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抑郁症会变成双相情感障碍?

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有一定比例的青少年患者最后病情可能会转变成双相情感障碍。
【千问解读】
文/李少成
青春期抑郁症相较于成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发病机制多种多样,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最后转归也千差万别。
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有一定比例的青少年患者最后病情可能会转变成双相情感障碍。
一旦转变成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治疗难度会大幅度增加,最终预后也十分堪忧。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容易转为双相呢?结合精神医学、神经内科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转变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有以下特点。
一、浮夸炫耀。
过分夸大自我价值,特别容易炫耀,总是希望受到他人的特别关注,总是希望自己是人际社交的焦点;过高评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社会地位;容易借别人的嘴和别人的背景资源来 为自己背书站台,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比如特别喜欢炫耀自己认识哪个成功人士或知名人物。
过分夸大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的贡献和存在对亲人、朋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最容易有的想法是“如果不是我,他怎么可能有今天呢?”
二、内心脆弱。
对于别人的批评反应十分强烈,容易暴怒、羞愧或感到耻辱。
有时候为了顾忌形象不愿意表现出来,但内心波涛汹涌,由于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而强行压抑,所以会有虚伪的表现。
三、喜欢控制。
喜欢操控指使别人,特别愿意指使亲人,而且毫无内疚感。
也特别愿意指使地位、学历、年龄、容貌不如自己的人。
处于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霸凌同伴的行为。
四、谄媚讨好。
性格中有讨好的一面,对于其认为的权威,无意识地会使用迎合讨好、恭维奉承的态度,这与对待亲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对外人亲近,对亲人疏远;对外人和善,对亲人凶恶”的印象,俗称窝里横。
五、自以为是。
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所关注的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
也表现在自己认准的哪怕是错误的事情也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常常为了某些问题诡辩,以此种方式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认错”给这种人带来的痛苦十分剧烈。
六、贪欲深重。
对于成功、权力、荣誉、美貌、爱情等,有非分的幻想,并坚信自己享有很高的荣誉,并被重要的人物所信赖。
其内心的想法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
七、特权思想。
特别痴迷于自己有没有特权,并且在团体里以及重要的他人面前,希望自己是特殊的、享有特权的、和别人不一样的。
其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展示其优越感,这种特权思想经常会带给身边人很大的困扰和麻烦,容易打破规则限制并给事情带来不好的结局。
八、缺乏同理心。
这种人对别人缺乏同理心,但会要求别人理解自己的情感感受、要求和欲望,在这一点上特别容易形成双重标准,对待自己很宽容,对待别人却很苛刻。
九、强烈的嫉妒心。
由于外在的财富、权利、地位、容貌是支撑其自我价值的主要因素,又有强烈的比较心理,因而对别人拥有的优点会十分嫉妒,甚至有意无意地打压或者抹黑对方。
同时,此类人又有迎合讨好他人的特征,容易给人留下“两面三刀”的印象。
十、人际关系不良。
无法形成持久的恒定的人际关系,不管是亲密关系、朋友关系、夫妻关系都很难持久而稳定。
人际关系容易处于忽冷忽热的状态,当相处过程中有求于对方或者彼此相处比较融洽的时候 ,此类人特别容易没有边界感,容易对关系方过度索求,“剥削”对方,而一旦对方有一次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要求,哪怕有意见分歧,就特别容易开启“一拍两散模式”,导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当他再次需要这份友谊的时候,却会责怪别人小气。
此类人容易“忘恩负义”。
十一、过分物质化。
由于这样的人属于自恋的或自我中心的,内心缺乏亲密的情感感受,表达亲密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物质。
所以物质是这些人和外界建立关系的桥梁,也因此,这样的人遵循利益优先原则。
不管对于友情还是亲情,容易开启“情感交易”模式。
内在思维模式类似于“我给你送过生日礼物,你怎么连个别墅都舍不得给我买呢?”
十二、特殊癖好。
此类人由于偏执于优越感的追求,为了达到某种优越感而自身实力又不足的时候,特别喜欢专注于小众的或吸引眼球的事物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并希望别人也接受自己的喜好。
一旦青春期抑郁症患者出现上述五种特征,容易在治疗不当的情况下转变为双相情感障碍,对此,精神心理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患者家长要引起高度重视。
看了高考701分学霸的分享,我发现了孩子学好小学数学的诀窍
一旦有不同意见者,就会被怼“等高考难过的时候后悔就晚了!” 刚好看到一位学霸分享的数学学习方法,她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学好数学,岂能只用刷题一言以蔽之! 浙江舟山女孩林愉涵,高考701分,数学143分。
她认为自己是没有数学天赋的人,但是又不服输,于是尽最大努力学习数学,进行过大量的限时训练,也对错题复盘。
不过她认识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如果仅仅靠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回归课本,抓住基础才是王道,另外还要学会建模思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了她的分享,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论,原来好的方法都有同样的底层逻辑,小学生到底怎么学好数学?这3个诀窍很重要。
相信自己有无限潜能 有很多人认为学好数学需要天赋,但林愉涵并非天赋型选手,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所以不要误入天赋的怪圈。
她说:数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别人能行,我就不行呢?正是这样的信念,才支撑她去努力学好数学。
《学习力》中提到,要想提升学习力,最重要的前提是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告诉自己,我有无穷的潜能。
只有相信“我能行”,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才有可能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坚定地在看似困难的路上走下去。
很多孩子可能自己无法鼓励自己,就需要家长、老师推一把,让孩子对数学充满信心。
有一位在数学界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在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极差。
有一次考试,他一道题也没有答对,老师非常生气,就在他的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0”。
后来又觉得这样会打击孩子,于是又改写成:“希望你从‘零’开始,获取知识和智慧。
” 老师的鼓励和鞭策,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尊和自信,他下定决心好好学数学,成绩扶摇直上,最终成了专门研究数学的人才。
