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为啥这么热?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12-05 点击数:

【千问解读】

转自:中国旅游报

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近日顺利举行。

其中,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每年举办1次,今年报名交费考生达31.78万人,同比增长45.12%;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每两年举办1次,今年报名交费人数达1.39万人,较2022年增长26.54%。

中国旅游报记者了解到,多地考生人数创新高,跨行业考生和高学历、外语类考生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陕西考区今年有1.5万余名考生报名,同比增长62.3%,创历年来报考人数新高。

福建报名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总人数和小语种报考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全省报名考生6724人,同比增长38.7%;外语类报名考生531人(涵盖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同比增长182.45%。

报考人员以在校学生为主,跨行业人员和外语类考生人数呈增长趋势。

海南共有3236人报名,3194人通过资格审核,最终完成交费符合考试条件的有2778人,考生数同比增长30.97%,为近5年来新高,其中外语类考生同比增长92.59%。

整体呈现报名人数多、涉及语种全、学历层次高等特点。

“湖南省考生约1.35万人,较去年增加1500人左右,并呈现跨行业报考、报考人员年轻化等趋势。

”长沙市导游协会会长、国家金牌导游黄武分析。

广西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特级导游黄志康透露,今年广西报考人数约7770人,较去年增长29.37%,社会考生增长较快,约占总人数的六成,年龄在26至40岁之间。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为什么这么热?有业者分析,一是今年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全社会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人们对从事导游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明显提升;二是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导游需求量持续增长,向社会传达了积极的就业信号;三是导游工作灵活性强、自由度较高,吸引了很多社会考生报考。

建设旅游强国,离不开一支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导游队伍,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火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导游队伍建设正在提速。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入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对专业导游人才的需求旺盛,让不少人看到了导游行业的发展前景,极大增强了导游职业的吸引力。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处长林宇告诉记者。

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健分析,今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之所以火热,首先是文旅融合走向深入,增强了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其次,导游群体持之以恒凝聚正能量的努力被广大游客看到,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愿意从事导游行业。

北京导游协会副秘书长曹震认为:“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旅游企业业务量激增,高薪招聘导游的信息频出,让人们看到了导游行业的发展潜力。

同时,多地政府出台了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吸引人们看好旅游业发展、选择进入旅游行业。

此外,社交平台上的旅游博主、网红导游越来越多,也激发了年轻人对导游职业的向往。

春秋旅游导游管理部总经理韩震霄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旅游业热度持续,利好政策不断,导游职业对高校毕业生、社会人员产生了更强的吸引力。

此外,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网络直播的兴起,一大批风趣幽默的导游频频‘出圈’,让游客对导游职业有了新的认知,社会大众对导游工作的认可度逐步增强。

黄志康认为,旅游行业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人报名参加考试。

“比如,近年来研学旅游市场的亮眼表现,吸引了很多跨行业人才进入。

一些研学机构招聘工作人员时,明确要求应聘者持有三证,即教师证、导游证、急救证方能上岗,导游证成为跨行业人才上岗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于新从业人员的涌入,旅游业界人士也纷纷表达了期待之情,希望新生力量能为行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这批考生在取得资格证后,如能顺利进入旅游行业,将为旅行社注入新鲜血液,弥补导游人才的缺口,有利于入境游、出境游、研学游等业务的开拓和发展。

”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集团助理总经理李丹告诉记者。

在吉林省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会长、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崔源玉看来,随着导游人才的涌入,行业用工缺口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如果报考热这一趋势能在明后年持续,行业人才供给会呈现更乐观的态势。

这些新生力量将带着全新视角融入行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有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宇 任丽 李金枝 吴开诗 蒲钰

编辑:范朝慧

审核:邓敏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导游资格报考人数同比增长超四成

  40岁的郑蕊今年参加了导游证考试,她自嘲地说:“这把岁数和年轻人挤同一条船,自己都觉得很优秀。

”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报名交费考生达31.78万人,同比增长超过45%,通俗点说,今年导游资格考试迎来了一次报考人员猛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游证考证火爆符合当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中年人的导游证考证之路   郑蕊在一家出版社从事发行工作,从业多年的她在今年7月突发奇想地加入了导游资格考试的队伍。

11月底的那个周末,郑蕊没黑夜没白天地从周五下班背导游词背到周日,颐和园、天坛、圆明园、明十三陵、长城、故宫,北京的这六个著名景区在她脑海里像开了两倍速一般刷刷流过,导游词里的名胜古迹生动、有趣、厚重。

  说起为什么挑战考证,郑蕊坦言,年届不惑的她总感觉心里缺了些什么,“大学毕业10多年,生活阅历增加了,但有时候感觉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感觉应该学点儿什么了。

”7月的一天,郑蕊上网时偶然发现导游资格的相关链接,它仿佛为郑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考导游证成了她的短期目标。

