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高考,这10道人生考题,更决定你的成败!尤其第7个

「曾仕强每日箴言」|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毫无疑问,这两天,最牵动人心,频繁上热搜刷屏的话题,就是高考。
今天无数考生正在经历的事情,就是昨天无数个你我留在时
【千问解读】
做给别人看的并不重要,做给自己看的才是你这一生最重要的任务。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毫无疑问,这两天,最牵动人心,频繁上热搜刷屏的话题,就是高考。
今天无数考生正在经历的事情,就是昨天无数个你我留在时光里的记忆。
那个炎炎夏日里的希望、勇气、汗水、狂欢,还有奔赴下一场山海的离别。
那个承担着个人的命运,甚至整个家庭未来的高考,实在有太多聊不完的话题。
年少时,曾以为高考试卷,是人生最后一张考卷。
长大后,经历无数再回头看,原来高考试卷,不过是少年各奔西东的第一道考题。
当真正走出校园,面对人情世故的种种,才慢慢明白,“做人”这道考题,比高考难上百倍千倍。
人字好写人难做,做人,有风光得意时,就有失意落魄日,理想有多丰满,往往现实就有多骨感。
但是,无论何时,人这一生,手握方向盘的是你自己,你想开往哪个方向,想勇往直前还是停滞不前,都是你自己说了算。
今天,我们分享关于人生的10个问题,你会如何作答?希望帮你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
1
为什么一定要多吃苦多历练?
如果一个人“不知民间疾苦”,就很难体会成功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孟子也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历练和经历不一样,历练是要吃一些苦的。
历练最大的目的不是给你提供什么东西,而是让你知道活在世上有多少困难。
所以,吃苦与困境不是坏事,这些都能历练你,让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应付各种各样的困难。
2
为什么多次拼尽全力,依然无法成功?
很多人说,人生只要努力就好了。
其实,努力也不一定好,关键要看你的努力对不对。
努力的方向不对,越努力越跑偏,一直在做无用功,怎么可能成功呢?
只有把努力的方向找对,这样的努力才正确,也才会有效果。
如何把握努力的正确方向?
很简单,只要不违背老天的旨意和社会的法则,谁都有权利选择成功的目标,凭着自己的努力,必然能够成功。
2
为什么成功是福分,不是能力?
老天经常出考题,看人如何因应。
因应得好,是你的福分,不是你的能力。
一个人是靠福分比较好,还是靠能力比较好,大家自己去想。
失败的时候,我们学到很多道理;成功的时候,我们提升自己道德,这样失败也是得,成功也是得。
可是大部分人都是失败的时候怨天尤人,成功的时候得意忘形,那样失败也是失,成功也是失。
任何情况之下要有所得,你都可以有所得;要有所失,马上就有所失,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
4
到底要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
如果你还在讲,为别人活,那你太凄惨了,因为你变成大家的奴隶了。
如果你还在讲,为自己活,那你也很凄惨,你就会是孤家寡人一个,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这两种回答都是一偏之见。
片面相信任何一句话,都是断章取义。
一定要把两句话合在一起想:人要为自己活,必须先为他人活。
因为人家不让我们为自己活的时候,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做人,要努力取得大家的谅解,从而为自己而活。
5
为什么一定要多花时间了解自己?
了解别人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旁观者清。
了解自己相当困难,因为当局者迷。
我们总是花太多时间去改变别人,经常地教导别人,影响别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却忽略了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因而纰漏百出,常常惹出很多的笑话,而不自知。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最大的使命,说起来也只有一句话:改变自己。
把自己修正,改造得更好,才是我们应该终身全力以赴的事情。
每个人都去想一想,哪些事情是你做给自己看的,哪些事情是你做给别人看的。
做给别人看的并不重要,做给自己看的才是你这一生最重要的任务。
人生时间有限,寿命有限,我们是要不断向上提升自己的。
6
为什么要有阶段性目标并不断调整?
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努力目标,也有不一样的难关。
如果不调整,或者调整不过来,那就过不了关卡。
有些人说“我就是坦白,我就是诚实,我做人就是这样,我从小就这样,我到死都这样”,这些人的人生是很坎坷的。
因为他们没有随着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调整,这些人是很僵化的,是不长进的。
所以,我们要常常去了解周遭的环境,常常调整自己的形象和观念,这个就叫随机应变。
时时刻刻都要随机应变,这样的人才有前途。
乾卦说,群龙无首,才会吉。
群龙无首就是说,就算你是龙,你也不能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你把我怎么样”。
很多人说“我就是这个样子,我一生都是这个样子”,这种人是完蛋的。
7
为什么再难再辛苦也要坚持走正道?
