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手心脚心格外发烫是哪里出问题了

她们在睡前常常将手脚贴近凉爽的墙面,或是需要吃一些冷食才能感到舒适在中医理论中,手脚心被视为反映全身健康状况的一个微小窗口,身体的状态好坏会在这里有所体现。
那么,手脚心发热究竟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调整呢? 一、 夏季手心脚心发烫的原因 1、 内分泌失调
【千问解读】
每当夏季来临,部分人群会感到手脚心异常发热,甚至有灼热感,尤其是女性更为常见。
她们在睡前常常将手脚贴近凉爽的墙面,或是需要吃一些冷食才能感到舒适……在中医理论中,手脚心被视为反映全身健康状况的一个微小窗口,身体的状态好坏会在这里有所体现。
那么,手脚心发热究竟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调整呢?
一、夏季手心脚心发烫的原因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系统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新陈代谢加快,引起手脚心发热。
2、环境因素
夏季高温环境导致人体散热困难,手脚作为散热部位,可能会出现发热现象。
3、阴虚火旺
中医认为,阴虚会导致体内阳火相对亢盛,从而引起手脚心发热。
4、内热积聚
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出现内热积聚,导致手心脚心发热。
5、饮食习惯
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的食物,或饮用过多的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可能导致身体内热增加。
6、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手脚心发热。
7、慢性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能引起手脚心发热。
8、情绪因素
压力、紧张等情绪因素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手脚心发热。
二、夏季手心脚心发烫如何调理
1、饮食调整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小米粥等;适量食用西瓜、黄瓜、绿豆等凉性食物,有助于清热;减少辛辣、油腻和煎炸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内热;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散热,绿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量饮用有助于降温。
2、中医调理
可以根据中医诊断,服用一些具有清热、养阴、凉血作用的中药,如生地黄、玄参、麦冬等;通过针灸或按摩特定穴位,如太冲、曲池、足三里等,可以帮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拔罐和刮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体内热量的散发。
3、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使用风扇或空调帮助降低室内温度;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体温升高;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调节体温;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来减少压力和焦虑。
三、有哪些滋阴清热的中药推荐
1、玄参
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
2、地骨皮
有清热凉血、退虚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潮热盗汗。
3、生地黄
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症状。
4、玉竹
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
5、麦冬
能够滋阴润肺、清心安神,适用于肺燥咳嗽、阴虚引起的失眠。
6、知母
有清热泻火、滋阴降虚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引起的潮热盗汗。
温馨提示: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手脚在夏天异常发热,并且伴随其他症状(如出汗增多、心慌、体重下降等),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找出具体原因并得到相应的治疗。
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只是轻微的手脚发热,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缓解,比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等。
女性阴毛处长硬疙瘩是什么疾病该如何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女性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阴毛处出现了硬疙瘩,这种情况可能让人感到恐慌和不安。
事实上,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毛囊炎、疖肿、皮脂腺囊肿、尖锐湿疣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疾病...
2024-07-28 05:00阅读全文 >>
夏天容易长疖子切记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子不能挤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许多人在闷热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其中疖子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夏季长疖子的原因,以及为什么面部 危险三角区的疖子不能挤压。
一、 为什么夏天容易长疖子 高温和...
2024-07-27 13:01阅读全文 >>
体检发现颈动脉斑离脑梗还有多远
许多人参加体检时可能会发现颈动脉斑块。
这些斑块一旦脱落,便有可能导致栓塞的风险。
甚至有人认为,颈动脉斑块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脑梗。
这是因为颈动脉是向大脑输送血液的主要血管之一,如果颈动脉出现堵塞,就可能增加...
2024-07-26 04:59阅读全文 >>
高血糖患者夏天出现这4种异常出汗要格外注意
三伏天一到,太阳就像火球一样挂在天空, 有些人 稍微动一下就满头大汗 , 甚至 汗流得像瀑布一样,血糖似乎也跟着升高,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汗为什么会跟血糖有关?高血糖 患者 夏天 出现哪些 几种异常出汗...
2024-07-25 09:16阅读全文 >>
身体这2处发麻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风,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恐惧的词汇,更是人们不愿提及却又不得不警惕的 隐形杀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身体两处发麻可能与中风前兆有关的话题,希望能够帮助大...
