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划重点!你能用到的载人航天基础知识干货

8. 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担…
【千问解读】
2025年国考笔试在即
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知识点干货梳理来了!
工程实施的4次飞行任务情况
以及工程基础知识梳理
诚意奉上,请查收!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了4次飞行任务,分别为:天舟七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按时间顺序)。
01
天舟七号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1月17日
2.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3. 飞船名称:天舟七号货运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
5. 装载物品: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
6. 撤离时间:11月10日
7. 再入时间:11月17日
02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4月25日
2.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 飞船名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
5. 飞行乘组: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
6. 乘组构成:01叶光富(指令长)、02李聪、03李广苏
7. 乘组特点:航天员叶光富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李聪和李广苏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8. 出差时长:192天
9. 任务主要目的: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10. 返回时间: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03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10月30日
2.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 飞船名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
5. 飞行乘组: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
6. 乘组构成:01蔡旭哲(指令长)、02宋令东、03王浩泽
7. 乘组特点:航天员蔡旭哲执行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宋令东和王浩泽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两人都是“90后”,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其中,宋令东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浩泽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
8. 计划出差时长:半年左右
9. 任务主要目的: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
04
天舟八号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11月15日
2.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3. 飞船名称:天舟八号货运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
5. 装载物品: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送去蛇年春节的“年货”。
载人航天工程基础知识梳理
1.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 2010年,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
3. 目前,我国航天员类型主要分为三种: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
5. 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6. 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7.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于11月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8. 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
9. 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6年9月15日,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10.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2017年4月20日,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11. 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2021年4月29日,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12. 中国航天员首次入驻中国空间站: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入驻。
13.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2022年7月24日,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14.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时间:2022年11月03日
15.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四川六月份中专考试时间安排 四川中专开学时间
每年的六月份,四川的中专生们都要面临一场重要的考试,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学业,也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
因此,了解四川六月份中专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考试时间安排简介根据往年的经验,四川的中专考试通常在六月份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周末举行。
考试时间一般为两天,分为不同科目的笔试和实操。
在考前,学校会提前发布详细的考试安排,包括各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及地点。
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学校的官方网站或者通过班主任了解到。
主要科目及考试内容中专考试的主要科目通常包括文化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
文化基础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是必考项目,而专业科目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而有所不同,比如计算机、机械、电子等。
学生需要提前复习各科目的重点知识,以确保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备考策略与建议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大纲,把握重点难点。
其次,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尤其是在考试临近时,通过模拟测试能够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理状态也是成功的关键,适当的放松与调整,可以帮助减轻考试压力。
考前注意事项在考试前的一周,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认考试时间和地点,不要因为误解而错过考试。
其次,准备好考试所需的文具,如2B铅笔、橡皮、签字笔等,确保在考试当天不会因为缺少工具而影响发挥。
此外,考前一天尽量不要进行过于紧张的复习,保持良好的睡眠,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考试当天的安排考试当天,建议提前到达考场,避免因交通等问题导致迟到。
到达后,检查自己的身份信息是否正确,带齐所有必需的证件和文具。
在考试过程中,务必认真阅读题目,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道题都有足够的时间作答。
如果遇到难题,不要慌张,可以先跳过,待最后再回头解决。
四川六月份的中专考试是每位学生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
掌握考试时间安排、科目特点及备考策略,将有助于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挑战。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川中专艺考剧目多长时间 四川艺术类中专
每个学校有不同的要求和安排,而根据我和身边同学的经验,剧目的时长通常在10到30分钟之间。
这段时间不仅要考虑内容的丰富性,还需兼顾表现的流畅性与观众的接受度。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与四川中专艺考剧目时长相关的细节与经验,希望能帮助到正在准备艺考的同学们。
剧目时长的基本要求在四川的中专艺考中,剧目的时长大多设定在15到20分钟的范围内。
这段时间可以让考生充分展开情节,同时又不会让观众感到疲惫。
剧目的时长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表演技巧,更是考生表达对角色理解的体现。
因此,合理规划剧目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剧目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在选择剧目内容时,考生需要考虑到剧本的长度与复杂性。
如果剧本内容较为庞杂,可能需要精简或调整。
通常,适合在艺考中表演的剧目多为经典片段或选段,这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戏剧的高潮和情感。
而编排上,要确保每一个场景都能紧凑且有意义,以便在短时间内抓住评委的眼球。
排练时间的重要性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剧目的表演,充分的排练是必不可少的。
个人经验告诉我,至少需要提前一个月开始集训,每周多次的排练能帮助团队磨合,确保每位演员都能熟悉自己的角色与台词。
这不仅是为了掌握角色,更是为了在演出时能够自信地把控时间,让整个剧目顺畅进行。
控制时间的技巧在正式演出前,考生需要进行多次全程彩排,确保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表演。
通过计时练习,可以帮助团队找到节奏与转场的最佳时机。
此外,关注与提升舞台表现力也是控制时间的重要因素,过于冗长的情感表达可能会影响整体节奏,因此在排练时要时常观察时间,及时作出调整。
回顾我的艺考经历,剧目的时间安排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建议考生们在准备剧目时,务必注意时间的把控,选择合适的剧本和合理的编排,充分利用排练时间来提升表演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在艺考中脱颖而出,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