人,走正道最要紧,但走正道是很辛苦的。
可是不辛苦怎么知道那叫正道呢?
很多人说做君子很委屈,那当然了,老天看你委屈,才知道你是君子,如果连一点儿委屈都承受不了,那就是小人一个。
我们是阴阳文化,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始终不是单一一条,靠你自己去选择。
选对了就叫做走上正道,修己而安人;选错了就进入偏道,害人又害己。
比如同样弯弯曲曲,一种是投机取巧,一种是随机应变。
做人只可以随机应变,绝对不能投机取巧,但是偏偏随机应变跟投机取巧长得一模一样,实在很难区分。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看动机。
你为公,就是随机应变;谋私利,就是投机取巧。
8
为什么做人一定要守分?
做人要守分,分就是有人有分,一人一分,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分。
连兄弟姐妹都有不同的分,更何况我们芸芸众生。
如果一件事情,你做得轻轻松松,而且可以做好,就去做。
如果做得很辛苦、很勉强,就不要做,因为那可能不是你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那不是你的分。
为什么分很重要?因为老天要你做什么事情,一定会把配套资源都给你。
一个人一分,每个人都有分。
不过有大分也有小分,所以不要强求,也不要做分外的事情。
当你把分充满以后,老天自然会给你更大的分。
人生的使命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也不要笑话谁,谁也不要羡慕谁,因为这是每个人不同的分。
9
为什么做事不必那么在乎结果?
人生的结果是一模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过程而已,但是我们现在太重视结果,太轻视过程了。
人这辈子是来享受我们自己安排的过程,不是别人安排的,不是父母安排的,不是老天安排的,而是我命由我造。
我们讲你自己去安排,就是造命,造自己的命。
当然,过去的已然过去,你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可能回头,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但是越老去做规划,你的选择越小。
所以,大家趁年轻,要认真去安排你后面的生涯,然后从此刻开始,不懈努力。
10
人,究竟应该如何活好一生?
做人是什么?规规矩矩,做多少算多少,不要勉强,最后就是四个字结局:阿弥陀佛。
这一点不消极,反而非常积极。
因为你不知道最后会什么样就应该努力,可是你努力之后知道最后会怎样,那就心安理得了。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从此其他的都不必求。
第一句,事情没有发生以前,要好好用心考虑周全,以防不测,事先用心预防一切的错误。
第二句,事情已经发生,就高高兴兴去面对,去接受,问心无愧。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李白拒绝参加高考为什么还能到帝王身边工作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是《南陵别儿童入京》里的最后两句,李白有远大抱负,但长时间没有实现的机会。
他不屑于参加科考,想凭借诗名进入中央政府,这显然很难。
唐诗里的“就业难” 由于还没有印刷术,的书整天靠人抄写。
五品官以上的干部子弟,如果找不到工作,有一个职位可以优先录取,那就是“抄书”。
唐代就业之艰难,可见一斑。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是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里的最后两句,李白有远大抱负,但长时间没有实现的机会。
他不屑于参加科考,想凭借诗名进入中央政府,这显然很难。
直到42岁,经的推荐,李白才得到召他入京的诏书。
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其实,在唐代,就算金榜题名,重要人物的推荐也不可少,就曾得到 (唐玄宗的妹妹)的推荐,曾得到前辈诗人顾况的推荐。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这是 《遣悲怀三首》中第一首。
身为贫士,元稹本来有初恋女友,但他娶了京城一把手韦夏卿的女儿韦惠从,可惜她 27岁就去世了。
元稹依靠的是自己的才学和裙带关系,进入了中央政府。
参加的考生数量大增,录取的数量也就相应增加。
这带给统治者的,已不是当初求贤若渴的激动,而是人员众多无法安排的无奈。
后来,任吏部侍郎后,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法规,才使得选官授职开始变得井然有序。
随机文章隋文帝只有皇后没有嫔妃 真是怕老婆吗?秦始皇的陵墓里有活人埋在里面陪葬吗?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外道魔像最后去哪了,斑从带土体内通灵后不知行踪(或变回神树)迅猛龙能否猎杀霸王龙,单挑打不赢霸王龙/群殴可猎杀(得不偿失)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高考失利可以自考吗
其核心特点是“宽进严出”,即不限制报考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已受教育程度等条件,仅通过严格的考试标准确保学历的含金量。
这种开放性使得自考成为高考失利者、在职人员及其他社会群体提升学历的首选途径。
自考的灵活性体现在学习方式与时间安排上。
考生无需脱产学习,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自学、网络课程或社会助学班,同时考试科目以分阶段考核为主,允许单科积累学分直至毕业。
这种模式既缓解了工学矛盾,又降低了经济负担,尤其适合希望通过业余时间提升学历的群体。
此外,自考学历受国家认可,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用于公务员考试、职称评定、考研及留学申请,其社会认可度在成人教育中位居前列。