2024-07-24 12:17阅读全文 >>
喉咙若出现这3个信号或是疾病上门的征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疾病突然降临的无奈与康复过程的漫长。
而在众多疾病中,肺部的疾病尤为需要我们的警惕。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当喉咙出现哪些信号时可能是肺部疾病正在悄悄逼近?...
2024-07-21 13:42阅读全文 >>
常按3个护眼穴缓解眼干眼涩眼疲劳
眼睛被誉为 心灵之窗,也是人体最受累的器官之一。
现在的人,整天盯着手机、电脑看,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疲劳等症状。
想要缓解眼干、眼涩、眼疲劳等不适,除了多休息和食补,还有一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那就是穴位按揉...
2024-07-21 13:40阅读全文 >>
短短一年炎症变癌症切记4类炎症万不可拖
炎症看似只是个小问题,但若不加以重视,它有可能悄然发展成严重的疾病。
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些轻微的炎症悄无声息地转变为致命的癌症?我们又应该对哪些炎症保持高度警觉呢? 一、 炎症与疾病有何关系 1 、 心血管疾病 慢性...
2024-07-20 06:10阅读全文 >>
拥有健康血液的人通常具备这5大特征
说到健康,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体内流淌的血液 它如同生命的河流,滋养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承载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今天,小编就来聊聊血液干净的重要性,并揭秘那些拥有健康血液的人通常具备的五大特征,不妨一起来看...
2024-07-20 06:05阅读全文 >>
心绞痛患者到底应该装心脏支架吗
心脏支架在民间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有人觉得有心脏问题的人越早装越好,可预防心脏病发生;也有人觉得,心脏支架就是医生挣钱的工具,装了之后人就废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心脏支架到底应不应该装? 一、 心绞痛...
古时候人是如何制冰的?帝王夏天用冰是多么奢侈?
他们把河水结的冰挖出来,存放到地窖里,夏天用。
咱们以清朝为例。
每年冬至过后就是皇家凿冰储冰的日子。
此事归工部都水司负责。
每年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谢河神赐予的冰块。
古人对大自然还是敬畏的。
是天的儿子嘛,动爸爸的东西,不恭敬还行。
凿出来的冰会修整的四四方方,并且有标准的尺寸要求,这样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间了。
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
在清朝大部分时期里,建冰窖是国家垄断行业,老百姓不允许建。
冰窖有两种,一种是官窖,专供皇家使用,另一种是府窖,供王爷们使用。
在北京就有个冰窖口胡同。
就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官窖所在地。
它之所以修建在此地,是因为旁边就有城市水系的枝蔓。
从西边的玉泉山引水至此,与东边的通州大运河水系贯通,南边就是皇室的什刹海景区,当然还有后来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这么丰富的水源源不断流过,自然为古人制冰提供了方便之地。
像现在的供暖季一样,每年有个供冰季。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位置,供冰两个月有闰月就算是抄上了,可以多享用些时日。
用冰主要有两个地方。
一是来给皇家的屋子降温,当绿色空调使用。
装冰的容器也是有讲究的。
外面是木制的,内里是铅或锡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会重金属中毒。
二是冰镇食物的。
因为夏天的冰非常珍贵,所以,皇帝会对喜爱的大臣的防暑降温赏赐是按等级发“冰票”。
大臣可以凭票领冰。
所以如果您在清朝的夏天能喝上一碗冰镇酸梅汤,绝对比82年的拉菲要款式的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人衣服那么长,夏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他们虽然没有空调,但却可以在衣服上大做文章,让自己尽量保持凉爽。
其中,最主要的能保持凉爽的穿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穿的少,一种是穿的薄。
穿的少很好理解,人类是一个聪明的种族,早在远古时期,布料还没有发明之前,人类就会用树叶编制草裙穿在身上。
那个时候不是没有更好的材料,有虎皮之类的动物毛皮,只是大夏天穿一身皮太热了,所以古人就选择了更凉快的树叶草裙。
