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新变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职人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18 点击数:
简介:生活是轨道还是旷野? 2024年10月26日,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资格审查工作结束。

据央视新闻报道,共有341.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

【千问解读】

生活是轨道还是旷野?

2024年10月26日,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资格审查工作结束。

据央视新闻报道,共有341.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86:1。

超340万人用行动选择了考公这条“轨道”,再创历史新高。

2018—2025年国考报录比。

中公教育/图)

在就业压力和工作不确定性增加的今天,公务员岗位凭借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良好、工作环境优越,吸引了大批求职者。

从小成长于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年轻人,不再抵触考试,而是希望在就业压力和不确定性中寻找一份轨道式的安定,“体制内”成为众多求职者的热门选择。

于是,每年的国考成为了求职者扎堆对决的现场。

万里挑一的比拼

今年的对决现场有何不同、国考有哪些新趋势,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先从招录方向来看,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显示2025年度国考共提供20810个职位,拟招录39721人,相较上一年度的39561人小幅增长0.4%。

据观察,2025国考的招录主力依然是税务系统,其是不折不扣的招录大户,计划招23014人,约占总招录人数的58%,但与去年同比少招994人。

铁路公安、海关等执法机构的招录规模也较为可观。

值得关注的是,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部门今年都进行了扩招,并且扩招力度较大,招录2440人,与去年相比招录人数增加了780人,涨幅高达47%。

不仅如此,金融部门的招聘要求整体还很高,学历要求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或“仅限硕士研究生”,语言要求基本需要达到英语熟练水平。

针对部分职位,非应届毕业生报考还面临更严苛的履历要求:如具有2年以上金融机构总部工作经历;或具有2年以上经济类研究机构研究工作经历等。

2023年11月2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考点,一名考生在候场时复习。

新华网/图)

在历年来的公务员考试中,金融类人才的需求量向来都比较多, 财政学、计算机类紧随其后。

还有中文语言文字类、法学类等也比较热门。

而这些热门学科在今年的国考中也依然受到追捧。

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竞争也是。

招录之外,报名情况也备受大众关注。

从报名方向来看,根据中公教育的统计,今年报名人数最多的岗位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该岗位仅招录1人,却有16702人报名,竞争比高达16702:1,是实打实的万里挑一。

2025年国考报名人气最高前十职位。

为什么这个岗位那么热?就在国考结束报名的当晚,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在线直播,与考生分享最新国考报名情况,并对考纲进行深度解读和行业分析。

在他看来,热门岗位一般来讲不是因为这个岗位最好,而是因为这个岗位的限制比较少。

不论学历、专业、党员非党员都可以,也没有明确需要基层工作经验,所以多人报名。

“所以不要焦虑。

”在李永新看来,今年的平均录取比是86:1,这个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反映竞争比的数据。

当然,这也意味着今年国考可能比去年更难。

此外,生态环境部不同区域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岗位、各地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及各地的税务局也是报考人气最高的,凸显了大家对社会核心问题的关注度。

国考新变革

随着报考人数逐年增多,在热门岗位万里挑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下,公务员考试的形式、难度本身也在变化。

2025年国考就有一个重要变化。

过去多年,政治理论都是贯穿于行测五部分里面的。

但这一次,政治理论成为了单独的考试部分,也是近年来国考中最大的创新。

作为教职行业的开路者,李永新是中公教育最早的讲师。

根据他多年的经验,政治理论的改革,考验的是考生的政治素养和服务能力,使得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重要。

而这一点,实际上早就被中公教育预测到了。

在2020年,中公教育就创新推出了2021国考政治综合能力超越班,之后2022年及2023年的国考申论考试更加强调政治素养,围绕政治素养能力扩充理论知识点,不断升级政治综合能力超越班。

顺应这一变化,中公教育推出了《2025国考行测申论政治理论创新班》,由李永新亲自授课。

这也是李永新近年来首次回归讲台,显示出他对国考的重视以及对中公教育未来发展的信心。

这也是为何他说:“我觉得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因为它有新的变化。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年龄。

