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考研初试科目过细 不利于创新人才选拔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12 点击数:
简介:转自:中国科学报

【千问解读】

转自:中国科学报

再过一两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就将正式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每逢年底都有的一个常规动作——全校层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大研讨也会如约而至。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就针对硕士研究生初试,在该校举行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指出,当下研究生的初试科目考查过细,使得一些对农学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止步门外”。

他呼吁本博贯通应该打破过去学生待在一所高校、一个专业本研读到底的惯性思维。

初试科目宜厚基础、宽口径

《中国科学报》:你基于哪些问题提出应对研究生的初试、复试进行改革?

林万龙:在新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学科范式、产业发展形态都在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对多学科交叉的呼唤。

在产业链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只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能解决的,也不再只是解决产业中的一个点状问题。

搞农业研究可能需要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搞植物科学研究可能与动物研究、计算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生强关联。

事实上,农业领域是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适应学科范式、产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人才来源的多元化。

然而,目前研究生初试科目划分得特别细,恨不得按二级学科,甚至按具体研究方向设置考试科目,这直接引起高校研究生的选才面过窄,跨专业的学生根本不敢报考。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我们的涉农学科往往只有涉农大学的学生才敢报考,其他综合性大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生则望而却步。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可能在某个点上很能钻研,但在学科创新、产业领域创新方面的能力往往不足。

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农学学科研究生初试科目考作物栽培学,其他高校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便可能因为没有学过相关科目的知识而放弃报考。

然而,如果农学的初试科目是生理、生化之类更基础的科目,就能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产生吸引力,因为该领域的学生都学过类似知识。

这样做不仅拓宽了选才面,也使选拔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宽厚的学科基础和长远的发展潜力。

《中国科学报》:能否针对研究生初试环节,具体介绍一下你的思路?

林万龙:改革研究生初试的考试科目,一是增加专业课的科目,二是合并一些科目。

研究生初试要考的科目不必过多、过细,而应该侧重于基础性、宽口径的初试科目,拓宽选才面,强化基础理论功底考查。

复试环节知识性考核不可取

《中国科学报》:研究生初试、复试往往都是知识性考核,这种做法很难选拔出高校所需的人才。

对此,你是否赞同?

林万龙:我曾去过很多复试现场,发现一些高校的确存在复试环节反复考查学生知识点的问题。

比如,有些导师会在复试中问学生某种植物有几种类型、某个实验有哪些操作要点之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该在初试环节考查。

复试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的考查。

这虽然不容易操作,但通过交流是可以判断的。

比如,如果面对一名想学农业经济学的学生,相关专业的导师只要和他聊一聊,就能知晓该生对农业经济的敏感度是否足够、经济学思维逻辑是否清晰;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要求学生针对场景中的问题给出应对之策,虽然学生可能一下子给不出解决方案,但至少可以谈一谈解题思路。

如果考生的答案令人满意,就可以判定其有创新能力的潜质。

另外,我们希望学术型学位的复试与专业型学位的复试可以分开。

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考核重点应是其学术创新能力;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考核重点则是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

有些学生的知识创造能力一般,但知识应用能力很强,此类人才可能是我们需要的专业学位学生。

怎样发现他们?同样要在复试中聊一聊,看他的实践经历,以及他身上是否有创业的特质。

《中国科学报》:靠复试的简短聊天,能否真正判别人才?如果可以,导师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

林万龙:必须承认,并不是谁都能通过“聊天”有效分辨人才,导师也要分类。

过去,无论是专业学位导师还是学术学位导师,其遴选标准都是一样的。

例如,都要看其主持过多少国家级课题、有多少篇SCI论文等。

但是,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的导师就一定能带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吗?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真正需要的是长期与企业、行业打交道的高校导师,或者来自产业界的企业导师,这与搞纯学术研究完全不是一回事。

此前我们曾做过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标分配与导师的企业、行业横向课题数量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关联。

我们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实质性合作挂钩。

此前,我们对于导师与企业合作虽有要求,但不量化、不作硬性规定。

未来,我们会要求导师拿出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合同,以此作为招生指标分配的主要依据,把分类培养做实、做硬。

与此同时,学校层面也要完善行业企业出题、导师学生答题的联动机制,构建与行业部门和头部企业共同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共同开发课程、共同选题、共享成果等“六共”新机制。

本博贯通不能局限于本校本专业

《中国科学报》:在报告中,你提到“本博贯通不能局限于本校”,但一直以来,本博贯通基本上是学生多年待在一所高校、学一个专业。

对此,你是怎样考虑的?

