其纳入了全球战略范围,并决定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首先可以让美国更深的陷入越战泥潭,便于苏联在世界其他地方挖美国墙角;其次,“越南是社会主义在东南亚的前哨站”,援助越南可以提升苏联在兄弟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心中的威信,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双升;最后,苏联想把越南从中国这边争取过来——苏联在越南的影响力快归零了。
1964年11月范文同访问苏联,与10个月前相比,苏联对越南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差点闪了范文同的老腰。
苏联承诺向越南提供援助,表示要回访越南,详细研究援助事项。
1965年2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访问越南,与越南签订了关于加强越南防御能力的协议,2个月后,黎笋访问莫斯科,进一步确定了援助的具体方式和数量。
这一年,双方高层多次往来,签订了一系列援助协定,打得火热。
至此,苏联对越南的政策,从“不干涉”过渡到了“有限干涉”。
1965年6月,美国发现了北越使用苏制武器的迹象,9月,美国发现苏联提供给北越的武器,不仅地空导弹,还有高级雷达探测系统、米格-17战机、伊尔-28轻型轰炸机。
美国的情报没错,大批苏制武器已经秘密运往并部署在越南,苏联提供给越南的新式武器,都是中国不具备的,这样它开始替代中国成为越南现代化武器的主要供应国。
除了武器之外,苏联还向越南提供机械、通讯设备、卡车、石油、铁矿石、化肥、药品,并帮助北越修复了很多被美军炸毁的工厂、电站等设施。
苏联军事专家还为北越构建了高效的空中防御系统,依靠高射炮团、防空导弹团、战斗机航空团、无线电工程兵团,高低搭配作战。
美军在越南战争损失的大部分战机,都是苏联防空系统打下来的。
1965年7月,苏联提供的萨姆-2防空导弹开始部署在河内,第二年,苏联开始向北越提供米格-21战机,这款战机的性能已接近美军战机,1967年北越空军已拥有100架用于执行截击任务的战机,这些战机的基地大多设在中国境内,美军没法实施攻击。
现代化武器需要专业的人来操作,为此,苏联向越南派出了大量军事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越南制定作战计划,安装、修理武器设备,训练越南士兵,甚至亲自操作武器参战。
这一点在电影《第一滴血2》中有所体现,兰博泡在泥坑里时,从直升机上下来的那几个军官,就是苏联军事顾问。
从1965年4月,德杰扎上校率领100多名苏联军事专家进入越南开始,苏联派往越南的军事专家数量不断增减,最高时超过10000人。
越南也向苏联派遣几千人,参加技术学习和军事训练,这批人回国后都成了北越军事技术领域的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与美国公开对抗,苏联对越南的援助是秘密进行的,苏联专家和顾问是以“个人”或“志愿者”的身份支援越南人民解放的,美国情报机构当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没有公开点破。
据西方估计,1965年,苏联向越南提供了5.5亿美元的援助,196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0亿美元,苏联对北越的援助占社会主义国家援越总额的50%,超越中国,成为北越的最大援助国。
1968年尼克松入主白宫,越战迎来了转机。
美国想体面地撤出越南,越战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虽然谈判往往僵持不下,但谈判的大门一直都没有关闭。
尼克松还尝试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希望利用中国对北越的影响力,帮助美国撤出越南。
中国为了防止越南彻底倒向苏联,开始重新积极援助越南,将对越援助推向了最高点(由于北越和苏联走得太近,中国和北越关系一度恶化,削减了援助)。
苏联敏锐察觉到美国和中国的变化后 ,为防止战争朝有利于美国和中国的方向发展,也调整了对越政策,从“有限介入”升级为“完全介入”。
1968年6月,两国又签订了有关经济、军事援助的协定,苏联承诺给予北越全面的援助和支援。
1969年到1971年,两国签订了7个经济援助和合作协定。
苏联完全介入越南战争后,其话语权不断上升,逐渐成为越战的主导国之一。
此时,越南是黎笋当家,走的是亲苏路线,苏联利用庞大的援助,几乎控制了越战的节奏,一方面它支持北越抗美,另一方面又撮合美国和北越谈判。
是谈是打,完全取决于苏联的全球战略布局。
比如1972年初,北越为彻底解决南越,计划发动一场比1968年“春季攻势”规模更宏大的进攻——“复活节攻势”,但是苏联不允许,还要求北越坐下来谈判,北越一意孤行,结果因得不到苏联支持而惨败,损失10万人。
事后,北越不仅被苏联断供,还遭到了美国几十万吨炸弹的报复,内外交困,不得不向苏联低头,乖乖回到谈判桌上。
苏联为什么要劝北越和美国和谈呢?中美正在靠拢,越战已困不住美国,苏联想通过主导美越谈判,在中美缓和之前实现苏美缓和,拆解可能出现的中美联合对付苏联的局面。
所以,虽然北越态度坚决、士气高昂,一心要打,但苏联频频踩刹车,劝说甚至逼迫北越谈判。
正是在苏联的施压下,北越在1972年7月到10月的谈判中妥协,放弃了美国“完全停止轰炸”的要求,答应与美国签订停战协议。
1973年1月,北越与美国签订了《巴黎协定》,美国从越南抽身,剩下南北越内战。
从1965年到1973年,苏联共向越南提供了10亿卢布的经济援助和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些援助对北越最终赢得战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前期防空系统刚构建时,越南防空导弹部队平均每发射10-14枚导弹才能击落一架美军飞机,随着苏联顾问不断调试和更新设备,到后期北越平均每发射3-4枚防空导弹就能击落一架美军飞机。
在1972年12月的空袭中,北越12天内击落了81架美军战机,其中包括34架B-52战略轰炸机,3架F-111战斗轰炸机。
美国空军每千架次损失率,二战中为9架,朝鲜战争中为4架,越南战争中为17架,1972年12月这一数据上升为34架。
截止1974年,越南防空导弹系统击落美军飞机超过4000架,这还没算高射炮打下的,要知道,整个越战期间美军损失飞机8600多架。
2008年与奥巴马一道竞选美国总统的麦凯恩,曾是一个越战老兵,1967年他驾驶A-4战机执行任务时,被一枚北越防空导弹击落,受伤被俘,直到停战后才被释放。
总之,在美国看来,“苏联的喷气式飞机,地面导弹、雷达等现代化武器,已成为美国利用军事打击向北越施压的严重障碍。
”战争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苏联是越南战争的最大受益国,它以“微小”的代价把美国定在了战争泥潭,整个越战期间,美国军事支出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战争开始加重了美国经济负担,美国经济长期陷入滞胀状态,这又反过来刺激了民众对美国政府的不满,反战运动风起云涌。
大量资金投入战场,导致美军武器装备得不到及时更新、科研项目被延迟或取消,苏联则利用这段宝贵时机埋头发展军力,在核武器方面逆袭美国,在常规武器方面也极大地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
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衰弱,直接导致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下风,苏联迎来了巅峰时刻。
苏联卷入越南战争,还获得了一个附加礼包——一方面,它通过战争检验了武器的实战性能,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实现了很多武器的升级;另一方面,它搞到了很多美国武器,通过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了苏式武器的性能。
仅1965年5月到1967年初,苏联就从越南搞到了700多件美国武器,包括战机、导弹、雷达等高科技产品,这对苏联的升级航空发动机、电子设备等技术大有裨益。
1968年3月,苏联军事专家用无线电干扰了美国1架F-111战机通讯系统,然后以伏击战术包围并活捉了这架飞机,包括上面的2名飞行员。
当时F-111刚服役,没想一出马就被搞到了西伯利亚。