长久以来,35岁一直是招聘市场中默认的年龄红线,公务员也不例外。

事实上,公务员法并未对公务员的录用年龄做出限制性规定。

不过,2007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要求报考公务员需满足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这成为日后35岁报考上限规定的依据。

针对年龄门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参与多项公务员制度改革课题的汪玉凯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的公务员晋升方式一般是从最低级开始,逐级晋升,但“上不封顶”,这就需要对年龄和学历做出要求。

如果“入门”时的年龄太高,而级别又只是最低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因此,35岁的年龄门槛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却隐性存在,这是根据中国公务员的考试制度、晋升制度、不同级别的年龄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今年则有点不同。

媒体注意到,2025年国考,部分省考公务员取消了35岁年龄限制、年龄可放宽至40岁,但只针对应届硕士和博士生的招录,并非拓展至往届毕业生。

此外,年龄上限的放宽主要限制在特殊的报考人群或岗位上,比如村两委干部以及社区干部,特殊岗位一般包括基层乡镇公务员和街道公务员等。

之所以做此改变,也有出于缓解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考量。

为了促进就业,近年来针对应届生的公务员招录人数始终呈增长趋势,近三年应届生在整体招录人数中占比超66%。

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的3.97万人中,有2.67万个岗位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以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不过,若是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的两年内,也可以报考仅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这也是对为基层做出贡献的人员发送的政策礼包。

从这里面也能看到一个重要的导向——下基层,符合国家对公务员的期待。

多措并举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有利于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

虽然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下基层的工作繁琐,人少事多待遇低,但却能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

除了基层经验,专业性要求也在今年的国考中不断凸显其重要性。

据统计,2025国考中,部分招录机关对考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测查评价,有13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比去年增加了四个部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部门有招录“小语种”计划,在笔试时要进行外语水平测试。

由此可见,国家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愈发精准和细分,通过专业测查,可最大限度地检验应试者是否与部门职位精准匹配,是否能更好地胜任岗位。

变革背后的时代叩问

考公人数屡创新高,也带来了公考培训行业的迅速发展。

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科技的引入,正在对这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公考培训行业的资深玩家,中公教育积极探索,紧随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步伐,在2024年9月宣布了重大战略升级举措——公司从多品类职业教育机构升级为国内当先的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并全力推出了人工智能教育与就业服务平台,致力于探索AI技术如何高效促进就业的新路径。

归根结底,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国考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实现职业理想的重大机遇。

比起谁在这场考试中拿了高分,对于老百姓来说,关注居高不下的考公热的背后,叩问的是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一个系统究竟应该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公职人员?

今年恰好是国考走过的第30个年头,这是时代之问。

国考三十年,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

北京联合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玮就曾指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往往很难立刻做出充分反应,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对此,企业力量应该开展一些精准化的指导,共同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中公教育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企业的正道。

成就学员是为了成就社会,中公教育希望通过助力考生向社会不断输出优秀人才,让每个优秀人才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中公教育向善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考古学家发现历史遗址是怎么回事?惊动整个中国考古界

在中国的东北,吉林省的东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北国山城——通化。

在通化的市郊,金厂镇附近,佟佳江畔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个古代遗址,1997年-1999年,国家工作者在此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发掘的成果震惊了整个考古界。

此次的考古发掘也被列为1999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这个遗址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发拔子遗址“。

