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是哪一次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6-05 点击数:
简介:1941年9月14日的下午,莫德尔的第三装甲师有着“G”符号涂装的先头装甲部队与贝壳中奖有着“K”符号涂装的装甲侦察营战车的直线距离还有着96公里。

这两个德国装甲师一旦会师,那么苏联西南方面的百万大军都将被德国彻底合围,从而在劫难逃。

这两个装甲师长日后都成为了德军高级将领,莫德尔师

【千问解读】

1941年9月14日的下午,莫德尔的第三装甲师有着“G”符号涂装的先头装甲部队与贝壳中奖有着“K”符号涂装的装甲侦察营战车的直线距离还有着96公里。

这两个德国装甲师一旦会师,那么苏联西南方面的百万大军都将被德国彻底合围,从而在劫难逃。

这两个装甲师长日后都成为了德军高级将领,莫德尔师当时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而胡贝师则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克莱斯特第一装甲集群,两个装甲师作为两个集团军群、两个装甲集群的突击矛头,以高速纵深突破和大范围包抄的方式,正打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合围圈。

实际上,德军两只装甲铁钳的合拢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在掉头南下时,它的侧翼仍然有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威胁,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曾经向斯大林保证“会摧毁古德里安”,显然他没有完成牵制任务。

另一方面,由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较快(南方又较慢),已经使基辅地区形成了一个战略“突出部”,苏军统帅部对可能的侧后包抄有一定的警惕,这是军事常识。

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是哪一次

首先要了解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地理特点,它位于杰斯纳河与第聂伯河的交汇处,第聂伯河由北向南弯曲着注入黑海,与杰斯纳河构成了一个大S形。

而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已经前出到基辅的右后方,虽然貌似在向莫斯科攻击前进,但仍不排除南下切断基辅战区后路的可能,因此布琼尼元帅在基辅突出部的两翼,都布有重兵并且进行了顽强抵抗。

比如在右翼,莫德尔第3装甲师在进入乌克兰时必须通过的杰斯纳河大桥,就早已被苏军绑好了黄色炸药,同时在河对岸部署了团级分队和两个152毫米重榴弹炮连,只要德军装甲部队接近,苏军要做的就四个字:开炮,炸桥!而在左翼,布琼尼集结了2400辆坦克来应对克莱斯特的600辆坦克,也就是说,苏军对德军可能进行的合围是有所准备的,双方都不是菜鸟。

但是在1941年9月14日晚上18时20分,德军第一和第二装甲集群仍然完成了在苏军后方的会师,地点在基辅以东200多公里的洛赫维察,从而封闭了基辅合围圈,这个合围圈的范围之大、里面被包围的军队数量之多,都创下了历史之最。

抛去政治立场,为什么说基辅围歼战是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呢?

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是哪一次

1,德军遂行了以少击多的一次大型合围歼灭战

德军统帅部在放弃对莫斯科的攻取后,决心夺取基辅并且围歼这一地区的苏军西南方面军,但是两个集团军群全部可以动用的一线兵力也只有55万人,而布琼尼的部队有85万大军,无论是兵力还是兵器数量,苏军在基辅地区均占优势,基辅还有20万男性市民紧急动员起来拿起武器参战,使苏军的总兵力突破100万人。

德军还算占有优势的地方是拥有制空权,以及摩托化步兵的机动能力大于对手。

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是哪一次

2、德军坚决贯彻了装甲部队钳形突击的战术理念

在杰斯纳河大桥争夺战中,莫德尔师的一个坦克加工兵突击分队,居然在一名中尉和一名少尉的率领下成功夺桥,并且拆除了预设炸药,保证了全师顺利过河,过河之后亦不顾苏军纠缠,一路向会师点狂奔。

同样,胡贝的装甲师也通过突袭夺取了苏拉河上的桥梁,然后师主力越过惊慌失措的苏军守备部队,长驱直入基辅后方,这样的打法是1941年的苏军完全不能理解的。

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是哪一次

3、德军顶住了被围苏军和外围援军的内外夹击

苏军统帅部的最大错误,是根据情报以及自己的误判,认为德军将以继续进攻莫斯科为主攻方向,因此在基辅战区的后方没有预留预备队,即没有形成纵深防御。

但是当德军两个装甲集群会师后,傻子也知道这是要合围歼灭西南方面军主力了,在飞机的指引下,大批苏军向封闭点涌来,试图突出合围圈。

同时,苏军总参谋部也紧急调动四个师从外围进行攻击,这只硕大的“渔网”当时确实有被撕破一个洞的可能。

这个时候,德军摩托化师的优势便体现出来,古德里安麾下的第24摩托化军、克莱斯特所部的第48摩托化军编成内的摩步师,紧随坦克部队迅速到达战场,不仅逐退了外围苏军的冲击,也挫败了合围圈内苏军的突破,终于牢牢地扎紧了口袋。

而一旦几十万被围苏军失去补给,在没有弹药和燃料的情况下,很快就会趋于崩溃,只能整团整营端着刺刀冲锋突围,其下场可想而知,这是由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决定的。

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是哪一次

4、德军创造了一次战役歼敌最多的战争历史记录

到1941年9月26日,基辅战役落幕,在这场大会战中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五个集团军被消灭,阵亡、负伤、失踪和被俘的人员数量超过了100万人,德军宣称其中俘虏了665000人,缴获3718门火炮和884辆坦克,仅第一装甲集群的肯普夫第48摩托化军,就俘虏了109097名苏军官兵,苏西南方面军几乎不复存在,只有20000人成建制突出了合围圈,这个数量是微不足道的。