  在北京一家博物馆工作的宋刚也是今年导游证考证大军中的一员,他的考证初衷不太一样。

近年来,随着研学热的兴起,来博物馆参观的亲子家庭、研学游团队众多,博物馆里的导游突然多了起来。

“以前我没怎么注意过导游这个职业,如今在博物馆里看到那么多导游便产生了好奇,想去进一步了解。

”从今年年初萌生了这个想法,到7月份买书自学导游资格考试,宋刚对考导游证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究。

而此前,宋刚已经取得了教师资格等多个证书。

  全力以赴考证开启全新职业生涯   如果说郑蕊和宋刚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是为了开拓视野、获得新的人生体验,那么还有一些“大龄”考生则是为了寻求新的转型契机。

白樊在北京一家企业从事行政工作,38岁的她面临着新的工作抉择。

“我这个年龄想要很快重新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平时旅游的时候,我常在社交平台找向导或者导游,导游这份工作时间灵活,而且作讲解这事我也比较擅长。

”经过一番权衡,在家人的支持下,白樊上网报了网课、买了考试用书,全力以赴考证。

  宋刚和郑蕊均表示,他们在参加笔试的过程中看到不少上班族考生。

郑蕊所在的东城区考场,据她目测整个考场有百余名考生,近2/3是社会考生,其中有不少中年人。

郑蕊说:“别看社会考生年纪略大,但准备得一丝不苟,就说这面试,开考前背讲解词一个字都不落,字正腔圆。

”   数据显示,福建、海南、湖南报名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人员中,跨行业人员报考的人数均呈增长趋势,此外,考生学历层次高、外语类考生涉及语种全。

广西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特级导游黄志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广西报考人数约7770人,较去年增长29.37%,社会考生增长较快,约占总人数的六成,年龄在26至40岁之间。

  对此,吴必虎分析,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部分中青年人面临年龄危机,因此多考一个资格就可能带来新的选择和出路。

从导游的职业特点看,导游属于相对自由的职业,对上班族有一定吸引力。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增加,中国入境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自由行,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自己找向导或者导游,“在这种旅游需求下,导游就负责接送机,或者带着去某个景点,行程更加灵活,游客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导游证考试人数的增加,符合现在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

这部分导游拥有更多的人生阅历,与年轻的导游相辅相成,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   大学生们依然是导游资格考试的主力。

江西考生徐艳玲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年是她第一次参加导游证考试,考取导游证是她毕业前的小目标。

甘肃考生小蓝是工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今年也报考了导游证考试,“我对导游这个行业有一些兴趣,所以在毕业前准备多考一个证,这样找工作的选择性也会更多一些。

”陕西考生小丁是外语专业在校大学生,他同样报考了导游证考试,还报考了初级会计、审计的考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们普遍表示考试难度不太大。

“法规业务难一些,导游知识这部分主要涉及初、高中地理、历史、语文的常识部分,不算难。

我这次考试只准备了十天左右。

”考生小蓝表示。

考生小丁说他和同学们都有信心能通过,“我这次备考只准备了半个月左右,主要就是刷题和背导游词。

”   期待当文旅产业志愿讲解员   对于中年报考者来说,导游证考试有些不容易。

“主要是一些具体的时间节点考得比较细。

”宋刚说,他在人机“面试”时抽到的考题是讲解颐和园,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颐和园何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问题让他失分。

郑蕊抽到的“面试”机考题是讲解故宫,这是她特别熟悉的名胜古迹,“我感觉讲得还不错,之前我在网上跟着旅游博主学他们的讲解技巧,这样能帮助我记忆考试的导游词。

”   今年的导游资格还未“发榜”,对于郑蕊、宋刚这样的“大龄”考生来说,心态更放松。

宋刚说:“我的本职工作属于文化领域,通过考导游证我重温了这些名胜古迹的悠远历史,对工作有很大帮助。

”郑蕊未来还会继续在出版社从事发行的工作,她对这次考证十分有信心,“有了导游证我想去国子监这样的文旅场所当志愿者,给游客们讲解北京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白樊则希望尽快取得导游证,开启一段全新的工作旅程。

  那么随着上班族“兼职”导游出现,导游行业的管理是否会迎来新的变化?吴必虎表示,以往导游大多带旅行团,其前提是必须挂靠在旅行社,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有的城市也在开展尝试组建旅游联盟、旅行社协会等组织,导游可以在联盟或者协会等机构‘挂靠’,而不一定非得挂靠到某个旅行社,这将是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   吴必虎分析说,我国文旅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平均占各国GDP的比重约为10%,我国目前不到5%。

然而,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削减或者取消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招生,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

”   (宋刚、白樊为化名)   ■ 对话   “导游从业人员分布不均,存在局部性缺口”   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刚刚过去。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报名交费考生达31.78万人,同比增长45.12%。