这个万发拔子遗址,在很早就被发现。

但是万发拔子这个名字改过没有多久。

如果去通化问当地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万发拔子是什么地方。

但是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王八脖子“,如果提这个地方,当地人很少有不知道的。

因为它很出名,还有很神奇的传说。

因为这个地方酷似一个乌龟把脖子伸入江中,因此自古以来这个地方一直被叫做王八脖子,但是自从被列为考古遗迹之后,有人觉得王八脖子不够风雅,就改成了万发拔子。

据说这个地方可是个风水宝地,当年方圆百里都知道这个地方,而且有一个比较神奇的传说,传说里说这个王八脖子是一条龙脉。

灵气相当浓郁。

早年间很多部族都在此繁衍。

最后都建国立业。

后来不知是哪一朝的天官夜观星相,发现这个地方的龙气旺盛,不久后必要出一朝天子,入主中原。

因此,命朝中的风水术士,远涉千里,来到这里,挖断了龙脉,截了龙气,并在穴眼下埋了石人,破了此地的风水。

从那以后,这个几个王朝的发源地,再也没有出过一位帝王将相。

万发拔子遗址,其实很早就被人发现,在通化的第一本县志《通化县志》里就有关于王八脖子的记载。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也进行过几次简单的考古发掘。

1997年至1999年的两年间,国家在此进行了深度的考古发掘,发掘6000余平米。

考古发掘的成果令人震惊。

在这么一个不太大的区域内,共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商周、、两汉、魏晋到明这几个时代的文化遗存。

这在东北东部地区几乎是从没有过的。

也说明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都有人在此地繁衍生息。

其中发掘的文物为研究东北地区的古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万发拔子遗址几乎囊括了东北东部、吉林东南部,朝鲜半岛西北部的所有文化序列,这些文物的发现对古代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的交流、关系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万发拔子的发现极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

万发拔子在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通化市对此进行了保护。

但可惜的是东北地处中国的北疆,在过去因为历史原因,文献资料留存较少。

不像中原地区那么容易研究。

因此在中国考古界对这类遗址研究的热情也不怎么高。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具体的下一步动作还是比较令人可惜的。

熟悉这个地方的人都希望能够看到它过去经历过什么。

都想知道几千年前人们在此是如何生活的。

随机文章“雕虫小技”的成语是怎么来的?“雕”的是什么虫?成吉思汗是谁?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简介?全美最著名的未破凶杀「黑色大理花」!怀星梦的小咖女星,竟遭惨无人道分尸、散落公园…孙尚香不孕?结婚三年没有子嗣这问题刘备也很苦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德国考古发现古玛雅王子古墓是怎么回事?遗骸化石

据媒体报道,德国学家在墨西哥坎佩切湾乌克苏尔古玛雅皇宫地下大约1.5米,发现了一座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古墓。

在墓葬内,他们还发现了一具有着1300年历史的玛雅王子遗骸以及大量陪葬品,遗骸已经变成化石。

据研究人员估计,这位古玛雅王子去世时的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

他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

这个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卡拉克穆尔的影响力结束之后,很多容器上的铭文全都说明一名王子就埋葬在这里。

墓葬内的砖墙被一个枕梁拱顶覆盖,这是古玛雅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

就在砖墙一带,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名年轻王子的遗骸,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在腹部。

在王子骸骨周围,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陪葬品,例如4个陶瓷板和5个陶瓷杯,保存状态非常完好,部分陪葬品的上面绘有图案,包括盖在王子头骨上的陶瓷板。

一个瓷杯上的象形文字翻译过来为:“年轻王子的杯子”,另一个容器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文字。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墓葬的位置以及翡翠珠宝首饰这样的陪葬品的“缺席”暗示了这位年轻王子的地位,他并不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其中一个杯子上的日期为公元711年,年轻王子去世时的年龄以及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前几十年,墓葬内的陶瓷制品保存完好,所有这些都使其成为在玛雅低地上演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波恩大学的尼克莱-格鲁伯博士指出:“这座宫殿建于大约公元650年,当时这一地区处在卡拉克穆尔王朝统治之下,占据了玛雅低地的大部分地区。

”乌克苏尔位于墨西哥坎佩切湾,危地马拉边界一带,在公元250年到900年成为了古玛雅帝国的一个贸易中心。

随机文章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悲催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惨遭鱼雷偷袭沉没(死323人)现在世界上真的有龙吗?传闻中国龙袭击美飞机致其坠毁重庆云阳龙缸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缸(深达326米)ufo事件真实外星人事件,媒体报道的外星人真实事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Tag: 国考新变革
               

国考新变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职人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