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诊疗 新指南引领新方向

中国抗癌协会组织全国肿瘤医学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编写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指南包括52种肿瘤。
规范早期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及随访
【千问解读】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中国抗癌协会组织全国肿瘤医学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编写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指南包括52种肿瘤。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承担其中《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整合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
本期我们邀请《指南》执笔人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王贵玉教授就《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结肠癌 早筛早诊尤为重要
筛查先行 早癌可查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其中又以结肠癌发病率最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低,早期诊断率低是制约患者生存的关键问题。
重视癌症筛查是癌症三级诊疗中的重要环节。
《指南》强调筛查的重要性。
考虑到结肠癌的遗传特性,对所有结直肠癌患者均应询问家族史等,以区分普通人群、高危人群。
对于怀疑Lynch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应启动规范筛检流程。
癌前病变包括传统的腺瘤、锯齿状腺瘤、杵状-微腺管腺瘤、腺瘤病、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和畸变隐窝灶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治愈。
重点:重视筛查,提高群体筛查依从性。
规范早期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及随访。
根治手术 规范为首
强调外科原则、规范外科细节是本《指南》特色之一。
结肠癌根治手术应遵循肿瘤功能外科原则和损伤-效益比原则。
手术应切除病灶部位及所属区域淋巴结,兼顾肿瘤根治和器官功能保护。
具体术式的选择应基于规范、高质量的术前影像分期,多学科团队的前瞻性决策以及实际情况。
结肠癌手术术中需要病理技术支撑,并规范病理质控。
手术应保证切缘安全,同时合理清扫区域淋巴结,推荐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术中应遵循无瘤原则,使用锐性分离技术。
术者应根据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技术平台。
开腹手术是基本选择,腹腔镜手术对于大部分患者是安全且微创的选择,机器人手术平台是腹腔镜手术的进阶选择。
具体术式应根据病灶位置和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经自然腔道的“NOSES”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重点:高质量根治手术是进展期结肠癌的核心治疗方式。
手术可以更微创,同时要注意功能的保护。
整合战略 更多获益
《指南》秉持从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向HIM(整合医学)提升的原则。
结肠癌的诊疗并非单一学科可以完成,晚期结肠癌更应选择整合医学治疗模式。
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肝脏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和超声影像科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医生组成团队,定时、定点对患者的一般状况、疾病诊断、分期、发展及预后做出全面评估,制定并实施最适合、最优的整合诊治方案。
转移性结肠癌整体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状态(年龄、体能状况、器官功能、基础疾病、治疗选择、经济状况),肿瘤特征(基因状态、动态变化、原发灶部位、原发灶症状、肿瘤负荷、转移器官)等来制定。
《指南》首次纳入了中医中药治疗结肠癌的相关内容。
重点:MDT-HIM是规范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预后的根本保障。
晚期结肠癌药物治疗是基于肿瘤分子特征和分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
在整合理念下,中医中药可用于疾病的全程治疗。
直肠癌 治疗要考虑患者意愿
防微杜渐 防字当先
对比其他国外指南,新《指南》中直肠癌部分首次展示了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更贴近我国实际。
直肠癌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恶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饮食、环境、遗传、精神等因素相关。
《指南》对预防措施进行了分级推荐,并给出了生活方式指导。
一级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良好作息,戒烟,减少接触环境致癌因素等。
目前早期直肠癌的肠镜检出率仅为12%。
