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抑郁症多数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需要改正这种性格缺陷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29 点击数:
简介:高中以前她还像个姐姐的样子, 高中后我们不在一个学校,高三复读我姐姐开始和我一个学校,我经常找她,可是她却不想和我很近,经常说话刻薄,那会我也高

【千问解读】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别人看来都还算幸福的家庭,可是童年的我过得并不愉快。

我们家里有两个孩子,我还有一个姐姐,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里,我妈妈更喜欢我姐姐。

在我童年里,让我感到最不愉快的事情就是我妈妈经常偏袒我姐,还经常数落我。

妈妈应该是个要强的人,在我小的时候,她经常脾气暴躁,骂人的时候,很爱数落人,总是拿你和别人比。

所以,现在我的性格是经常敏感、没有安全感、自卑、没有自信,有很多一部分来自我的原生家庭。

很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但是从来没有过,现在想来,很可悲。

我的姐姐和我只相差1岁半,我们从小基本在打骂中度过,有好的时候,但少,也许是因为年龄离的近,所以经常都是合不来,但是我妈妈经常向着我姐。

高中以前她还像个姐姐的样子, 高中后我们不在一个学校,高三复读我姐姐开始和我一个学校,我经常找她,可是她却不想和我很近,经常说话刻薄,那会我也高三,也是从那会开始,我开始有了抑郁症、强迫症,先是余光强迫,后来就是担心我考上,她没考上,害怕她害我……。

那个高三,我一直生活在痛苦的阴影里,学习一落千丈。

我经常想着能离我妈妈远远的,我们的关系不太好,我有些怕她,因为她会打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

从工作之后,我能够赚钱了,我妈妈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基本不再数落我了,脾气变的好些了,我们的关系才渐渐融洽一些。

如果让我评价我妈妈,我觉着她还是一个好妈妈,就是爱数落人,包括有时也数落我爸爸,在孩子面前她始终坚信“只能给一个好心,不能给一个好脸。

在我上大学的日子里,偶尔有些强迫、抑郁,但是基本还能忍受。

我比较独来独往,和老公恋爱较早,所以和室友相处时间少,而且都很一般。

2008年的后半年,我找到了一个我喜欢的工作,心情变得格外好。

可是老公的工作很不顺利,老公为了让我帮他,让我辞了我的工作,结果被人放了鸽子,我很生气,和老公大吵一架,为此我丢了我喜欢的工作。

2009年,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来到西安,因为我并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迫于无奈,所以心情常常很差,而且夫妻感情也出了问题,我们没有了以往的默契,我经常埋怨他,为了他我丢了我喜欢的工作。

2010年我怀孕了,可是怀孕和生产的经历不是很顺,我经历了几天的保胎才生下孩子,尽管孩子早产,一生下来就住院抢救,到现在看来还比较健康,可是我现在还是时不时担心他会不会以后智商低。

有时候会自责自己没有让宝宝能足月出生,总是担心以后他的身体,会不会抵抗力差,先天不足。

在生完孩子的三个月里由于身体的疼痛,我时常感到担心和焦虑自己的身体,害怕孩子是脑瘫,恐怖的画面在脑子闪过,天天失眠。

最严重的时候以至于快要走不动路,最后到医院身心科看了医生,吃了抗焦虑的药,这是我第一次吃精神类药品,当时不敢吃,后来心里实在太痛苦,吃了后发现生活不是想象中那么糟糕,当时晚上就睡着了。

生了孩子后我的身体变得很差,常常腰痛、腿痛、背痛,直到2013年9月份查出风湿病,在网上我看到这是一种现在还不能治好的疾病,中医有治好的案例,但是只是早期的患者,我陷入了焦虑和恐慌之中,尽管医生说我还是早期,但是我害怕自己残疾,天天失眠和焦虑,最后我又吃了30多天的抗焦虑的药,后来在网上看到这类药有很大副作用,再也不敢吃了。

我感觉心理异常痛苦,常常失眠,想哭,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担心自己的疾病,天天在网上寻求一种更为绿色的疗法,能治疗我这个心理疾病,好让我减少一点心理的痛苦。

后来我在网上查看心理方面的书,我看到了李宏夫老师的《战胜强迫症》这个书,看到书中讲到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神经症的患者与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而这将直接塑造我们的性格类型,简单地说,我们之所以会得抑郁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就是我们的一种性格缺陷造成的,也唯有改正这种性格缺陷,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平等心“,才能得到真正的痊愈。