重视课本知识积累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考试命题的规律都是中:易:难=5:3:2,其中基础知识占50%左右。
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记住并理解,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做题遇到困难时,回看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看看例题,就会做了,这就是开始课本掌握不扎实的表现。
写书哥的一个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数学还不及格,他采取了夯实基础的策略,保证选择、填空不丢分,策略性放弃难题,结果数学考了120分,顺利考上重点大学。
小学数学没有那么多思维难度大的题目,扎实学好课本,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当然,学习课本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记住并弄懂弄透背后原理。
像数学满分学霸张宝嘉所说:在知识点后面附上一两道应用知识点的题目,把知识点学得透透的。
小学数学知识点虽然系统,但是非常零散,很容易被忽视。
比如一位家长发现小学二年级课本,每一个书本logo都对应一个知识点,有长度单位、测量方法、线段等等,孩子却不知道这些是知识点,被糊弄过去,能力不能提高,考试时抓瞎。
所以,要注意帮孩子或者提醒孩子提炼出知识点,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就是把学过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梳理到一张纸上,复习的时候能够更高效地做到活学活用。
有学习专家发现,学习能力强的人就胜在能将这些知识点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因此融会贯通。
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林愉涵提到的建模思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标前言中就有描述: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数学中最难的就是应用题,很多孩子因为看不懂文字表达的意思,无法列出正确的表达式,得不到应有的分数,用数学模型思维就可以让问题变得简单。
数学建模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应用题的文字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图形列出表达式。
图形更直观、更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所以看起来更容易。
比如下面这道题,文字洋洋洒洒一大篇,故事主角特别多,先把孩子绕晕了,不知道从何答起,如果画图就让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关注数字部分,先画一个长的方框,代表小鹿采了5个蘑菇,再在下面画一个短的方框,代表小白兔采了3个蘑菇。
两个方框长度有差距,这就是小鹿和小白兔采蘑菇数量的差值。
根据这张图,孩子就能轻松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算式5-3=2,按要求回答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例子是非常基础的做法,数学应用题千变万幻,画图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需要逐个学习、练习才能掌握。
手头有一套很好的书《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可以帮孩子建立数学模型思维。
这套书一共3本,分别是数字与图形——加法和减法应用训练课、乘法与除法应用训练课、多步计算应用训练课。
孩子可以学到画图的基本概念,加减法、乘除法、多步计算画图法,包括部分-整体画图法、比较画图法、制作柱状图等等。
每个章节都分为3个板块,知识点学习、思维训练、英语小拓展,配有详细的图片、文字说明,便于孩子理解,让孩子亲手摆一摆、画一画,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从了解到应用、到拓展的学习目标。
设有特色steam板块,让孩子知道数学的实际妙用,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比如让孩子制作一张用电量的柱状图,比较每日用电量的多少。
了解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计算不洗手产生的感染效果等等。
都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实际的问题。
这套书还配套了16节动画视频课,以及一本《英语应用题练习册》电子版,让孩子理解更容易、拓展更多知识。
这是一套提升孩子数学思维、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书,如果想训练孩子的建模思维,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 套装3册培养孩子的图形化思维 憨爸 5~12岁 ¥29.5 购买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2023高考季#
更年期抑郁症的表现4表现自查是否有更年期抑郁症
随着病情的慢慢加重,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加重,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渐渐萌发厌世之念,自责自罪,情绪低落之最时,可出现自杀症状,另外,通常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以清早更加严重,夜间时稍有缓和。
2.睡眠障碍更年期患有抑郁症的女性,睡眠障碍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其中以早醒最为突出,病人往往会比一般人要早醒23小时,而且醒后难以再入睡,甚至会非常悲哀的等到天亮的到来。
3.思维联想能力、以及行动都较缓慢患者的说话的音调,速度,应答能力都会显得十分的迟钝,少数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缄默不语,卧床不动,呈木僵状态,一言一动都需克服重大阻力。
也会有部分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言语和动作,都会明显的增加,十分的激动,甚至会自伤,危险性巨大。
4.隐性表现部分更年期抑郁症的患者,躯体症状会非常的明显,比如头痛,胸闷,全身无力,四肢麻木,心悸,,食欲不振,便秘,性欲减退等,而抑郁性症状常被掩盖。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要如何预防1.了解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性朋友本来并不需要对更年期抱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它是人体必须要经历的一大阶段,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提前了解与更年期相关的常识,在心理上早就做好准备,这样能为更年期抑郁症的预防打下良好基础,即便出现早期症状,也不会过于惶恐。
2.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合理的运动可以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运动也能加强我们的心理素质,不过,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运动,应选择节奏较慢的,如慢跑、散步等,坚持一段时间,从中获得快乐,对更年期抑郁症有巨大的效果。
3.丰富生活的内容更年期妇女大多临近退休,不妨将自己的平常生活安排妥善,适当的增加自己的一些业余爱好,比如养花和小动物,学习书法或唱歌等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还能将自己不良的情绪好好的释放,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更年期。
4.均衡饮食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幸免吃过于油腻,辛辣,或是糖分较高的食品,饮食要注意量的控制,不要暴饮暴食,保证清淡,且全面的营养,增强体质这会对自己的身体起到一个有力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