多地考生人数创新高,跨行业考生和高学历、外语类考生不断增加。

  导游证考试爆火的背后,传递了哪些信息?新京报记者对话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桂珍。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外语导游仍然欠缺   新京报:导游资格考试升温的原因是什么?   孙桂珍:导游证报考热度显著上升,且外语类报考人数剧增,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旅游常态化、国内游转型、出入境游拓展,带来导游需求大增,其广阔前景吸引众人欲在旅游业一展身手。

例如,黑龙江、山西、新疆的导游证报考人数增幅较大,均超过80%,这与今年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游戏《黑神话:悟空》、影视剧《我的阿勒泰》爆火出圈,旅游团队和散客数量激增,对导游的需求大幅增加等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外语类导游方面,国际旅游交流频繁促使出入境游市场扩大,对外语导游的需求水涨船高。

此外,因掌握外语可以在就业市场斩获更优薪资与机遇,一些有语言专长或期望提升竞争力的人纷纷投身报考。

  从行业发展来看,文旅融合赋予旅游业新的内涵与空间,吸引跨领域的有志者报考。

导游职业自身魅力亦不可小觑,其灵活性与自由度契合现代人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追求,加之旅游博主、网红导游兴起,提升了职业认可度与吸引力,尤其激发年轻人向往。

此外,各地文旅活动不断,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网红导游的示范,均让导游职业更受关注,点燃了更多人报考的热情。

  新京报:文旅产业日益发展下,还存在导游数量缺口吗?   孙桂珍:在旅游旺季和热门旅游目的地,导游供不应求,新兴旅游线路和小众旅游目的地也面临导游人才短缺的问题。

但在部分地区或旅游淡季,可能出现导游相对过剩的情况。

整体而言,导游从业人员分布不均衡,存在局部性缺口。

  特别是在大力发展出入境旅游的背景下,对外语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的需求增加。

目前全国约有66万持证导游,中文导游占比约91.6%,外语导游占比约8.4%,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

  此外,现有外语导游年龄结构已显现“断层”趋势。

这不仅导致外语导游薪资不断攀升,一些热门小语种导游日薪可达数千元,增加了旅游产品成本,而且由于年轻力量补充不足,外语导游队伍稳定性差,难以持续为游客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服务,影响整个出入境旅游服务品质的稳定性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借此机会,我们也呼吁各地文旅部门在组织导游考试的过程中,加大对外语导游的培养力度,扩大外语导游队伍,同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导游提升外语水平与业务能力,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对小语种导游给予补贴或奖励等措施。

  建议改善职业环境待遇   新京报:除了大学生,也有大量社会人员报考导游证,这对从业门槛及旅游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孙桂珍:大量人员报考可能促使相关部门完善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提升门槛。

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同时还可以促使旅游企业注重导游人才培养和储备,让游客享受更高品质的导游服务。

  但是从当前导游行业呈现出导游持证人员众多,而一年内有带团记录的活跃导游占比偏低,大量持证导游并未真正从业的状况来看,持证导游队伍扩大且进入门槛提高的积极作用需要多久才能显现,还有待观察。

  新京报:你刚刚提到,持证导游众多,而活跃导游偏少,这是为什么?   孙桂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从就业选择多样性来看,现代社会就业机会丰富,新兴行业蓬勃发展,如新媒体等领域以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了不少持有导游证的人员投身其中。

同时,部分人考取导游证仅仅是为了拓展知识技能储备,自身有着强烈的自主创业意愿,倾向于在旅游周边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规划等关联领域开辟事业版图,而非从事导游一线服务工作。

  导游工作自身的特殊性也是重要原因,其工作强度极大,且存在不规律性。

此外,导游收入构成中,基本工资低,带团补贴受淡旺季、团队规模与性质等影响而起伏不定。

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持证人员不愿长期坚守导游岗位。

  因此,我们也呼吁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在改善职业环境待遇方面,除了要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还应大力推动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引导企业设定合理薪酬标准,帮助导游群体完善社保体系,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导游多元创业就业,并给予扶持与培训。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实习生 陈梓恒

山西考区4608人参加导游资格考试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一部署,11月23日至24日,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山西考区)顺利进行。

据统计,此次山西考区参加导游资格考试4608人,参加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403人,合计5011人。

省文旅厅高度重视此次考试工作,制定了《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山西考区)巡考方案》和《2024年全国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山西考区)巡考方案》,成立了考务监督工作领导组和巡考小组,建立了考试期间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能有效预防、及时管控和妥善处理涉考突发事件。

考试期间,省文旅厅选派20名工作人员分赴8个考站进行考务巡视工作。

广大考生认真遵守考试纪律,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考试工作圆满完成。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康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为啥这么热?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