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强国之路的思考,藏在这张游历路线图里……

18世纪中期,华人们漂洋过海,追寻这片淘金热土。
1903年,一位青年首次来到这里,他个..._新浪网
【千问解读】
美国旧金山有着全美最大的华人社区。
18世纪中期,华人们漂洋过海,追寻这片淘金热土。
1903年,一位青年首次来到这里,他个子不高,操着浓重的乡音,然而,他的出现却在当地华人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前来车站迎接他的华侨足有数百人之多,场面隆重而热烈。
这位刚满30岁的年轻人就是梁启超。
此时的他,正开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余生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实太平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
——梁启超《三十自述》
生于不平凡的年代,似乎也注定了梁启超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人生。
1890年盛夏,梁启超迎来了命运一次重大转折,改变他一生的引路人出现了。
已经高中举人的梁启超。
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荐下拜访了康有为。
“余以少年科第沾沾自喜,(南海)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
”
——梁启超《三十自述》
解玺璋
“这个时候对这个青年人,尤其有一定家国情怀的,对当前国家危亡很关心的这样一个青年,非常震撼,梁启超突然间明白真正的学问在这儿。
他那时候就归顺了康有为,他把学海堂辞了,就跑到这来念书来了。
”
康有为让梁启超的格局和思想有了质的飞跃,而让他再度大开眼界的却是一本书。
《瀛寰志略》中的世界地图
《瀛寰志略》是中国第一本世界史地志。
书中概览了地球东西半球的概况,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前所未有地介绍了英美等国的议会制度,可谓国人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尝试。
俞国林
“康有为评价这本书,‘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
’梁启超后来看到了之后,他说我在上海始见《瀛寰志略》,始知五大洲各国。
”
一个全新的通向辽远世界的大门,在年轻的梁启超眼前缓缓打开。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没落清帝国的惨败让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之手。
国难当头,21岁的梁启超满腔愤懑,只化为一个强烈的愿望,维新变法以求救国。
然而,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心想要变革的梁启超遭遇了重大打击。
挚友牺牲,变法失败,他不得不离开祖国,流亡日本。
梁启超自己也未曾料到与故土的这一别,竟是整整14年。
19世纪初的日本,西方列强的入侵让这个国家深陷囹圄,明治天皇决定变法维新,日本迅速进入近现代强国之列。
初到异国的梁启超面对日本展现出的欣欣国力感到异常震惊。
他迫切地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天朝帝国的追随者,变成不可小觑的东亚力量?
然而,苦苦寻求答案的梁启超,却被一个难关给困住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夏晓虹
“梁启超面临学习日语的问题,他学的时候也是要有方法的。
他以一天一夜时间,编成了《和文汉读法》,这个书是梁启超参与编写的日语教材,后来很受欢迎。
”
到日本仅仅半年,梁启超就可以阅读日文书籍,借由日本翻译的西方著作,梁启超迅速地接触到西方的最新思潮。
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些知识传递回国,还在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
一时间,文学、民主、阶级等众多新鲜的词汇在华夏大地蜂拥而至,遍地开花。
很快,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词语,“中华民族”横空出世。
解玺璋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民族认同的一个核心。
”
陈 来
“也就是更说明,中华民族突出的不是血缘,不是肤色,是文化。
”
日本的经历,让梁启超对西方制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他对新大陆心生向往,迫切渴望去一探究竟。
很快,机会降临了。