当然,苏联支援越南的最直接成果,就是把越南拉进了自己的怀抱。
越南和古巴一道,成了苏联的哼哈二将。
1973年《巴黎协定》签订后,苏联对北越的援助有增无减,规模更加庞大,到越南入侵柬埔寨时,苏联每年援助越南超过20亿美元。
80年代初苏联外援有四个重点,一是阿富汗战场,每年约110亿美元,二是以埃塞俄比亚为主的非洲,每年约60~80亿美元,三是以古巴为主拉美国家,每年约60~80亿,第四就是越南。
这些援助极大地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境,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都厨师技术学校,成都有没有厨师学校
学校依托成都这座美食之都的地域优势,结合现代餐饮行业需求,开设了川菜烹饪、西点烘焙、食品雕刻等特色专业,为餐饮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过硬、创新力强的专业人才。
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 成都厨师技术学校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拥有现代化实训厨房、模拟餐厅等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涵盖传统川菜技艺、创新菜品研发、食品安全管理等模块。
学校与成都多家五星级酒店、连锁餐饮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一体化通道。
此外,学校定期邀请中国烹饪大师现场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
热门专业课程设置 1. 川菜烹饪专业:系统学习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经典川菜制作,掌握炒、爆、熘、炸等24种烹饪技法。
2. 西点烘焙专业:涵盖法式甜点、欧包制作、翻糖蛋糕等课程,配备进口烘焙设备。
3. 餐饮管理专业:培养具备成本控制、菜单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包含餐饮数字化运营等现代管理知识。
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学校拥有30余名专职教师,其中8人获得“中华金厨奖”,5人为国家级烹饪评委。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金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8%以上,部分优秀学员已成为知名餐厅主厨或自主创业开设餐饮品牌。
招生对象与报名流程 年满16周岁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名,无基础者可通过短期班入门。
报名需提交身份证、学历证明及健康体检报告,通过面试后即可入学。
学校每年分春季(3月)和秋季(9月)两期招生,具体招生名额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随着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的规划推进,高端厨师人才缺口逐年扩大。
毕业生可选择在星级酒店、主题餐厅、航空配餐等领域发展,起薪普遍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
学校创业指导中心还为学员提供开店选址、品牌策划等扶持政策。
常见问题解答 Q:学制是多久? A:短期班3-6个月,长期专业1-2年,支持弹性学制。
Q:是否有住宿条件? A:学校提供标准化学生公寓,配备空调、独立卫浴等设施。
如需了解更多学费补贴、课程详情等信息,欢迎在本页提交咨询。
校园环境与生活保障 学校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占地80亩,拥有多媒体理论教室、食材研发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
食堂提供多样化餐食选择,校园内设有超市、快递服务站等生活配套,并配备专职生活老师管理学生日常事务。
成都厨师技术学校以传承川菜文化、创新烹饪技艺为使命,通过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助力学员实现职业梦想。
无论是想成为技术精湛的厨师,还是立志打造餐饮品牌,这里都能提供专业化的成长平台。
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3+4有没有
以下是有关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的详细信息。
一、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师资介绍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行业资深专家及优秀管理人员。
学校注重教师的培训与发展,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一批来自于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二、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25年普高班学费明细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25年普高班学费大约在7000元左右/年,具体费用可咨询招生客服进行确认。
学校还提供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以资助那些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学校还鼓励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奖学金,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平等接受教育。
三、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列表及详细专业简介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设立的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事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
这些专业都是市场需求较大的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助于学生就业或自主创业。
例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将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则着重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保养、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技能的掌握。
四、为什么要选择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学校还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学校贴近市场需求,开设的专业都是当前社会所需,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学校还提供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因此,选择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的职业道路开启更广阔的可能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拨打招生咨询电话400-9913-533咨询。
相关热词搜索:成都 指南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