对此,我非常认同,书中的观息法及那些康复的案例,我一下子有了信心,很快,第二天下午我就拿到了这个书。

拿到书就像拿到了救命稻草一样,一口气几个小时,我看了大半本,晚上临睡前,我按照书中重点讲到的正念观息法的步骤去练习,盘腿静坐,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持续的去觉察鼻孔的呼吸进出,没想到这一坐,很快20分钟就过去了,当我睁开眼后,虽然屋内是关着灯,但是感觉眼睛一下子清晰了很多,头也似乎不那么紧了,那种感觉真的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一种舒服的体验。

按照《战胜强迫症》书中方法练习一个多月,强迫、抑郁的症状得了明显改善,但这种改善似乎是停留在半个多月时的状态,再后来不知为什么,总感觉没有进展,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哪方面出了问题,自己琢磨了很多天也没搞明白。

12月6号我开始了和李宏夫老师第一次咨询,因为李老师过去的经历吧,我选择李老师,希望能像李老师一样走出阴霾,按照李老师的要求,我开始静坐观息法和誓言法的加强练习,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有了效果,那天晚上我睡了个好觉,是很久、很久都没有的一种踏实、深入的感觉了。

那真是一种希望的喜悦。

随着后来我的肩膀开始疼痛,平睡、侧睡肩膀都痛,我开始出现更多的焦虑,状态越来越差,年前,我整个身体出现犯病症状,浑身疼痛,这段时间我经常哭泣,情绪非常不稳定,我感觉自己被生活遗弃了。

我按照老师要求练习,可是仍旧克服不了身体疼痛给我带来的困扰。

我要怎么办呢,身体疼痛、乏力、精神很差……,吃了很多药,可是仍然没有疗效,我陷入恐慌里,我想好好的活着,我还有机会能健康的活着吗?我的身体到处好像出了毛病,动不动就心动过速,尿路感染。

现在看,那时的我真的是太着急了,太急于求成了。

幸亏,有老师陪伴、督促,按照老师说的,我只管关注当下,把今天的事情做好,一周,二周,一个月,二个月,我的练习坚持了下来,一次次的痛苦风暴,不敢想象,我真的克服过来了。

不经意那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由原本好端端的,突然陷入生活的困境,以至于无法自拔,甚至于自己的生命都想要放弃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人原先走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了。

换句话说,新的道路即将为他开启!虽然,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无助的、艰难的!这就好比黎明的黑暗,在黎明真正到来,清晨第一缕曙光刺破云层之前,黎明是最黑暗的时刻!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刻,你越要坚强,告诉自己:黎明马上就要到来了!当睡眼惺忪的你,迎来了这一缕曙光的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喜悦,这种喜悦甚至超越了一切的狂喜,因为这是一种战胜死亡、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试想,世间哪一种喜悦会甚之!

看了高考701分学霸的分享,我发现了孩子学好小学数学的诀窍

文|凝妈悟语 小学生数学要怎么才能学好?有很多朋友强调,必须要大量刷题,没有其他办法。

一旦有不同意见者,就会被怼“等高考难过的时候后悔就晚了!” 刚好看到一位学霸分享的数学学习方法,她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学好数学,岂能只用刷题一言以蔽之! 浙江舟山女孩林愉涵,高考701分,数学143分。

她认为自己是没有数学天赋的人,但是又不服输,于是尽最大努力学习数学,进行过大量的限时训练,也对错题复盘。

不过她认识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如果仅仅靠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回归课本,抓住基础才是王道,另外还要学会建模思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了她的分享,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论,原来好的方法都有同样的底层逻辑,小学生到底怎么学好数学?这3个诀窍很重要。

相信自己有无限潜能 有很多人认为学好数学需要天赋,但林愉涵并非天赋型选手,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所以不要误入天赋的怪圈。

她说:数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别人能行,我就不行呢?正是这样的信念,才支撑她去努力学好数学。

《学习力》中提到,要想提升学习力,最重要的前提是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告诉自己,我有无穷的潜能。

只有相信“我能行”,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才有可能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坚定地在看似困难的路上走下去。