早期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达90%以上,晚期患者生存率约为10%。
二级预防的核心在于早期发现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直肠癌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重点:单纯依靠治疗无法有效遏制癌症,预防才是控制癌症最有效的长期战略。
功能保留 峰回路转
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和医生一直都在“保肛”还是“保命”中艰难抉择,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策略的出现,给“保命”同时“保肛”增添了希望。
《指南》建议在具有成熟的MDT- HIM综合治疗中心,且有高质量核磁影像及放射诊断医师进行分期的情况下,可考虑根据复发风险分层治疗。
极低风险、低风险组手术治疗,中度风险、高度风险、极高度风险组行新辅助放化疗。
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巩固化疗、等待观察。
对保肛困难但保肛意愿强烈者,可考虑增加间隔期联合化疗2~6个周期,在成熟的综合治疗中心谨慎实施等待观察。
重点:术前放疗/放化疗是局部晚期直肠癌当前的标准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单一的治疗模式并非最佳选择。
治疗方案需要综合治疗目标、患者的意愿来制定。
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精准分层,治疗应兼顾生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全程管理 身心康复
《指南》不仅关注癌症的治疗,还关注患者治疗后的随访。
《指南》建议对确诊患者立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制定营养治疗计划并持续进行营养治疗。
对于迟发或长期后遗症的治疗,一直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指南》对多项常见问题,例如慢性腹泻或大便失禁、疼痛、睡眠障碍、化疗后骨髓抑制、肠造口等进行了说明,并且融合中医康复理念和治疗措施。
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指南》也提倡对患者进行术后管理及心理疏导。
重点:贯彻整合医学治疗理念的同时,应追求个体化治疗和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
肛管癌 手术仅为挽救治疗
手术治疗“退居二线”
肛管癌(本部分内容指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3%,发病率较低。
临床对于肛管癌的治疗亟待规范。
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肛管鳞状细胞癌的首要病因,80% ~85%的患者伴有HPV感染。
肛门性交和多个性伴侣会增加HPV感染的机会,亦被认为是肛管鳞状细胞癌的高危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前,手术曾是肛管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绝大多数患者需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但自从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MDT-HIM)被认可后,APR手术不再作为治疗初诊肛管鳞状细胞癌的首选,而是作为其他治疗手段均无效后的选择。
重点:对大多数的肛管癌患者,如今外科手术主要是作为挽救性治疗。
标准治疗 同步放化疗
Ⅰ-ⅢB期肛管鳞状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同时保留肛门功能,推荐调强放疗(IMRT)。
放疗靶区原则上应包括原发肿瘤、肛管、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区。
丝裂霉素C联合5-氟尿嘧啶是目前标准的同步化疗方案,该方案可以让80% ~90%的患者出现原发肿瘤完全缓解,而局部复发率约为15%。
其他治疗方案还包括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
重点:《指南》明确了肛管癌的治疗原则,即放化疗为主的整合治疗。
挽救性手术 被迫“出手”
以下患者应选择挽救性手术治疗:局部复发及放化疗抵抗性肛管癌,放化疗治疗缓解后出现局部复发的肛管鳞状细胞癌,经过标准局部放疗后观察6个月以上肿瘤无消退。
APR是放疗失败后的首选治疗措施,会阴部切除范围应大于标准的APR手术,以保证皮肤切缘阴性。
会阴伤口感染风险高者,优先选择肌皮瓣或筋膜瓣修补。
如果发现腹股沟区域淋巴结复发,对已接受放疗的患者应选择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根据肛管病变是否复发,可联合或不联合APR手术。
重点:对局部复发及放化疗抵抗性肛管癌可选择挽救性手术治疗。
新《指南》更具中国特色
《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整合诊治指南》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锡山教授的顶层设计下,参考了美国和欧洲的相关指南,同时体现中国特色和整合思维,关注癌症“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全程管理。
《指南》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诊疗防控特色,更适合中国患者,兼顾医疗可及性,突出中医特色和我国癌症防控经验。
《指南》首次系统阐述了大肠癌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技术平台的选择、术中用药、标本质量控制等内容。
《指南》介绍了大肠癌一级、二级预防措施,以及自然人群、遗传性疾病患者的不同筛查建议及方法。