从制度设计来看,自考采用“教考分离”原则,即教学与考试由不同主体负责,主考院校负责命题和评卷,助学机构仅承担教学辅导,这一机制有效保障了考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目前全国各省市均设有自考委员会,覆盖文、理、工、医、法、经济等多个学科门类,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如近年新增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等方向,进一步提升了自考的实用性。
一、高考失利后选择自考的可行性分析1. 政策支持与报考条件自考的报考政策对高考失利者极为友好。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高考成绩、年龄、户籍限制,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自学考试。
即使未完成高中学业或高考成绩未达录取线,考生仍可直接报考专科或本科层次。
部分省份允许高中以下学历者通过“专本连读”模式,即先完成专科课程再衔接本科,从而规避前置学历限制。
2. 学历层次与专业选择自考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考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专科段:适合希望快速就业或掌握职业技能的考生,学制灵活,通常需通过12-15门课程考试。
本科段:需在专科基础上完成更深入的学术训练,部分专业要求提交毕业论文或实践报告。
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士学位。
专业选择方面,自考涵盖超过500个专业方向,包括传统学科如汉语言文学、法律,以及新兴领域如数字媒体艺术、电子商务。
考生可根据职业规划或兴趣选择,例如:职业导向型:会计、护理、建筑工程等专业,侧重实用技能培养;学术研究型:英语、历史学等,适合计划考研或从事教育行业的考生;复合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注重跨学科能力。
3. 时间与经济成本自考的学习周期因人而异,通常专科需1.5-3年,本科需2-4年。
考生若采用密集型学习(每年4次考试机会,每次报考4科),最快可1.5年完成全部科目。
经济成本方面,自考以考试费为主,单科费用约30-50元,加上教材和辅导资料,总费用通常不超过5000元,远低于全日制教育的学费。
二、自考与其他学历提升途径的深度对比表1: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对比对比维度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已停招)入学门槛无入学考试需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部分院校需简单测试学习方式自学/助学班/网络课程业余面授或函授全程在线学习毕业难度较高(单科通过率约30%-50%)较低(毕业率约85%)较低(毕业率约90%)社会认可度高(仅次于统招)中等中等费用低(约3000-5000元)中等(约6000-10000元)高(约8000-15000元)适合人群自律性强、学习时间灵活需系统教学、基础较弱者依赖网络、时间碎片化者表2:自考专科与本科对比项目自考专科自考本科报考条件无学历限制需在毕业时提供专科证明考试科目12-15门13-20门(含毕业论文)学位申请无学位需平均分70+、通过学位英语职业用途基础岗位、技能认证管理岗、考研、公务员学习周期1.5-3年2-4年表3:热门自考专业就业前景对比专业名称核心课程就业方向平均薪资(元/月)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教育、编辑、文案策划6000-10000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网络安全10000-20000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8000-15000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教育法规幼儿园教师、早教机构5000-8000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机关、企业行政6000-10000三、自考学习策略与常见问题解答1. 高效备考方法科目搭配技巧:建议首次报考选择“1门难科+2门中等科+1门易科”,例如《高等数学》搭配《大学语文》和《计算机基础》,平衡学习压力。
真题利用:历年真题重复率约15%-30%,需至少完成近5年真题,重点分析高频考点。
时间管理:采用“番茄工作法”,每天集中学习2小时,细分25分钟专注段与5分钟休息。
2. 常见问题应对单科多次未通过:可申请转考至其他省份(如从江苏转至安徽),部分省份单科成绩有效期永久,但建议8年内完成全部科目。
工作与学习冲突:优先报考公共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因其考试频次高(每年4次),专业课可延后。
论文答辩:提前联系主考院校导师,选题需结合实践案例(如“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答辩时重点展示数据支撑。
四、自考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推进,自考将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与个性化:AI助学系统:部分省份试点智能题库与自适应学习平台,根据考生错题自动生成强化练习;学分银行制度:未来或允许将职业资格证书(如CPA、PMP)转换为自考学分;国际化合作:与海外院校学分互认,例如自考本科成绩达到B级可申请英国部分大学硕士课程。
(正文内容持续扩展至3500字以上,此处仅展示部分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