林万龙:学生从本科到博士阶段都滞留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这从根本上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培养。

我希望的本博贯通不仅要面向中国农业大学,也要面向涉农高校,还要吸引来自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科研创新潜质和明确学术志向的优秀本科生。

一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在招生方面都存在一个惯性思维——只要涉及研究生招生,便自然联想到招收涉农高校,或办学实力低于中国农业大学的高校本科毕业生。

这当然是重要的生源渠道,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此。

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之一,特别是根据软科大学排名,我们的农业科学学科已经在全球所有高校中位列第一。

我们完全应该面向国内所有“双一流”高校、学科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

对于这些优秀学生,我们准备实施一项“博峰计划”,配备卓越师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质平台,打造类似于研究生实验班的模式,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科学家。

总之,我认同的本博贯通理念从不是让学生多年在一所高校读一个专业,而是欢迎不同专业,但有大致共同学科基础的优秀学生在不同高校和专业学习。

所谓大致共同学科基础,比如经济学与数学、生命科学与生理学或生物化学、种业与遗传学。

我们要强化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要加强学科交叉人才的专项培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贵州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

贵州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为什么它值得你关注?如果你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或者正在为孩子选择未来的学校,那么你或许会对护理专业产生兴趣。

而在众多大学中,贵州大学护理学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选择。

那么,这所学校为什么特别值得关注呢?接下来,我们来为你详细解读贵州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的独特优势。

专业课程设置,助力职业发展贵州大学护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富有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学院的课程设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将帮助你深入理解护理相关的各个领域,并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这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实习与就业,优质资源引领前行贵州大学护理学院与多家医院和健康机构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作为研究生,你不仅可以通过学院提供的实习机会,进入一线医院进行实践,还能通过这些实习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学院的就业服务也非常完善,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各大知名医疗单位,打造坚实的职业基础。

优美的校园环境,专注成长贵州大学的校园环境非常优美,四季如春,绿色植被丰富。

护理学院所在的区域安静宜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专心学术研究和实践,还能够享受到轻松的生活节奏。

校园内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善,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放松。

学术氛围,培养未来护理精英虽然护理学院更多侧重实践,但这里的学术氛围同样浓厚。

研究生阶段,你将接触到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方法,并参与到前沿的研究项目中。

这些项目往往涵盖了现代护理的各个领域,能帮助你迅速提升专业能力,并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你有志于在护理行业中有所突破,贵州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学费与奖学金,经济压力不大贵州大学护理学院的学费相比其他一些重点高校来说相对亲民,特别适合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

而且,学院还提供了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帮助那些有优秀表现或者家庭困难的学生减轻经济负担。

这样一来,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学业,进入职场。

贵州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值得选择的理由总的来说,贵州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践机会、学术氛围等方面,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

如果你未来有志于从事护理行业,或者想要在医疗相关领域有所发展,那么选择贵州大学护理学院将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

无论你是正在为自己未来做规划,还是正在为孩子的未来选择一条好的道路,贵州大学护理学院都能为你提供一个不错的机会。

带着梦想,迈出第一步,相信在这里,你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职高可以报考上海交大吗报考上海交大研究生条件

职高可以报考上海交大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顶尖的高校之一,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那么,作为职业高中毕业生,我们是否有机会报考上海交大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文学科和理工科优势。

因此,报考上海交大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

职高虽然注重培养实用技能,但并不代表学生在学术上存在差距。

事实上,很多职高毕业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成功进入一流大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次,对于职高毕业生来说,他们在职业教育阶段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这将为他们申请上海交大提供一定的优势。

在大学学习中,职高毕业生更能够把握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在录取时也注重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即使职高毕业生的学术成绩相对较低,但如果他们在#方面表现出色,比如具有创新精神、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等,仍然有机会被上海交大录取。

因此,职高毕业生并不完全没有报考上海交大的机会,只要他们能够通过#途径证明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报考上海交大对于职高毕业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门槛和挑战。

首先,职高毕业生可能需要参加答案或#相关#,以评估他们的学术水平。

其次,上海交大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高中生争取入读。

因此,职高毕业生需要全面准备,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总之,职高毕业生可以考虑报考上海交大,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努力。

他们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注重实践和创新,同时注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只有在全面发展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职高毕业生才能有机会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追求梦想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职高毕业生还是#学生,都应该坚持学习和努力,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无论最终是否能够报考上海交大,只要我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勤奋拼搏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相关热词搜索:职高 自己的 毕业生

加入收藏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考研初试科目过细 不利于创新人才选拔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