1899年,梁启超受美洲华侨之邀决定游历美洲,然而始料不及的是,美洲之行却并不顺利。
原来,清政府得知梁启超要到访美洲十分震惊,曾发电报要求驻美公使伍廷芳严加防范,无奈之下,梁启超只能另谋他法。
梁启超的护照
1899年12月30日,檀香山正埠,同一天的《夏威夷星报》刊登抵埠贵客名单,从“香港丸”邮船下来的有两名日本头等舱旅客,其中一名叫作“柏原文次郎”。
从船上下来的“柏原文次郎”不是别人,正是梁启超。
这个以假换真的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躲避清政府的控制,梁启超只得假借好友的护照掩饰身份。
但是没想到的是,到了檀香山情况并没有好转,他的行动仍然受限,这一待就是7个月。
梁启超自己也没有想到,直到3年之后,他才重新踏上美洲的土地。
“美利伴(墨尔本)人之热闹,非为中国也,乃为乡谊(皆四邑人)耳。
”
——梁启超写给康有为的信
梁启超信中的“四邑人”,均来自故乡。
这一次,梁启超正是在家乡华侨的帮助下,才得以顺利登上美洲大陆。
院长 刘进
“在北美地区,五邑人占到当地华人80%左右,梁启超就是当时古冈州人,或者是四邑人,也就是今天说的五邑人。
五邑人听到家乡人来了,又是在救国救民搞维新会,所以对他就很支持,给他捐款,到哪请他演讲,所以他的事业就推动得比较顺利”。
家乡华侨成为梁启超寻求救国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梁启超终于有机会对美洲开始一场深入而深刻的社会调研。
院长 刘进
“梁启超到了海外以后在思考,中国,中华民族,跟世界的关系,游历美洲之后梁启超打消了对新大陆的种种幻想,他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呢?”
1918年,一战结束,这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浩劫,最终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战争胜利后,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中国获得出席巴黎和会的机会,时任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代表团前往。
回国多年的梁启超不顾病痛,决定以民间观察员的身份,亲自去巴黎看一看。
“看看这空前绝后的历史剧怎样收场,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申)诉伸(申)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
”
——《饮冰室合集·专集》
这一次,梁启超在海上整整走了45天,但他万万没想到,巴黎和会的实质竟然是列强的一场分赃大会。
日本不但在和会上排斥中国,作为战胜国与会,甚至还要求英美法同意把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转给日本。
刚到巴黎的梁启超得知这一消息,无比愤怒,他第一时间向国内如实相告。
在报纸上公布的梁启超电报全文
俞国林
“在1919年4月30日,梁启超给林长民发了个电报,说英法政府想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林长民在5月2日,在北京的《晨报》把梁任公的电报全文进行了公布。
”
解玺璋
“林长民他们拿着电报就到北大找蔡元培,本来北大就已经决定,不是4日要游行,好像是7日要游行,那么就提前到4日就开始游行了。
就是梁启超一下点燃了五四运动这样一个烈火。
”
当五四运动打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大门,梁启超此刻已目标笃定,归国之后他将潜心教育事业,培植国民根基。
在游记《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提出救国与文化建设的基本主张,这也成为他余生十年追求的目标。
“拿西洋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
——《欧游心影录》
陈 来
“梁启超真正意识到,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它的优秀的,有特长的地方,后来他到清华讲儒家哲学,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
梁启超游历路线图怀抱理想与热望,穿越三大洋,游历四大洲,梁启超倾其一生都在擘画他心中的济世蓝图。
申报馆
十九世纪末的四马路上风云际会。
这里是上海最具烟火气,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可是在声色流动之中,却并存一处与众不同之地。
在这条总长不过1543米的马路上,竟然开设了100多家私营的书报馆。
活跃在上海的有志青年们,已经全情投身到了一场搅动时代的维新风潮中。
梁启超,无疑是这其中最重要的舆论先锋。
是什么机缘让梁启超选择了用舆论作武器,投身报业呢?