很多孩子可能自己无法鼓励自己,就需要家长、老师推一把,让孩子对数学充满信心。

有一位在数学界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在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极差。

有一次考试,他一道题也没有答对,老师非常生气,就在他的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0”。

后来又觉得这样会打击孩子,于是又改写成:“希望你从‘零’开始,获取知识和智慧。

” 老师的鼓励和鞭策,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尊和自信,他下定决心好好学数学,成绩扶摇直上,最终成了专门研究数学的人才。

重视课本知识积累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考试命题的规律都是中:易:难=5:3:2,其中基础知识占50%左右。

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记住并理解,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做题遇到困难时,回看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看看例题,就会做了,这就是开始课本掌握不扎实的表现。

写书哥的一个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数学还不及格,他采取了夯实基础的策略,保证选择、填空不丢分,策略性放弃难题,结果数学考了120分,顺利考上重点大学。

小学数学没有那么多思维难度大的题目,扎实学好课本,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当然,学习课本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记住并弄懂弄透背后原理。

像数学满分学霸张宝嘉所说:在知识点后面附上一两道应用知识点的题目,把知识点学得透透的。

小学数学知识点虽然系统,但是非常零散,很容易被忽视。

比如一位家长发现小学二年级课本,每一个书本logo都对应一个知识点,有长度单位、测量方法、线段等等,孩子却不知道这些是知识点,被糊弄过去,能力不能提高,考试时抓瞎。

所以,要注意帮孩子或者提醒孩子提炼出知识点,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就是把学过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梳理到一张纸上,复习的时候能够更高效地做到活学活用。

有学习专家发现,学习能力强的人就胜在能将这些知识点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因此融会贯通。

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林愉涵提到的建模思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标前言中就有描述: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数学中最难的就是应用题,很多孩子因为看不懂文字表达的意思,无法列出正确的表达式,得不到应有的分数,用数学模型思维就可以让问题变得简单。

数学建模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应用题的文字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图形列出表达式。

图形更直观、更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所以看起来更容易。

比如下面这道题,文字洋洋洒洒一大篇,故事主角特别多,先把孩子绕晕了,不知道从何答起,如果画图就让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关注数字部分,先画一个长的方框,代表小鹿采了5个蘑菇,再在下面画一个短的方框,代表小白兔采了3个蘑菇。

两个方框长度有差距,这就是小鹿和小白兔采蘑菇数量的差值。

根据这张图,孩子就能轻松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算式5-3=2,按要求回答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例子是非常基础的做法,数学应用题千变万幻,画图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需要逐个学习、练习才能掌握。

手头有一套很好的书《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可以帮孩子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这套书一共3本,分别是数字与图形——加法和减法应用训练课、乘法与除法应用训练课、多步计算应用训练课。

孩子可以学到画图的基本概念,加减法、乘除法、多步计算画图法,包括部分-整体画图法、比较画图法、制作柱状图等等。

每个章节都分为3个板块,知识点学习、思维训练、英语小拓展,配有详细的图片、文字说明,便于孩子理解,让孩子亲手摆一摆、画一画,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从了解到应用、到拓展的学习目标。

设有特色steam板块,让孩子知道数学的实际妙用,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比如让孩子制作一张用电量的柱状图,比较每日用电量的多少。

了解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计算不洗手产生的感染效果等等。

都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实际的问题。

这套书还配套了16节动画视频课,以及一本《英语应用题练习册》电子版,让孩子理解更容易、拓展更多知识。

这是一套提升孩子数学思维、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书,如果想训练孩子的建模思维,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 套装3册培养孩子的图形化思维 憨爸 5~12岁 ¥29.5 购买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2023高考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老师整理了15页必备知识点,吃透期末满分

小学阶段数学个体差异学习的重要性 1.培养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训练逻辑思维,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思路。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孩子才能不断地成长,从而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因为性格、学习力、兴趣点的差异,在某些知识点上,有些孩子能够很快的掌握,而有些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吃透。

所以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培养时,不要一味的模仿他人的方法,要充分考虑自身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3.知识的连贯性:数学的学习有非常强的连贯性,因此要注意学习的节奏,很多基础的知识点,却是后面解答难题的基础,倘若基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解题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一定要夯实基础,基础知识点的利用至关重要。

下载完整电子版,请见文末

加入收藏
               

心理学家:抑郁症多数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需要改正这种性格缺陷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