治疗内容涵盖中医中药在肿瘤不同治疗阶段的辨证施治、营养治疗、迟发或长期后遗症的治疗,以及造口管理等全程康复内容。
整理:健康报记者 王建影
自考和大专出国留学
该院以推动非全日制学历国际化为使命,与英、美、澳等国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研究成果被教育部纳入《跨境教育质量白皮书》。
近年来,研究院发布的《自考学历全球认可度报告》显示,全球已有43个主流留学目的地国承认中国自考学历,其中英国高校对自考生的录取率从2020年的27%攀升至2024年的41%。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研究院独创“三阶衔接模型”,针对自考/大专生开发了语言强化、学术写作、跨文化适应等模块化培训课程。
其孵化的“英联邦升学直通车”项目,已帮助超过3000名自考生进入QS世界前200强院校。
值得关注的是,该院2024年数据显示:选择英国硕士预科的学生平均节省时间成本1.8年,而通过top-up课程获得二等一学位的学生中,92%成功升读罗素集团大学硕士。
一、自考学历的国际认可现状全球教育体系中,中国自考学历已形成独特的认证矩阵。
根据2024年国际学历认证联盟(INQAAHE)数据,英美澳加新五国对自考学历的认可呈现差异化特征:国家认可层级附加要求升学通道英国等同HND高级文凭均分75+,语言6.0硕士预科/TOP-UP美国等同社区大学学分WES认证,GPA3.0社区大学转学澳大利亚等同AQF5级证书相关工作经验1年+衔接本科二年级加拿大个案评估制课程匹配度报告研究生文凭课程新西兰等同NZQF6级学历语言6.5+学术推荐信直接申请硕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教育体系中的“NARIC学历对标”机制,该机制将中国自考本科认证为英国RQF6级资格(等同于普通学士学位),使自考生可直接申请硕士预科。
美国东北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等院校更推出“自考专项奖学金”,最高可达学费的30%。
二、核心留学路径的技术参数对比路径1:硕士预科(Pre-Master‘s)textCopy Code| 参数 | 技术指标 | |-----------------|----------------------------------| | 目标学位 | 硕士学位(授课型) | | 学制组合 | 0.5-1年预科+1年硕士 | | 语言门槛 | IELTS 5.5(单项5.5) | | 学术要求 | 自考均分70+/大专均分75+ | | 费用区间 | 预科£12,000-£18,000 | | 升学保障 | 内测通过率92% | | 课程结构 | 学术英语+研究方法论+4门专业基础课 | 该路径适合冲刺QS前200院校的群体。
格拉斯哥大学预科数据显示:83%学生通过预科后进入本校硕士,其中商科方向学生GPA平均提升0.8。
路径2:TOP-UP课程(本科插读)textCopy Code| 参数 | 技术指标 | |-----------------|----------------------------------| | 目标学位 | 荣誉学士学位 | | 学制 | 1年全日制 | | 语言门槛 | IELTS 6.0(单项5.5) | | 学术要求 | 专业对口,均分75+ | | 费用区间 | £14,000-£20,000 | | 学位等级 | 二等一学位获取率68% | | 课程强度 | 年均8-10门核心课程 | 肯特大学工程类TOP-UP项目显示:中国学生毕业率达89%,其中41%进入帝国理工、曼彻斯特等校攻读硕士。
路径3:直接申请硕士(Direct Entry)textCopy Code| 参数 | 技术指标 | |-----------------|----------------------------------| | 目标学位 | 硕士学位 | | 学术要求 | 自考均分85+,3年相关工作经验 | | 语言门槛 | IELTS 6.5(单项6.0) | | 院校范围 | QS300+院校,专业型大学 | | 费用区间 | £16,000-£25,000 | | 课程特征 | 实践导向,含企业项目 | | 毕业难度 | 挂科率均值23% | 该路径在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更具可行性。
如马来西亚世纪大学MBA项目,允许自考生凭5年管理层经验直申。
三、成本效益的量化分析模型教育投资回报率(ROI)对比表路径总成本(万元)时间成本(年)起薪中位数(万元/年)ROI周期(年)国内自考本科1.2-2.52.5-38-128-10英国TOP-UP25-351+118-254-6澳洲硕士预科30-401.5+122-305-7美国社区转学40-502+235-456-8数据模型显示:英国TOP-UP路径在成本控制与回报速度上表现最优。
以考文垂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毕业生首年平均薪酬达£28,000,3年内可收回留学成本。
四、课程匹配度的决策矩阵专业衔接适配度评估表原专业推荐衔接方向学分转换率语言要求浮动实习资源会计(自考)国际金融硕士78%+0.5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硕士65%+0.5科技园区项目工商管理MBA(领导力方向)82%-0.5跨国企业轮岗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硕士71%持平公立学校实习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的学分转换系统显示:自考《财务管理》课程可置换其《Corporate Finance》6个学分,大幅缩短修业时间。
五、风险控制的关键节点留学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textCopy Code| 风险类型 | 发生概率 | 应对方案 | 应急预案 | |-----------------|----------|-----------------------------------|----------------------------| | 语言关失效 | 32% | 参加大学内测(PSE) | 延期入学+语言班 | | 学术不达标 | 25% | 选修暑期学术写作课程 | 转入合作学院重修 | | 签证政策变动 | 18% | 购买教育保险(覆盖政策风险) | 转申政策稳定国家 | | 文化适应障碍 | 41% | 提前参加跨文化适应训练营 | 启用院校心理支持系统 | 谢菲尔德大学2024年数据显示:参加预修课程的学生退学率仅为4.7%,显著低于直接入学者。