10月30日至11月3日
纪录大时代《梁启超》
五集连播,敬请观看
制作人:唐大麦
编导:陈阜东
编辑:王鼎尧
第十一中食堂如何样 第十一中学宿舍
第十一中食堂不仅是提供每日三餐的地方,更是同学们交流、放松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大家可以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美食,同时也可以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方面来了解第十一中食堂的情况。
菜品种类丰富第十一中食堂的菜品选择相当丰富,涵盖了中式快餐、炒菜、面条以及一些小吃。
每周的菜单都会有所变化,能够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比如,素菜、荤菜搭配得当,既有营养又好吃,学生们都很喜欢。
此外,食堂还定期会推出一些特色菜品,增加了就餐的趣味性。
我记得有一次食堂推出了辣子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甚至需要排队才能买到。
价格合理在价格方面,第十一中食堂的收费相对合理,绝大部分菜品的价格都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
无论是想要简单的一份快餐还是丰盛的套餐,学生们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
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减轻了经济负担,使得他们能够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能享受到美味的餐食。
就餐环境舒适就餐环境也是第十一中食堂的一大亮点。
食堂内部空间宽敞,座位安排合理,即使在高峰时段也不会显得过于拥挤。
窗明几净的环境让人感觉舒适,尤其是阳光透过窗户洒入的时候,整个食堂显得格外温馨。
此外,食堂内还有一些绿植,增添了生机,让同学们在用餐时感到更放松。
服务态度良好在第十一中食堂工作的人士普遍态度友善,服务水平较高。
在排队取餐时,工作人员总是微笑着为学生们服务,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在遇到特殊要求或者意见时,他们也会耐心倾听并给予回应,这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这样的服务氛围,让食堂成为了一个更加亲切的地方。
卫生管理到位对于食堂的卫生状况,我认为第十一中做得非常好。
食堂每天都会进行彻底清洁,确保餐具、桌椅等设施的干净整洁。
而且,菜品的新鲜程度也很高,能保证学生们吃到安全、美味的食物。
定期的卫生检查和反馈机制,让我们作为学生也能够安心用餐,毫无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第十一中食堂无论是菜品、价格、环境还是服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作为过来人,我非常推荐在这里就餐的体验。
当然,在美食的基础上,我希望食堂能够在未来继续改进,比如增加更加多样化的饮食选择,特别是针对不同饮食习惯的同学,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可以考虑开展一些美食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有什么专业
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了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专业,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一学院的热门专业、特色专业以及就业前景,帮助考生充分了解该校的专业优势。
热门招生专业推荐 天一学院的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以下为近年报考热度较高的专业: 1. 护理专业:依托现代化实训基地,培养临床护理、老年护理等方向人才,毕业生可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2. 学前教育:注重艺术技能与教育理论结合,学生可通过校企合作进入优质幼儿园实习,适应国家二胎政策带来的师资需求。
3. 计算机应用技术:涵盖前端开发、大数据应用等课程,与成都IT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毕业生平均起薪位居全校前列。
特色专业与校企合作 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 航空服务专业:配备模拟舱实训室,与双流国际机场、四川航空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从事空乘、地勤等工作。
新能源汽车技术:响应国家绿色能源战略,开设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桩运维等课程,毕业生进入比亚迪、特斯拉等产业链企业。
电子商务(直播方向):建设数字化营销实训中心,联合MCN机构培养短视频运营、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人才。
院系划分与专业集群 学院专业按院系统筹管理,形成以下优势集群: 健康与护理学院: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组成大健康学科群。
智能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对接智能制造产业。
现代服务学院: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策划等专业服务成都文旅经济圈。
专升本与继续教育通道 学院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途径: 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专升本项目,护理、会计等专业学生可通过考试进入对口本科深造。
另开设成人高等教育,满足在职人员学历提升需求,具体报考政策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就业前景与毕业生去向 根据学院就业报告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3%,主要去向包括: 1. 成都及周边地区医疗机构、教育机构、高新技术企业 2. 校企合作单位直接录用,如京东物流、通威集团等上市公司 3. 自主创业群体占比约8%,学院提供创业孵化基地支持 报考建议与常见问题 针对考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以下说明: Q:录取分数线如何?A:普通类专业通常达到省控线即可,护理等热门专业需超线20分左右,艺术类专业需参加省统考。
Q:是否有奖学金政策?A:设有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以及企业专项奖学金,最高额度达8000元/年。
如需了解专业详情或招生动态,可通过本页在线咨询窗口联系学校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