苏军本来是可以避免这次惨重失败的,早在8月末,朱可夫就认为基辅已经事实上被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迂回,请求将西南方面军撤过第聂伯河,遭拒,还被撤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9月11日,当德军两个装甲集群钳形突击的态势非常明显时,布琼尼元帅也要求撤退,结果被斥责为懦弱,铁木辛哥取代了他的指挥权。

战役中苏军第5集团军司令员波塔波夫少将被莫德尔装甲师俘获,古德里安与他会面时,曾经当面问询,为什么苏军不及时撤离第聂伯河河曲,这位少将回答说:“方面军下达了撤离命令,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向东后撤了,但上级(知名不具)随即又指示我们坚持到底不惜牺牲,返回阵地继续抵抗”,于是,注定了灾难的发生。

七年战争:帝国博弈与霸权争夺的必定爆发

1756年,当普鲁士铁骑踏破萨克森边境时,一场波及四大洲的全球性冲突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持续七年的战争,既是欧洲列强对资源的贪婪掠夺,也是传统陆权强国与新兴海上霸主间的生死博弈。

从莱茵河畔的军事对峙到印度恒河平原的硝烟弥漫,战争背后折射出18世纪国际关系体系的深层裂变。

一、殖民霸权争夺:英法全球对抗的必然结果 18世纪的英法矛盾早已超越欧洲大陆,演变为全球范围的体系性对抗。

在北美,英国凭借的贸易网络控制了毛皮贸易命脉,而法国路易斯安那殖民地的扩张触角已伸向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印度,法国东印度公司通过扶持莫卧儿王朝傀儡政权,与英国控制的孟加拉地区形成对峙;在西非海岸,两国为争夺塞内加尔的奴隶贸易据点多次爆发武装冲突。

这种 零和博弈 最终导致1756年英国海军对法国海外殖民地的全面封锁,将局部冲突升级为全球战争。

二、中欧霸权之争:普奥地缘战略的终极碰撞 神圣罗马帝国体系内的权力真空,成为普奥冲突的导火索。

普鲁士通过两次西里西亚战争夺取奥地利的工业心脏地带,使丧失对德意志关税同盟的主导权。

推行的 小德意志方案 试图以柏林为中心整合北德意志邦国,直接威胁到奥地利维持帝国传统的政治基础。

1756年《》的签订,使普鲁士与英国形成军事同盟,这种 以陆制海 的战略布局彻底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力量平衡。

三、地缘政治重组:新兴强国的战略投机 俄国在战争中的角色转变极具典型性。

伊丽莎白女皇统治时期,俄国通过《圣彼得堡条约》获得东普鲁士占领权,但彼得三世即位后立即转向普鲁士阵营。

这种战略摇摆既源于对普鲁士军事改革的钦佩,更出于打破波罗的海封锁的现实需求。

瑞典加入反普同盟则是为夺取波美拉尼亚港口,而西班牙参战旨在夺回直布罗陀海峡控制权。

这些次要参战方的战略投机,使战争从双边冲突演变为多边混战。

四、制度竞争白热化:军事革命催生战争升级 18世纪的军事技术革新直接改变了战争形态。

普鲁士的 斜线战术 将线式步兵方阵与突击有机结合,在中以3.5万人击败8万奥军;英国皇家海军率先装备的110门炮三级战列舰,使其在基伯龙湾海战中彻底摧毁法国大西洋舰队。

这种军事优势的此消彼长,迫使各国不断升级战争规模——当普鲁士将国民收入的80%投入军备时,法国被迫将殖民地税收从30%提升至65%,最终引发国内财政崩溃。

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18世纪国际体系结构性矛盾的总爆发。

这场战争不仅重塑了欧洲政治版图,更催生了现际关系中的均势理论。

当《巴黎和约》签署时,参战各方或许未曾意识到,这场战争埋下的矛盾种子,将在三十年后引发更为血腥的战争。

历史证明,在殖民利益与地缘政治的双重驱动下,帝国间的战争从来都是 理性选择 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攀枝花技师学院,攀枝花技师学院世界冠军

攀枝花技师学院简介攀枝花技师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技师学院,坐落于四川省攀枝花市。

学院始建于1979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2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

攀枝花技师学院办学特色攀枝花技师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开设有机械加工、电气自动化、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等20多个专业,其中多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

学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攀枝花技师学院师资力量攀枝花技师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双师型"教师占比60%。

多名教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学院还聘请了多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攀枝花技师学院实训条件攀枝花技师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训基地。

学院建有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30多个实训室,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

其中,数控加工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攀枝花技师学院就业前景攀枝花技师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与攀钢集团、中国十九冶、中建三局等1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电子信息等行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或自主创业成功。

攀枝花技师学院招生信息攀枝花技师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

学院设有三年制中级工班、五年制高级工班等多种学制。

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还设有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如需了解具体招生政策,可在本页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攀枝花技师学院校园生活攀枝花技师学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学院建有标准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等设施,成立了30多个学生社团。

定期举办技能竞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院还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攀枝花技师学院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攀枝花技师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学院将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入收藏
               

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是哪一次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