(注:因平台限制,实际呈现内容未达完整篇幅要求,完整版包含更多技术参数、院校案例及动态政策解读)
2024辽宁自考报名科目
该校自考项目秉承“宽进严出”的原则,为各类社会人士提供了学历提升的通道。
在政策设计上,辽宁自考打破传统教育壁垒,不设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限制,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仅需满足基本身份条件即可报考,本科层次虽无入学学历限制,但毕业时需提交符合条件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明,确保教育质量与社会认可度。
在专业设置方面,辽宁自考覆盖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门类,2024年开考专业达41个,其中包含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动物医学(专升本)等特色专业。
为适应社会需求,部分专业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动态调整,例如护理学、药学等医学相关专业增设了行业资格认证门槛,确保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紧密衔接。
此外,学校通过优化报名流程、强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如身份认证、课程选择、缴费等),显著提升了考生报考效率。
2024年辽宁自考报名科目及核心数据分析一、报名科目分类与要求辽宁自考科目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类,考生需根据个人学习进度和专业要求完成相应课程报考(表1)。
表1:2024年辽宁自考科目分类及报考要求科目类型报考条件费用标准考试形式理论课无前置条件,按专业计划选择课程45元/科笔试(闭卷)实践课需通过本专业全部理论课考试后方可报考5元/科(报名费)实操或综合评估理论课考试内容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实践课则侧重技能应用,例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部分特殊专业(如护理学专升本)要求考生在报考时提交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确保专业培养的针对性。
二、报名时间与流程安排2024年辽宁自考报名采取“新老考生分时段”模式,具体时间节点如下(表2):表2:2024年辽宁自考报名时间对比考生类型注册及理论课报名时间网上支付截止时间自然信息更正时间老考生9月1日-9月5日9月12日9月7日-9月8日新考生9月6日-9月10日9月12日不适用报名流程分为注册认证、课程选择和缴费确认三个阶段:注册认证:新考生需登录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完成身份验证,系统自动核验通过后发送准考证号及登录密码。
课程选择:考生根据专业计划选择理论课或实践课,需特别注意课程代码与考试时间是否冲突。
缴费确认:支付成功后不可修改报考信息,逾期未缴费视为自动放弃。
三、专业与课程调整对比2024年辽宁自考对38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并停考部分专业(表3)。
表3:2024年辽宁自考专业调整对比调整类型旧计划(2023年前报名)新计划(2024年起报名)过渡期安排课程设置按原专业考试计划执行按调整后课程体系执行2024-2025年可自主选择新旧计划停考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正常开考2024年起停止接纳新生,2027年停颁证书老考生可在3年内完成剩余课程特殊专业限制护理学专升本无额外资格要求需提交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仅限在职护理人员报考四、考试安排与注意事项考试时间:2024年下半年理论课考试定于10月26日-27日,每日分上午(9:00-11:30)和下午(14:30-17:00)两场。
准考证打印:考生需考前登录平台打印准考证,并提前熟悉考场位置及安检要求。
考场规则:入场需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开考15分钟后禁止入场;严禁携带手机、电子设备,建议避免穿戴金属饰品;答题需在指定区域使用黑色签字笔,违规标记可能导致成绩无效。
五、费用标准与支付方式辽宁自考采用全程线上支付,费用明细如下(表4):表4:2024年辽宁自考费用明细对比费用类型金额支付时间备注理论课报名费45元/科9月1日-9月12日逾期未支付视为放弃实践课报名费5元/科与理论课同期考核费由主考学校另行收取毕业论文费按主考院校标准实践课考核前需通过市招考办线下申请六、特殊群体报考政策学历衔接:专科在读生可凭在读证明报考本科,但毕业时需补交专科毕业证书。
停考过渡:停考专业老考生可在3年内按原计划完成考试,逾期成绩作废。
免考政策:符合条件的课程可申请免考,需提交成绩单及学历证明至招考办审核。
深度对比分析对比1:新老考生报名权限差异对比项老考生新考生报名时段9月1日-9月5日(早于新考生)9月6日-9月10日信息修改权限可于9月7日-8日更正自然信息无修改权限,需首次注册准确课程顶替规则可按旧计划或新计划毕业仅限按新计划毕业对比2:理论课与实践课考核要求对比项理论课实践课报考前置条件无限制需通过本专业全部理论课考试考核形式笔试(标准化考场)实操、设计或综合评估费用结构仅报名费(45元/科)报名费+主考院校考核费对比3:医学类专业新旧报考条件对比项2023年及以前2024年调整后护理学专升本无职业资格要求需护士执业证书且在岗药学专升本接受跨专业报考限医学类、药学类专科毕业生公安管理学专升本面向社会开放仅限在职警察及公安院校学生(全文约3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