到了朝代诞生之后,人类同样会选择穿的少来度过炎热的夏天。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穿的少就会有各种独特的要求了。
比如,既要穿的少,还不能裸露太多;或者既要穿的少,还不能被田间地头的毛草扎到皮肤。
于是人们就根据生活的需求,发明出了一些独特的服饰。
针对田间劳作的农民,古人发明出了一种“胫衣”,胫衣从外表上看,有点类似于现代人穿的短裤,只不过胫衣与短裤有很大的区别,胫衣只有前面能看,后面那一节没有布,就和小孩子穿的开裆裤一样。
除了减少衣服的布料,古人还想到了一种可以避暑的衣服制作方法,那就是增大布料的孔径。
这种衣服被我们称之为“麻衣”,麻衣比起普通的衣服,由于增大了缝隙,使得古人穿在身上走路的时候,有更多的风能吹到皮肤上带走热量,从而给人们带来凉爽。
当然,以上的防暑策略,仅限于古人外出之时,如果夏天待在家中,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只需两个字就能彻底解决穿衣烦恼,这两个字就是——不穿。
封建时期的古人,哪怕条条框框再多,在家里同样谁也管不到,只要你不出门,在家裸奔都没人管你。
现代人要想做到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还是比较容易的,互联网的发达已经可以让我们在家里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就连一日三餐,都可以让人送到门口来。
不过,古人可没这么好的待遇,他们要想不被饿死,就只能参加劳动。
就算是那些富家小姐,也避免不了出门,见见朋友之类的。
既然避免不了社交外出,穿的少这招就不太好用了,人们只能从衣服的厚度上寻找突破点,于是夏天的衣服就越变越薄,用薄如蝉翼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在马王堆里出土的“素纱禅衣”,就向世人展现出了古人高超的布料制造水平,这件衣服,还是长袖长袍,整体重量连五十克都不到,据说叠起来能塞进火柴盒里。
此外,在中学课本上也出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阿拉伯人到游玩,看见一位唐朝官员身上的痣都从衣服中透出来了,于是这位阿拉伯人就对这位官员感叹道:“你穿的衣服也太少了吧,连痣都漏出来了。
”官员听完回答道:“不少不少,我可穿了五件衣服。
”阿拉伯人不信,凑上前仔细一看,果然是五层。
可见,古代的纱衣到底有多薄。
不过,这种级别的纱衣,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价格也相当昂贵,因此,在古代,只有一些官员或者富商才有能力购买,普通老百姓买的纱衣,虽然也薄,可比起素纱禅衣却差了许多。
此外,古人在纱衣穿戴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单独穿一件纱衣,这点可以理解,要是单独穿着出门,和裸奔有什么区别,他们会在里面搭配一些吸汗的珍珠衫或者竹衣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保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古人生活的错误看法呢? 其实,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对古代社会不太了解的同时,还被一些信息给误导了,在笔者看来,影响人们对古人夏天穿衣看法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首先是古装电视剧对我们产生了误导。
任何一部古装电视剧,里面的人物角色穿的都十分繁琐,哪怕夏天都是如此。
尤其是女性角色,长衣长裙,发簪发髻,甚至就连睡觉都要船上包裹住全身的睡衣,盖上厚厚的大花被子,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热。
这其实对观众是一种的误导,古代也有薄衣服,或许是为了拍视频省事,导演就没管这种小细节吧。
其次,影响我们对古人穿着看法的因素,是温度。
从公布出来的年平均气温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代平均温度比现在冷很多。
这也很好理解,如今的夏天如此炎热,不得不提的就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碳排放量急剧增加,使得全球变暖加快,进而使现代人对古人的生活产生了误区,认为古代夏天也这么热。
最后的一个原因,是幸存者偏差。
我们了解古人的穿着,除了电视剧电以外,更多的恐怕要属历史图片了,包括各种画像,公主画像等等,这些画像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穿着长长的衣服,把除了头和手以外的地方,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但其实,这种就属于幸存者偏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画像就类似于如今的证件照,古人在画像的时候,往往会穿的十分正式,这些衣服就是那时候的正装,所以,看多了这类照片,就给人一种原来古人穿这么多的感觉。
所以,还是那句话,别觉得古人傻,古人只是科技不发达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